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予以随机抽取,20例患者入院时间分布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间,对其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种结果的符合性.结果:患者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经核磁共振诊断出24处,其中游离骨块共12...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核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方法 对 5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行MRI检查 ,回顾性分析其表现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MRI诊断 6处膝关节骨软骨骨折 ,3个游离骨块 ,5处位于股骨外髁 ,1处位于髌骨 ,MRI能清晰地显示骨软骨骨折的部位、大小和程度 ,并能分辨骨折块的软骨成分和软骨下骨质成分 ,T2 WI、STIR、FFE -T2 WI显示骨软骨骨折最为清楚。X线检查可见 2例关节内游离骨块 ,但不能明确其来源。结论 MRI检查能准确地显示并诊断膝关节外伤骨软骨骨折 ,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86例,均分别采用X线和MRI进行检查,比较其临床诊断结果等相关观察指标.结果:对86例患者分别采用X线和MRI进行检查后,经MRI检查出现骨折的主要部位及诊断结果分别为:股骨内外侧46 例,占比为53. 49%;髁胫骨内外侧平台26例,占比为30. 23%;髌骨14例,占比为16. 28%;分型结果分别为:Ⅰ型22例,占比为25. 58%;Ⅱ型31例,占比为36. 05%;Ⅲ型33例,占比为38. 37% .其中合并副韧带内侧损伤10 例,占比为11. 63%;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3例,占比为15. 12%;合并半月板损伤24例,占比为(27. 91% );合并软组织损伤9 例(10. 47% );合并关节腔积液59 例,占比为(68. 61% ).经X线检查诊断结果均为阴性,MRI的诊断率100. 00% ,明显高于X线的0. 00% (P<0. 05).结论:MRI检查对于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具有较为显著的检出准确率和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患者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条件下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与适用性,为临床开展相关疾病的治疗处置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意见.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患者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在完成检查诊断环节基础上,针对全部患者择期实施形式恰当的手术治疗,之后将手术过程实际获取的数据,与MRI检查诊断过程中获取的数据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MRI检查过程不仅能够全面显示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患者的骨折病理组织位置和病变区域的分布范围,而且能够帮助临床诊断医师实现对患者软骨组织物质组成成分的准确划分.通过与手术治疗结果比较可见,MRI对膝关节骨软骨骨折诊断,游离性骨折为50.00%,膝关节与股骨踝分离、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断裂各为16.67%,整体诊断率为100.00%..结论 针对罹患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疾病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够帮助临床诊断医师实现对患者患病组织的各类基础信息的准确认识,为患者手术治疗过程的顺畅有序开展和预期治疗效果的顺利实现,提供基础性支持准备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熊静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72)
目的分析探讨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6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206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诊断,将病理诊断与核磁共振的诊断结果进行有效的对比。结果 206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有股骨外髁骨骨折85例,共有91处,髌骨软骨骨折有54例,共有58处,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有36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有31例。在手术后149处骨软骨骨折均得到了有效的证实。结论利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能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疑似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收治时间: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对所有患者实施X线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跟访到患者临床诊断结果,评价核磁共振诊断价值。结果 跟访到手术病理诊断或者临床诊断结果,80例患者中72例为隐匿性骨折,8例为非隐匿性骨折,X线检查均为阴性,核磁共振检查69例阳性,核磁共振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分别为95.00%、87.50%、95.83%。核磁共振检查后隐匿性骨折部位包括:胫骨内外侧平台、髌骨、股骨内外侧踝。骨折分型方面:包括Ⅰ型、Ⅱ型与Ⅲ型,且Ⅱ型与Ⅲ型骨折均合并Ⅰ型骨折,隐匿性骨折患者经过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通过核磁共振诊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与灵敏度,可明确骨折部位与分型,为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对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 核磁共振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Ⅰ度的检出率为28.40%、Ⅱ度的检出率为58.02%、Ⅲ度的检出率为13.5...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医学》2017,(8):790-791
