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治疗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母婴结局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有效改善妊娠合并SL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6年2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SLE合并妊娠患者5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9例,观察组患者28例。对照组口服羟氯喹,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早产、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及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前,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α(IL-1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IL-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FN-γ/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氯喹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SLE患者妊娠结局,可能是通过影响Th2型以及Th1型细胞因子水平而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妊娠患者病情活动的影响因素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88例SLE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LE不良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188例共184次妊娠(4例失去随访)中足月产89例,早产19例,自然流产11例,死胎11例,中孕引产54例,胎儿丢失率高达41.3%;与存活胎儿相比,丢失胎儿与aPL、补体低下、狼疮活动、狼疮肾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中新发狼疮胎儿丢失率高达90%,其中狼疮活动、补体低下、狼疮肾炎等与既往狼疮相比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妊娠患者妊娠结局较差.孕中新发狼疮、孕前SLE活动均与胎儿的丢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妊娠结局,分析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次SLE患者妊娠的孕产史、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60例SLE患者妊娠64例次,妊娠时年龄21~39岁,平均(28.4±4.1)岁,SLE病程2~12年,平均(5.5±3.1)年。共有26例次(40.6%)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恶化主要在妊娠中、晚期。妊娠足月产15例次(23.4%),早产23例次(35.9%)。治疗性流产21例次(32.8%),自然流产3例次(4.7%),死产2例次(3.1%)。总活产率59.4%。引起妊娠期间SLE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有24 h尿蛋白定量(OR=15.76,95%CI:2.07~120.31)、妊娠前泼尼松剂量(OR=1.18,95%CI:1.01~1.38)。引起胎儿丢失的危险因素有补体C3水平(OR=0.002,95%CI:0.000~0.410)、妊娠前疾病活动(OR=8.297,95%CI:1.464~47.029)。结论应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妊娠前病情,并在妊娠期间严密随访,以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与预后。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同期103例正常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非选择性妊娠组22例,病情恶化13例;选择性妊娠组29例,病情恶化8例。正常组、选择性妊娠组和非选择性妊娠组患者在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剖宫产率、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FGR)、新生儿窒息等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两组在胎膜早破、羊水过少、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F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选择性妊娠组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与SLE相互影响,若能良好控制病情,选择适当的时机妊娠,合适的时机终止妊娠,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至今不清楚,但大多数研究认为SLE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妊娠合并SLE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它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内分泌、各种感染、环境及自身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紊乱等因素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其中遗传和激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妊娠合并SLE,由于治疗的局限性,严重威胁了孕产妇及其胎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介绍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者的妊娠管理,为育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及治疗以及胎婴儿的结局及护理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检测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3月-2019年8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感染免疫科住院治疗的48例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SLE合并肺部感染组,另101例SLE未合并感染患者纳入SLE未合并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年龄匹配的3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T淋巴细胞、NK细胞及不同疾病活动状态下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NK细胞对SLE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SLE未合并感染组和SLE合并感染组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NK细胞计数分别为(1 210.36±474.25)个/μl、(485.27±110.69)个/μl、(464.27±180.61)个/μl、(1.16±0.61)、(39.82±10.64)个/μl和(642.48±498.22)个/μl、(173.58±96.42)个/μl、(265.48±110.37)个/μl、(0.92±0.60)、(26.57±4.88)个/μl,低于对照组,且SLE合并感染组以上指标低于SLE未合并感染组(P<0.05);SLE稳定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和SLE活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NK细胞计数低于SLE稳定无肺部感染患者、SLE活动无肺部感染患者(P<0.05);T淋巴细胞、NK细胞预测SLE肺部感染时,以CD4+计数的AUC值最高,cut-off为331.69个/μl,其预测SLE肺部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3.75%、96.04%。