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黑龙江省1997~199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1999年全省疫情概况 :1999年我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 82 6 4 6例 ,死亡 2 5 1例 ,总报告发病率 2 2 3 6 2 / 10万 ,死亡率0 6 8/ 10万 ,病死率 0 30 %。与 1998年相比 ,发病率下降 1 2 7%,死亡率下降 15 82 %,病死率下降 14 74%。流动人口报告发病 12 72例 ,占报告发病总数的 1 5 4%。2 6种甲、乙类传染病中有鼠疫、脊灰、白喉、钩体病、黑热病和登革热 6种无病例报告。报告发病 2 0种 ,与 1998年比较增加两个病种 (艾滋病、狂犬病 )。报告发病上升的疾病有炭疽 ( 5 0 1 6 5 %)、梅毒 ( 33 89%)、新破 ( 12 81%)、出血热 ( 12 7…  相似文献   

2.
<正>麻疹云南省:全省麻疹报告发病47例,报告发病率为0.1003/10万,较2014年同期(41例)上升14.63%,本期无死亡病例报告,2014年同期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州(市)为昆明(14例)、大理(9例)、文山(6例)、曲靖(4例)、临沧(4例),五个州(市)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78.72%。男性发病28例,女性发病19例,报告发病数在0~5岁较多。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5.96%。  相似文献   

3.
董业山 《疾病监测》2001,16(6):225-227
根据某部队各级疾病监测系统疫情监测报告 ,2 0 0 0年该部队共监测报告传染病 41 6例 ,监测报告传染病总数较 1 999年下降 2 1 80 %。其中乙类传染病七种 384例 ,占监测报告疫情总数的92 31 % ;丙类传染病三种 1 5例 ,占监测报告疫情总数的 3 61 % ;其他传染病及食物中毒 1 7例 ,占监测报告疫情总数的 4 0 8% ,无死亡病例及甲类传染病报告。与 1 999年相比 ,乙类传染病下降 37 0 5% ,下降幅度比较明显的有流行性出血热 ( - 45 2 4 % )、病毒性肝炎 ( - 38 0 6% )和痢疾 ( - 2 9 93% ) ;丙类传染病下降 70 0 0 % ,下降幅度比较明显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浙江省龙泉市2005-20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出血热疫情。开展宿主动物监测,将汉坦病毒阳性鼠肺接种Vero-E6细胞分离病毒,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DFA)鉴定毒株及分型,并对S片段进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龙泉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278例,年均发病率为16.38/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72%.每年5-7月和11月至翌年1月为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年发病总数的31.65%和37.05%。从黑线姬鼠分离到3株汉坦病毒,经DFA鉴定均为汉滩型(Ⅰ型)病毒。结论龙泉市存在以汉滩型病毒为主的HFRS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5.
2006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2006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人血清中HFRS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 全省748例病例,主要分布在宁波、台州、绍兴、丽水、金华、衢州等市,占全省发病总数的89.84%(672/748).夏季和冬春季有二个发病高峰,青壮年农民发病居多.结论 浙江省出血热疫情近年呈下降趋势,但一些县市发病率居高不下,仍需关注疫情的动态,进行重点控制.  相似文献   

6.
