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早产儿与43例足月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比例高于足月儿(P<0.01),足月儿早发型败血症的比例高于早产儿(P<0.01)。胎膜早破、剖宫产、PICC置管、脐静脉置管和静脉营养在早产儿败血症中的比例高于足月儿(P均<0.01)。母亲围生期感染、羊水污染、顺产在足月儿败血症中的比例高于早产儿(P均<0.01)。早产儿败血症易表现为反应差、喂养不耐受、腹胀、呼吸暂停、呼吸困难、需机械通气治疗(P均<0.05或<0.01),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0.01或<0.05),检测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P均< 0.01)。结论 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早产儿败血症常累及多个系统的变化,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早产儿和足月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及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5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血培养确诊为败血症的早产儿和足月儿的临床资料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早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及使用静脉营养比例更高。早产儿败血症患儿更易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窒息;而足月儿败血症患儿发生脐炎的比例高于早产儿败血症患儿。G+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足月儿G+菌发病率更高,而早产儿合并白色念珠菌的发病率更高。 结论 早产儿败血症患儿进行的有创操作更多,并发症更复杂,更易并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122例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病历资料。结果:122例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5株,其中G+菌118例,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9例、肠球菌9例、G群链球菌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细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高,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G-菌7例,已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1例。结论:条件致病菌是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致病菌;新生儿肠球菌败血症应引起重视;多重耐药问题不容忽视;加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目的 了解近10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对1991~2000年我院新生儿血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859例阳性标本中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2.9%和16.1%,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7.6%、70.5%,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结论 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具多重耐药性,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感染菌株的细菌分布图、细菌的耐药性和它们在五年中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近五年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的细菌株。结果在2864例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为541例。大多数败血症为出生后1周的早期发作(58、6%),革兰阴性杆菌(55.3%)比革兰阳性球菌(44.7%)多见。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菌株(35,5%)。五年中,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没有很大变化。但是,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在五年中呈现稳定持续的升高趋势。结论从近五年的结果来看,对革兰阴性菌最有效的抗生素是阿米卡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有效的是奈替米星和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我院1994年~1998年新生儿败血症68例,对其病原菌及耐药性作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44例,女24例;0~7天23例,~21天36例,~28天9例;胎龄<37周8例(11.78%)。低体重儿12例(17.64%)。1.2 细菌培养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8例(41.18%)、表皮葡萄球菌24例(35.29%)、缓病链球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新生儿败血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1 905例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905例新生儿中有165例血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7%,共分离出168株病原菌,3例败血症患儿出现复合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93株占55.4%,革兰阳性菌73株占43.4%,真菌2株占1.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两种致病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可作为首选药;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高度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的检出率分别为33.3%和86.4%,二者均表现为多药耐药,可选用万古霉素治疗,无乳链球菌和产单核李斯特菌对青霉素类高度敏感,治疗其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首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结论医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较少见,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应该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特点及早合理治疗,特别注重无乳链球菌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 ,以减少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盲目性 ,降低耐药菌产生。对 2 0 0 1年1月~ 2 0 0 3年 6月入住我院儿科临床诊断败血症的 36 8例患儿做血培养 ,共培养出 6 7株细菌。用 PHOENIXl0 0型鉴定菌株种属和做药敏 ,并依据 NCCL S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5株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19株 )为主要致病菌 ,并全部对青霉素耐药 ,对红霉素、四环素及苯唑西林耐药率均超过 78% ,利福平、丁胺卡拉的耐药率均低于 2 0 %。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几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卞青霉素全部耐药 ,对三代头孢、丁胺卡拉敏感 ,未见耐亚胺培南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NICU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特点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与足月新生儿感染败血症特性进行对比研究,为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医院NICU 2009年1月-2012年12月确认败血症115例,分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两组,对比研究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特点、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细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两组患儿末梢凉、反应差、皮肤颜色改变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对感染诊断意义不大;两组早产儿及足月新生儿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64.2%及84.1%,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35.8%及1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早产儿均高于足月儿,其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耐药率均<20.0%。结论了解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和病原菌不同的特性,能为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经验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医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2011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121例败血症确诊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及晚发型败血症,并根据发生感染的地点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及医院感染。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3株占60.33%,革兰阳性菌44株占36.36%,真菌4株占3.31%,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链球菌属与败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与医院感染败血症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15.79%、16.67%;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均耐药。结论早发型及晚发性败血症、社区获得性及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谱不同,均有多药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细菌的种类、易感因素。