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肝棘球蚴内囊摘除术后 ,均在肝内遗留有与棘球蚴等大的外囊残腔 ,其残腔容积有数百毫升至数千毫升。如对此残腔处理不当 ,可导致术后外囊残腔的积液 ,感染 ,肝脓肿 ,胆汁瘘。甚至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现将我院 1992~ 2 0 0 0年收治的 74例肝棘球蚴手术病人残腔处理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36例 ,女性 38例。年龄 12~ 6 5岁。 14岁以下小儿 5例 ,6 0岁以上老年 6例 ,青壮年 6 3例。肝棘球蚴数目 :肝脏单发性 44例 ,多发性 2 3例。肝棘球蚴同时合并有腹腔 ,盆腔 ,肺棘球蚴 7例。肝棘球蚴感染特点 :细粒棘球绦虫 (犬绦虫 …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PAGE)分离羊肝棘球蚴囊液的组成成份,显示其中含有蛋白质、脂类及少量多糖。将PAGE所得凝胶柱转移至对流免疫电泳(CIEP)琼脂板,根据其与阳性病人血清的反应情况,推断其抗原主要成份为脂蛋白。  相似文献   

4.
5.
应用兔抗健康人血清球蛋白吸附柱、兔抗猪囊尾蚴血清球蛋白吸附柱分别对人棘球蚴囊液粗抗原进行了免疫亲和吸附,制得纯化抗原,并用ABC-ELISA法检测其抗原性。试验表明:经兔抗猪囊尾蚴血清球蛋白吸附柱纯化的抗原与人猪囊虫病血清的交叉反应为0,表明基本去除了粗抗原中所含的与猪囊尾的交叉成份。经兔抗健康人血清球蛋白吸附柱吸附后的抗原,并不影响对棘球蚴病人的阳性检出率,并在琼脂扩散试验中与兔抗人血清球蛋白之间没有出现沉淀线,这表明基本除去了粗抗原中的宿主成分。表明免疫亲和层析是一个有效的抗原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印渍法对新疆羊、人、牛、骆驼源细粒橡球蚴囊液可溶性蛋白质组分的抗原性进行比较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显示羊、人、牛、骆驼源细粒棘球蚴囊液各含有多个蛋白质组分,免疫印渍法显示包虫病人血清主要识别囊液中65、56、38、35、30、25、23、16、12和10KD蛋白质抗原成分,以38KD蛋白质抗原组分反应性最强。泡球蚴病人、绦虫病人和一些非寄生虫病患者血清可广泛地与38KD组分发生交叉反应。16、12和10KD蛋白质抗原组分敏感性较弱但特异性较强,仅与泡球蝴病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是棘球属特异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肝囊性棘球蚴病不同分型病灶囊液CT值、囊壁厚度、囊肿大小等测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囊性棘球蚴病患者142例,经影像工作站进行囊液CT值、囊壁厚度、囊肿大小等指标测量,并根据WHO肝囊性棘球蚴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分析各分型的CT指标。结果不同分型的肝囊性棘球蚴病的囊液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4,P=0.001)。CL型囊肿内CT均值为(5.2±3.1)HU,CE1型为(7.2±5.0)HU,CE2型为(13.8±9.1)HU,CE3型为(19.9±11.0)HU,CE4型为(30.3±6.3)HU,CE5型为(75.3±28.0)HU。不同分型间的囊壁厚度、囊肿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型肝囊性棘球蚴病之间的囊液CT值不同,但囊壁厚度、囊肿大小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李志强  颜明智  刘辉  陈蓓  吕国栋  赵军 《热带医学杂志》2024,(2):167-170+289+146
目的 探究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MNPs-Fe3O4)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18只细粒棘球蚴感染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分为对照组和MNPs-Fe3O4组。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MNPs-Fe3O4组小鼠尾静脉注射10 mg/kg MNPs-Fe3O4,每周连续给药5 d,给药5周后,对小鼠麻醉解剖,收集小鼠病灶和组织,分析比较对照组与MNPs-Fe3O4组小鼠囊湿重和囊泡数量,对小鼠肝、肾、脑、脾和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结构变化。结果 MNPs-Fe3O4粒径在150~160 nm。对照组与MNPs-Fe3O4组小鼠囊湿重和囊泡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11、-0.406,P均>0.05)。HE染色结果显...  相似文献   