56例急性织纹螺中毒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织纹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 ,是当地居民喜食的海鲜 ,以前罕有中毒的报道。近三年来 ,特别是今年四、五月份 ,本地有大量中毒病例发生。现总结我院1 999年 8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的 5 6例中毒病例的资料 ,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男 2 0例 ,女 36例 ,年龄 1 2~ 6 5岁 ,平均 32岁 ,均为进食后 30min~ 3h出现两人以上的群体中毒 ,其中家庭 2 3起 (总数 72人 ,发病 4 2人 ,占 5 8 33% ) ,集体 5起 (总数 2 9人 ,发病 1 4人 ,占4 8 2 8% )。发病月份 :4~ 1 0月。2 .临床特征 :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014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资料进行总结,描述中国HFRS流行特点,分析疫情趋势。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HFRS病例资料及国家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全国HFRS发病继续呈下降趋势,共报告病例11522例,较2013年下降10.05%;报告发病率0.85/10万;死亡79例,病死率0.69%。病例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和陕西省;报告发病数排名前10位的省份依次为黑龙江、山东、辽宁、陕西、河北、吉林、湖南、江西、广东和福建省,占全国发病总数的82.54%。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11月达到全年最高峰。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75:1,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8.84%)。全国40个国家监测点共报告HFRS病例1069例,比2013年下降8.24%;监测点病例数占全国总数的9.28%;监测点发病总趋势与全国发病趋势一致。监测点鼠密度总体比2013年有所下降;而鼠带病毒率比2013年总体有所升高。优势鼠种野外以黑线姬鼠占主导优势,居民区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仍是我国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结论 HFRS监测工作与前几年相比基本持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HFRS发病仍呈略微下降趋势,但部分监测点鼠密度和/或带病毒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或者波动较大,HFRS暴发隐患依然存在。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坚持开展以预防接种为主和科学灭鼠防鼠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实现对HFRS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陈利春 《临床医学》2003,23(10):47-48
我科于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11月共收治儿童支原体肺炎 76例 ,其中 11月至第二年 2月 (两次 )共计 44例 ,呈流行趋势 ,占同期住院肺炎 3 6 4%。为提高诊治技术 ,加强非典型肺炎、特别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 ,现将本组病例加以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 6例 ,女 40例。发病年龄 6~ 14岁 67例 ,88 16%,6岁以下 9例 ,11 84%,最小 3 5岁。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1年 2月 2 1例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2月 2 3例 ,秋冬季共发病 44例 ,占全部病例 5 7 89%(占同期住院肺炎3 6 4%) ,其它时间共发病 3 2例 …  相似文献   

9.
伤  寒贵州 :桐梓县楚米村发生甲型副伤寒流行。首例病人 2 0 0 2年 1 1月 1 5日发病 ,截止 2 0 0 3年 2月 9日 ,共报告发病 6 2例 ,无死亡 ,罹患率 1 1 7%。疫情波及 6个村民组 ,流行期达 87天。病例时间分布 :2 0 0 2年 1 1月 2例 ,1 2月 1例 ,2 0 0 3年 1月 44例 ,2月上旬 1 5例 ;发病最小年龄 3岁 ,最大 47岁 ,以 2 1 - 40岁发病者居多 ,占病例总数的 70 9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桐梓疾控中心 2月 8日采集病人血 6份 ,作血培养 ,阳性结果 4份。经实验室证实为一起甲型副伤寒引起的水型暴发流行。流行的主要原因为饮用水源被污染 ,…  相似文献   

10.
我所 1997~ 2 0 0 1年门诊与急诊救治与护理老年急性脑血管病 12 2例 ,对其昼夜发病时间进行总结分析 ,现将临床实践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2 2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 ,均选自门诊与急诊病例。经急查头颅CT、MRI扫描证实脑梗死 93例 ,其中男 85例 ,占总数的91 5 1% ;女 8例 ,占总数 8 4 9%。年龄 6 0~ 90岁 ,其中 80~ 90岁 4 1例 ,占总数 76 2 2 %。脑出血2 9例 ,年龄 6 0~ 90岁 ,其中 80~ 90岁 13例 ,占总数 2 3 78% ,平均年龄 (6 6± 6 7)岁。影像学检查结果。脑梗死病灶位于脑皮质2 7例 ,基底节区 34…  相似文献   

11.