为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商洛市中心医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64例血培养阳性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因素、感染途径、病原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胎膜早破18例(28.1%)、早产儿29例(45.3%)、产程延长29例(45.3%)、产前发热8例(12.5%)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易感因素;新生儿脐炎9例(14%)、皮肤脓疱疮7例(10.9%)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血培养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39例(60.9%)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13例(33.3%);革兰氏阳性球菌25例(3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44%),表皮葡萄球菌5例(20%)。结论早发型败血症和晚发性败血症的易感因素、病原种类不同,应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治疗中应根据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检测选用敏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及病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2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及药敏情况进行药物分析.结果 在2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血培养共获得10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占61.11%(66/108);革兰阳性菌占24.07%(26/108),真菌占14.82%(16/108).在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9.63%(32/108)、大肠埃希菌13.89%(15/108)、铜绿假单胞菌6.48%(7/108);其对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高达90%以上,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未检出对碳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菌.在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12.96%(14/108)、屎肠球菌3.70%(4/108)、溶血葡萄球菌2.78%(3/108)检出率最高;对红霉素、苯唑西林的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低,尚未发现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同时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需警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晚期早产儿(在校正月龄后)和同龄足月儿早期运动发育水平的差异,为早期实施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出生并在门诊随访的晚期早产儿4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出生的健康足月儿50例为对照组。在两组婴儿(14.0±1.0)周龄运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进行运动发育评估,比较两组原始得分、百分位≥50%的比例和运动发育异常率。结果晚期早产儿AIMS原始得分低于足月儿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IMS得分相对应的百分位≥50%的比例,晚期早产儿显著低于足月儿(P0.01)。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运动发育异常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的早期运动发育趋势在校正胎龄后还常落后于正常足月出生同龄婴儿,应尽早实施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的良好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对215例婴儿(早产儿97例、足月儿118例)进行精细运动发育水平测试,并对结果精细运动发育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早产儿FMQ显著小于足月儿FMQ(t=5.142,P<0.05);2)精细运动的抓握标准分低于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d=1.00±1.24,t=11.881,P<0.05);3)FMQ受到胎龄、出生体重、进食能力训练、身高、体重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结论】 早产儿精细运动发育落后于足月儿,且抓握能力发育较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育落后;孕期加强保健延长胎龄和增加出生体重、生后有意识通过进食能力训练加强动手能力的提高、保持适宜的生长发育对精细运动的发育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25-(OH)D3]水平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的相关性,为早产儿RDS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31例RDS早产儿为实验组,29例非RDS早产儿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分娩方式、母孕情况及Apgar 评分等)及血清25-(OH)D3结果,分析25-(OH)D3 水平与RDS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RDS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2,P<0.05),且CPAP时间、吸氧时间、静脉营养天数、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9、2.380、2.571、1.999,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 D 缺乏是早产儿发生RDS 的危险因素(OR=0.050,95%CI:0.013~0.186,P<0.05)。结论 早产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且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早产儿RDS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维生素D缺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我国西部两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简称早产组)与正常足月儿(简称足月组)养护人的喂养知识和行为。 【方法】 利用对559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522名足月儿的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应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养护人的喂养知识及行为。 【结果】 早产组与足月组分别有56.5%和57.3%的养护人了解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4.5%和33.7%知道辅食添加的好处,33.8%和34.7%知道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产组和足月组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分别为26.6%和37.5%,添加辅食后目前仍继续母乳喂养的比例分别为7.1%和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产组与足月组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比例(31.5%和32.6%)以及首次添加的辅食种类为铁强化婴儿营养米粉的比例(17.4%和20.6%)均相近。早产组每周摄入普通牛奶的比例高于足月组(54.4%和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产组与足月组每周摄入肉蛋类(66.8%和69.0%)、蔬果类(41.3%和40.7%)食物的比例以及出生后按时服用过补铁药物的比例(18.7%和19.6%)均接近,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产组与足月组养护人有关婴幼儿喂养知识均较缺乏,早产组采取不适宜喂养行为的比例更高。建议加强养护人对婴幼儿特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和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早产儿足跟干血片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 TSH)水平, 探讨早产儿合适的筛查时机和切值, 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标准。方法 从 2011年收集的10万余份标本中选出早产儿标本4 606份, 以不同胎龄、采血时间和体重分组, 足月儿为对照组。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其干血片TSH值, 分析TSH水平分布及组间比对。结果 早产儿足跟干血片TSH整体水平低于足月儿, 极早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中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分布不均衡 ;早产儿在延迟2周采血后, 其TSH水平有所下降, 一般早产儿为整体均衡下降, 而极早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在百分位数居中的水平变化不大, 但在百分位数末端高值处则有升高;一般早产儿的TSH切值与足月儿基本一致, 而极早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的则有明显下降, 且在延迟2周采血后亦有明显下降。结论 制定TSH筛查切值应考虑不同胎龄、体重和采血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析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0例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细菌学结果以及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 30例血培养共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22株,屎肠球菌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3株,药敏结果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等均耐药,对利奈唑胺敏感。MRCNS中表皮葡萄球菌12株、溶血葡萄球菌6株、人葡萄球菌2株,科氏葡萄球菌2株。治愈22例( 73.3%) ,显效5例(16.7%) ,进步自动出院2例(6.7%), 无效1例(3.3%) ,总有效率90%,血培养转阴率96.7%。治疗过程中5例(16.7%)发生不良反应,2例贫血,2例腹泻( 1例合并粒细胞减少),1例呕吐,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用药,未见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皮疹及听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 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败血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