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住院的5480例0~12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8种病毒检测。结果5480例患儿中,2710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检出率49.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最多,为1386例,占51.1%,其余,依次是偏肺病毒(hMPV)513例(18.9%),副流感病毒Ⅲ(PIVⅢ)338例(12.5%),腺病毒(ADV)192例(7.1%);流感病毒A(IFA)128例(4.7%),流感病毒B(IFB)79例(2.9%),副流感病毒Ⅰ(PIVⅠ)41例(1.5%),副流感病毒Ⅱ(PIVⅡ)33例(1.2%)。6个月以下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43.5%。RSV、hMPV季节性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11月至次年4月)。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伴喘息)、支气管炎(不伴喘息)和哮喘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7.4%、63.6%、50.5%、30.1%和43.5%。结论病毒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主要在婴幼儿,其中RSV和hMPV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情况,及其与年龄、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3年1月~2005年1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的儿童2073例,取其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分析其结果。结果2073例患儿送检标本,阳性1006份,阳性率48.5%。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798例(79.3%),副流感病毒Ⅲ型(PIVⅢ)106例(10.5%),腺病毒(ADV)31例(3.0%),流感病毒A型(IVA)26例(2.6%),流感病毒B型(IVB)6例(0.6%),副流感病毒Ⅰ型(PIVⅠ)15例(1.5%)、RSV和IVA混合感染18例(1.8%),RSV和PIVⅢ混合感染3例(0.3%),RSV和PIVⅠ混合感染3例(0.3%),PIVⅡ未检测到。结论温州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以RSV为主要病原,婴幼儿(尤其<6个月)病毒感染率较高,好发于冬春季节,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检出率最高(61.3%)。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病毒病原谱及病毒病原学流行特点。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内科2005-10—2006-09,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712例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7种病毒抗原检测,并对呼吸道病毒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12例ALRI患儿中检出阳性病例206例,阳性率28.93%。新生儿、婴儿占阳性病例的77.18%。阳性标本中检出RSV177株,占阳性标本的85.92%(177/206),其次为PIV2、ADV各9株分别占4.37%(9/206),检出PIV35株占2.43%(5/206)、IVA、PIV1各3株占1.46%(3/206),一年中未检出IVB病毒株。206例阳性患儿中新生儿、婴儿、幼儿RS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7.18%、42.23%、16.51%,年龄组间RSV阳性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婴儿组中检出混合感染阳性病例3例,其中RSV合并ADV感染2例,PIV2合并ADV感染1例。RSV高峰流行季节在每年7月至次年2月,流行季节持续近8个月,3~6月病毒感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结论RSV是昆明地区婴儿ALRI的主要病原,呼吸道病毒类型及病原流行季节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2007-2010年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ie ZD  Xiao Y  Liu CY  Hu YH  Yao Y  Yang Y  Qian SY  Geng R  Wang JW  Shen KL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0):745-749
目的 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TI)的病毒病原学构成及其流行的季节特征.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室就诊及内科住院的ALRTI患儿共1914例.采集每例患儿鼻咽吸取物1份,用(RT) 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V)1 ~4型,流感病毒(IFA、IFB和IFC),腺病毒( ADV),肠道病毒(EV),冠状病毒(HCOV),偏肺病毒(HMPV)及博卡病毒(HBOV).结果 (1)总的病毒阳性检出率70.3%,其中<1岁、1~<3岁、3~<6岁和≥6岁组分别为83.0%、80.1%、60.8%和27.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3.5,P=0.000).检出率高的前3种病毒依次为RSV、HRV和PIV,其在<1岁组分别是50.9%、36.2%和12.0%.(2)RSV和HRV的流行季节在冬春,而PIV在春夏.(3)<1岁、1~<3岁、3~<6岁和≥6岁组病毒阳性患儿中检出2种以上病毒的比例分别为38.2%、36.4%、30.2%和15.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6.00,P=0.000).结论 病毒是小年龄儿童ALRTI的主要病原,以RSV、HRV和PⅣ最为重要,其感染存在季节特征;ALRTI患儿存在多种病毒感染,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当前喘息儿童病毒感染病原学的状况。方法对2010至2011年因喘息住院治疗的1 527例儿童应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实时PCR方法检测人类博卡病毒(hBoV),同时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IVB)、副流感病毒(Pinf Ⅰ~Ⅲ)和腺病毒(ADV)。