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囊肿比较少见,近年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本病似有所增加。自1952年Brodl首首次描述单发性肝囊肿后,本病陆续有人报告。Petokallio复习1969年以前的文献,共收集470例多囊肝和300例单发性肝囊肿。至1978  相似文献   

2.
单发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SNPCL)在儿童中罕见。其发病机制虽有若干种假说,但SNPCL的组织学起源尚不清楚。作者介绍1例巨大的单发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患儿,其血清和囊肿液中的上皮性标记物CA19—9、DU-PAN-2和SPan-1水平升高。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囊肿壁上皮细胞CA19—9、DU-PAN-2呈阳性。该发现支持SNPCL起源于胆道组织的经典学说。  相似文献   

3.
肝囊肿比较少见,近年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本病似有所增加。自1952年Brodi首次描述单发性肝囊肿后,本病陆续有人报道。我院24年间收治NPHC 23例,现报道如下,并对本病的发病情况及诊疗方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囊肿性肺疾病12例侯丽萍(包头钢铁公司职工医院)肺部囊肿性疾病的病因甚多,胸部X线常可见到一些发生在肺内的空腔病变,有单发和多发。这些囊性肺疾病的病因,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对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大意义。现报道我院近8年12例囊肿性肺疾病。1临床资料男11例...  相似文献   

5.
胸膜下单发创伤性肺假性囊肿15例随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发胸膜下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证实的单发胸膜下创伤性假性肺囊肿的资料。结果 15例均合并胸膜下肺挫伤及血气胸、13例合并肋骨骨折。位于肋胸膜下12个,位于叶间胸膜下3个。大小:11 mm×13 mm~3.1 cm×4.6 cm。首次CT可表现为气囊、液囊及气液囊。随访3天~2月病灶消失,平均6.3天,囊肿消失时间长短与大小呈正相关。结论 CT是观察单发胸膜下创伤性假性肺囊肿演变情况最佳的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6.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外科治疗(附1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76例非寄生虫性肝囊肿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有囊肿切除、囊肿开窗和肝叶切除术。讨论了肝囊肿的外科手术指征、方法选择,并指出穿刺抽吸加硬化剂治疗为单发囊肿,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治疗多发囊肿为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甘兆泉 《右江医学》2006,34(1):72-72
会厌囊肿由于位置深在,间接和直接喉镜下术野狭小,不易固定和操作,手术彻底切除较难,因而术后复发率较高,甚至引起严重术后出血。我们自1998年8月以来改进了手术方法,采用经支撑喉镜直视下结合射频凝固止血进行会厌囊肿造袋术1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8例均为本科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病人,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2.5岁。影响发声11例,有异物感6例,有轻度吸气性困难1例;喉镜检查:舌面囊肿13例,会厌谷囊肿5例,均为囊肿单发病例,最大4.0 cm×3.0 cm,最小1.0 cm×1.0 cm,全部病例都经囊肿组织病…  相似文献   

8.
迟海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87-1488
目的:探讨CT对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价值及分型。方法:选择经螺旋CT检查确诊为成人胆总管囊肿的20例病例,分析其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20例螺旋CT均准确做出胆总管囊肿的诊断。胆总管囊肿或梭形扩张(Ⅰ型)12例,胆总管单发性憩室(Ⅱ型)1例,多发性囊肿(Ⅳ型)3例,单发或多发肝内胆管囊肿(Ⅴ型)4例。结论:CT对成人胆总管囊肿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非寄生虫性肝囊肿B超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肝囊肿病人均在B超引导下行一次经皮肝囊肿穿刺注射治疗,抽出大部分囊液后,重复注射无水乙醇。结果:24例单发囊肿患者1次穿刺肝囊肿抽出囊液,注射无水乙醇后1年内囊肿消失者20例,1年后闭合3例,复查3年未闭合1例,但囊肿明显缩小。2例多发囊肿经一次穿刺肝囊肿抽液,注射无水乙醇后1年内穿刺囊肿消失,其它囊肿无明显变化。结论:非寄生虫性肝囊肿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对合适的病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诊治(附7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 ,我科收治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共73例。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及检查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更多的肝囊性病变会不断被发现。如何正确认识、诊断和处理 ,对外科医生来说尤为重要。现将我科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和讨论。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组共73例。男33例 ,女40例。男女比例为1 :⒈2。最大年龄81岁 ,最小19岁 ,平均5⒐2岁。单发性肝囊肿35例 (其中男15例 ,女20例 )。多发性肝囊肿42例 (其中男女各21例 )囊肿体积最大者约为30cm×20cm×15cm。囊肿仅位于肝左叶22例 ,肝右叶23例 ,双叶26例 ,肝左右叶交界肝门区6例。同…  相似文献   

