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
我科自70年代应用房角入口分离术(简称房角分离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本文对随访的手术效果及临床征象进行了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共随访41例(71眼),双眼29例(58眼),单眼13例(13眼)。男31例(53眼),女10例(18眼),男女之比约3∶1。71眼中做过2次房角分离术者5例(6眼),第1次行房角分离术,第2次行外滤手术者2例(3眼),做过3次手术者2例(4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EI)联合术中房角镜直视下房角分离术(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21-12-01/2023-03-31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的中晚期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65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32眼行PEI+GSL+GT,对照组32例33眼行PEI+GSL。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1 wk,1、3、6 mo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术前和术后6 mo时分别评估视野、杯盘比、前房角开放范围、前房深度、RNFL平均厚度。

结果:PEI+GSL+GT组术后6 mo眼压和平均眼压降幅(16.68±2.65、11.12±8.53 mmHg)与PEI+GSL组(18.71±2.51、8.32±4.17 mmHg)有显著差异(P<0.05),眼压降幅率无差异(44.57%±21.79%和35.20%±17.94%,P>0.05)。术后6 mo两组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BCVA、前房深度、房角关闭范围均较术前改善(均P<0.01),PEI+GSL+GT组术后6 mo的药物减少数量和房角开放范围均大于PEI+GSL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6 mo的视野平均偏差、杯盘比及RNFL平均厚度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PEI+GSL+GT组手术完全成功率为81%(26/32),手术条件成功率为94%(30/32); PEI+GSL组手术完全成功率为58%(19/33),手术条件成功率为76%(25/33)。两组间手术成功率均有差异(完全成功率χ2=4.275,P=0.039; 条件成功率χ2=4.040,P=0.044)。两组患者均未见危及视力的并发症及再次手术。

结论:对于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PEI+GSL+GT治疗比PEI+GSL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28例(28眼)。均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月至2年,平均8.7月。结果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为(24.25±3.09)mmHg,术后随访平均眼压降至(15.48±1.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5,P=0.04)。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74±0.43)mm增加到术后的(3.19±0.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9,P=0.000)。术后前房角均增宽,术前前房角关闭的部位基本开放,遗留的前房角关闭均≤90°。所有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晶状体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既可控制眼压又可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婴幼儿性青光眼 (prim ary infantile glaucoma)即一般意义上的先天性青光眼 (congenital glaucom a) ,因出生时已有小梁或房角发育异常 ,大部分出现先天性婴幼儿性青光眼三联症 (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和眼球增大、角膜混浊等典型症状而就诊 ,一般在 1周岁内即被发现 ,但由于这种始发于子宫内的先天性青光眼出生时就有眼球增大、角膜混浊和不可克服的弱视存在 ,所以愈后很差 ,当属眼科重症 ,我科1995年 2月~ 2 0 0 0 0年 5月对收治的 13例 (15眼 )患儿施行房角入口分离术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15例用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效的虹膜粘连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用campbell法行房角粘连分离术,收到满意疗效。15例患者中引起房角关闭的原因为人工晶体和无晶体性瞳孔闭锁5例;巩膜扣带术后4例;晶体性青光眼2例;视网膜广泛脱离、白内障术后房水错向流动、角巩膜裂伤修复术后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各1例。房角关闭的病程:13例为1~17个月(平均3±2个月),2例时间不详。周边虹膜前粘连堵塞小梁的范围为240°~360°,其中12例(80%)为全周房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青光眼为前房角发育异常,房水排出障碍,引起眼压增高的一种眼病,是儿童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为探索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手术,我科自1976年进行了小梁切除合并房角分离术(简称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经1~16年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7人,双眼58人,共125眼,男49人,女18人,男女之比近3:1:就诊年龄最小40天,初生时即发现角膜大及有症状者28人,3岁内发病55人,就诊年龄6个半月内29人,3岁内42人,6岁前54人。角膜直经为12~16mm,以13~14mm居多。在有眼压记录的109眼中,眼压正常21眼,23~35mmHg36眼,36~60mmHg48眼,60mg以上4眼。125眼接受手术136次,其中7眼2次手术,2眼3次手术。随访时间为1~10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EI)联合房角分离术(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方法,于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连续纳入中晚期PACG患者50例50眼,所有患眼均接受PEI+GSL+GT,...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术后房角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37眼),其中前房角关闭范围≤180°者16眼,>180°者21眼,均在表面麻醉下行角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其手术前后的房角状态,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视力进行对照观察。结果:随访3~24mo术后房角状态与术前比有3眼大部分开放,余房角均开放,随访期内未见房角关闭及粘连范围扩大,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4.3±4.1)mmHg,较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6.4±3.2)mmHg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6,P<0.01),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2.0±0.3)mm,增加到术后的(3.2±0.4)mm,视力除2眼有视神经萎缩外,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于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眼压,开放房角,加深前房,提高视力,与滤过性手术相比,手术并发症少,是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孙重  吴作红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1):1930-1933
目的:研究房角关闭≥180°(动态房角镜检)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前后房角形态的变化,并评价此手术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2013-01/12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房角关闭≥180°(动态房角镜检)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9例79眼术前、术后1、6mo的房角形态、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前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小梁网与虹膜间夹角500(TIA500)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房角粘连度、最佳矫正视力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

