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超声评估的临床价值,并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方法抽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入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B超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B超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 B超影像资料显示,本组62例患者中,36例不均低回声(占58.06%),43例微钙化(占69.35%),30例毛刺征(占48.39%),31例回声晕(占50.00%),肿块>2cm27例(43.55%)。毛刺征、高回声晕、不均低回声、微钙化在不同级别级浸润性导管癌中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6.387、7.000、8.690、19.645,均P<0.05)。肿块血流越丰富,病理组织学分级越高,两者呈正相关(r=0.806,P<0.001)。结论乳腺癌伴EB病毒感染者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率相近,可为乳腺癌术前诊断、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提供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TOR、p-mTO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及Western印迹方法研究90例乳腺组织中mTOR、p-mTOR的表达,其中乳腺癌组织5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5例、浸润性特殊乳腺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14例,浸润性导管癌21例);乳腺良性病变40例。结果 mTOR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4.00%(32/50),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128,P>0.05),但与乳腺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显著(χ2=7.758,P<0.05);p-mTOR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72.00%(36/50),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1.055、3.927,均P<0.05)。此外,mTOR、p-mTOR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值分别为4.271、6.913,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χ2值分别为0.298、0.613、0.539、0.094,0.010、0.105、2.797、0.206,均P>0.05)。结论 mTOR、p-mTOR在乳腺癌中表达增加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及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X线影像学特点及与其病理分型的关系,以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浸润性导管癌62例、导管原位癌9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黏液腺癌8例、髓样癌6例。观察乳腺癌的X线表现,并与其病理分型对照。结果肿瘤X线表现为有钙化57例(58.8%),有肿块76例(78.4%),有结构紊乱10例(10.3%)。肿块并钙化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56.5%,35/62)(χ^2=10.36,P〈0.05)。单纯钙化多见于导管原位癌(66.7%,6/9)(χ^2=31.75,P〈0.01)。有钙化多见于导管原位癌(88.9%,8/9)和浸润性导管癌(64.5%,40/62)(χ^2=10.51,P〈0.05)。结构紊乱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14.5%,9/62)(χ^2=3.88,P〉0.05)。肿块样表现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82.3%,51/62)、浸润性小叶癌(83.3%,10/12)、黏液腺癌(87.5%,7/8)、髓样癌(83.3%,5/6)。结论诊断乳腺癌应综合肿瘤的各种X线征象。乳腺癌的病理基础不同,导致了不同的X线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物理检查结合超声诊断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体检乳腺异常病例8000例,结合其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与乳腺物理检查中的异常表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望诊异常患者中确诊乳腺癌患者9例,与望诊无异常患者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7,P<0.05)。触诊异常组乳腺癌患者9例(27.3%),显著高于触诊正常组(χ2=11.200,P<0.05)。乳腺超声检查的病灶漏报率为19.3%。乳腺查体联合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望诊、触诊、望诊与触诊结合(χ2值分别为18.546、9.872、8.633,均P<0.05)。结论常规望诊和触诊结合超声诊断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8例乳腺肿瘤患者的CDU与x线钼靶摄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98例患者中71例病理证实乳腺癌。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与单独应用CDU、X线钼靶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87和13.14,均P〈0.05)。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1.5%,高于单独应用X线钼靶、CDU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分别为76.1%和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27和5.38,均P〈0.05)。直径〈1.0cm的肿块,联合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单用CDU、X线钼靶(X^2值分别为3.11和5.60,均P〈0.05),结论CUD检查和x线钼靶摄片检查各具优势,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果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3%、46.7%、81.4%和96.7%、66.7%、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 mRNA及E-cadherin mRNA在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 mRN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Snail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 mRN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不同组织学分级E-cad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l mRNA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0)。结论Snail mRNA过表达与E-cadherin mRNA低表达可能参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发生,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而检测两者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冠状面汇聚征在评估乳腺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分析对比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18例乳腺癌病患,共有220个肿块的研究资料为分析对象,比较分析肿块通过三维超声成像中所表现的汇聚征比例与腋下的淋巴结转移、乳腺肿块大小和病理性质等预后指标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结果:乳腺小肿块中发现汇聚征的情况较高,肿块直径大小在2cm以下的与2-5cm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腋下淋巴转移呈现阴性情况相比,汇聚征更容易出现在阳性反应情况中,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汇聚征除险在浸润性肿瘤中的比例比非浸润性更高,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三维超声冠状面汇聚征在评估乳腺癌预后上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图像特点及其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CT检查发现肺肿块并行超声引导穿刺肺活检患者的肿块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有无星点征等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肺肿块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47例(肺鳞癌27例、肺腺癌20例)、良性病变18例(肺炎13例、肺结核5例)。65例患者超声图像分析显示:炎性与结核性肿块在形态、内部回声及星点征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和肺腺癌肿块在部位、边界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肺肿块内部出现星点征(13/18)明显多于恶性肺肿块(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点征可作为超声鉴别肺良恶性病变的一个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9.
