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载脂蛋白(Apo)组成胆汁中的成核一抗成核体系[1-3].我们通过测定其水平和了解其变化规律了解胆石成因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术,胆囊管置管(C管)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0月至2004年12月术前经影像学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89例患者。结果: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35例,术后残留结石2例,胆漏4例,放置T管(24±5.6)d。经胆囊管取石C管引流39例,术后残留结石2例,无胆漏,C管放置(8±4.5)d,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是值得推荐的方法。经胆囊管路径,不仅可用胆总管取石后的引流,且可在胆道外科诸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T管拔除后胆漏的预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拔T管后出现胆漏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连续病例 2 4 3例。A组 114例术后 3周拔T管 ,若出现有症状胆漏和 /或胆汁性腹膜炎 ,立即用红橡皮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1~ 6d(平均 3.5d)。B组 12 9例术后 2周拔T管后常规立即用红橡皮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1~ 4d(平均 1.5d)。结果 A组拔T管后发生胆漏 9例 ,B组无胆漏发生。所有病例均获治愈出院。两组胆漏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8.4 9,P <0 .0 0 5 )。结论 拔管后再引流法可有效预防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局限性胆汁性腹膜炎 ,及时用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亦是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胆瘘引流方式的选择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 40 -70岁 ,平均 5 2 .4± 3 .4岁。其中单纯胆囊切除术后 1 4例 ,T管拔除术后 2 4例 ,肝癌术后 6例 ,肝破裂修补术后 1例。1 .2 诊断标准根据 B超确定腹腔内胆汁或者腹腔引流管引流胆汁的量而确定 ,凡手术当天和术后第 1 d腹腔引流胆汁的总量超过 1 5 0 ml,或术后第 1 d胆汁量在 1 0 0 ml以上者则视为胆瘘 [1 ]。本组 45例均符合以上的标准 ,其中有 4例引流量超过 60 0 ml/d。1 .3 方法(1 ) 非手术引流共 3 7例 ,胆囊切除术后 9例 ,拔 T管术后所致胆瘘 2 1例 ,肝癌术后 6例 ,肝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胆汁引流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28例肝移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T管胆汁引流量的变化,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了解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肝移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逐渐升高,1周左右达到高峰(平均117.45μmol/L),其后开始下降;然而,T管胆汁引流量在术后逐步增加,10 d左右达高峰(达200 ml左右),并维持于较高水平;术前高胆红素血症、保存损伤以及急性排斥反应系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T管胆汁引流量在术后逐渐增多,平均在术后3 d达到100 ml;若总是低于50 ml并伴有胆红素增高,则预后欠佳.结论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引流减少的的原因为保存损伤、排斥反应和术前高胆红素血症等.若总胆红素增高伴有T管引流量减少,则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8年4月218例行LC+LCBD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一期缝合,128例T管引流。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通气时间、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术后结石残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T管引流组,腹腔引流时间长于T管引流组(均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胆汁漏发生率明显高于T管引流组(8.89%vs.2.34%,P=0.030),术后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T管引流组(1.11%vs.7.03%,P=0.040)。统计分析显示,一期缝合是术后胆汁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管引流是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C+LCBDE术后一期缝合可有效减少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T管引流可有效减少术后胆汁漏发生。两者尚不能完全互相替代,需把握严格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7.
A癌性腹膜炎误诊治2例分析(陈积贤)2:115BB超导向经皮置管引流并硬化剂灌注治疗假性胰腺囊肿(夏学德等)4:237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黄洪勋等)1:29843例甲状腺单发结节的外科治疗(郑幕  相似文献   

8.
T管拔除后胆漏九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胆总管探查术后置放T管,其目的是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内压,防止术后胆漏,从而有利于胆道切口的愈合,是普外科的一项基本技术。临床因拔除T管或T管自行脱管导致胆汁性腹膜炎者,时有发生。本文就9例因拔除T管或其自行脱管所致腹膜炎作一分析,旨在提高认识,以利防范和治收稿日期:2000-02-21作者简介:潘永海(1954-),男,浙江永嘉人,副主任医师。疗。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1岁。胆道结石6例,胆管炎2例,胆道肿瘤1例。有合并症7例,其中肝硬化2例,糖尿病2例,心脏病1例,精神病1例,轻型胰腺炎1例。9例中7例拔T管时间在术…  相似文献   