结果 1 527例患儿的标本中病毒检测阳性者705例,总检出率46.2%,其中<3岁患儿占90.1%;分别为RSV 344例(22.5%)、Pinf Ⅲ 156例(10.2%),hBoV 89例(5.8%),hMPV 60例(3.9%),ADV 18例(1.4%),Pinf Ⅰ 18例(1.2%),IVB 11例(0.7%),IVA 8例(0.5%),Pinf Ⅱ 1例(0.1%)。合并感染2种病毒者38例,最常见为hMPV合并hBoV感染(21.1%)和RSV合并hBoV感染(21.1%)。相比hMPV、Pinf Ⅲ、hBoV感染患儿,RSV感染患儿的平均年龄小,气促、呼吸困难、紫绀表现更多见,平均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感染于每年的1至3月及10至12月间流行,hMPV的检出高峰在2至4月,Pinf Ⅲ的检出高峰在6至7月,hBoV的检出高峰在6至8月。结论 RSV是诱发儿童喘息最常见的病毒病原,hBoV和hMPV位居第3、4位,RSV为冬春季节引起喘息的主要病原,Pinf Ⅲ、hBoV为夏秋季节引起喘息的主要病原。hMPV和hBoV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RSV感染患儿年龄较小、病情相对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门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40例,每例患儿采集咽拭子标本1份。采用多重PCR试剂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型,鼻病毒(RV),副流感病毒(PIV)1~4型,流感病毒(IFV)甲、乙型,腺病毒(ADV),人偏肺病毒(HMPV),人冠状病毒(HCoV),人博卡病毒(HBoV)及肠道病毒(EV)。结果 540例门诊采集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306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阳性率56.7%。其中33例检出2种病毒,1例检出3种病毒,混合感染率为6.3%。各种病毒中,IFV检出率最高占16.7%,其次是ADV(12.8%),EV(7.8%),PIV(7.2%),。IFV中以甲型IFV为主(占95.6%),PIV中以PIV3型为主(占66.7%),RSV检出以RSVA型为主,占79.3%。结论病毒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北京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是IFV、ADV、EV、PIV。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的方法,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提供帮助,指导合理用药,并了解东莞地区呼吸道病毒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利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1 256例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FA)、流感病毒B型(F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等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 25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病毒感染426例,检出率为33.92%,其中6例为2种病毒混合感染。以RSV检出最多,共217例,占阳性病例的50.23%;ADV 12例,占阳性病例的2.78%;FA 105例,占阳性病例的24.31%;FB 79例,占阳性病例的18.29%;PIV1 6例,占阳性病例的1.62%;PIV2 1例,占阳性病例的0.23%;PIV3 7例,占阳性病例的2.08%。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逐渐下降,1岁内患儿病毒感染率达46.98%,1岁以上患儿病毒感染率为24.9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冬、春两季为高发季,冬季检出率为36.10%、春季检出率为45.02%、夏季检出率为21.36%、秋季检出率为12.79%,春、冬季与夏、秋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率不同,以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肺炎病毒检出率最高,其中喘息性肺炎比例最高。结论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法可快速、高效地检测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的诊断依据;根据流行病学的资料,对防止抗生素滥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病毒病原在北京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感染特点,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连续采集2005年12月~2006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及腺病毒(ADV)。结果共935例患儿采集了鼻咽分泌物标本。男597例,女338例;年龄1d~6岁,平均7.5个月。935例标本中检出阳性516例(55.2%)。RSV是各年龄组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下降;IV和PIV所占病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ADV只在3岁以下儿童病例中检出,所占比例为0.6%~6.2%。结论病毒病原是2005年12月~2006年4月北京地区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以RSV为主,其次是IV和PIV。  相似文献   