11.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属先天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及引流为主。本院于1991年对5例病人行B超导向下经皮囊腔置管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8岁;肝脏单发囊肿  相似文献   

12.
<正> 肝囊肿可分为寄生虫和非寄生虫性两大类。肝脏的非寄生虫性囊肿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当肝脏囊肿增大至一定体积时,肝脏可以有不同程度增大,或失去正常形态。肝脏单发性囊肿大多为一种潴留性囊肿,大小差别很大,直径可以是0.5——20厘米,常在肝右叶,壁光滑,囊液澄清,有时可有胆汁,多囊肝往往与肾、脾等多囊性病变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3.
裘五四  钱云珊 《浙江医学》2008,30(4):398-399
脾表皮样囊肿为上皮性囊肿,属于脾真性囊肿,囊肿多为单发,而多发囊肿临床罕见。我们收治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卵巢冠囊肿是指输卵管、卵巢周围在阔韧带二叶之间的一些囊性肿物,约占妇科附件肿物的10%,多发生于育龄妇女。我院曾收治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卵巢冠囊肿的患者,术前做过B超检查,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10例患者年龄22~49岁。月经史均正常。2例主要症状为下腹胀痛,8例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或无意中发现)。囊肿均为单发,左、右侧各5例。囊肿大小为4cm×5cn×6cm~5cm×10cm。二、B超检查所见  相似文献   

15.
前庭大腺囊肿以往均为手术剥出治疗为主,我院从1994至1996年对门诊病人采用3.5%碘酊局部注入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已婚28例,已产25例,未产3例,未婚4例,年龄为21~48岁,以左侧囊肿为多,22例,右侧10例,均为单发,囊肿最大为6cm×5cm×4cm大小,最小3cm×3cm×2cm,表面光滑,囊内呈浆液性28例,粘液性2例,曾有过感染2例,囊腔内均为褐色液。1.2 治疗方法:用碘伏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取9号注射针头接1…  相似文献   

16.
在B超、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后注入无水酒精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是一种安全、并发症低、疗效好、有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更适用于基层医院。其机理为:无水酒精作用于囊壁,使囊肿壁上皮细胞凝固,沉淀脱水,使细胞失去分泌功能,促使囊壁粘连,致囊肿缩小以至消失。我院1994年5月~1999年5月共用无水酒精注射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2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5例均为住院患者,男9例,女16例,年龄28~60岁;单发囊肿23例,双腔囊肿2例,病例选择标准:均无心肺疾患及严重疾病,B超显…  相似文献   

17.
刘玮 《求医问药》2014,(21):13-1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单发实性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有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结节的造影剂灌注过程,并将甲状腺单发实性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进行SPSS分析。结果:良性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与恶性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在其边界、灌注形态、增强均匀性、灌注强度和灌注缺损等超声造影表现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超声造影对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分别为85.71%和86.96%。结论:利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的良恶性进行诊断,观察其灌注等特点,定量分析相关参数,能为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良恶性病灶的鉴别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疾病,按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寄生虫和肿瘤性,其中以先天性肝囊肿最常见。肝囊肿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前者发病率较高,囊肿可发生在肝脏的任何部位,但以肝右叶和包膜下肝缘多见,常为单发性。本病虽为常见病,易误诊,鉴别诊断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发展缓慢,据报道该病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在1%左右,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中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我们对17例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病人施行了穿刺注射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均系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病人,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男女之比为0.41:1,年龄30-59岁。B超或CT检查报告属单发囊肿16例,多发肝囊肿1例。囊肿位于肝右叶15例,位于左叶2例,其中肝右前叶9例,右后叶6例,肝左外侧叶和左内侧叶各1例。囊肿直径4cm~8cm 12例,8.1cm~10cm 4例,直径14cm 1例。有临床症状5例,无症状12例是在健康检查中发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在卵巢巧克力囊肿与盆腔炎性囊肿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确诊的10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24例盆腔炎性囊肿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阴道彩超图像进行观察,比较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炎性囊肿的超声特征。结果:超声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炎性囊肿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良好。在超声特征方面,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超声信号偏低,其收缩末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高于盆腔炎性囊肿(P<0.05),其血流阻力指数低于盆腔炎性囊肿(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炎性囊肿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炎性囊肿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