9.
聂传庚  彭淑梅  王锐 《腹部外科》2014,27(6):443-445
目的 分析T管周围胆汁渗漏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25例T管周围胆汁渗漏病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6.6岁(25~82岁),年龄≥65岁者19例.全部病人均行胆管探查术后放置T管.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左外叶切除7例,其中4例合并肝切除术后胆漏;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术中诊断Mirizzi综合征2例,Ⅰ型及Ⅱ型各1例.分别行T管周围扩创置管引流、滴水双套管冲洗、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经胆道镜腹腔灌洗、腹腔置管引流、再次剖腹手术引流.结果 25例病人均痊愈出院.其中24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经再次剖腹手术获得治愈.结论 胆管探查术后T管周围胆汁渗漏发生原因很多,围手术期正确处理可降低其发生的概率.渗漏发生后均需行妥善引流,必要时再次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总管侧壁T管引流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9月在我院行LC+LCBDE的175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不同位置引出T管:胆总管前壁T管引流(前壁组)88例,胆总管侧壁T管引流(侧壁组)8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T管放置时间、缝合胆总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胆汁引流量、术后至T管完全夹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耐受T管的主观感受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安放T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日均胆汁引流量、术后至完全夹闭T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耐受T管的VR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侧壁组术中缝合胆总管时间较前壁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36月。随访期内均未出现术后出血、腹腔感染、黄疸、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经T管胆道造影未见胆管狭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前壁组发生胆漏7例,结石残留1例, T管拔除困难2例,侧壁组胆漏1例,结石残留1例;组间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6%vs. 2.30%,P0.05)。结论 LC+LCBDE胆总管侧壁T管引流较前壁T管引流更简单、易操作、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段晚期胆管癌姑息性手术中内置硅胶支撑管引流胆汁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78例上段胆管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姑息性切除肿瘤,按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支撑引流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T管外引流,支撑引流组采用胆道硅胶支撑管引流,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以及生存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支撑引流组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并发胆管炎的几率显著降低(25.6% vs.7.7%),术后生存时间延长[(13.39±2.79)个月vs.(10.89±2.63)个月],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置硅胶支撑管引流胆汁可显著提高晚期上段胆管癌姑息性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焦文芹 《护理学杂志》2007,22(24):61-62
目的 探讨T管引流胆汁后及时回输体内的方法.方法 对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并发肠瘘患者采用蠕动控制式输液泵直接将T管引流的胆汁,在最短的时间内回输到患者体内.结果 2例SAP术后并发肠瘘患者顺利接受胆汁回输,每天回输胆汁量300~700ml.胆汁在体外存留时间短,无污染;整套输注装置未出现漏液、堵管现象;患者未出现腹泻、感染等并发症,营养状况改善,2 周纠正电解质紊乱,肠瘘愈合.结论 采用蠕动控制式输液泵行胆汁回输操作简便易行,能确保胆汁质量,减轻护士劳动强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T管引流术后早期拔管的方法和可行性分析。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60例胆总管探查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采用胆总管探查常规T管固定手术治疗;B组(30例)采用胆总管探查肝圆韧带内走行T管联合带蒂大网膜包绕T管手术治疗,B组术后第6、9、12天行腹部超声/CT检查了解窦道形成情况指导拔除T管。应用SPSS17.0对以上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T管胆汁引流总量、术后T管拔除时间等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术后胆漏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腹部超声/CT检查检测示:术后1周T管窦道壁的平均厚度为4~5 mm,且T管窦道基本形成,随着时间的增加窦道更加完整和清晰。B组30例患者中术后8 d拔管14例(46.7%),10 d拔管15例(50.0%),12 d拔管1例(3.3%),拔管后均未出现胆漏。B组术后T管胆汁引流总量和术后T管拔除时间分别为(2 105±460)ml和(10.0±2.0)d,明显少于A组的(3 742±660)ml和(17.0±3.0)d,(P=0.007);B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1.3±2.1)d和(19 145.8±1 035.4)元,明显少于A组的(18.5±2.5)d和(28 180.2±2 548.9)元,(P=0.006);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肝圆韧带内走行T管联合带蒂大网膜包绕T管的方法,不仅可以早期拔除T管,有效减少胆汁的流失和胆漏的发生,而且减少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联合经腹腔顺行放置鼻胆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1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5例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通过腹腔放置鼻胆管引流并行一期缝合(鼻胆管组),93例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放置T管引流(T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138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鼻胆管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胆汁引流量与T管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肠功能恢复时间、胆道引流放置时间、住院所用时间及住院费用,以及术后补液量、第2、3天胆汁引流量均低于T管组(均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鼻胆管组恶心、厌食、呕吐等电解质紊乱症状发生率低于T管组(P0.05)。结论:鼻胆管引流补充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缩短了带管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水电解质紊乱,未增加胆汁漏、胆道狭窄等并发症,较T管有一定优势,但需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临床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Xu L  Zheng Z  Chen K  Wu R  Mao G  Luo J  Zhang J  Zhang H  Zeng T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927-929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方法 对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间肝外胆管结石择期手术的病例、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 2 15例与放置T管引流的 171例进行比较。 结果 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术后分别有 9例和 5例腹腔引流液含胆汁 ,均未作特殊处理。一期缝合组术后平均输液 4 9d、平均输液量 9 1L、平均住院时间 10 0d ;与T管引流组的术后平均输液时间 7 3d、平均输液量 12 8L、平均住院时间 17 6d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同时T管引流组有 5例分别在术后 16、17、19、2 1、2 2d拔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 ,3例再手术。 结论 在经过严格选择的胆总管结石择期胆总管探查病例中 ,经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排除残石后 ,一期缝合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拔除T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研究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通过T管窦道置管引流,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以及内镜鼻胆管引流。结果:18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无1例需行开腹手术治疗。结论:T管拔除胆汁性腹膜炎的治疗首选微创引流方法,特别是内镜鼻胆管引流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郑文武 《腹部外科》2005,18(2):118-118
例 1:女,56 岁。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术后 3 d,T管受牵拉,出现右上腹持续隐痛,疼痛逐日减轻。T 管可引出胆汁,引流量有所减少。术后 10 d,切口溢出含胆汁的液体。行 T管造影,见碘剂经T管旁漏出。手术切口撑开引流10 d,不再溢出胆汁。行二次 T管造影,见少许碘剂经 T管旁漏出,积于右肝下间隙。术后35 d,第三次行T管造影,无碘剂溢出。夹闭 T管 2 d,无不适,顺利拔除T管。例2:女,72岁。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行胆总管探查术。由于胆总管细小,无合适T管,缝合胆总管困难。术后T管可引流胆汁。同时,出…  相似文献   

