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 ,6 6岁。 1个月前因低热伴面部和下肢浮肿去当地医院就诊 ,B超检查见左输尿管上段有形态不规则的肿块 ,无腰背疼痛、血尿、尿急和尿频等症状。后入一省级医院行左输尿管上段探查术 ,术中见左输尿管上段和腰大肌黏连 ,左肾周围脂肪组织质变硬、呈浸润性改变 ,上段输尿管管壁增厚 ,管腔变细。切除部分脂肪组织块行冰冻切片 ,病理报告为低分化印戒细胞癌。行左肾、左输尿管及周围受累脂肪组织等切除术 ,但左肾和输尿管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发病以来 ,无腹痛、恶心、呕吐和黑便 ,但面、颈和背部等出现多个淡红色圆形结节 ,无明显痒感。…  相似文献   

2.
升结肠癌首发右腹股沟转移灶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结肠癌首发右腹股沟转移灶一例许金星福建德化县医院(362500)患者,男,61岁,以“左侧腹股沟还纳性肿物10年”为诉拟“左斜疝”于10月3日住院。既往无肿瘤手术史,无大便性状改变及黑便病史,无腹部疼痛。查体;神清,颈部锁骨上下淋巴结未及。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30岁。于 3个月前因“发热、右下腹痛” ,以“阑尾炎”收住外院 ,手术探查未见异常。 2个月前发现右腹股沟处索状包块 ,无痛 ,活动。于外院行CT检查见 :右精索部位实性肿块 ,直径约 2cm ,位于股动、静脉内侧 ,纵向长约 4cm ,至股骨头上缘平面消失 ,向上 1cm后沿精索又出现实性肿块 ,大小约 3cm× 2cm ,CT值约 2 6HU ;左侧精囊腺后上方与直肠左前方之间见约 2 .2cm× 1.9cm软组织密度影 ,其右侧可见面积约 4.5cm× 2 .0cm积液影 ;升结肠部位见界限不清之肿块 ,CT值 36HU ;右肾明显萎缩 ,考虑为升结肠癌…  相似文献   

4.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定位和活检结果能够准确预测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并指导外科医生进行淋巴结清扫。这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已在黑色素瘤和乳腺癌等恶性实体瘤诊治中广泛开展并成为临床诊疗常规。有关此技术在结肠癌中的应用,国内尚少见报道。笔者将只有单个淋巴结转移的该淋巴结视为SLN,研究不同部位和分期结肠癌SLN的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转移方式包括直接扩散、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1]。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于2021年收治1例肺癌鼻前庭及甲状腺转移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因无意中发现右鼻腔肿物伴有轻微疼痛,有血性溢液,于2021年10月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体格检查发现右侧鼻前庭内上方肿物,呈淡红色,直径约1.5 cm,无明显压痛,表面溃疡,有血性分泌物及干痂附着。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5岁,农民.2008年5月27日因临床诊断结肠癌肝转移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2008年5月30日腹腔镜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病理示:大体标本见降结肠近脾曲一隆起型肿块.直径4cm,隆起高出黏膜面1.5cm.占据肠管3/4周.切面灰白色.质韧,侵犯全层、镜下见腺鳞癌.分化Ⅱ级,侵及全层及周围脂肪组织,  相似文献   

7.
Endostatin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hang GF  Wang YH  Zhang MA  Wang Q  Luo YB  Wang DS  Han CR 《癌症》2002,21(1):50-53
背景与目的:结肠癌的生长、转移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有望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有效地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和转移。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对选择手术时机和方式、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因子Endostatin对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1116完整组织块裸鼠原位种植,建立类似于临床的结肠癌转移裸鼠模型。种植后第1周开始皮下注射Endostatin,每天一次,剂量为0mg/kg(对照组)、5mg/kg、10mg/kg、20mg/kg(治疗组),共用6周。种植后第7周处死动物,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microvesseldensity,MVD)、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观察肿瘤细胞腹膜、肝、其他脏器转移及腹水情况。结果:Endostatin剂量为0mg/kg、5mg/kg、10mg/kg、20mg/kg时,原位肿瘤瘤重分别为(1.31±0.36)g、(0.42±0.17)g、(0.21±0.09)g、(0.13±0.05)g;抑瘤率分别为0%、67.9%、84.0%、90.1%;MVD分别为(12.8±4.1)、(5.9±2.5)、(2.2±1.4)、(0.74±O.3);AI分别为(3.87±2.61)%、(6.89±5.18)%、(13.24±4.76)%、(20.97±9.04)%;腹膜转移率分别为9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miRNA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中的差异表达,筛选出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miRNA。[方法]选取6例结肠癌患者的冰冻组织标本,其中3例有淋巴结转移,3例无淋巴结转移。提取肿瘤组织标本的miRNAs,采用微阵列法分析有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的miRNAs表达谱。为验证微阵列表达谱的结果,选择miR-142-3p做qRT-PCR。[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结肠癌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相比,上调表达的miRNA有4个,为miR-21*,miR-212,miR-33b*和miR-886-3p;下调表达的miRNA有3个,为miR-142-3p,miR-142-5p和miR-362-5p。qRT-PCR结果显示miR-142-3p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与miRNAs微阵列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具有不同的miRNAs表达谱。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46例,Cox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复发转移率为19.28%.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的时间、术前CEA水平、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术前血清CEA水平是术后复发转移预后因素.[结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前血清CEA水平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6岁。2000年6月因发现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住院检查证实为结肠癌,行结肠癌姑息切除术。术后行腹腔动脉灌注5-氟脲嘧啶、顺铂和表阿霉素共4周期,5-氟脲嘧啶和草酸铂1周期。2000年12月下腹部和会阴部出现皮疹,呈粟粒状,有水泡、渗出及破溃(图1),皮下水肿,严重影响日常活动。误诊为过敏性皮炎,抗过敏治疗1个月无效,经我院皮肤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转移癌。于2001年2月始行四氢叶酸、5-氟脲嘧啶、羟基喜树碱和乐沙啶(进口草酸铂)全身联合化疗,同时以5-氟脲嘧啶软膏局部皮肤涂抹,每日2~3…  相似文献   

