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双源CT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双源CT(DSCT)观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检出率及解剖学特征,探讨DSCT对MB-MCA的诊断价值。方法:用DSCT对450例可疑冠心病(CHD)和部分体检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MB-MCA。测量壁冠状动脉(MCA)的长度、心肌桥(MB)的厚度,结果用x±s表示。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多种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观察MCA近端及远端血管形态变化。结果:450例可疑CHD和体检者,冠状动脉CTA发现MB-MCA 163例(36.2%,163/450),192处。MB-MCA位于左前降支者153处,占79.7%(153/192)。合并MB-MCA近端血管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107例(55.7%,107/192),合并近端及远端均形成斑块者3例(1.6%,3/192)。MCA长度为(20.0±10.1)mm,MB厚度为(2.1±0.9)mm。结论:临床怀疑CHD者MB-MCA检出率为36.2%,DSCTCA是一种无创而且直观准确诊断MB-MCA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154例MB-MCA患者的影像资料,用双时相冠状动脉重建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MIP)投影技术测量MB-MCA,对比分析其结果、临床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的差异。结果 MB-MCA多发生于前降支(116例占75.3%),MB厚度0.51-4.6 mm,平均1.25 mm。长为1.2-5.1 mm,平均2.47 mm。其中75%时相MCA狭窄106段,狭窄程度25%-65%;45%时相MCA狭窄154段,狭窄程度32%-82%。48例未见血管硬化及狭窄征象;106例管腔伴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以前降支近段、中段多见。管腔狭窄<50%者126例(81.8%);钙化斑块伴狭窄<50%36例、≥50%12例;软斑块23例狭窄<50%;混合斑块35例(其中狭窄<50%20例、≥50%15例)。不同时相管腔狭窄程度与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段改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64层CT双时相重建对MB-MCA检出率高,但仍有一定局限性,对不同心动周期时MB-MCA的动态变化不了解。 MB发生部位、厚度与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与MCA长度可能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评价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MB)与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连续收集300例因怀疑冠心病(CHD)而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的病例的资料,由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并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前降支MB。将所有病例分为前降支MB组和非MB组,利用MPR、CPR、VR等后处理技术联合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测量前降支由于斑块所致的狭窄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结果:在300例受检对象中冠状动脉CTA发现前降支MB74例(24.7%,74/300)。MB组与非MB组前降支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6.5%与31.3%,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4.1%与45.1%,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48.4%与44.6%,两组之间钙化的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平均狭窄程度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0;P=0.18;P=0.97)。结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B对该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图像后处理和诊断报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9年4月至7月就诊的6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62.16±14.13)岁。所有患者均行CCTA扫描,按照李克特量表评分标准对原始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分别进行人工和AI图像后处理,比较二者的用时及合格率、诊断报告的用时及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 结果 CCTA扫描后,冠状动脉AI图像后处理的时间约3 min,合格率为92.2%(59/64);人工后处理的时间为20~30 min。与人工处理相比,冠状动脉AI后处理的图像中冠状动脉管壁更光滑、小分支显示更全面、血管对比更清晰,并且能自动识别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AI图像的诊断报告在图像重建后即可完成(<1 min),而人工的诊断报告需15 min左右才能完成。冠状动脉AI与人工对冠状动脉斑块检出的灵敏度几乎一致,分别为93.3%和92.0%;人工诊断报告对斑块检出的特异度达100%,而AI的特异度为93.8%。 结论 冠状动脉AI在图像后处理速度、图像质量及报告诊断的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望成为CCTA分析的有效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双源CT(DSCT)探讨壁冠状动脉(MCA)收缩期的狭窄程度与心肌桥(MB)的长度及厚度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DSCT对450例可疑冠心病(CHD)和部分体检者行冠状动脉CTA,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MB-MCA.测量MB长度、厚度,结果 用x±s表示.以每隔5%R-R间期为1个重建时相,观察并测量MCA在整个心动周期中管径的变化,探索管径最大和最小时的时相显示规律,计算MCA最大狭窄程度,应用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450例可疑CHD和体检者,冠状动脉CTA发现MB-MCA 163例(36.2%),192处.在选取的被心肌完全包绕或覆盖的30例MB-MCA中,MCA收缩期管径最小时出现于R-R间期30%~35%者27例(90.0%),MCA舒张期管径最大时出现于R-R间期70%~80%者27例(90.0%).统计学结果显示,MCA管腔狭窄程度与MB的厚度呈明显相关(r=0.675,P<0.01),而与MB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r=0.096,P>0.05).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MCA管径最小和最大时一般分别出现于R-R间期30%~35%和70%~80%处;MCA收缩期狭窄程度与MB的厚度呈明显相关,而与MB的长度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照研究,探讨DS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及不同性质斑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管腔直径≥ 1.5 mm的冠状动脉节段进行分析,测量冠状动脉狭窄节段的程度及斑块的CT值。比较DSCT与CAG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不同性质斑块导致的狭窄程度判断的一致性。结果:①DSCT对冠状动脉狭窄及节段狭窄程度的判断与CAG具有高度一致性。②对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DSCT和CAG具有高度一致性,对非钙化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中度一致性。2例因非钙化斑块冠状动脉狭窄<50%者,随访过程中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为1.8%。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并辨别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是冠状动脉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双源CT冠状动脉的最佳重建期相,比较全期相固定间隔重建技术与自动化最佳期相选择技术所选择的最佳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方法对107例病人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原始数据经多期相重建和自动化重建优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影像,以4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进行分段。