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利钠肽浓度评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 (BNP)浓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CHF)时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83例心脏病患者 ,根据有无并发心衰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 ,在入院时测定血浆BNP浓度 ,并行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检查。两位心脏科医生独立分析BNP结果 ,并结合患者所有的临床资料做出判断。结果 心衰组 5 7例 ,非心衰组 2 6例 ,BNP水平心衰组较非心衰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 ;BNP浓度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 ;BNP与超声心动图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BNP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为 0 .95 [( 95 %CI:0 .90~ 0 .99) ,P <0 .0 0 1]。结论 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 ,有助于确定心衰的诊断并能反映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如果心力衰竭能早期发现、诊断、干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有很大帮助。本文通过检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水平,进一步探讨其与CHF诊断、分级及左室重构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危险因素。方法:788例年龄60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其中16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为对照组,其余626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且LVEF≤40%患者为CHF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分析,探讨老年患者CH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快速心房颤动比例显著增高,收缩压、血清尿酸、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也增高,且增高程度随心功能恶化而加重;但CHF组血红蛋白水平降低。CHF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快速心房颤动、高尿酸血症、贫血、肾功能不全、hs-CRP和NT-proBNP增高是老年患者发生CH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CHF受多个危险因素的影响。血清肌酐、hs-CRP和NT-proBNP水平可能部分反映老年CHF患者的病情严重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2组病例均在治疗前、治疗后12 h、24 h、72 h、7 d、14 d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评价心衰治疗的效果. 结果 BiPAP组在治疗后24 h起NT-proBNP水平与常规治疗组即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使用BiPAP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是治疗心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T(CTnT)在婴幼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改变,以及其与CHF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按照小儿心力衰竭改良Ross标准分为0~2分(无心力衰竭)、3~6分(轻度心力衰竭)、7~12分(中-重度心力衰竭)3组,分别于治疗前及心力衰竭控制后,测定血清NT-proBNP、CTnT水平,同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同时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婴幼儿20例为对照组。结果 (1)血浆NT-proBNP水平与临床评分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76,P0.01),中-重度心力衰竭组(782.7±87.2)pg/ml高于轻度心力衰竭组(517.2±61.2)pg/ml;轻度心力衰竭组高于无心力衰竭组(222.1±57.2)pg/ml;但是无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间(223.4±59.3)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浆CTnT与临床评分无相关性,轻度心力衰竭组(0.25±0.06)μg/L与中-重度心力衰竭组(0.27±0.05)μg/L均高于无心力衰竭组(0.011±0.0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心力衰竭组与中-重度心力衰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及LVFS呈负相关,而CTnT与LVEF及LVFS无明显相关性。(4)治疗后轻度心力衰竭组与中-重度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血清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与CTnT水平可用于婴幼儿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与分度,血清NT-proBNP与CTnT相比更适用于判断心力衰竭控制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左室重构及房颤的关系。方法选择CHF患者116例(CHF组),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另选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NT-proBNP;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IDdI)、E/A值。结果 CHF组血浆NT-proBNP、LVMI、LVIDd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心功能Ⅳ级者高于Ⅲ级者、Ⅲ级者高于Ⅱ级者(P〈0.01或〈0.05)。CHF合并房颤者的血浆NT-proBNP高于无房颤者(P〈0.05);与左房内径≤39 mm者比较,左房内径≥40 mm者的房颤发生例数多、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房颤、LVMI、LVEF是血浆NT-proBNP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1)。结论 NT-proBNP水平与CHF程度及左室重构相关,慢性CHF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NT-proBNP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水平与心功能等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152例老年CHF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CA199、CA15-3和CA724,以及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1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6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rhBNP组(n=62),以rhBNP 1.5μg/kg静脉注射后,再以0.0075μg/kg连续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变化,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变化以及出院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d后rhBNP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0.37±0.10)∶(0.44±0.09),P〈0.05];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常规治疗组(7532.7±1005.6)pg/ml∶(7056.5±998.3)pg/ml,rhBNP组(7565.1±1102.3)pg/ml∶(6206.7±1137.9)pg/ml,P〈0.05],且rhBNP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无明显变化(P〉0.05);在8个月的随访期内rhBNP组心脏不良事件少于常规治疗组(9.7%∶28.6%)。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是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容量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室压力改变及室壁张力的增加是刺激B型利钠肽(BNP)分泌的主要因素。BNP最常用于鉴别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发的呼吸困难,但生理状况下BNP水平受年龄、性别并更大程度上受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多种非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疾病都会引起BNP水平的升高。本文重点讨论非充血性心力衰竭时BNP的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容量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室压力改变及室壁张力的增加是刺激B型利钠肽(BNP)分泌的主要因素.BNP最常用于鉴别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发的呼吸困难,但生理状况下BNP水平受年龄、性别并更大程度上受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多种非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疾病都会引起BNP水平的升高.本文重点讨论非充血性心力衰竭时BNP的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脑利钠肽(BNP)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AHF)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10~2011-03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合并AHF)33例,AHF组(合并AHF)2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NT-ProBNP和BNP,并行心脏彩超多普勒(UCG)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HF组患儿血浆NT-ProBNP和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HF组患儿血浆NT-proBNP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r=-0.39,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和BNP浓度对于毛细支气管炎合并AHF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其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关系。