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前后凝血功能、活化血小板以及C反应蛋白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例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于术前、术后3d及术后12个月检查凝血功能、活化血小板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术后血管再狭窄及无再狭窄患者的凝血功能、活化血小板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凝固法;血小板活化指标中P选择素(CD62p)、糖蛋白(GP)Ⅱ b / Ⅲ a 受体复合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3d及术后12个月的血清凝血功能指标、活化血小板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再狭窄组术后12个月时凝血功能、活化血小板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狭窄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导致血浆凝血功能激活,活化血小板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而且上述指标随访期间高表达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戴闽  刘静  罗彩东 《四川医学》2010,31(2):211-213
目的研究叶酸对药物涂层支架(DES)内再狭窄(ISR)的预防作用。方法DES支架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叶酸(FA)组和对照组,叶酸组加服叶酸5mg/d。检测并对比两组支架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年血FA和同型半胱氨酸(Hey)。两组患者于术后即刻和1年后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测定并对比最小病变血管内径。结果两组患者大部分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叶酸组患者腰围较对照组高(P〈0.01),低密度脂蛋白(LDC—C)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间术后即刻叶酸浓度、tHey浓度和最小病变血管直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叶酸组患者叶酸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tHey浓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1年叶酸组最小病变血管直径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叶酸可以预防药物涂层支架内再狭窄。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经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为进一步治疗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对67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证实为冠心病患者进行PCI治疗,其中25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随访率36.1%,随访时间1~30(9.6±6.2)个月。造影证实原支架内血管直径狭窄≥50%,定为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组101例,无再狭窄组153例,随访再狭窄率39.8%。入院后详细记录病史,体格检查,于次日晨空腹取静脉血检查血脂(标准酶法)、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水平和肝、肾功能等。高血压、糖尿病入选标准:①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糖尿病诊断者;②本次入院确诊者。每日吸烟1支以上,超过1年定为吸烟者。结果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比较:男性更容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P〈0.01。年龄、血脂水平对支架内再狭窄无明显影响,P〉0.05。再狭窄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例次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多支病变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高,P〈0.01。急诊PCI治疗不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P〉0.05。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提倡戒烟,加强抗凝是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措施。急诊PCI治疗不增加再狭窄。  相似文献   

4.
Li XM  Wang S  Li B  Wang TS  Chen GL  Wang W  Ma JL  Wang Q  Su ZT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65-267
目的 评价小血管支架点状置人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小血管长病变的近期以及远期疗效。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5年8月接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小血管、长病变(血管直径〈3.0mm,病变长度〉20mm)患者。根据其治疗策略分为小血管支架点状置入组(SVS组)及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SES组)。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时支架内再狭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共有206例患者人选,其中SVS组113例,SES组93例。两组之间基础临床及病变血管特征均无显著差异。SES组有2例病变血管迂曲、钙化,CYPHER支架不能通过,换用DRIVER支架后顺利完成手术。在随访期间SES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4.0%vs26.5%,P〈0.05),TLR发生率(2.2%vs10.6%,P〈0.05)以及MACE发生率(3.2%vs13.3%,P〈0.05)均明显低于SVS组。结论 对于SES通过困难的小血管、长病变,可选用SVS点状置入。  相似文献   

5.