结论较单纯SLE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偏低,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SLE肺部感染发挥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收治40例选择性妊娠合并SLE患者,其中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组(A组)20例,单用泼尼松治疗组(B组)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泼尼松用量、妊娠期病情的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 A组泼尼松用量低于B组(P<0.05)。A组中6例出现狼疮活动,B组中12例在孕期出现狼疮活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妊娠丢失(引产)及早产比率低于B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较B组增高(P<0.05),两组胎儿生长受限率、新生儿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妊娠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明显降低泼尼松用量,减少孕期及产褥期狼疮的活动,对提高母儿结局有较大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流产后避孕措施的选择并随访避孕结局。方法对13例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人工流产术并接受了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e,PAC)咨询的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其避孕结局。结果 13例SLE患者PAC咨询前长效可逆避孕措施(long-acting reversible contraception,LARC)使用率为0%,其中意外妊娠者11例,2例为计划内妊娠胚胎停育;PAC咨询后有4例患者选择宫内节育系统,2例选择含铜宫内节育器,7例选择男用避孕套,LARC使用率为46.2%;13例患者平均随访(22.6±9.1)月,均未发生意外妊娠,无避孕不良反应、无SLE病情加重;其中有4例获得满意的计划内妊娠。结论 SLE患者的妊娠必须是有计划且高度重视。PAC咨询能明显改善SLE患者避孕观念和促进LARC落实。临床工作者应综合权衡患者个体危险因素及SLE的活动性、抗磷脂抗体状态等,给予最佳的避孕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由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本研究探讨AITD在SLE中的发病情况,探讨SLE合并AITD的临床和血清学特点,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5-09-01-2017-09-01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或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分为SLE未合并AITD组74例,即未合并两种抗体阳性;SLE合并AITD组38例,即合并TG-Ab或TPO-Ab阳性。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和抗体水平,并进行血清生化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的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LE合并AITD的危险因素。结果临床表现上,SLE未合并AITD组的光敏感发生率为12.8%,低于SLE合并AITD组的13.6%,χ~2=3.926,P=0.048;抗体结果显示,SLE未合并AITD组的SSB抗体阳性率为55.4%,低于SLE合并AITD组的76.3%,χ~2=4.684,P=0.0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B(OR=1.48,95%CI为1.22~1.72,P=0.013)是发生SLE合并AIT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LE与AITD关系密切,SSB是发生SLE合并AITD的高危因素,可指导临床对SSB阳性患者进一步筛查AITD相关指标,及早进行AITD诊断和甲状腺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真菌感染外周血Toll样受体9、抗黏病毒1(MX1)、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5(CCR5)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SLE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医院收治的SLE患者为SLE组,另外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三组外周血Toll样受体9、MX1表达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CCR5表达。结果 研究组Toll样受体9、MX1、CCR5相对于健康组和SLE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SLE活动性程度的加重,Toll样受体9、MX1、CCR5的升高加剧,重度活动、中度活动SLE患者Toll样受体9、MX1、CCR5水平高于轻度活动SLE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与Toll样受体9、MX1、CCR5单项诊断相比,三项联合对SLE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 Toll样受体9、MX1、CCR5表达升高对SLE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8 264例住院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 - 2018年12月在海南妇产科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8 264例,参考2010年国际妊娠糖尿病研究协会(IADPSG)制定的GDM诊断标准分为GDM组(n = 1 207)和非GDM组(n = 7 057)。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8 264例孕妇发生GDM 1 207例,GDM发病率为14.