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涛  邓皖利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113-113,117
目的:通过观察五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9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中五项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各证型组CEA,CA19—9,CA125,NSE,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o.01)。cEA浓度以瘀阻肺络型最高,并依气阴两虚型、阴虚毒热型、痰湿蕴肺型依次降低。气胴两虚型CA19—9、NSE、CA125.平高于其它各组(p〈0.05),但阴虚毒热型、痰湿蕴肺型、瘀阻肺络型各组阀无差异(P〉0.05)。肺癌各证型组间CYFRA21—1无差异(P〉0.05)。结论:CEA、CA19-9、CA125、NSE、cyha21-1联合检测不仅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重要依据,且与中医辩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肺癌肿瘤标志物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肺癌相关的多项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变化,探讨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规律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项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3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不同证候)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12项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结果: 气血瘀滞型、痰湿蕴肺型、热毒炽盛型CEA浓度、CA19-9和CA242的浓度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型(P<0. 01 ),但热毒炽盛型和气血瘀滞型、痰湿蕴肺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气血瘀滞型、痰湿蕴肺型、气阴两虚型CA125的浓度明显高于热毒炽盛型(P<0. 01 ).结论:肺癌患者多项肿瘤标志物的表达量与中医虚实证候密切相关,可作为微观辨证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80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小细胞肺癌25例,非小细胞肺癌55例),8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健康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分析记录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肺癌阳性率。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NSE、SCC、CA125水平对照组健康组;小细胞肺癌组CEA、NSE水平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CYFRA21–1、SCC、CA125水平低于非小细胞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EA、CYFRA21–1、NSE、SCC、CA125联合检测肺癌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SCC、CA125水平明显升高,其中CEA、NSE、CYFRA21–1、SCC、CA125对肺癌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五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阳性检出率,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进行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胸外科、肿瘤科、呼吸科患者120例,其中肺癌患者70例、肺良性病变者50例,均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CA125、NSE、CYERA21-1、CEA等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比较肺癌组与肺良性病变组、肺癌组与对照组的CA125、NSE、CYER21-M、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肺癌组CA125、NSE、CYERA21-1、CEA等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肺癌组CA125、NSE、CYERA21-1、CEA等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CA125、NSE、CYERA21-1、CEA等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显著增高,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基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52例肺癌患者、17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150例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分别检测血清CEA、CA125、CYFRA21-1、NSE、SCCA和Pro GRP水平。结果:肺癌组6种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水平明显高于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CYFRA21-1、SCCA水平较腺癌和小细胞肺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 GRP水平小细胞肺癌组显著高于鳞癌和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NSE、SCCA和Pro GRP单一检测敏感度均不及联合检测,但联合诊断特异性不及CYFRA21-1和NSE。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筛查中应用价值较高,但肺癌确诊中联合检测特异性不及某些标志物单一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E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EYFRA21-1)、卵巢癌抗原(CA125)在肺癌诊断、治疗及判断患者预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48例肺癌患者,83例健康对照者,73例肺部良性疾病组,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CEA、CYFRA21-1、NSE检测,比较单项肿瘤标志物及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特异性.结果:肺癌患者组的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CEA、CYFRA21-1、CA125分别在腺癌、鳞癌、小细胞癌中表达水平最高,其阳性率分别为80.3%、75.6%、81.2%,与其他单项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CEh、CYFRA21-1和CA125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的诊断,并对组织分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220例肺癌患者、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水平含量。结果肺癌患者的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5),Cyfra21—1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5)。NSE对小细胞肺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P〈0.05),CEA对腺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标志物(P〈0.05)。结论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NSE可作为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CEA对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作用,Cyfra21—1对鳞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联合检测血清中NSE和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CLIA法检测105例肺癌患者,3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结果:与肺良性疾病组相比,肺癌患者血清中NSE和CYFRA21—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水平和敏感性与肺癌病理类型有关。NSE和CYFRA21—1的敏感性分别为38.1%和59.5%,特异性分别为86.1%和91.6%。两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3%、88.9%和77.3%。结论:血清CYFRA2121、NSE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及病情检测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的辨证分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能否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分型提供一个辅助的客观依据。方法:观察62例第1次住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及CA199的浓度。计算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倍数,并计算其在不同组合(二联、三联及四联)中的百分含量,研究其在不同证型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各型的人数分布存在差异,其中气虚痰湿型最多(45.16%),阴虚痰热型(25.81%)与肺郁痰瘀型(22.58%)相当,气阴两虚型(6.45%)最少。CEA在CEA与CA125的二联组合中的百分含量、CEA在CEA、CA125与CA153的三联组合中的百分含量、CA125在CEA、CA125与CA153的三联组合中的百分含量及CA125在四联组合中的百分含量在四个证型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中医分型的一个辅助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中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与肺部良性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测定经病理确诊的试验对象血清中标记物CEA、NSE、CYFRA21—1的浓度。结果:肺癌组CEA、NSE、CYFRA21-1测定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CEA、NSE、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73%和95.38%。结论:三项肿瘤标记物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明显提高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助于肺癌的鉴别诊断,为病人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素片断抗原(CYFRA21-1)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04例肺部良性病变、146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SCC、NSE、CYFRA21-1的水平。