温昌明  王新凯  张保朝 《重庆医学》2014,(27):3567-3569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6的动态变化与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行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患者65例,观察其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hs-CRP和IL-6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血管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1)脑动脉狭窄程度与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2)术后各时间点患者hs-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于术后12 h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而且再狭窄患者手术7 d后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再狭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无再狭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下降明显,但再狭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再狭窄患者之间△hs-CRP和△IL-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IL-6可能在支架成形术后脑动脉再狭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监测血清hs-CRP和IL-6的动态变化对评估血管再狭窄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成功施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16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征与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164例中,有172支靶血管置入支架,59例患者的63支靶血管发生再狭窄,靶血管再狭窄率为36.6%。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的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间短、脂蛋白(Lp)(a)浓度高、术前狭窄程度和术后残余狭窄程度重、参照血管直径和支架直径小、靶血管病变长度长(P值均<0.05)。参照血管直径<3mm的靶血管再狭窄率显著高于参照血管直径≥3mm的靶血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参照血管直径、支架直径与再狭窄呈负相关(OR值分别=0.70、0.26);而术后残余狭窄、病变血管长度与再狭窄呈正相关(OR值分别=1.19、1.47)。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发生再狭窄多在术后6个月内。支架置入术后残余狭窄重、小血管病变、长病变是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尽量减少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术后残余狭窄是减少再狭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与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160例行PCI治疗并于1年[平均随访(10.2±2.5)个月]内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的冠心病患者。通过术前MAU的测定及术后1年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支架内再狭窄与否的结果,分为无再狭窄组(NISR)(作为对照组)及再狭窄组(ISR)。依据再狭窄组中植入支架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结果ISR组MAU水平(60±19)mg/L,较NISR组(41±17)mg/L明显增高(t=5.109,P〈0.05);ISR组三支组MAU水平(83±12)mg/L较双支组(58-4-7)mg/L明显增高(P〈0.05),双支组MAU水平较单支组(38.9±2.0)mg/L明显增高(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可能是预测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对患者活化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符合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试验(NASCET)纳入标准的患者34例,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颈动脉自膨胀支架植入治疗,术前、术后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并在术前及术后检测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定期随访。结果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后2周内患者CD62P和CD63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均P〈001),3个月后复查下降至术前水平,两者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无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CD62P和CD63水平升高更明显(均P〈0.05),CD63升高持续时间更长。结论支架植入治疗后急性期存在血小板过度活化状态,且有一定的再狭窄率,这可能是急性期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再狭窄的因素之一,应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预防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方法72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36例,常规药物加通心络胶囊和复方丹参滴丸组(B组)36例。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冠脉造影检测支架内狭窄情况,井计算再狭窄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B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血小板聚集指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降低显著(P〈0.01);且冠脉造影再狭窄率为15.1%,显著低于常规纽31.7%(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做为预防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钙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33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分为辛伐他汀组(167例)和瑞舒伐他汀钙组(168例)。术后第1、6、12月检测患者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比较2组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支架血管狭窄状况。结果用药1年后,2组患者血管狭窄比例均低于25%,均在正常值范围。血管狭窄比例瑞舒伐他汀钙组比例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 P<0.05)。术后第1月患者血清 HDL-C、LDL-C 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服用降血脂药物第1、6、12月后,2组患者血清 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第1月(P<0.05),LDL-C 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第1月( P<0.05);瑞舒伐他汀钙组患者HDL-C水平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 P<0.05),LDL-C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结论两种药物均可有效调节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能够显著降低LDL-C及hs-CRP表达水平,并可有效预防PCI后血管再狭窄,尤以瑞舒伐他汀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4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狭窄血管均成功扩张,术前、术后狭窄段血管管腔分别为(2.84±1.18)mm和(5.86±0.65)mm,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20%。临床随访无TIA或脑缺血发作,无1例发生再狭窄,3个月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狭窄段管腔内径为(5.84±0.33)mm,与术后即刻狭窄段管腔内径(5.86±0.65)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术前测定88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基础的LP(a)水平,随机分为LP(a)〈300mg/L和LP(a)≥300mg/L两组,随访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等情况。结果 (1)基础血清LP(a)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2)在LP(a)升高组和正常组,在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PTCA和支架所用的球囊、支架长短、大小、最大扩张压力及扩张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LP(a)≥300mg/L组和LP(a)〈300mg/L相比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术后6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在LP(a)≥300mg/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LP(a)〈300mg/L、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 基础血清LP(a)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和支架再狭窄发生率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阳维德  郑萍  朱汉华 《广西医学》2013,(9):1171-117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胸痛再发的原因和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78例PCI术后2年内胸痛再发患者,按冠状动脉是否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21例和无再狭窄组57例,对两组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I术后胸痛原因:心绞痛复发7例(9.0%),多支架或长支架刺激引起牵张痛9例(11.5%),焦虑或失眠等精神因素所致35例(44.9%),其他系统相关的非心源性胸痛27例(34.6%)。