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2产程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252例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式分观察组88例(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对照组164例(传统仰卧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软产道裂伤、第2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阴道助产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无宫颈裂伤、无会阴水肿和会阴切开,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3.4%)低于对照组(18.3%),第2产程时间(24.5±21.0min)短于对照组(41.0±57.1min),产后2h出血量(198.4±32.7mL)少于对照组(217.4±152.3mL)。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侧卧位分娩可减轻软产道损伤、缩短第2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降低助产率,改善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产妇及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房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自然分娩的19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97例),研究组孕妇接受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会阴保护接生技术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会阴无裂伤、Ⅰ度裂伤、Ⅱ度裂伤发生率分别为10.31%、64.95%、14.43%,对照组分别为3.09%、36.08%、25.77%,研究组会阴无裂伤、Ⅰ度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3.927、8.751,均P<0.05),会阴侧切率、Ⅱ度裂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6.990、3.883,均P<0.05),两组均无Ⅲ度裂伤发生.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974,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772,P>0.05),粪便污染、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2.539,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923、0.675,均P>0.05),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3.08,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为95.88%,对照组为81.4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10.049,P<0.05).结论 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联合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于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产妇不同分娩体位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4月间在该院分娩的480例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分娩体位,将足月妊娠孕妇回顾性分为仰卧位组、侧卧位组、半卧位组、蹲位组、坐位组及跪位组,每组80例。观察产妇产程进展、产后出血情况、产后会阴保护程度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仰卧位组产妇平均产程较其余分娩体位组产妇平均产程长(P0.01),而半卧位组产妇平均产程最短。坐位组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最多,仰卧位组产妇产后出血的例数最少。蹲位分娩体位对产妇的会阴保护程度较其余分娩体位组产妇高(P0.01)。跪位分娩体位对产妇的会阴保护程度较其余分娩体位组产妇低。仰卧分娩体位组产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其余分娩体位组产妇高(P0.01)。结论仰卧分娩体位会增加产妇产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较其他分娩体位高。蹲位分娩体位对产妇会阴的保护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娩体位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分娩姿势,以提高产科分娩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发生.方法 在临床中选择,无胎儿窘迫征象,第二产程超过30分钟后,胎头下降不明显初产妇2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将分娩方式改变为坐式分娩,对照组130例继续仰卧位分娩,经过比较分析两组,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坐式分娩可以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是一种可选择的人性化的分娩体位.  相似文献   

5.
导乐分娩对产妇心理因素及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对产妇心理因素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导乐分娩(观察组)和100例非导乐分娩(对照组)的产妇的心理因素、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理因素分值、剖宫产率、产程、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乐分娩可减轻产妇心理因素对分娩的负面影响,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率,减少产后出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际新  王雍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3020-3021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60例孕足月初产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除不给笑气外,其他产科处理与观察组相同。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结果:2级以下疼痛观察组占76.67%,对照组占13.33%,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2χ=59.06,P<0.01)。镇痛后第一产程活跃期加速,第二产程缩短,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剖宫产率降低(2χ=4.82,P<0.05);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卧位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长治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自愿选择分娩体位进行接产,其中40例予以仰卧位分娩,40例予以侧卧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第二产程及产后2 h出血量、会阴损伤情况、焦虑和疼痛评分及新生儿结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95.00%(38/40)vs.80.00%(32/4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43.11±5.93)min vs.(68.69±8.71)min、(205.81±30.19)ml vs.(254.60±38.11)ml,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Ⅱ度会阴损伤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12.50%(5/40)vs.37.50%(15/40)、2.50%(1/40)vs.22.50%(9/4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分娩更有利于自然分娩的管理,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改善母婴结局,减轻对会阴的损伤,提高产妇舒适度,可作为促进自然分娩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分娩的影响,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252例初产妇作为干预组,采用传统分娩法的同期同条件227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干预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Z分别为5.156、7.327、6.767,均P<0.001),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分别为8.29、9.53,均P<0.001),新生儿窒息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Z=3.096,P=0.002),产后2小时内阴道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19.36,P<0.001).而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068).结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陪伴分娩对产妇心理因素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导乐分娩(观察组)和100例非导乐分娩(对照组)的产妇的心理因素、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心理因素分值、剖宫产率、产程、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导乐分娩可减轻产妇心理因素对分娩的负面影响,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率,减少产后出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93-1694
目的探讨在围产期应用健康知识和心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妊娠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知识和心理干预护理。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胎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康知识和心理干预在围产期产妇中的应用可缩短产程,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4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488例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产妇(观察组)和405例非陪伴分娩产妇(对照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12.7%)、产后出血率(0.41%)、新生儿窒息率(1.6%)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87.3%)、患者满意度(98.9%)均高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组第三产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产科领域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2.