朱才秀  王海平 《健康研究》2014,(1):37-39,42
目的:探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细针穿刺细胞学(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可疑乳腺癌患者72例,将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同超声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价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行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72例可疑乳腺癌患者中,FNAC诊断为乳腺癌54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均为乳腺癌,假阳性率为0.00%(0/72),假阴性率为4.17%(3/72),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00%(15/15)和94.74%(54/57),总准确率95.83(69/72);与超声检查比较,FNAC检查在假阳性率和特异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假阴性率明显低于超声检查(χ2=4.143,P<0.05),FNAC检查的敏感性和总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 FNAC检查具有安全快速、经济方便、敏感性和准确率高等特点,可为乳腺癌患者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p120ct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20^ctn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乳腾癌组织中E-cadherin、p120^ctn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有29例(58%)E—cadherin表达异常,37例(74%)p120^ctn的表达异常,其中35例(70%)胞浆内异位表达。E-cadherin膜表达下降与p120^ctn的胞浆异位表达呈正相关(rs=0.53,P〈0.01)。p120^ctn 在浸润性小叶癌中的异常表达率(94.4%)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62.5%),P〈0.05。p120^ctn异常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但p120^ctn异常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120^ctn在乳腺癌组织中呈异常表达,并与E-cadherin表达相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120^ctn与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生和发展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与病理,为前哨淋巴结转移寻找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为保腋窝手术(ALND术)提供理论依据;了解乳癌病理类型和ER、PR与SLN癌转移间的关系。方法:6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经空芯针穿刺石蜡切片确诊并确定其病理类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ER、PR),术中采用亚甲蓝示踪剂定位法对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采用印片法、冷冻切片常规HE染色及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分析乳癌病理类型和ER、PR与SLN癌转移间的关系。结果:55例行SLNB,成功率为88.7%;SLN阳性印片法14例,灵敏性为66.67%(14/21),与石蜡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比较,χ2=6.17,P<0.05;冷冻切片常规HE染色SLN阳性15例,灵敏性为71.43%(15/21),与石蜡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比较,χ2=4.86,P<0.05;冷冻切片免疫荧光化学方法与石蜡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均为21例,灵敏性为100.00%(21/21);乳腺癌ER、PR表达与SLN癌转移无显著性差异;浸润性小叶癌15例,SLN阳性9例,浸润性导管癌40例,SLN阳性12例,两者比较,χ2=4.16,P<0.05;假阴性1例,假阴性率为2.94%(1/34)。结论:术中冷冻切片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CK19对SLN癌转移的灵敏性高,可增加SLN转移的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乳癌ER、PR表达与SLN癌转移无相关性;浸润性小叶癌SLN转移高于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1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璇 《现代医院》2007,7(1):45-47
目的为了加强对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13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以及组织学分型,大部分病例进行PR、ER及CerbB-2染色。结果135例乳腺癌中,单纯癌28例,浸润性导管癌51例,髓样癌13例,粘液腺癌6例,导管癌早期浸润7例,导管内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乳头派杰氏病、小管癌和硬癌各2例。125例浸润性癌中,神经组织内或神经周围癌浸润18例,淋巴管浸润38例,血管浸润27例。ER阳性率55.8%(62/111),PR阳性率44.1%(49/111),CerbB-2阳性率67.6%(75/111)。CerbB-2随临床分期的递增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其阳性率随之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ER和PR阳性表达率与CerbB-2呈负相关,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型和免疫组化等有密切关系,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检测PSCA和Oct-4蛋白在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和Oct-4蛋白在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纤维囊性乳腺病和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中PSCA和Oct-4蛋白的表达。结果PSCA和Oct-4蛋白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纤维囊性乳腺病组织中PSCA和Oct-4蛋白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导管内乳头状瘤;2种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纤维囊性乳腺病组织中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未见明显差异;PSCA和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高表达PSCA和Oct-4蛋白的细胞可能是“癌干细胞”,可能主要参与乳腺癌的发生,检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中PSCA和/或Oct-4蛋白的表达水平对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可能有较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与实性弹性组织成像( URTE)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浙江萧山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DFI与URTE进行早期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比较CDFI、URTE及CDFI+URTE联合应用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及误诊率。