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 = 2.337,95%CI:1.512~5.480)、孕前BMI≥25 kg/m2(OR = 3.193,95%CI:2.485~10.108)、孕次≥3次(OR = 2.104,95%CI:1.382~4.927)、产次≥3次(OR = 1.862,95%CI:1.204~3.218)、流产次数≥2次(OR = 2.902,95%CI:2.114~7.913)、高能量摄食(OR = 5.714,95%CI:4.526~12.685)及饮食不规律(OR = 3.319,95%CI:2.905~10.794)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35岁、孕前BMI≥30岁、孕次≥3次、产次≥3次、流产次数≥2次、高能量摄食及饮食不规律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此类孕妇加强GDM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试管婴儿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高危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防治试管婴儿孕妇合并GDM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试管婴儿孕妇648例为研究对象,包括合并GDM112例,非GDM536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试管婴儿孕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MA)患者在孕早期流产危险因素列线图。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因稽留流产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职工医院治疗的孕妇125例为研究组,随机纳入同时期正常孕妇126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年龄、环境因素、动物接触史、叶酸使用、文化程度、流产情况、疾病史、激素水平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孕早期发生稽留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R软件建立孕早期稽留流产预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研究组孕妇年龄、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催乳素(prolactin,PRL)、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妇年龄(OR=1.809,P=0.003)、吸烟饮酒(OR=78.120、P=0.044)、职业暴露(OR=61.238,P=0.021)、T水平(OR=5.432,P=0.001)是孕早期发生MA的危险因素。PRL(OR=0.376,P=0.003)、E2(OR=0.258,P=0.016)、P(OR=0.396,P=0.005)是孕早期发生MA的保护因素。预测孕早期MA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的C-index为0.912(95%CI:0.874-0.943)。结论列线图中孕妇年龄、环境因素、激素水平能较准确的预测孕早期发生MA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时发生生化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FET助孕治疗发生生化妊娠者120例,同期临床妊娠并成功分娩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情况、不孕因素、子宫内膜准备情况、受精方式及胚胎移植等情况,选择有统计学及临床意义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生化妊娠发生的风险增加(OR=2.182,95%CI:1.058~4.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胚胎数目≥2枚者较移植胚胎数<2枚者,生化妊娠发生的风险降低(OR=0.081,95%CI:0.010~0.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至少1枚优质胚胎,生化妊娠发生的风险降低(OR=0.473,95%CI:0.268~0.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有自然流产史是生化妊娠的危险因素,移植胚胎数目≥2枚及移植优质胚胎是生化妊娠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产、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孕妇的住院资料,分娩足月活产儿5639例、早产儿540例,分为足月产组(≥37周孕龄)和早产组(<37周孕龄),比较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发生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 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年限(≥16年)(OR=0.61,95%CI:0.48~0.78)、家庭平均月收入(>3000元)(OR=0.62,95%CI:0.50~0.78)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而母亲妊娠合并症,比如妊娠期糖尿病(GDM)(OR=3.97,95%CI:1.70~9.2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OR=4.43,95%CI:3.35~5.87)、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OR=4.88,95%CI:3.25~7.32)是早产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②按早产的病因分类,本研究中340例为自发性早产儿,余200例为医源性早产.经分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足月产相比,经产妇(OR=2.66,95%CI:1.87~3.76)、GDM(OR=4.52,95%CI:1.42~14.38),尤其是HDP孕妇(OR=14.19,95%CI:10.10~19.93)更易发生医源性早产,而ICP孕妇更多出现自发性流产(OR=12.875,95%CI:12.75~13.00).结论 应及早识别早产潜在的高危因素,加强围生期管理,以减少早产的发生,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并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 - 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患者260例,收集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情况,采集术后院内感染患者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培养并鉴定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6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85%,23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54.84%),革兰阴性菌10株(32.26%),真菌4株(6.4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χ2 = 12.496,P<0.001)、手术时间≥2 h(χ2 = 11.782,P = 0.001)、术中出血量≥100 ml(χ2 = 6.779,P = 