1996-2005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浙江省近1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出血热疫情,开展宿主动物监测,检测鼠密度和带病毒率.结果 1996-2005年浙江省累计报告出血热17 640例,年均发病率为3.85/10万,死亡81例,病死率为0.46%.病例主要分布在沿钱塘江两岸的浙东和浙西丘陵区,其中杭州、宁波、绍兴、衢州、台州发病较多,占全省发病总数的76.57%.每年5~7月和11月至翌年1月为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年发病总数的31.88%和30.66%.年龄以20~59岁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9.4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8.95%,男女性别比为2.61:1.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为2.98%,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85%;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为4.08%,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61%.结论 浙江省出血热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一些县(市、区)发病率居高不下,仍需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2009-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趋势及鼠类种群密度和携带汉坦病毒情况。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捕鼠采用夜夹法,鼠携带病毒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鼠血清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结果 2009-2015年台州市HFRS报告发病数为70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8/10万。发病主要分布在天台县、三门县和临海市,占发病总数的70.94%;人群以农民为主,占81.34%,发病率与鼠密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963,P=0.001);7年间监测点捕获鼠类11种1 425只,总鼠密度为3.91%,鼠平均带病毒率为3.72%,带病毒鼠种为黑线姬鼠50只,褐家鼠3只,其他鼠种未检出。结论 台州市HFRS疫情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黑线姬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及宿主,疫区仍为黑线姬鼠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加强鼠间疫情监测对本病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芹  周航  李德新  李群  殷文武 《疾病监测》2010,25(12):938-943
目的分析2009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资料,描述中国HFRS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HFRS病例资料及国家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全国HFRS发病继续呈下降趋势,共报告病例8745例,较2008年下降3.15%;发病率为0.66/10万;死亡104例,病死率为1.19%。疫情仍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东地区,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依次为黑龙江、陕西、山东、吉林、辽宁、湖南、浙江和江西省。全年发病仍呈春季、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峰高于春季。男女病例性别比为3.37∶1;发病仍以男性青壮年居多;职业仍以农民为主。国家监测点共报告907例,占全国总数的10.37%,监测点发病总趋势与全国发病趋势一致。与2008年相比,鼠密度和鼠带毒率总体变化不明显,鼠带毒率高的地区大部分有所降低,个别地区有升高。野外优势鼠种为以黑线姬鼠,居民区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这两种鼠仍是中国HFRS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结论全国HFRS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但部分监测点鼠密度和鼠带毒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HFRS传播流行风险依然存在。应继续落实防鼠灭鼠、高流行区高危人群免疫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方春福  余樟友  王炜 《疾病监测》2005,20(10):513-517
目的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与疫源地情况,为控制HFRS流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和疫源地调查方法,对人间疫情和主要宿主动物进行分析,采集标本送实验室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结果3年共发生294例HFRS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01/10万;死亡1例,病死率0.33%。散发于78个乡镇,占总乡镇数的54.55%,发病季节呈双峰型,冬春峰发病数相比1.29:1,农民发病占83.67%,男女性别比为2.54:1,20~59岁组发病占81.29%。室外鼠密度为3.64%,室内鼠密度为3.68%。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是室内和野外优势鼠种,带毒指数分别为0.026、0.034。3年中鼠带毒指数分别是0.048、0.036、0.032,与发病率变化存在相关性。结论衢州市3年中的HFRS发病率低、人群隐性感染率低、主要宿主的鼠带毒指数低,与全国、全省的监测情况基本一致,说明肾综合征出血热存在年代波动的自然规律性。衢州市进一步向混合型疫区转变。证实:鼠带毒指数与发病率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2013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资料,分析中国HFRS流行特征和疫情趋势。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年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HFRS病例资料及国家级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全国HFRS发病呈略微下降趋势,共报告病例12 810例,较2012年下降3.74%;发病率0.95/10万;死亡109例,病死率0.85%。疫情仍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山东、陕西、河北、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区,病例数占全国82%。全年发病仍然呈春季、秋冬季两个高峰,秋冬季峰高于春季。男女病例比为2.70:1;仍以男性青壮年居多;职业仍以农民为主。40个国家级监测点共报告1165例,占全国总数的9.09%,监测点发病总趋势与全国发病趋势不一致,略微上升。监测点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与2012年相比有所上升,春季更为明显,个别点波动较大。优势鼠种野外以黑线姬鼠占主导优势,其次为褐家鼠;居民区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小家鼠次之;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仍是我国HFRS最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病原仍是HNTV和SEOV型汉坦病毒。近些年云南监测点发现以大绒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泸西汉坦病毒疫源地。结论 我国HFRS总体疫情呈略微下降趋势,但监测点发病总趋势略微上升,部分监测点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多年来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或者波动较大,这些地区HFRS暴发流行的隐患仍然存在。继续加强扩大免疫规划接种项目、落实防鼠灭鼠工作、进行环境整治、加强健康宣教等综合性防制措施依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蒋建祥  于德山  赵海 《疾病监测》2013,28(2):126-129
