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需要与传统组织病理学进行充分整合,才能对临床诊治发挥最大的指导价值。DNA测序是获得POLE和TP53基因突变信息的金指标,提倡有条件的病例尽可能通过测序完善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应充分知晓多重分子分型的基本分型原则以避免误判。错配修复缺陷(MMRd)亚型在分子机制及临床预后上具有异质性,应结合临床信息除外Lynch综合征、结合组织学分型和分子检测进一步精准分层。不同组织类型的无特殊分子改变型(NSMP)亚型具有不同的驱动性分子事件和生物学行为,在制定治疗策略时,不应简单粗暴地将之视为一组同质性疾病。无视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孤立的分子分型非但是不完整的、而且还可能会对临床诊治产生误导。只有基于组织病理与分子分型整合诊断的系统性思维才能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手术前诊刮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诊断性刮宫(诊刮)是手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最主要途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取代。术前诊刮的病理诊断作为决定手术的最重要依据,决定手术前的治疗方案及手术范围。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诊刮标本不能代表全部子宫内膜,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组织学亚型判定方面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分析1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诊刮与手术切除子宫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者的病理诊断及组织学亚型,探讨两者的病理诊断的不同点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43例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方法 收集并分析43例术前、术后诊断不一致而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年龄、绝经与否、术前诊断方式、治疗等。结果 4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6.23岁;绝经20例(46.5%),未绝经23例(53.5%);症状:异常子宫出血33例(76.7%),下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排液5例(11.6%),内膜增厚2例(4.7%),其他3例(7.0%);术前内膜厚度:内膜厚度>4 mm 36例(83.7%),内膜厚度≤4 mm 4例(9.3%),未进行相关检查3例(7.0%);手术方式: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32例(74.4%),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术3例(7.0%),全子宫切除术4例(9.3%),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2.3%),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阑尾切除术3例(7.0%);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12例(27.9%),中分化27例(62.8%),低分化4例(9.3%);组织病理学类型:子宫内膜样癌40例(93.0%),非子宫内膜样癌3例(7.0%);特殊病史:乳腺癌病史1例(... 相似文献
4.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对15例年龄<40岁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研究组)与同期的122例年龄≥40岁的子宫内膜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占同期子宫内膜癌总数的10.95%;研究组和对照组刮宫病理检查,未提示子宫内膜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3.33%和4.10%(P>0.05),Ⅰ型子宫内膜癌所占比例分别为93.33%和77.87%(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G1级所占比例分别为86.67%和48.36%(P<0.05),Ⅰ期所占比例分别为93.33%和61.48%(P<0.05);研究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具有不同于一般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较好的预后因素,保守治疗有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段诊刮和术后子宫病理判断子宫内膜癌肿瘤病理分级的符合率,探讨影响分段诊刮诊断细胞级别准确率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研究1993年1月至200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的准确率及影响其准确率的临床因素。结果:以术后切除的子宫标本石蜡病理为标准,诊刮的病理分级总体准确率为35.2%(62/176)。50%(88/176)的患者分段诊刮细胞级别在石蜡病理结果中上升,仅14.8%(26/176)患者的肿瘤细胞分级下降。宫腔深度大于9cm,病理分级为G2或G3,浸润深度大于1/2肌层,p53阳性表达时诊刮的准确率较高。结论: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准确性较低,分化较差或进展晚期内膜癌患者的准确性较高。临床上对分段诊刮得出的肿瘤病理级别结果应谨慎。 相似文献
6.