10.
11.
包虫病诊断抗原的纯化及诊断效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适合基层的包虫病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简便的一步层析方法从包囊液内纯化具有诊断价值的脂蛋白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诊断试纸法(Dipstick法),对血清进行检测,评价其效果。[结果]ELISA检测包虫病人血清48份,阳性45份,检出率93.7%,和10份羊多房棘球蚴血清中的1份起交叉反应,而和羊细颈囊尾蚴、弓形虫、血吸虫血清不起反应。用Dipstick方法检测24份包虫病人血清,19份阳性,检出率79.2%,和其它寄生虫血清无交叉反应。[结论]本试验为包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血液分析仪在浆膜腔积液计数及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浆膜腔积液细胞数和分类,可避免粘蛋白含量高的积液蛋白的干扰,提高计数准确性;根据图谱提示细胞分布情况,做鉴别分析。方法 所检测的208例胸腹水、心包积液、关节腔积液采样后加入含有抗凝剂容器中抗凝,同时用三种型号血液分析仪和手工法进行计数、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仪器计数有核细胞与手工法显微镜计数两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和检验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法结果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9668)。208例标本显示的直方图根据有核细胞体积大小,大致归纳为四种类型:(1)单峰,峰位在35~90fl之间,多为淋巴细胞。(2)双峰,前峰明显高于后峰,拖尾(低矮多峰),后峰一般在90~170fl之间,或单峰不拖尾,峰位在80~160fl之间。显微镜观察除淋巴外可见异形细胞或110~300fl之间。多为粒细胞。(4)无峰,有核细胞<0.3×10~9/L。结论 仪器法计数不受标本中高粘蛋白的干扰,提高了计数的准确性,弥补手工法的不足之处。特别是用于渗出液的细胞计数和分类,重复性好、快速、简便。不同性质的浆膜腔液显示图谱各异可用来初步推断有无存在异形细胞或疑似肿瘤的细胞。再作进一步的显微镜涂片染色检查,以防癌细胞的漏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液氮冷冻治疗肺包虫囊肿4例5次的体会。全组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摘除冰球复温后伊红染色原头蚴着色率为95%以上,说明原头蚴死亡,术后无复发的可能性。4例随访5年均无复发。并对液氮冷冻治疗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作者自1988年以来用自制含骆驼蓬籽的抗包虫口服液治疗肝棘球蚴病(下称肝包虫病)23例。其中囊性包虫病21例,泡球坳病2例。7例服药后2个月进行手术,原头蚴死亡率平均为22.10%,对照组11.2%。另6例服用抗包虫口服液经B超、CT随访,囊肿与包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有1例包块消失治愈。  相似文献   

15.
张林  李文峰  王成伟 《农垦医学》2010,32(5):410-413
目的:探讨腹腔包虫病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以来的10例腹腔包虫囊肿病的CT、MRI影像特点。结果:表现为单发4例;多发6例;单囊型4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囊性肿块,壁略厚;6例病灶为多囊型,其中2例病灶囊肿壁有钙化。增强扫描包虫囊肿壁无强化。结论:CT、MRI对腹腔包虫病定位、定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敬 《河北医学》2009,15(1):5-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时进行羊膜腔输液和羊水置换的临床意义。方法:118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经腹羊膜腔穿刺输液,并记录输液量和输液后羊膜腔容积与胎儿情况,对照组给予吸氧、输液等一般宫内复苏方法。结果:治疗组行羊膜腔输液和羊水置换,剖宫产率16.95%,新生儿窒息率15.25%;对照组分别为54.24%、45.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新生儿胎粪吸入5例,新生儿死亡2例,畸形儿4例,而治疗组无l例发生。两组产褥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进行羊膜腔输液或羊水置换,降低了新生儿病率和剖宫产率,是减少围产期母婴病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28例肝包虫病的肝血流图(RHG)变化,其中24例有波型异常,占86%。主要的异常波型是锯齿波和线波,二者共占异常波型的57%。报告还指出,凡肝包虫囊肿直径在5cm以上者均可在肝血流图上表现异常,手术治疗后大多数异常波型均能消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大网膜有较强的吸收粘连、抗感染能力和增加局部肝组织的免疫及修复能力,填充肝包虫残腔,治疗胆汁瘘合并感染,消灭残腔。方法:以胃网膜右动脉为蒂,切断结扎大网膜中动脉,再斜向上到达大网膜左动脉附近切断,裁剪呈L型约15cm×30cm网膜片,填入肝包虫残腔同时置橡皮引流管。结果:本组手术38例,平均带管12天,体温正常,肝功能改善,术后3个月残腔全部消失,没有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2周。结论:该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无并发症。大网膜填入包虫残腔内具有填充止血、吸收粘连的功效,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缩短,降低了费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蔡丹薇  袁玲 《河北医学》2005,11(7):672-672,F003
目的:寻找危重症病人口腔感染霉菌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病人常规口腔护理后涂珍珠粉+VitB2,对照组(30例)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口腔白色伪膜脱落的情况。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口腔霉菌感染应用珍珠粉+VitB2涂抹,能较好促进溃疡面愈合、伪膜脱落,保护口腔粘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