目的 了解甘肃省2006-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发病趋势及鼠类种群密度和带病毒情况。 方法 人间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捕鼠采用夹夜法,鼠带病毒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鼠血清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结果 2006-2011年全省HFRS报告发病数分别为35、10、25、13、6和5例,呈散在分布于9个市(州),主要集中在甘南州30例、平凉市25例、天水市15例;人群分布以男性青壮年农牧民为主。6年间捕获鼠类10种1090只,平均捕获率为8.95%,2006年最高为17.32%,此后逐年下降,2011年为4.45%;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47.64%,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65.12%。鼠平均带病毒率为1.01%(11/1090),带病毒鼠种黑线姬鼠10只,社鼠1只。 结论 甘肃省HFRS疫情维持在很低的水平,黑线姬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及宿主,疫区仍为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加强鼠间疫情的监测对出血热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流行特征和宿主动物种群、密度和病毒携带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6 — 2020年浙江省HFRS疫情资料,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三间分布特征,并在浙江省5个监测点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捕获率,采集鼠形动物肺脏和血,分别检测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分析浙江省鼠形动物种群分布和带病毒情况。  结果  浙江省2016 — 2020年全省报告病例数(发病率)分别为349例(0.62/10万)、353例(0.63/10万)、327例(0.59/10万)、369例(0.63/10万)和260例(0.46/10万)。 2016 — 2020年5个监测点在居民区布放鼠夹14 068夹,捕鼠数622只,捕获率4.42%;野外布放鼠夹31875夹,捕鼠数2112只,捕获率6.63%,5个监测点室外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1,P=0.046)。 5个监测点共捕鼠3065只,野外优势鼠种黑线姬鼠1 830只,占捕获总数的59.71%;居民区优势鼠种褐家鼠330只,占捕获总数的10.77%,不同监测点的鼠种构成有差异(χ2=1 675.401,P<0.001)。 全省5个监测点共检测鼠血清2808份,监测点平均抗体阳性率8.4%(236/2808);共检测鼠肺标本2815份,监测点平均抗原阳性率3.66%(103/2815)。 对5个监测点的抗体阳性的鼠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762,P<0.001);对5个监测点的抗原阳性的鼠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95,P<0.001)。  结论   浙江省疫情高发地区捕获率和鼠带病毒率均较高,需要对疫情高发地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利于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2004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分析HFRS监测结果,掌握流行规律,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监测鼠肺HV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和酶标捕捉IgM法(MacELISAIgM)检测病人和健康人血清中HV抗体。结果2004年山东省共发生HFRS病人3720例,死亡34例,发病率4.11/10万,死亡率0.04/10万,与2003年同期相比,发病人数上升3.25%,死亡人数上升112.50%。全省有17个市地,138个县(市,区)有HFRS病例报道。室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大仓鼠为优势鼠种。鼠种带毒率分布:褐家鼠占6.59%,小家鼠占2.46%,黑线姬鼠占4.08%。结论应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尤其在高发县实施以预防接种为主的措施以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9.
1995-2005年江苏省赣榆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磊  王雷  徐岷田 《疾病监测》2007,22(7):456-459
目的 分析1995-2005年江苏省赣榆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与兽间疫情及控制效果监测的结果,探索控制HFRS的有效途径.方法 利用赣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资料、人口资料及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江苏省赣榆县11年来共发生HFRS 923例,年平均发病率8.06/10万,死亡9例,病死率0.98%;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呈现春峰和秋冬峰,春峰有下降趋势,而秋冬峰则呈上升趋势;该县18个镇均有发病,呈现丘陵>平原>沿海的地区发病特点,丘陵与平原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年龄集中在30~50岁年龄组,占67.28%;男女性别比2.25:1,有下降趋势;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7.97%,其次学生占6.18%;11年健康人群免疫水平调查显示,抗-HV IgG抗体平均阳性率11.37%,隐性感染率与人间疫情间呈负相关;从临床诊断患者的血清学核实情况看,符合率为64.39%,存有大量误诊.1995年以来,每年对春季室内、秋季野外进行宿主动物密度及带毒情况调查,捕获的宿主动物种类有2目3科6种,其中褐家鼠、黑线姬鼠分别为室内及野外的优势鼠种,带病毒率分别为2.76%、3.06%;春、秋季鼠带毒指数分别为0.028、0.025.对该县1995年以来监测资料与人间疫情进行相关性分析,春季鼠带毒指数与年发病率及春峰、秋峰发病率均呈正相关,秋季鼠带毒指数(1995-2004年)与次年(1996-2005年)春峰发病率均呈正相关.结论 疫苗接种是控制HFRS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