1189例取环诊刮子宫内膜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189例取环诊刮子宫内膜病理情况,1140例因症取环,占95.88%,表现为不规则流血者628例,占52.82%,其次为经期延长和月经过多,病理改变以炎症出血为首位,共650例,占54.67%,其中伴鳞状上皮化生15例,个别病例观察到内膜表面有炎性糜烂及溃疡形成,内膜发育异常297例,占24.98%,表现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95例,分泌反应不同步27例,不规则脱落及持续分泌23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术前诊刮后病理分级和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深度预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危因素[即术前诊刮后病理分级为G,和(或)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深度≥1/2]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1999年1月-200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7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术前和术中预测存在高危因素者实施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以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术前和术中预测高危因素的准确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术前和术中预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存在高危因素需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敏感度为70.4%,特异度为80.2%,准确率为77.6%,假阴性率为12.0%,假阳性率为43.0%,阳性预测值为57.0%,阴性预测值为88.0%.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病灶大小、宫颈受累与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子宫外转移与否明显影响术前和术中预测高危因素的准确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及子宫外转移与否足影响术前和术中预测高危因素的准确性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术前诊刮后病理分级和术中肉眼判断肌层浸润深度预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需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町靠性较高;但预测其不需行淋巴结切除术的假阴性率较高,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及是否疑有淋巴结或子宫外转移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癌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比较分析患者术前的分段诊刮和术后子宫病理,判断肿瘤细胞分级的符合率.结果 以术后子宫病理为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子宫内膜腺癌,分段诊刮和术后子宫病理在G1子宫内膜癌符合率为20%,G2肿瘤符合率为61.5%,G3内膜癌符合率为77.8%.G2和G3肿瘤病理诊断符合率同G1肿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2对G1,x2=6.6,P=0.010;G3对G1,x2=7.726,P=0.005).14例患者分段诊刮病理提示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而术后子宫病理均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分段诊刮诊断细胞分级的准确率仅有50%(26/52),根据术后病理报告,48%(24/50)左右的患者肿瘤分级升级.当内膜癌浸润≥1/2子宫肌层深度时,病理诊断苻合率(75.0%)显著高于侵入内膜层者(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35,P=0.030).结论 分段诊刮和术后子宫病理在G3>和≥1/2子宫肌层浸润子宫内膜癌患者保持较高的符合率.与术后病理比较,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组织学级别被降低.临床上应重视分段诊刮的内膜癌病理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取样器获取子宫内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组织样本的质量。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和妇科门诊需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157例,在接受常规分段诊刮术(D&C)前利用子宫内膜取样器先获取子宫内膜组织。由专业的病理医师进行评估。结果子宫内膜取样器的活检与D&C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9.8%(141/157),其中不孕症月经期子宫内膜组和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筛查组(筛查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7.9%(95/97)和lOO%(1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子宫肌瘤术前诊刮组(68.8%,11/16)和子宫内膜增生组(55%,11/20)的诊断率明显低于D&C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取样器的活检诊断,无一例漏诊。D8℃和子宫内膜取样器获取样本、筛查组和不孕症月经期子宫内膜组织学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子宫内膜取样器可用于评价不孕症患者月经期子宫内膜和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筛查者子宫内膜,但对于高度可疑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需慎重对待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部位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569例,71例于术后半年后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2.5%。82.3%在术后3年内复发。阴道顶端是常见的复发部位,占36.5%,以下依次为盆腔占19.8%,肺部占13.5%,腹部站10.3%,腹主动脉帝淋巴结占6.3%,外阴占6.3%,其他占7.3%。复发部位与手术彻底性及术后有否辅助治疗有关。因此建议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3年内应密切随诊。 相似文献
11.
高永良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1(6):581-583
年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应限于早期且组织学类型较好者,如高、中分化上皮性肿瘤而非透明细胞瘤。术后一般不影响预后,且妊娠结局良好。而对中、晚期患者一般不推荐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年龄相对较轻,而且在诊断时多为Ⅰ期肿瘤,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妊娠成功率甚高。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甚至可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其并不影响预后。生殖细胞肿瘤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文献报道多为无性细胞瘤,手术成功率较高。而对晚期或其他类型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也有尝试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但这仅为个案报道,通常并不推荐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除非患者及家属有强烈意愿。对于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具体情况不同,手术应因人而异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石蜡病理诊断符合率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7月—200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2008年9月—2011年9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共38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观察术中冰冻病理与术后病理在诊断肿瘤细胞级别、肿瘤肌层浸润深度方面的符合率及影响符合率的因素。结果:①术中冰冻与术后石蜡病理的细胞级别的总体符合率为78.6%(147/187),其中G1,G2和G3的符合率分别为88.6%,60.6%和95.2%。随着石蜡病理诊断细胞级别的升高和肌层浸润深度的加深,细胞级别诊断符合率逐渐升高(P=0.008,P=0.002)。②肌层浸润深度的总体符合率为97.8%(178/182)。石蜡病理诊断细胞级别提高,肌层浸润的符合率逐步下降(P=0.027)。结论:冰冻病理在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上符合率较高,在细胞级别的诊断上有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13.