11.
约50%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在首次就诊时有远处转移,但胃肠道转移较罕见,大多数胃转移的患者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现对近期确诊的1例以间断呕血为症状入院的原发性肺腺癌胃转移患者进行报道,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准确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建立并评估一个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24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结果模型公式为:Ln[p/(1-P)]=3.63×淋巴结转移+2.64×B期+3.20×C期-2.63。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2,模型风险预测值为0.68。结论该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2岁.于2009年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因右肺癌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肉瘤样癌.免疫组化显示,CK18(++),CK8(++),Vimentin(+),EMA+AE1/AF3(+++).术后5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脐周胀痛,伴消瘦、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排便、排气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β-catenin和Nanog表达及其对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结肠癌组织β-catenin和nanog表达,RT-PCR检测20例冷冻标本肿瘤及癌旁组织中Nanog表达.结果:在80例患者中,35例出现复发转移,β-catenin和Nanog在转移组中表达率分别为65.7%(23/35)和60.0%(21/35),在非转移组中分别为31.1%(14/45)和2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83,P=0.002;x2 =9.026,P=0.003).结肠癌原发灶分化程度不同,β-catenin和Nanog表达存在差异,但是同T和N分期没有明显联系.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表达状态其远处转移出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两者均为阳性表达其转移率明显高于均为阴性表达.RT-PCR分析下结果显示,20例肿瘤组织中Nanog阳性表达率为35.0%(7/2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8.结论:肿瘤组织中β-catenin和Nanog表达同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肿瘤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结肠癌伴急性梗阻32例诊治体会浙江省义乌市人民医院(322000)章顺南本院自1984年1月至1994年10月共手术治疗结肠癌伴急性梗阻32例。现就有关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8~76岁...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69岁,因左腹胀痛4月伴间断便血1周于2012年11月12日入本院。4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腹胀痛,伴大便变稀,无恶心、呕吐,无胸痛、胸闷,无嗳气返酸,无畏寒发热,无皮肤黄染。11月5日出现间断性便血,本院门诊肠镜示:  相似文献   

17.
乙状结肠癌血性脑转移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便秘4年余,左侧肢体无力半月"于2011年2月入院。于入院前4年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便秘,每3~5天解大便1次,呈羊粪样,大便表面偶有少许黏液;无腹痛、腹泻;无血便、黑便;无肛门坠胀及里急后重。患者未重视检查及诊治,在个体诊所购买"通便灵"治疗好转;但停药后便秘反复发作,反复口服"通便灵"有效。于入院前半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伴右侧额颞部隐痛不适、走路不稳,偶有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 (RFA)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肿瘤局部治疗手段 ,在对肝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肺脏是仅次于肝脏的结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 ,许多患者发现时已经不能够手术治疗 ,同时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又不尽如人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将射频消融技术应用于 1例结肠癌肺转移的患者 ,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 临床资料 患者男 ,76岁 ,曾于 6年前因升结肠肿瘤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后应用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联合化疗 9次。后因近 4个月来自觉体重减轻、乏力、倦怠 ,咳嗽等症状入院。查体 :一般状况差 ,中度贫血貌 ,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 ,心律齐…  相似文献   

19.
张言  王争 《肿瘤》2011,31(6):513-516
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的表达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将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感染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和HCT116。给予BALB/c-nu/nu裸鼠脾脏注射感染后的结肠癌细胞,构建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注射后35d,在荧光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内结肠癌细胞的转移情况,计算肝转移率。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W1116和HCT116细胞中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估MACC1的表达水平与肝转移率的关系。结果:SW1116细胞的肝转移率明显高于HCT116细胞。MACC1蛋白在HCT116细胞中呈低表达,而在SW1116细胞中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结肠癌的肝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的侵袭行为与侵袭抑制因子——E-钙黏蛋白表达减少、缺失密切相关。E钙黏蛋白通过与肿瘤相关抗原RCAS1、抗黏附蛋白dysadherin、β-酪蛋白肽等相互作用,与结肠癌侵袭转移机制密切相关,其间涉及免疫逃避机制、肿瘤转移的细胞分子机制、肿瘤信号传导通路、细菌与肿瘤关系等近年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