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年龄≥60岁NYHA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8例,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SHF)(LVEF<50%)组210例、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LVEF>50%)组98例,同期非心力衰竭住院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结构和LVEF、左心室舒张功能(Ea/Aa)。结果血浆NT-proBNP水平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862,P<0.01);LVEF与NYHA分级呈负相关(r=-0.614,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r=-0.136,P=0.09)。在SHF组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35,P=0.008),在HFNEF组NT-proBNP水平与Ea/Aa呈正相关(r=0.614,P=0.009)。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LVEF与NT-proBNP结合应用不仅能更好地反映患者心功能状态,同时有助于HFNEF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胱抑素-C(CysC)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NT-proBNP与CysC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CHFⅡ级组20例、Ⅲ级组29例、Ⅳ级组15例。测定NT-proBNP与CysC水平,同时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LVM)等心脏彩超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计算出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进行分析。结果1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1)。2Ⅲ级组LVMI、LVM高于Ⅱ级组,Ⅳ级组LVEDd、LVMI、LVM高于Ⅲ级组(P0.05);Ⅱ级心功能组LVEF高于Ⅲ级、Ⅳ级组(P0.01)。3血清CysC正常组LVEF高于血清CysC升高组(P0.01);血清CysC正常组NT-proBNP、LVMI、LVM值低于血清CysC升高组(P0.01)。结论 NT-proBNP与CysC可较好地评估CHF患者心功能以及左室重构,为CHF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华  刘建英  邱丹  刘振峰 《山东医药》2010,50(18):46-47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胸腔积液中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探讨其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胸腔积液患者106例,其中原发病为充血性心衰30例,肺结核20例,恶性肿瘤16例,肺炎15例,肝硬化腹水11例,肾脏疾病14例;采用ELISIA法测定胸腔积液中的NT-proBNP。结果充血性心衰患者胸腔积液中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以胸腔积液NT-proBNP1 410 pg/ml为截定点,其诊断充血性心衰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98.5%(P均〈0.05)。结论充血性心衰患者胸腔积液中的NT-proBNP明显升高,对其进行测定有助于充血性心衰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B型利钠肽测定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343例因CHF住院的患者,入院时测定BNP,同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胸片测定心胸比率(CTR)。出院前复查一次,随访观察患者3个月内的病死率、再住院率,作为终末事件。结果①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157±15)pg/ml、(341±22)pg/ml、(597±33)pg/ml、(1245±38)pg/ml。心功能越差,BNP越高,不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BNP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②BNP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8,P<0.05)。③343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5例,3月内再次入院22例。事件组27例,其BNP水平为(1683±124)pg/ml,非事件组316例,其BNP水平为(468±48)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4.将出院前BNP>1500pg/ml作为评估终末事件的界值,其预测预后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92.7%。5.对CHF患者的性别、年龄、LVEF、LVDD、BNP、病因等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BNP与预后关系最密切。结论本文提示BNP较LVEF评价CHF更确切可靠,动态观察BNP变化水平是CHF患者有效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氨力农治疗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观察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6~81岁,平均54.6±1.6岁.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Ⅲ级28例,Ⅳ级32例.冠心病24例,风心病32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方法:治疗前先用超声心电图(UCG)测LVEF,随后将氨力农1mg/k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于5分钟内静注,继以7.5mg/(kg*min)持续静滴6小时,每日1次,共7天,再测LVEF.同时均应用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及消心痛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68例诊断为CHF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体检的41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空腹血浆BCAAs水平、NT-pro-BNP,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值。比较两组血浆BCAAs水平及其与NT-pro-BNP、LVEF的关系。结果: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CHF患者血浆BCAA水平、LVEF均低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NYHA分级增加,NT-pro-BNP逐渐升高,LVEF逐渐降低(P<0.01),而BCAAs水平无明显变化;Spearson偏相关分析显示经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校正后,CHF组BCAAs水平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168,P<0.05),而与LVEF无关(r=0.069,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BCAA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的强心利尿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D%)、心脏指数(CI)、二尖瓣舒张期E峰和A峰的比值(E/A);化验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D%)、心脏指数(CI)、二尖瓣舒张期E峰和A峰的比值(E/A);血浆BNP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恶化,改善心功能,致咳副作用明显低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水平变化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9例AHF患者根据Forrester法临床程度床边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另选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A125水平。随访住院期间和30d心源性死亡和心功能恶化再住院等终点事件。结果 AHF各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心功能Ⅲ级组、Ⅳ级组CA125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血清CA12535U/ml且NTpro BNP5000 pg/ml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回归分析显示CA125升高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0d病死率和再住院率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AHF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且与近期病死率和再住院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为器质性心脏病终末阶段 ,病死率高。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CHF的实验研究和初步的临床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双心室起搏治疗CHF的费用昂贵 ,严重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发展。自 2 0 0 1年 1 2月以来 ,对 6例需植入DDD起搏器且有不同程度CHF的患者行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时的急性血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资料和方法  6例患者均为经严格选择需植入DDD起搏器且有不同程度CHF患者 ,男性 4例、女性 2例。年龄49~ 72 (60 2± 9 6)岁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4例 ,2例合并有完全性左束支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