18.
胆道 T 管引流术后早期常因蛔虫、结石、血块等堵塞 T 管腔发生胆汁外溢,可引起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以往一般处理无效时要再次手术引流,这样会给病人造成二次手术的痛苦。我院近一年来有2例因胆道手术后早期 T 管堵塞发生胆汁外溢,均经胆总管前方 T 管负压引流而治愈。现报告如下。例1.男,67岁。因胆道蛔虫继发胆道感染于1985年行胆总管切开取蛔虫并 T 管引流术。术后第5天,大量胆汁从 T 管周围的引流口溢出。经检查后发现T 管被蛔虫堵塞,当即抽出二条活蛔虫,此后,胆  相似文献   

19.
T管引流并发症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管引流是胆道外科常用的引流方法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常遇到因T管修剪、放置或拔管时间不当而造成的并发症。近 10年我院处理 1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1例 ,男 4例 ,女 7例 ;年龄 30~ 83岁 ,平均 5 8岁。均为胆道结石或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行胆道探查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合并肝硬化 3例 ,糖尿病 2例 ,贫血与低蛋白血症 4例。拔管后形成胆瘘 8例 (其中 1例为误拔 ) ,拔管前胆道出血 1例 ,术后腹胀致T管脱出 1例 ,T管弯曲压迫造成窦道十二指肠瘘 1例。2 治疗方法与结果4例胆瘘胆汁性腹膜炎重新手术放置T管引流6~ 8周拔管后…  相似文献   

20.
胆管引流T管滑脱与拔除所致胆汁性腹膜炎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胆管引流T管滑脱或拔除所致胆汁性腹膜炎并非罕见。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本文综合江苏太仓县医院8例(拔除),兰州医学院7例(滑脱),四川江津县医院4例(拔除),报告整理如下。临床资料1.原发病:19例中胆石症14例,急性胆囊炎3例,化脓性胆管炎2例。2.T管滑脱与拔除时间:本组T管滑脱7例,T管滑脱最早者为术后8小时,最晚为术后8天。属T管拔除12例,发生最早者为术后18天,最晚为术后29天。此12例在拔管前黄疸均已消退,体温正常,胆汁清亮,闭管试验也均无不良反应。3.治疗:本组19例中,经原瘘口置管4例,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