比较上述2种技术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影像质量。结果最佳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平均评分3.11),次之为R-R间期的75%(平均评分3.06)、再之为35%(平均评分为3.03)。自动化期相选择的最佳收缩期影像的平均评分为3.05,舒张期影像质量的平均评分为3.08。2组之间总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按照15个冠状动脉节段计算,除了4段外,其余14个冠状动脉节段对于2种技术显示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最佳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和35%。自动化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重建技术可以获得优良的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仍需要结合多期相重组技术。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痉挛(CAS)患者冠状动脉CT(CTCA)表现特点,探讨影响CAS的病理基础。方法:选择临床上具有静息性胸痛或胸闷但冠状动脉造影(CAG)无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乙酰胆碱试验,对成功诱发了CAS的患者行CTCA检查。CAS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完成后行门诊和/或电话随访。结果:共有21例患者成功诱发CAS,10例为节段性CAS,11例为弥漫性CAS。10例节段性CAS中8例冠状动脉病变处可见偏心性斑块;11例弥漫性CAS中8例冠状动脉病变处可见弥漫向心性斑块。节段性组和弥漫性组的冠状动脉斑块平均CT值 分别为(51±20)HU和(78±30)HU,冠状动脉狭窄率平均值分别为(30±14)%和(45±1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2±7)个月。5例(23.8%,5/21)患者出院后仍有胸部不适、胸痛或类似入院症状,其中2例表现为咽部紧缩感,1例表现为胸痛、胸部压榨感,1例因反复胸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另有1例发生猝死。结论:CAS多发生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基础之上,反复CAS发作有猝死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选择双源CT冠状动脉的最佳重建期相,比较全期相固定间隔重建技术与自动化最佳期相选择技术所选择的最佳冠状动脉影像质量.方法 对107例病人进行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原始数据经多期相重建和自动化重建优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影像,以4分法评定系统进行影像质量评价.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进行分段.比较上述2种技术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影像质量.结果 最佳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平均评分3.11),次之为R-R间期的75%(平均评分3.06)、再之为35%(平均评分为3.03).自动化期相选择的最佳收缩期影像的平均评分为3.05,舒张期影像质量的平均评分为3.08.2组之间总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按照15个冠状动脉节段计算,除了4段外,其余14个冠状动脉节段对于2种技术显示的冠状动脉影像质量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最佳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影像质量位于R-R间期的70%和35%.自动化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重建技术可以获得优良的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仍需要结合多期相重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对心绞痛斑块性质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139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绞痛分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50)和非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89)。所有患者均行CTA,比较2组患者的斑块性质情况并分析斑块性质与预后的关系。2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UAP组患者软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患者[41.99%(152/362)对18.24%(31/170),χ2=28.92,P<0.01],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SAP组患者[38.12%(138/362)对61.76%(105/170),χ2=26.06,P<0.01]。UAP组的89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心力衰竭5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UAP反复发作15例;预后不良患者的软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72.73%(80/110)对28.57%(72/252),χ2=61.29,P<0.05],而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的患者[7.27%(8/110)对51.59%(130/252),χ2=63.75,P<0.05]。SAP组的5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例、发展为UAP4例;预后不良患者的软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7.89%(11/19)对13.25%(20/151),χ2=22.57,P<0.05],而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21.05%(4/19)对66.89%(101/151),χ2=15.01,P<0.05]。 结论 冠状动脉CTA能有效评估斑块性质,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yocardiac bridge and mural coronary artery,MB-MCA)检出率及MB-MCA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5例冠状动脉的MSCT资料。在薄层横断面图像基础上,主要通过分析CPR、VR图像判断MB-MCA。评估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左旋支3支的近、中、远段,以及MCA本身及其近、远侧段血管有无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钙化积分评分、软斑块及其狭窄情况。结果:检出MB-MCA者的各支冠脉动脉粥样硬化钙化斑块和软斑块主要累及近段,较未检出MB-MCA者中段、远段增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B近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多于MCA本身和其远侧(P0.001)。结论:MB-MCA并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反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64 CTCA)对心肌桥(MB)和壁冠状动脉(M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 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527例患者资料,测量CTCA发现MB的长度、厚度和MCA狭窄程度,与CAG表现对比分析。结果 527例患者经64 CTCA检出MB 118例(22.4%),而该118例MB患者经CAG仅检出48例(9.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 CTCA发现MB的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6.1±2.5)mm、(2.5±1.6)mm,MCA狭窄程度为(47.3±11.3)%;与CAG检出的MB长度与MCA狭窄程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 CTCA对MB和MCA的诊断特异性较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ual-sour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DSCTCA)中的检出率及其形态学特征,明确MB与邻近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8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DSCTCA,观察MB的检出率、位置、长度、厚度及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收缩期受压缩程度;观察记录MCA近、远端2 cm以内血管及MCA本身有无动脉硬化(atherosclerotic,AS)。