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含血持续灌注加开放前温血灌注在危重瓣膜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在危重瓣膜病人手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对159例连续危重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进行分析,实验组(组Ⅰ)83例,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甘露醇持续灌注;对照组(组Ⅱ)76例,采用单纯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心脏停跳、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仪(CCO)观察左心功能的变化,计算氧摄取率,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心肌酶CK的变化.结果两组心脏停跳良好,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心脏自动复跳率组Ⅰ为100.0%,组Ⅱ为68.4%(P<0.01);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及心肌氧摄取率无明显差异;心脏停跳时间组Ⅰ较组Ⅱ缩短(11.4±3.2)min;CCO显示术后左心功能组Ⅰ较组Ⅱ恢复快;MDA的变化组Ⅰ较组Ⅱ产量低(P<0.05).结论采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加快术后左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含血持续灌注加开放前温血灌注在危重瓣膜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在危重瓣膜病人手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对159例连续危重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进行分析,实验组(组Ⅰ)83例,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甘露醇持续灌注;对照组(组Ⅱ)76例,采用单纯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心脏停跳、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仪(CCO)观察左心功能的变化,计算氧摄取率,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心肌酶CK的变化。结果:两组心脏停跳良好,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心脏自动复跳率组Ⅰ为100.0%,组Ⅱ为68.4%(P<0.01);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及心肌氧摄取率无明显差异;心脏停跳时间组工较组Ⅱ缩短(11.4±3.2)min;CCO显示术后左心功能组Ⅰ较组Ⅱ恢复快;MDA的变化组Ⅰ较组Ⅱ产量低(P<0.05)。结论:采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加快术后左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我们连续在3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常温下体外循环,小量晶体含血(红血胞比容25%左右)冷停跳液(8~10℃)连续灌注保护心肌。体外循环不降温。阻断主动脉期间,冠状循环用8~10℃氧合机血连续灌注,同时用少量停跳液持续注入冠状灌注的氧合机血中,以氧合机血为停跳药物稀释剂,既保持心脏持续完全停跳又不断供应心肌血氧。阻断主动脉后心脏迅速停跳且始终呈鲜红色。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苏快,自动复跳率高,血容量补足后血液动力学稳定。此法灌注装置简单,操作容易,停跳液配方药物少,停跳迅速,容量负荷低,手术野不受血液模糊影响,心脏复苏块,血液动力学稳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温血间断灌注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15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采用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A组)80例,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B组)74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ICU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中后各时间点的心肌酶学指标.结果 两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较高,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和24 h,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组心肌酶指标较低(P<0.05).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温血停跳液间断灌注比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意义和手术适应征.方法 心脏不停跳法:阻断上下腔、不阻断冠脉循环,不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缓慢降至(33±1)℃,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手术操作.主动脉瓣置换等要切开主动脉根部的手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停跳法:降温至32~28℃±1℃,阻断主动脉后从其根部灌注4℃晶体或15℃血K+心停跳液,每间隔30 min复灌1次.室缺补片修补等心内操作完毕开放主动脉阻断,心脏复跳后完成其余手术操作.结果 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8例(0.74%),血红蛋白尿46例(4.19%),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0.6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09%),精神症状7例(0.64%),消化道出血1例(0.09%),死亡28例(死亡率2.55%).