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81d,因“咳嗽1周,气促伴面色苍白1d”至急诊室就诊。1周前与感冒的父亲接触后开始出现流涕、咳嗽,入院前1d发现患儿咳嗽加重,气促明显,伴低热,来院急诊。患儿面色苍白,查血常规WBC17.0×10^9/L,N15.7%,L66.7%,PLT 91×10^9/L,Hb58g/L,以“肺炎、贫血待查”收住我院。病程中患儿无呕吐、腹泻、皮疹。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否认产时窒息抢救史,出生体质量2300g。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患儿,女,81 d,因咳嗽1周,气促伴面色苍白1 d至急诊室就诊.1周前与感冒的父亲接触后开始出现流涕、咳嗽,入院前1 d发现患儿咳嗽加重,气促明显,伴低热,来院急诊.患儿面色苍白,查血常规WBC 17.0×109/L,N15.7%,L 66.7%,PLT91×109/L,Hb 58g/L,以肺炎、贫血待查收住我院.病程中患儿无呕吐、腹泻、皮疹.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患儿女,3岁。以反复血尿蛋白尿,伴面色苍白皮疹6月余为主诉2011-01-14入住上海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2010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最高体温38.1℃(腋温),热前无寒战,热时无抽搐痉挛;尿色加深,如浓茶色,为全程性,尿中无血块,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泡沫尿,尿量较起病前略少;无吐泻,无水肿,无头晕。遂至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4岁10个月,因“呕吐、气促、面色苍白1d”入院。患儿2d前晚上无明显原因出现阵发性腹痛,无发热、腹泻,无咳嗽流涕,未予注意。昨日晨起出现呕吐,非喷射性,共3次,为胃内容物,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气促、乏力,门诊诊断为急性胃炎,查腹部B超正常,予“肠胃康”口服,患儿症状无改善。今晨仍有呕吐,精神差,气促,面色灰白,门诊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急诊入ICU。患儿自昨日尿量少,发病以来无咳嗽、发热、皮疹等,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4岁10个月,因"呕吐、气促、面色苍白1 d"入院.患儿2 d前晚上无明显原因出现阵发性腹痛,无发热、腹泻,无咳嗽流涕,未予注意.昨日晨起出现呕吐,非喷射性,共3次,为胃内容物,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气促、乏力,门诊诊断为急性胃炎,查腹部B超正常,予"肠胃康"口服,患儿症状无改善.今晨仍有呕吐,精神差,气促,面色灰白,门诊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急诊入ICU.  相似文献   

6.
面色苍白 黄疸 贫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历摘要 患儿,男,3天14小时,面色苍白3~+天,皮肤黄疸2~+天,第1胎第1产,36~(+4)周孕,阴道头位顺产。阿氏评分1分钟9分,3分钟10分。出生体重3400g。胎膜早破7小时。羊水黄黑、混浊、无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救医学》2005,12(6):517-519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 ,3a。因发热、腹泻 40d ,浮肿、面色苍白 10d入院。 40d前开始发热伴腹泻 ,大便呈脓血便 ,5~ 8次 /d。当地诊为菌痢 ,予抗感染等治疗。大便逐渐变为黄绿色稀便 ,次数减少。仍有发热。 10d前患儿出现腹大 ,面色苍白 ,伴双下肢浮肿。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明显增高 ,可见幼稚细胞 ,怀疑白血病转我院。发病以来时有咳嗽 ,无多饮多尿 ,无皮疹。既往体健。家族史无殊。查体 :体温 38.7℃ ,神清 ,精神差。呼吸急促 ,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触及 ,绿豆到黄豆大小。眼球无突出。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查房主治医师查房,入院第2天。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女,6岁5个月,因面色苍白10个月,发热1 d入院。患儿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时有头晕、乏力、胃纳不佳、不喜活动。无发热、咳嗽,无鼻衄、腹痛、呕血黑便史,尿色清,于8个月前到外院就诊,血常规示WBC 14·2×109/L,Hb 58 g/L,PLT 617×109/L,MCV 62·9 fl,MCH 20·4 pg,血清铁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血铅增高,父母均为接触铅作业的工人,考虑为铅中毒,缺铁性贫血。予力蜚能、输血、驱铅及钙剂治疗8个月,Hb仍维持于79~67 g/L左右,仍有面色苍白,本次因发热1 d,查尿常规…  相似文献   