结果肺癌患者的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1)。CEA、CA125在腺癌中阳性率最高,SCC、CYFRA21-1在鳞癌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NSE则在小细胞癌阳性率最高。结论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在肺癌的诊断分型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癌患者180例作研究组,良性肺疾病者45例作对照组,健康者45例作参照组,均行CYFRA21-1、NSE、CEA、SCCAg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CYFRA21-1、NSE、CEA、SCCAg肿瘤标志物水平,不同病理类型各指标水平和阳性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CYFRA21-1、NSE、CEA、SCCAg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比对照组和参照组高(P均<0.05),且非小细胞型肺癌CYFRA21-1、CEA、SCCAg水平均比小细胞型肺癌高;非小细胞型肺癌NSE水平比小细胞肺癌低(P<0.05),联合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单标志物检出率(P<0.05),且小细胞肺癌NSE阳性检出率比非小细胞高(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予CYFRA21-1、NSE、CEA、SCCAg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肺癌阳性检出率,且NSE在小细胞型肺癌中的阳性检出更为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和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CEA、ProGRP、CYFRA21—1的含量。结果肺癌组血清CEA、ProGRP、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血清标志物的分布有明显的病理倾向性。CEA在腺癌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ProGRP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CYFRA21—1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结论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联检CEA、ProGRP、CYFRA21—1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肺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分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客观因素,探讨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和中医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不同证型为依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证型分类与PS评分、TNM分期、病理分型及肿瘤血清标志物等的相关关系。结果:NSCLC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有关,鳞癌多为肺郁痰瘀,腺癌多为脾虚痰湿和肺郁痰瘀,体力状况较差者多为气阴两虚,HGB水平最低者多为气阴两虚型,CEA值越低,肺郁痰瘀性可能性越大,CA125值越高,肺郁痰瘀的可能性越大。结论:NSCLC患者中医证型分类与PS评分、病理分型、TNM分期、HGB水平、CA125和CEA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和CA199水平无关。明确与中医分型相关的因素,可以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CEA、NSE、CF21—1联合检测及肺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EA、CYFRA21—1和NSE联检及肺活检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了43例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和40例良性胸腔积液血清和胸腔积液的CEA、CYFRA21—1和NSE的水平及肺活检确定胸腔积液类型。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中胸腔积液CEA、CYFRA21-1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口〈0.01)。CEA、CYFRA21—1和NSE单项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特异性最高的为CEA(90%),敏感性最高为CYFRA21—1(83%)。CEA、CYFRA21—1和NSE三项联检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89%。结论:CEA、CYFRA21—1和NSE三项肿瘤标志物联检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诊断率,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及肿瘤抗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抗原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肺癌提供理论支持和用药指导。方法:将388例肺癌患者按照相关证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肺癌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及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临床TNM不同分期中,肺阴虚证在第I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IV期;脾气虚证在第IV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I期;肺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肺阴虚火旺证在不同分期中的发病率均无明显差异。②CEA在肺阴虚火旺证中明显高于肺阴虚证、肺气虚证及瘀阻肺络证。NSE在肺阴虚火旺证中异常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其它证型。CYFRA21-1在肺阴虚火旺证及瘀阻肺络证异常升高比例明显高于肺气虚证。结论:①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肺阴虚证贯穿于肺癌始终,在早期阶段尤为明显;脾气虚证则多见于肺癌的晚期阶段。②肺癌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肿瘤抗原CEA、NSE、CYFRA21-1的异常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60例肺癌患者,54例良性肺部疾病和40名健康成人血清中TPS、CYFRA21-1和CEA水平,并对28例肺癌患者进行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检测。结果肺癌组血清中TPS、CEA和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3种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时,以TPS的敏感性(78.3%)和准确性(82.5%)最高;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时,以TPS+CEA+CYFRA21-1组合获得的敏感性(95.0%)和准确性(85.1%)最高,但特异性有所降低。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随临床分期(TNM)增加而升高,Ⅰ、Ⅱ期和Ⅲ期比较,TPS和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和Ⅳ期比较,TPS、CEA和CYFRA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3种肿瘤标志物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3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TPS+CEA+CYFRA21-1组合可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戴随  赵静  李会强 《陕西中医》2014,(3):312-313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与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比较不同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的差异性,探讨三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辅助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与对照组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异常率与血清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小细胞肺癌三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癌胚抗原以阴虚痰热型、气阴两虚型升高较为显著;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及鳞状细胞癌抗原在气虚痰湿型、肺郁痰瘀型升高较为明显,与阴虚痰热型、气阴两虚型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分型判别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分析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10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医证型分布为:痰湿蕴肺型共21例;气血瘀滞型共34例;气阴两虚型共47例;阳虚水泛型共4例。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肿瘤TNM分期情况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腺癌中医证型分布为:气阴两虚型﹥气血瘀滞型﹥痰湿蕴肺型﹥阳虚水泛型;鳞癌:气阴两虚型﹥气血瘀滞型﹥痰湿蕴肺型﹥阳虚水泛型;小细胞肺癌:气血瘀滞型﹥气阴两虚型﹥痰湿蕴肺型﹥阳虚水泛型;其他:痰湿蕴肺型﹥气血瘀滞型﹥气阴两虚型﹥阳虚水泛型。Ⅰ期中医证型分布:气血瘀滞型﹥气阴两虚型﹥痰湿蕴肺型﹥阳虚水泛型;Ⅱ期:气血瘀滞型﹥气阴两虚型=痰湿蕴肺型﹥阳虚水泛型;Ⅲ期:气阴两虚型﹥痰湿蕴肺型﹥气血瘀滞型﹥阳虚水泛型;Ⅳ期:气阴两虚型﹥气血瘀滞型﹥痰湿蕴肺型﹥阳虚水泛型。结论:肺癌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间有一定的规律,可以为中医客观规范化辨证施治提供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分析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 回顾分析威海市中心医院于2020年7月~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化疗组、联合组,每组患者35例,化疗组给予单纯化疗,联合组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三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用药有效率、疾病获益率)、不良反应率、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并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用药有效率、疾病获益率大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联合组的CYFRA21-1、CEA、CA125、SCCA、NSE水平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周后,联合组的CYFRA21-1、CEA、CA125、SCCA、NSE水平低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