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新方法,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适用于绝大部分常规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单用冷停搏液与缺血预适应 (IPC)加冷停搏液联合应用对先天性心脏病 (CHD)心内直视手术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CHD者 2 0例 ,随机分为缺血预适应组 (IPC组 )和对照组。IPC组阻断升主动脉前实施 3min缺血~ 5min再灌注的IPC ,然后阻断升主动脉 ,灌注冷 (4C)StThomas停搏液 ,心脏完全停跳后开始心内手术。对照组不进行IPC方案。 2组于并行循环前、开放升主动脉复跳后及IPC期间观察心电图变化 ,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IPC组阻断升主动脉期间ST段降低 (阻断 30s时发生 ) ,开放升主动脉后ST段在 15s内完全恢复。IPC期间 ,4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开放升主动脉后 4例自动复跳 ,3例除颤后复跳者出现一过性室性早搏 ,心脏复跳后 6 0min未发现ST -T改变。对照组 2例自动复跳 ,6例除颤后复跳者出现频发室性早搏 (药物干预后终止 ) ,5例患者心脏复跳后出现T波倒置或双向 ,3例伴ST段水平或下斜型降低 ,复跳后 6 0min仍有 2例ST -T改变未恢复。 2组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 ,对照组有 3例转后单次应用多巴胺 ,心脏复跳后 6 0min时IPC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平均动脉压则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IPC可显著改善心肌对缺血耐受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对心脏不停跳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状态下完成。术中不使用心脏停跳液,经冠状静脉窦持续灌注机器血,灌注流量为0.2~0.5L/min,灌注压力为40~55mmHg,使心脏在术中持续得到氧合血供应。结果麻醉与灌注满意,阻断主动脉前后的血气酸碱分析、电解质的测定无明显变化,术后无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和严重心律失常,病人恢复良好。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用于不停跳瓣膜置换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露醇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经CPB辅助灌注冷停跳液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麻醉诱导前静注20%甘露醇1.5 m L/kg预处理,CPB结束升主动脉开放前15 min再次静注20%甘露醇1.5 m L/kg;B组常规开放主动脉,心脏复跳。记录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主动脉开放后CPB辅助时间、手术死亡率、低心排血量发生率及肾上腺素的应用。于麻醉诱导后(T1)及开放主动脉后2(T2)、6(T3)、18 h(T4)经桡动脉采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结果 A组心脏自动复跳率87%、主动脉开放后体外循环时间(35±11)min,B组分别为60%、(42±17)min,P均<0.05。与T1比较,两组各时点血浆Tn I、CK-MB、CK均升高(P<0.05或0.01);与B组同时点比较,A组血浆Tn I、CK-MB、CK降低(P<0.05或0.01)。结论甘露醇预处理可减轻CPB手术患者心肌MIRI,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减轻Tn I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pH值HEPES KH复灌液对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 ,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C ,n =8) ,仅灌注pH 7 4HEPES KH液 90min ;缺血 再灌 (I R ,n =8) ,灌流 2 0min后缺血 6 0min ,用pH 7 4HEPES KH液恢复灌注 30min ;酸性灌注组 (E ,n =8) ,缺血 6 0min后 ,先用pH 6 8HEPES KH液灌注 5min ,然后换成pH 7 1灌注 5min ,最后恢复pH 7 4灌注 2 0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组在左室功能恢复、ATP含量、SOD活性方面均优于I R组 (P <0 0 5 ) ,在心肌含水量、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 R组 (P <0 0 5 )。结论 :pH反常是I R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 ,复灌初期应用梯度酸性复灌液有助于未成熟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间断冷血停跳液加温血诱导复苏再灌注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的价值。方法:在9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分别采用冷血停跳液加温血诱导复苏再灌注(Ⅰ组)和冷晶体灌注(Ⅱ组),每组各45例,比较其心肌保护疗效。Ⅰ组先用高钾温血停跳液(35℃)诱导心脏停跳。再用冷血低钾停跳液(4-8℃)每15-20分钟灌注1次,保持心肌低温(10℃-15℃),复跳前再用含低钾温血灌注。Ⅱ组应用4℃冷晶体停跳液灌注,每间隔20分钟灌注1次。结果:Ⅰ组心脏自动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Ⅱ组(P<0.001);术后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剂量及时间明显于Ⅱ组(P<0.05);术后低心排症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在主动脉开放30分钟后Ⅰ组的cTnT,CK-MB及MDA水平升高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采用冷血停跳液加温血诱导、复苏再灌注技术,可明显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使术后心功能恢复加快,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