10.
1病史摘要 患儿,男,2个月25d。以反复便血伴面色苍白2个月为主诉入院。 患儿出生后第3天起反复出现大便带血丝,或排暗红色糊状便,每天1~4次,每次量不多,最多为6mL左右。不伴呕吐和腹胀、腹泻,亦无发热、咳嗽和气急,无皮肤出血点和血尿等。于生后第10天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以“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便血”收入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信息动态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虽然目前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明显,但由于部分地区及人群对新生儿黄疸没有足够的认识,就医时间晚,或由于部分患儿同时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致使胆红素水平严重升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仍很高.2012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对全国28家三级甲等医院348例胆红素脑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认为胆红素脑病在中国并不少见[1].在北美及欧洲等国家,胆红素脑病发病率为1∶50000至1∶100 000[2],而加拿大研究显示其发病率更高[3].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患儿病史及临床表现,缺乏客观的实验室检查标准,治疗常滞后.由于对预后判定缺少客观依据,家长容易放弃积极的救治.但是对于某些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又可能存在过度治疗.因此,临床上对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监测尤为重要.本文对目前胆红素脑病的主要早期监测指标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皮肤作为一种多功能器官,具有屏障、吸收、感觉、分泌、排泄、体温调节、代谢和免疫等功能.新生儿出生后脱离了羊水的浸泡及母体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而其皮肤结构需要3年的时间才会发育至与成人相同,所以非常娇嫩、敏感、易受刺激和感染.护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各种皮肤病,而且会增加皮肤感染的机会,重者引起败血病而危及生命.因此,对新生儿皮肤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1概述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Pharmacogenetics,PGx)的概念已存在数十年,其主要目的是明确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的重要基因变异。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和计算技术的突破使得PGx研究在近2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2])。新的表型组构建技术为PGx研究提供了丰度和广度远超过传统研究的表型数据,使得在各类疾病中大量与药物相关的基因位点变异的意义被逐步阐释,包括:2  相似文献   

15.
16.
<正>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曾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 X),是一组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多发于小儿的反应性增生性疾病,儿童和成人的发病率分别为5/100万和1~2/100万,在美国20岁的人群中,每年的发病率是1.42/100万~([1])。韩国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在603例LCH患儿中,单系统病变者419例(占69.5%),多系统病变未累及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经皮钢针固定手术治疗儿童早期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中短期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收集我院16例儿童早期陈旧肱骨外髁骨折患者,男12例,女4例,左侧10例,右侧6例,12例畸形愈合,4例不愈合,均行切开复位钢针固定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4周(3.0~15.6)周,评价手术治疗后的影像学变化及肘关节功能.结果 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1.1 ~8.9)年,平均随访年龄为8.7岁(3.2~17.8)岁.根据Dhillon评分系统标准,肘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3.3±1.8)分提高到随访时(5.6±2.4)分,总评分从术前(5.6±1.1)分提高到随访时(8.5±0.5)分.其中7例患儿出现鱼尾畸形,8例患儿出现了肱骨外髁骨骺的部分早期闭合.所有患儿均未发生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双侧肱骨髁宽度(4.258±4.622)mm、双侧肱骨角(7.063±6.496)°、双侧肱骨小头前倾角(8.000±10.520)°,双侧肱骨长度(5.633mm±4.177)mm,提携角(2.875±7.509)°,尺骨角(3.313±8.585)°.结论 伤后16周内的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行切开复位钢针固定的中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信息动态     
目的 调查7~ 13岁学龄期儿童的高血压和肥胖发病率,为制定学龄期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海口市金盘区2所小学中1 018例7~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量.结果 1018例学龄期儿童中对应检出率分别在正常血压高值为5.5%、高血压为2.8%、超重为13.2%、肥胖为10.2%.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OR值是9.11.结论 海口市金盘区7~13岁学龄期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北京、上海、深圳、云南等地区,肥胖检出率低于北京、济南地区.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儿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常见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过敏原的种类和分布,为临床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对131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的特异性IgE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70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检出为阳性,阳性率为53.79%.1岁以下儿童以湿疹为主,幼儿组和学龄前组儿童过敏性皮肤病以荨麻疹和湿疹为主;学龄组儿童以过敏性紫癜和荨麻疹为主.不同季节里各过敏性皮肤病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之间过敏性皮肤病患儿的血清过敏原分布不同,临床可通过血清过敏原检测为过敏性皮肤病患儿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20.
信息动态     
目的 小于6月龄婴儿川崎病发病率低,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难以与发热性疾病鉴别,故对6月龄以下川崎病患儿临床病史进行总结,探讨小婴儿川崎病临床特点及N末端心房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早期鉴别小婴儿川崎病与感染性发热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治疗的51例小于6月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以25例小于6月龄感染性发热疾病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特点,比较分析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前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NT-proBNP等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小于6月婴儿川崎病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为6到12 d,皮疹及结膜充血发病率较高(分别占78.40%与58.82%),CRP与ESR,川崎病组较感染性发热组高,PCT则比感染性发热组低,NT-proBNP在川崎病早期明显升高,平均值为(3 628.18±4 140.38) ng/L,而感染性发热组患儿NT-proBNP平均值为(207.88±101.9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是一项较敏感、快速、简便的鉴别婴儿川崎病与感染性发热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