再狭窄组心绞痛复发5例(23.8%),无再狭窄组心绞痛复发2例(3.5%),再狭窄组心绞痛复发率高于无再狭窄组(P<0.01)。再狭窄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小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再狭窄组患者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使用的支架数量均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结论 PCI术后胸痛再发原因多为非心脏器质性因素,少数为心绞痛复发;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多、小血管病变、支架数量增加是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和影响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洗脱支架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洗脱支架(TES)抑制内膜增生防治再狭窄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小型猪9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TES(TES组),对照组植入金属裸支架(BMS组)或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组)。术后第28天处死动物,组织病理学检测内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UNEL法测细胞凋亡,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的覆盖情况。结果:术后第28天病理学证实,TES组较BMS组管腔面积增加、支架内新生内膜面积和面积再狭窄百分比减小(P〈0.05)。BMS组较TES组PCNA细胞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TES组较SES组PCNA阳性率增加(P〈0.05)。TES组较BMS组单位面积内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扫描电镜显示TES组和BMS组28d血管内皮细胞完全覆盖,SES组基本覆盖,但内膜不平整。结论:TES可以显著抑制VSMC增殖、迁移并促进VSMC凋亡,但不影响血管内皮愈合,是防治血管再狭窄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颈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并分析一些再狭窄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s)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了50例在笔者医院行CAS的患者,收集并分析与支架内狭窄可能相关的临床,影像和手术操作等资料,平均随访2.8年.结果 50例患者中男性占72%(36/50);平均年龄63.1±8.3岁,52处狭窄病变放置60枚支架,术后发生ISRS 7例(13.46%),其中置入两枚支架者ISRS 50%(4/8),置入一枚支架者ISRS 6.82%(3/44)(P<0.05);术后有残余狭窄ISRS 45.45%(5/11),无残余狭窄ISRS 4.88%(2/41)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与置入支架数量及术后残留狭窄相关(P<0.05).结论 支架置人数量和支架术后残余狭窄可能是ISR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狭窄病变选择适宜的支架以及尽量减少支架后残余狭窄对防止术后再狭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炎性因子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近5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80例,根据其是否发生再狭窄情况分为两组,比较其IL-10、IL-6、IL-6/IL-10、CRP水平。结果:80例患者中1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13.75%;发生再狭窄患者与未发生狭窄患者术前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IL-6均明显增加(P<0.05),且ISR组增加程度更为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IL-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L-10均明显降低(P<0.05),且ISR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术前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SR组IL-6/IL-10增加显著(P<0.05),无ISR组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SR组明显增加(P<0.05),且高于无ISR组(P<0.05)。结论:IL-10、IL-6、IL-6/IL-10、CRP尤其是基础IL-10、IL-6水平与再狭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再狭窄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观察血脂康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冠脉再狭窄疗效及安全性。②方法将2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A 组136例及 B 组113例,均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前 A 组给予血脂康胶囊0.6g 口服,2次/d,B 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20 mg 口服,1次/d。术后 A 组坚持服用血脂康胶囊0.6g,2次/d,B 组服用阿托伐他汀片20mg,1/晚。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6~9个月复查冠脉造影。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敏 C 一反应蛋白(hs -CRP)水平,观察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等。③结果随访15个月,两组 LDL -C 水平均明显下降,下降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MACE 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血清 TC 水平、血清 LDL -C 水平、血清 hs -CRP 水平,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及 MACE 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为无显著性差异(P >0.05)。④结论血脂康与其他药物比较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效果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 FIB)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治疗的患者64例,本组患者均于术后3~12个月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复查,根据有无支架内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术前检测血清FIB、低密度脂蛋白酯(LDL-C)、高密度脂蛋白酯(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 ApoA1),比较FIB在两组间有无差异,并且对FIB 与再狭窄进行偏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FIB在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组明显高于无狭窄组(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IB与再狭窄的相关性是除TC外的第二个最强指标( P<0.001)。结论:FIB水平异常升高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关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强化降脂时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本研究观察了106例成功完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且经术后6个月随访的患者。其中氟伐他汀组67例,时照组39例。除氟伐他汀组患者在术前或术后48h内给予氟伐他汀40mg外,二组其余一般临床资料和治疗措施均相似。再狭窄的判断标准:随访时冠状动脉造影靶血管直径狭窄≥50%则认为是再狭窄。术后1,3,6个月各随访1次,随访期间监测患者的血脂、肝功能及肌酸磷酸肌酶,作心电图运动试验。并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判断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期间,氟伐他汀组血LDL-C呈逐渐下降趋势,术后3个月时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明显降低(P〉0.05)。随访结束时,由于经济原因,氟伐他汀组有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生再狭窄2例,对照组有1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生再狭窄7例,氟伐他汀组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氟伐他汀组无血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肌酶超过正常上限二倍的患者。结论①氟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②氟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0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82例,以支架植入段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71例)和对照组(311例),所有患者均于造影前采空腹血,测定血清中LOX-1水平。结果再狭窄组的血清LOX-1水平为(236.69±20.1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15.55±14.86)μ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OX-1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2)。结论血清中LOX-1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明显相关,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