结果 (1)MB检出率为27.8%(30/108),以左前降支中段最多见(53.3%,16/30),MB平均长度为(19.17±6.43)mm,MB的平均厚度为(2.02±0.80)mm。MCA收缩期平均受压缩程度为(38.41±17.09)%;MCA收缩期受压缩程度与MB厚度呈正相关(r=0.910,P<0.01),与MB的长度无相关性(r=0.176,P=0.362>0.05)。(2)所有MCA未发现明显AS斑块,相邻2 cm以内冠状动脉段发现AS斑块14例,其中近端12例,远端2例。近端AS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及MCA(χ2=9.32,P<0.05;χ2=15.00,P<0.05)。结论 DSCTCA对MB的检出率高,并可判断MB的形态特征,是检测MB安全、有效、可靠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95例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确诊MB-MCA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95例患者住院后均给予CTA,分析CTA诊断结果。结果 CTA检查浅在型MB-MCA和深在型MB-MCA的狭窄程度与CAG检查均基本一致(P>0.05),CTA检查浅在型MB-MCA和深在型MB-MCA的MB长度均明显高于CAG检查(P<0.05);CTA检查浅在型与深化型MB-MCA的诊断结果与CAG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给予MB-MCA患者螺旋CTA能够获取到准确且详细的诊断结果,能够为患者后续临床治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桥(MB)对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25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LAD)单一 MB的20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根据桥前段冠状动脉有无粥样硬化分为2组,比较2组 MB类型、长度及壁冠状动脉(MCA)收缩期狭窄程度的差异。比较完全 MB中2组 MB厚度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史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不完全、完全MB分别为36例、48例与82例、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1,P=0.000);MCA收缩期狭窄率分别为(34.2±10.1)%、(15.7±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5,P=0.000);MB长度分别为(15.4±3.7)mm、(14.8±4.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5,P=0.183)。完全MB中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 MB厚度分别为(2.4±0.6)mm、(1.5±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4,P=0.000)。所选2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史及心血管病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的类型、厚度及 MCA收缩期狭窄程度均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而 MB长度对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探讨心肌桥的出现率、好发部位.方法:连续收集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且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病例251例,回顾性地在线分析冠脉CT血管造影上心肌桥的出现率及其部位.结果:52例患者检出了心肌桥(52/251,20.7%),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60.27±11.36岁,共66段心肌桥.其中38例为单一壁冠状动脉,14例为两段受累,分别发生在前降支中段和钝缘支、前降支中段和右侧冠状动脉中段.心肌桥最常见于左前降支中段(48段,72.7%).结论:心肌桥常见,最常出现于左前降支,特别是左前降支中段,256层螺旋CT有效、无创且清晰地显示了心肌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率<100bpm稳定窦性心率患者256层螺旋CT于收缩末期(40%~50%位相)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71例患者256层螺旋C 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收缩末期(40%~50%位相)图像,所有病例按70bpm≤心率<80bpm ,80bpm≤心率<90bpm ,90bpm≤心率<100bpm分成3组,对所有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进行评分(4分法),比较不同心率组间的图像质量。结果271例患者共重建3780个冠状动脉节段,可评估者3708个节段,三组冠状动脉可评价率分别为98.59%、97.79%、97.9%,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率<100bpm稳定窦性心率患者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于收缩末期(40%~50%位相)可获得稳定的满足诊断的图像,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成功把握大。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our study has been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 to assess coronary artery stent patency, relative to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SCA). Fifty-five consecutive patients (age range 45–80 years) with 97 previously implanted coronary artery stents underwent 64-slice CTA. The 55 patients comprised 40 subjects (group A) who were referred for follow-up SCA at a mean interval of 9.6 months after stent positioning, and 15 subjects (group B) in whom SCA was clinically indicated. Stent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independently by two blinded readers in terms of image quality and presence of in-stent restenosis (ISR; lumen obstruction of ≥50%). SCA was performed in 41/55 patients; 14 patients refused to undergo SCA after the 64-slice CTA exam. A total of 88 stents in 74 segments were analyzed. Twenty-one of the 74 stented segments were of poor image quality and were not considered for further analysis. Sixty-four-slice CTA detected 12/16 ISR (sensitivity: 75%) and ruled out ISR in 32/37 cases (specificity: 86%). Sixty-four-slice CTA is a valuable modality for follow-up of coronary artery stent patency only in selected patients. Appropriate candidates for follow-up 64-slice CTA should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stent diameter, stent material and type as well as HR and heart rhythm. However, given the number of non-assessable segments, further work would appear necessary before 64-slice CTA can be considered a suitable procedure for broad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t pat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