结果 CDFI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68.57%)、URTE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69.52%)均明显低于CDFI+URTE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65、12.18,均P<0.05)。 CDFI的误诊率(26.67%)、URTE的误诊率(27.62%)均明显高于CDFI+URTE的误诊率(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7、7.17,均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CDFI与URTE联合应用的诊断方法,可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其敏感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绝对值的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及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辽宁省肿瘤医院11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LMR分为低LMR组(LMR<4.24,50例)和高LMR组(LMR≥4.24,60例);采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LMR与三阴性乳腺癌之间具有相关性,低LMR组5年生存率为30.00%,高LMR组5年生存率为66.67%;两组相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475,P<0.05);经Log Rank统计学分析,两组总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32,P<0.05)。结论 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术前外周血LMR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清丝裂原依赖性癌基因(DJ-1)与磷酸化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与三阴型老年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三阴型老年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该院乳腺体检正常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年龄均≥60岁.收集并比较两组血清DJ-1与PTEN水平,分析实验组血清DJ-1与PTEN水平与绝经年龄、肿瘤大小等的关系;分析实验组血清DJ-1与PTEN表达的关系.结果 血清DJ-1检测阳性率比较,实验组(75.0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8,P<0.05),而PTEN阳性率比较,实验组(30.00%)低于对照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4,P<0.05).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为Ⅰ~Ⅱ级、TNM分期为Ⅲ~Ⅳ期及有脉管癌栓者的血清DJ-1阳性表达率较高(χ2值分别为23.13、11.08、22.49、12.57,均P<0.05),而PTEN阳性表达率较低(χ2值分别为15.83、4.45、19.12、4.29,均P<0.05).血清DJ-1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62,P<0.05).结论 三阴型老年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DJ-1表达阳性率较高,而PTEN表达阳性率较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血清DJ-1与PTEN的表达对乳腺癌的远处转移、淋巴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癌胚抗原(CEA)和c-erbB-2癌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在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M 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和临床病理资料数据库,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中ER、PR、c-erbB-2和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6%、66.5%、66.2%和45.5%。浸润性小叶癌的E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0.05)。乳腺导管原位癌的c-erbB-2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P<0.01)。ER与PR及CEA与c-erbB-2的共同阳性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呈显著性相关(r=-5.3,P<0.01;r=8.2,P<0.01;r=3.5,P<0.05)。CEA和c-erbB-2共同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显著增加(P<0.01)。ER、PR共同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长(P<0.01);但CEA与c-erbB-2共同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短(P<0.05)。结论乳腺癌中ER与PR;CEA与c-erbB-2共同阳性表达或共同阴性更能反映乳腺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生物学特性,联合检测乳腺癌中ER、PR、CEA和C-erbB-2的表达在临床治疗和预后预测中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 TVS)、宫腔镜( HS)及TVS联合HS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以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306例患者的病理诊断包括内膜癌12例(3.92%),内膜增生59例(19.28%),内膜息肉73例(23.86%),粘膜下肌瘤44例(14.38%),正常118例(38.57%)。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灵敏度(96.28%)、特异度(88.98%)、阳性预测值(93.30%)、阴性预测值(93.75%)和诊断符合率(93.46%)均最高,其次为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则最低。阴道超声、宫腔镜、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正常周期性内膜方面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9.791、10.489、14.902,均P<0.05),其中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测阳性率均最高,3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和粘膜下肌瘤方面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667、3.036,均P>0.05)。非绝经组和绝经组子宫内膜病变构成不同,绝经组子宫内膜癌构成比显著高于非绝经组(χ2=108.524,P<0.05),而正常周期性内膜显著低于非绝经组(χ2=5.337,P<0.05),两组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485、0.420、0.538,均P>0.05)。结论 TVS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要检查方法,对于可疑子宫内膜癌或粘膜下肌瘤的患者可结合宫腔镜检查,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