9.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256例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出情况.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3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256例,取其鼻咽分泌物做免疫荧光检测筛查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分析其结果.结果 256例患儿送检标本,阳性121例(占47.27%).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76例(占62.81%),腺病毒(ADV)6例(占4.96%),流感病毒A型(IVA)8例(占6.61%),流感病毒B型(IVB)12例(占10.0%),副流感病毒Ⅲ(PIVⅢ)14例(占11.57%);RSV和IVA混合感染3例(占2.48%),ftSV和PIVⅢ1例(占0.83%),RsV和PIVI 1例(占0.83%).结论 2007年重庆市万州地区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RSV为主,PIVⅢ次之.在各自组别中,<6个月年龄组和毛细支气炎组的病毒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6.03%和57.38%.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婴幼儿重症肺炎呼吸道病毒病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婴幼儿重症肺炎病毒病原的感染情况.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3月,取ICU病房收集诊断为重症肺炎患儿的深部气道或机械通气气管导管内吸取物标本119例,采用RT-PCR或PCR方法 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博卡病毒(HBo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1、2、3和流感病毒(IV)A、B等呼吸道病毒病原.结果 119例标本中病毒总检出例数为86例(72.3%),其中RSV检出率最高,为41.2%(49/119).有2种及以上病毒协同感染23例,占26.7%(23/86);RSV阳性中有19例存在协同感染,占38.8%(19/49).69例行细菌检测,其中5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76.8%.这69例标本中,病毒阳性率为76.8%;病毒细菌双阳性为41例,占59.4%.结论 (1)病毒感染仍是重庆地区婴幼儿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因.(2)BSV是婴幼儿重症肺炎最常见病毒病原,其次为ADV和hMPV.(3)病毒的协同感染较在重症呼吸道患儿中可能较为普遍,但尚无证据说明病毒协同感染可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1.
90例儿童人博卡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采集84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拭子标本,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HBoV和其他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HBoV阳性病例临床特征。结果:843例标本中检测出HBoV阳性90例(10.7%),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31例(15.5%),流感病毒(IFV)117例(13.9%),副流感病毒(PIV)84例(10.0%),鼻病毒(RV)55例(6.5%),冠状病毒(OC43)48例(5.7%),人类偏肺病毒(HMPV)33例(3.7%)。HBoV合并其他呼吸道感染者45例(50%),其中HBoV合并1种其他病毒感染者33例(37%),合并2种其他病毒感染者11例(12%),合并3种其他病毒感染者1例(1%)。伴喘息的患儿HBoV检出率高于不伴喘息的患儿(17.0% vs 9.2%,P<0.01)。HBoV阳性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频咳、喘息和发热。HBoV阳性组与RSV阳性组中喘息发生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喘息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Hbo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不伴喘息发作患儿,提示HBoV可能是除RSV外另一种引起儿童喘息的呼吸道病毒。HBoV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存在着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 住院儿童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点,为本地区儿童ALRT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诊断为ALRTI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1165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IFVA)、流感病毒B(IFVB)、副流感病毒1~3(PIV1~3)、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及冠状病毒HKU1(HCoV-HKU1);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巢式PCR方法检测多瘤病毒WU(WUPyV)和多瘤病毒KI(KIPyV)。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证实。结果:1165份标本中有871份检出了病毒,总检出率74.76%,其中RSV最为常见,检出率为27.03%,其次为HRV(17.33%)、PIV3(13.73%)及新发现病毒HBoV(8.67%)和hMPV(6.52%)。病毒总检出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性PIV3、hMPV和HBoV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4,P=0.027),以6个月至1岁以内年龄组检出率最高。病毒总检出率在四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7,P=0.006),以冬季检出率最高。结论:病毒病原在长沙地区儿童ALRTI中占重要地位,其中RSV、HRV及PIV3是主要病毒病原,近年新发现的HBoV和hMPV也占较高比例;病毒检出率以6个月至1岁以内年龄组最高;冬季病毒总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7~2008年温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提供病毒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取5 09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结果:①2 209份标本(43.3%)病毒病原检测阳性,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 725例(78.1%),腺病毒(ADV) 61例(2.8%),流感病毒A型(IVA)66例(3.0%),流感病毒B型(IVB)12例(0.5%),副流感病毒1型(PIV1)38例(1.7%),副流感病毒2型(PIV2)7例(0.3%),副流感病毒3型(PIV3)275例(12.4%);②病毒检出率在小于3个月和小于6个月年龄组较高,分别为53.6% 和49.2%;③冬季病毒检出率最高。结论:2007~2008年温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仍以RSV为主要病原体, <6个月的婴幼儿病毒感染率较高,好发于冬季。