石蕊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42(2):133-135
血浆中脂类统称为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磷脂、胆固醇及其酯、游离脂肪酸等。脂质代谢紊乱一般是TG升高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自从1994年发现瘦素以来,脂质代谢传统作用(比如提供能量、合成激素等)以外的作用逐步被发现。如脂质代谢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具有相关性;血浆中三酰甘油的升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但尚未发现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胰岛素抵抗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脂质代谢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途径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脂质代谢过程相关物质,如瘦素、脂联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炎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过量表达的炎症因子往往与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各种炎症因子的含量超过正常人,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炎症介质都有利于肿瘤的增殖、迁移以及血管形成,并且通过炎症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子宫内膜癌亦是如此。炎症可通过各种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而子宫内膜癌也可表现为多种炎症特性,这都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增殖和转移,抑制炎症通路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种干预措施。因此,探讨炎症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炎症与子宫内膜癌的相互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患有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的妇女终生患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风险大幅增加.而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可以是LS患者的首发恶性肿瘤,也可以是第二原发恶性肿瘤.LS相关子宫内膜癌主要类型是子宫内膜样腺癌.近年来,有关LS相关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筛查研究较少,主要是通过门诊子宫内膜活检、微卫星高不稳定性(mi...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对其发病机制和分型的深入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中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途径。肿瘤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多向分化潜能及高致瘤性的肿瘤细胞亚群。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肿瘤干细胞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癌治疗失败的原因。根据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如CD133、CD44等)或用细胞生物学特性(如侧群细胞法)进行分离鉴定;此外,也可利用子宫内膜癌肿瘤干细胞高表达乙醛脱氢酶1(ALDH1)及Musashi-1,识别出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干细胞,使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相关靶向治疗成为可能。现就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来源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特殊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没有细胞核DNA序列改变的情况时基因功能可逆的、可遗传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micro RNA)和基因组印迹等。组蛋白是核小体的关键成分,组蛋白修饰在遗传学中意义重大。组蛋白修饰酶与人类肿瘤的关系日渐成为研究热点,而在子宫内膜癌领域相关研究较少。现对近5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汇总,从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与DNA甲基化关系三个方面着手,阐述组蛋白修饰酶与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0,(2):129-133
维生素D作为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在生理上具有维持骨质钙磷代谢平衡的功能,有研究显示在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部分肿瘤、炎症发生发展中维生素D发挥促细胞分化、凋亡的作用。维生素D主要通过调节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介导靶基因转录过程,实现抗肿瘤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存在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提示其可能与子宫内膜癌进展有关,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潜在靶点。随着对抗肿瘤机制的深入探索,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被用于肿瘤内分泌治疗。综述维生素D受体生物学基础、维生素D抗肿瘤作用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0,(2):212-216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以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导致的以月经过多和进行性痛经为主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发生于育龄期经产妇。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存在子宫内膜损伤内陷学说、上皮间质转化学说和干细胞学说等各种学说。组织学检查是其诊断的金标准,但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作出初步诊断。子宫腺肌病可导致不孕,并且对整个妊娠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子宫腺肌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近年越来越多报道证实了该病有恶变的风险。研究显示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腺肌病对癌症的侵袭浸润起到保护作用,这类患者往往临床预后更好。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性药物,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孙金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7,44(2):155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癌前筛查显得愈发重要,癌前筛查一般是指在普通人群中进行检查,密切关注病变的可能。目前临床上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查、经阴道超声学检查(TVS)、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CT)、病理学诊断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然而这些检查各有优缺点,将任意一项作为筛查方式直接应用到普通人群并不可行,故选择一项可行的方法并将其推广至普通人群作为筛查方法仍需要积累经验,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在必要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检查方式联合,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