常鸿  解克强  王其美  王勇  唐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4023-4024
目的:观察分娩球在骨盆倾斜度异常孕产妇临产后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住院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观察组,1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在临产后,由助产士(师)负责指导孕产妇坐或半坐卧位在分娩球上。对照组在孕产妇临产后采取常规体位,即卧位(平卧位、交替左右侧卧位)。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胎头衔接比对照组顺利,第一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疼痛缓解的效果比对照组好,阴道分娩率比对照组高、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少,以上指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分娩球可使胎头衔接顺利,加速产程进展,缓解疼痛,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欣普贝生进行促宫颈成熟对阴道分娩的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10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宫颈未成熟的足月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欣普贝生置于阴道促宫颈成熟,对照组直接应用引产素引产,对比两组各产程时间、新生儿结局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用药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532、7.674,均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及自然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8.915、10.731,均P<0.05).两组围产儿胎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312、0.815,均P>0.05),对照组围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7.431,P<0.05).两组子宫过度刺激、产妇发热、胃肠道不良反应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763、0.323、0.219、0.136,均P>0.05).结论 欣普贝生应用于孕妇促宫颈成熟能够显著缩短产程,并能提高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助产方式对于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间34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传统助产方式助产,观察组产妇接受改良助产方式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裂伤程度、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时会阴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侧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3.100、11.442,均P<0.01),而会阴Ⅰ度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553,均P<0.01),两组会阴Ⅱ度裂伤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901,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128、23.272、39.637,均P<0.05),而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0.000,P>0.05)。结论改良助产方式可较好的保护会阴,降低会阴侧切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同伴教育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7月在该院产科建卡且孕28周的100名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孕产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孕28周、32周、37周各进行与同伴教育相结合的孕产期健康教育一次。观察两组孕妇干预前及入院待产时自然分娩自我效能感水平、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入院待产时自然分娩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自然分娩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结论同伴教育与孕产期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使孕妇在掌握自然分娩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然分娩自我效能亦得以增强,达到促进和保护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第二产程使用侧卧位分娩方式对母婴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12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仰卧膀胱截石位,研究组采取侧卧位。比较两组的产程、会阴侧切以及Ⅱ度会阴裂伤数量、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会阴侧切及Ⅱ度会阴裂伤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及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使用侧卧位分娩方式,有利于保护产妇会阴部,降低出血量,改善新生儿脐血pH值。该方式的使用对于硬件要求不高,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限制会阴切开在巨大儿头位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比较其实施前后母儿的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经阴道分娩的533例单胎头位巨大儿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行限制会阴切开的29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其中未行限制会阴切开的2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儿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458、0.457、0.512,均P>0.05)。观察组会阴切开率为62.04%(183/295),对照组会阴切开率为76.89%(183/23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4.236,P<0.01),两组会阴裂伤、会阴完整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379、2.901,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略差于对照组,但两组I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568、1.296,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重度窒息,观察组发生6例(2.03%)轻度新生儿窒息,对照组发生5例(2.10%);观察组发生2例(0.07%)新生儿产伤(臂丛神经损伤和锁骨骨折),对照组发生2例(0.08%)。将两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率和产伤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60、5.112,均P>0.05)。结论限制会阴切开不增加巨大儿产妇严重会阴裂伤与新生儿窒息率,且不延长产程,巨大儿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应进行动态、持续、准确的母儿评估,在保证母儿安全的前提下,有经验的助产人员应尽量降低会阴切开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Gasbin法配合牵后臂处理肩难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采用Gasbin法配合牵后臂助产的肩难产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常规手法助产的肩难产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娩肩时限、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产伤等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4分无统计学差异(χ2=2.07,均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4~7分有统计学差异(χ2=6.24,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臂丛神经损伤、皮下血肿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71,P<0.05),且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P<0.05).观察组娩肩时限显著短于对照组(t=6.45,P<0.05).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发生肩难产时采用Gasbin法配合牵后臂,可以安全、有效、快速的娩出胎肩,减少产妇会阴侧切率和撕裂伤,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避免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产伤,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减痛法配合一对一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孕期接受呼吸减痛法培训的初产妇50例做为观察组,选取未接受呼吸减痛法培训的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临产时观察组由一名专职助产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呼吸减痛法的指导,对照组不做呼吸减痛法的指导,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待产。两组孕妇均按常规一对一陪伴分娩,按正常方法观察产程,收集相关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出现Ⅰ级与Ⅱ级分娩疼痛的产妇较对照组增加,而Ⅲ级分娩疼痛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减痛分娩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痛分娩方法,可以缩短总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