0.009)、住院时间≥2周(χ2 = 6.052,P = 0.014)、术后留置导管(χ2 = 7.856,P = 0.005)及卧床时间≥4周(χ2 = 5.426,P = 0.020)等因素是影响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OR = 4.860,95%CI:1.456~16.219,P = 0.010)、术后留置导管(OR = 48.777,95%CI:7.502~317.155,P<0.001)、手术时间≥2 h(OR = 9.325,95%CI:2.035~42.725,P = 0.004)及住院时间≥2周(OR = 24.559,95%CI:3.394~177.695,P = 0.002)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术后留置导管、手术及住院时间过长等均为引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痛风患者发生骨侵蚀现状,并分析其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痛风患者骨侵蚀的预防与诊疗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于四川省成都市某风湿专科医院确诊的痛风患者513例,调查并测量其基本特征、健康状况、行为生活方式与临床指标,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骨侵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侵蚀发生的相关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513例痛风患者中241例发生骨侵蚀,检出率为46.98%。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痛风病程、过去一年的痛风发作次数、高血压、血尿酸(S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甘油三酯(TG)、总蛋白(STP)、坚果类摄入、豆类及其制品摄入以及牛羊肉摄入在发生骨侵蚀与未发生骨侵蚀的痛风患者间存在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与≤1年相比,6~10年:OR=10.753,95%CI:2.687~43.030;≥11年:OR=31.114,95%CI:7.907~122.438)、过去一年痛风发作次数(与≤3次相比,≥7次:OR=2.347,95%CI:1.201~4.587)、SUA(与<237.9μmol/L相比,475.8~594.7μmol/L:OR=13.934,95%CI:1.278~151.971;≥594.8μmol/L:OR=24.010,95%CI:2.130~270.615)、BUN(与3.2~7.1mmol/L相比,>7.1mmol/L:OR=2.243,95%CI:1.178~4.271)、豆类及其制品摄入(与≤1次/周相比,≥3次/周:OR=5.955,95%CI:2.369~14.974)可能是痛风患者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与小学及以下相比,本科及以上:OR=0.225,95%CI:0.090~0.564)可能是痛风患者发生骨侵蚀的保护因素。结论 痛风患者的骨侵蚀检出率较高。病程、近一年痛风发作次数、SUA、BUN以及豆类及其制品摄入可能是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应针对以上因素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减少痛风患者骨侵蚀的发生,改善痛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9例行妇科手术证实为非内异症的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选择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病例组,对两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对17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次、产次、人流次数、体重指数、职业、血型、避孕措施及原发性痛经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相关的单因素(P<0.05),最终职业(OR=2.52,95%CI:1.28~4.94)、血型(OR=2.46,95%CI:1.13~5.36)、妊娠次数(OR=0.78,95%CI:0.65~0.93)、剖宫产史(OR=2.39,95%CI:1.07~5.38)、原发性痛经(OR=3.49,95%CI:1.81~6.73)5个因素进入多因素回归模型(P<0.05)。结论:从事脑力劳动、A型血、剖宫产史及原发性痛经为经手术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妊娠次数多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1日-8月30日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62例患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及同期住院的124名正常产妇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例组孕前体质指数(BMI)≥25、孕前有高血压史、有高血压家族史、头胎单产、规律补充钙剂、定期孕期检查、孕期情绪不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20 pg/L和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1.5 mg/L的比例分别为25.8%、27.4%、38.7%6、9.4%、61.3%、64.5%、22.6%、96.8%和98.4%;对照组分别为8.9%、3.2%、7.3%、49.2%、75.8%、79.8%7、.3%3、5.5%和4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前BMI≥25、有高血压家族史、头胎单产、孕期情绪不佳和血清IL-6含量≥20 pg/L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前BMI较高、有高血压家族史、头胎单产、孕期情绪不佳和血清IL-6含量较高的产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前及孕早期母体环境暴露因素与子代复杂先心病的关系,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的科学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产前超声诊断为子代复杂先心病的孕妇62例为病例组,按照1∶2匹配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问卷调查后通过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复杂先心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 母亲不良生育史(OR:6.981, 95%CI:3.621~11.017)、孕前吸烟饮酒史(OR:2.418,95%CI:1277~6.757)、孕早期呼吸道感染(OR:3.906, 95%CI:1.115~5.242)、噪音环境(OR:2.391, 95%CI:0.898~4.710)、不良精神心理因素(OR:4.791, 95%CI:2.242~8.597)为子代复杂先心独立危险因素。而孕前及孕早期食用蛋、奶类等高蛋白物质(OR:0.517,95%CI:0.311~0.803)和补充叶酸及其它营养素(OR:2.979,95%CI:1.537~5.016)为子代复杂先心保护因素。结论 孕前及早孕期孕妇需避免上述危险因素的接触,增加高蛋白和叶酸摄入量,对降低及预防复杂CHD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