目的研究探讨核磁共振(MRI)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2015-01—2015-11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观察不同方法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分别计算其损伤检出率,以关节镜诊断结果或者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依据,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不同类型损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00例膝关节外伤的患者经过CT和MRI检查,检出率分别为90.0%和98.0%,MRI检出率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关节镜或手术结果诊断结果对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比较MRI高于CT,半月板损伤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都是诊断膝关节外伤的有效诊断手段,对膝关节的损伤程度、损伤位置等进行准确诊断,MRI的诊断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2例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关节镜治疗22例(关节镜组),常规手术治疗20例(常规手术组)。2组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术前及术后均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膝关节功能,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关节镜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为90.9%,其中疗效优16例,良4例,差2例;平均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33.1±15.9提高至92.3±15.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手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其中疗效优12例,良2例,差6例;平均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32.7±12.6提高至81.2±8.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软骨骨折较常规手术治疗疗效好,且关节镜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MRI技术进行诊断.结果:单处骨折87例(72.50%),多处骨折33例(27.50%).伴有关节腔积液45例(37.50%),副韧带外侧伤合并软组织肿大37例(30.83%),伴有半月板受损25例(20.83%),伴有前交叉韧带受损7例(5.83%),副韧带内侧受损6例(5%).Ⅲ型隐性骨折18例(15%),Ⅱ型隐性骨折48(40%),Ⅰ型隐性骨折54(45%).结论:使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具有高效准确的优点,且操作简单,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骨折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 philips64排螺旋 CT 检查,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韧带损伤6例,半月板损伤8例,关节腔积液13例,骨质改变 3例,确诊率为100%;对照组采用 CT 检查韧带损伤5例,半月板损伤4例,关节腔积液10例,骨质改变2例,确诊率为70%。讨论:核磁共振应用与膝关节损伤患者诊断有着较强的评估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60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分析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结果:核磁共振显示121条韧带损伤,97个半月板损伤,30例骨质改变,52例关节腔积液,与关节镜和手术及临床勘查结果相符。结论: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较高,核磁共振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够准确地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显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的MRI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外伤性膝关节软骨骨折患者15例,总结其MRI特点并与关节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5例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患者共有19处软骨骨折,6处位于股骨滑车,5处位于股骨外髁,3处位于股骨内髁,3处位于髌骨,2处位于胫骨平台;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软骨变薄,信号不均,软骨下低信号线连续;16处损伤软骨下骨髓见小片状水肿;19处软骨骨折处周围间隙内均见关节积液。结论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好发部位为股骨滑车,MRI典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软骨变薄,信号不均,软骨下低信号线连续及损伤软骨下骨髓水肿;无明确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的关节少量积液常提示软骨骨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MRI)对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评估核磁共振对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并回顾性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核磁共振诊断:其中半月板损伤85例,韧带损伤52例,关节腔积液76例.均经关节镜及手术、临床检查证实,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度很高.结论 核磁共振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操作方便,可以比较有效的显示膝关节组织及病理变化,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并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手术之前均行核磁共振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8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中,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44例,共有50处;髌骨软骨骨折14例,共有18处;8例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68处骨软骨骨折通过手术之后均得到证实。结论对于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能够将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位置、骨折片情况、骨折深度等进行清晰的显示,且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帮助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CT检查,观察组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核磁诊断,关节腔积液患者最多,共9例(33.33%);其次是半月板损伤患者,共8例(29.63%);之后分别是韧带损伤以及骨质改变,分别为6例(22.22%)和4例(14.82%)。对照组关节腔积液患者9例(33.33%);半月板损伤共3例(11.11%);韧带损伤以及骨质改变分别为6例(22.22%)和4例(14.82%)。对照组的确诊率则为81.4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腔积液患者核磁共振成像呈片状、大片状或不规则形长T1长T2信号,STIR像呈高信号。韧带损伤患者的核磁共振具体表现主要有T1W1信号较低,T2W1高信号,STIR像呈高信号。半月板损伤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在半月板低信号影内,可以看见影像的裂缝样、球状、线条型或者是椭圆形阴影。骨质改变患者的MRI显像呈现T1W1低信号、T2W1呈高或低信号,软骨断续或者凹陷,并且呈现短T1W1信号。结论核磁共振检查有着无辐射、视野广、多方位以及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等优点,有着较强的评估能力,有效弥补了传统CT检查的不足,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而且结果也与手术结果有着较高的吻合度,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