[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32-34]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类博卡病毒(HBoV)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检出情况,并探讨HBoV载量与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抽吸物(NPAs)1 554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2种RNA病毒和ADV、HBoV 2种DNA病毒,并同时检测HBoV阳性患儿的病毒载量。结果 1 554份标本中1 212份(77.99%)检出病毒,275份(17.70%)HBoV检出阳性。HBoV阳性病例中3岁者占94.9%,男性多于女性。275例HBoV阳性病例中,单一感染45例(16.36%),混合感染230例(83.64%),两者病毒载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发热症状的HBoV阳性患儿病毒载量高于无发热者,有喘息症状的病毒载量高于无喘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的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V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病毒载量高的患儿,临床更易出现发热、喘息等症状,但疾病严重程度及混合感染与病毒载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病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的病毒病原情况。方法取1260例年龄14岁以下住院ARI患儿的鼻咽深部分泌物,用间接免疫荧光及病毒分离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及腺病毒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其中490例患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检测。结果1.ARI1260例中,43.33%检测到了病毒病原,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率36.19%,RSV阳性率最高(23.97%),以冬春季为著,88.08%的RSV阳性为3岁以下小儿。2.EV阳性率16.33%。3.19例存在2种病毒混合感染,均出现在冬春季,16例为RSV并EV感染。4.入选的510例急性呼气性喘息患儿中,3岁以下RSV阳性率最高(43.20%),3岁以上EV阳性率最高(36.11%)。结论1.RSV是北京地区冬春季婴幼儿ARI的主要病原。2.冬春季EV可并RSV等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3.RSV及EV是引起小儿急性喘息性疾病的主要病毒病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3 826例患儿的痰标本,应用实时PCR检测HBoV DNA,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3)和腺病毒,同时采用逆转录PCR检测人偏肺病毒RNA,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支原体DNA,分析HBo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进行比较。结果 3 816份标本共检测到HBoV 272例(7.13%),仅次于RSV;HBoV单独感染率为32.7%,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合并感染率为18.38%,高于RSV和其他病毒的合并感染率(P<0.05)。HBo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夏季最多;6~18月龄婴幼儿检出率最高,占48.17%。在住院患儿中,HBoV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85.39%),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96.63%)、喘息(46.07%)、发热(56.18%)。与RSV相比,HBoV感染患儿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均高于R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V是苏州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有单独的致病性,与RSV相比,在年龄、季节分布、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所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临床诊断为ALRTI的患儿1722例,在就诊当日或次日采集鼻咽吸取物1份,采用逆转录(RT)-PCR方法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RV)、副流感病毒(PIV)1~4型、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偏肺病毒及博卡病毒。将单一RSV感染与RSV混合多种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722例患儿标本中,370例检出RSV病毒,总检出率21.5%。单一RSV感染206例,RSV与一种病毒混合感染124例,RSV与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40例。RSV与一种病毒混合感染的124例标本中,RSV/RV感染68例(54.8%),其次为RSV/PIV感染24例(19.3%)。双重病毒混合感染组与RSV单一病毒感染组比较,双重病毒混合感染组患儿住院时间更长(P<0.001)。多重病毒感染组与RSV单一病毒感染组相比,患儿发热比例更高(P=0.017)、发热持续时间更长(P=0.015)、住院天数延长(P<0.001)、并且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更多的静脉激素治疗(P=0.005)。而在喘息症状、出现合并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损害、心肌损害、腹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氧疗、呼吸支持治疗及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一RSV感染组相比,RSV合并多重病毒感染患儿发热比例更高、发热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更长,且住院期间接受了更多的静脉激素治疗。提示多病毒混合感染可能影响患儿临床进程, RSV感染时应重视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