结果:术后1mo 58眼无需用药眼压控制正常,术后6mo 56眼无需用药眼压控制正常。术后1、6mo与术前相比房角粘连情况、AOD500、TIA500、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除8眼视神经萎缩无改善,其余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

结论:对于单纯性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是安全有效的; 对于病史较长、虹膜附着位置靠前的非瞳孔阻滞性及多种机制共存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则术后可能需要联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镜直视下房角分离术治疗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到2020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17例(25眼)晚期PACG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房角镜直视下房角粘连分离术。术后随访6~24(15.64±4.35)个月。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眼压、视力、用药情况。1例患者术后眼压失控,再次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此患者除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外其他资料未纳入统计。结果 16例(24眼)患者术后眼压为(15.53±5.13)mmHg(1 kPa =7.5 mmHg),比术前用药下眼压[(24.85±10.64)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0,P=0.000)。术后用药种类和滴数均比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17,P=0.004;Z=-3.338,P=0.001)。术后16例(24眼)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05±0.00)logMAR,较术前[(0.28±0.41)logMAR]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5,P=0.008)。17例(25眼)患者并发症发生或手术失败共有4例(4眼):1例患者术中发生房水迷流,经睫状体扁平部穿刺放液后完成手术;2例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给予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加后囊膜切开术;1例患者术后眼压失控再次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logistic回归分析4例发生并发症或手术失败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年龄≤50岁、眼轴长度<22 mm、晶状体厚度<4.5 mm、晶状体混浊程度较轻是发生并发症或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镜直视下房角分离术治疗晚期PACG有效,但对年轻、短眼轴、晶状体厚度较薄及晶状体混浊较轻的患者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急性前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38例40眼。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月至12月,平均8.3月。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术后3月38例40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前眼压(28.4±3.2)mm Hg,术后3月眼压(12.6±2.9)mm Hg,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前房深度(1.85±0.32)mm,术后前房深度(3.10±0.25)m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房角镜检查30例32眼房角开放,6例6眼粘连范围〈90°,2例2眼粘连范围为90°~180°,术后随访期间无再次粘连及关闭者。术后有28例30眼视野较术前好转,10例10眼视野无明显变化。结论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有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和开放房角等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术中房角镜直视下钝性房角分离术后视力、眼压、房角参数、房角宽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08/2021-02就诊于我院眼科,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80眼。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IOL植入联合术中房角镜直视下房角钝性分离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wk,1、3、6mo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并同期行房角镜检查评估房角开放情况,对所得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wk,1、3、6mo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提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视力无差异(P>0.05)。术后1wk,1、3、6mo眼压均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各时期眼压无差异(P>0.05)。术后1wk,1、3、6mo ACD均较术前有所加深(P<0.05),术后各时期ACD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wk,1、3、6mo TIA均较术前增宽(P<0.05)。术后各时期TIA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wk,1、3、6mo AOD500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术后各时期AOD500比较无差异(P>0.05)。患者术前上象限、鼻侧象限、下象限及颞侧象限房角宽度与术后1wk,1、3、6mo时相比,宽角眼数明显高于术前,房角宽度构成与术前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IOL植入联合术中钝性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可显著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增加中央前房深度,开放房角,且术后效果稳定,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7例61眼,(其中前房角关闭≤180°者37眼,>180°者24眼),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行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结果47例(61眼)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4.79±4.16)mmHg(1mmHg=0.133kPa),较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4.08±3.23)mmHg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6,P<0.001)。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央前方深度由术前的(2.02±0.31)mm增加到术后的(2.91±0.28)mm,术后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术前关闭的前房角有不同程度地开放。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良好控制眼压和迅速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6.
何静  谢平  欧阳君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7):1251-125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有白内障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03/2014-03收治的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3例83眼,术前均无用抗青光眼药物史,查房角后分为两组:A组患者39例39眼,房角关闭<180。;B组患者44例44眼,房角关闭≥180。。观察手术后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及术后的眼压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后随访1a。结果:两组视力均提高明显,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增宽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mo A组眼压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够显著地增加前房深度,开放房角,有效地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功能等优势。尤其是房角关闭在180。以内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奇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331-233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6例96眼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前房角粘连关闭18°~270°(含270°)(A组)和大于270°(B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未见后囊破裂。经治疗随访6mo后,A组眼压和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较少,周边前房角深度和远视力以及房角粘连关闭范围均优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各5例,5.8%),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前房角粘连关闭在18°~270°(含270°)之间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04/2015-10我院收治的73例80眼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眼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分级和并发症,分析该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视力:术后1wk,1、2、6mo,1a平均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术后1wk,1、2、6mo,1a平均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深度:术后1wk,1、2、6mo,1a前房深度平均值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分级:术后1wk,1、2、6mo,1a分级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安全有效,可增加前房深度,改善前房角开放程度,并能提高视力和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技术效果。方法运用前房角分离技术或联合白内障摘出治疗28例(28眼)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测量术后1周、10月的眼压。结果术后1周眼压均低于21mm-Hg;10月复查,患病1年之内的21例中眼压控制18例(85.71%),患病1年之上的7例中眼压控制5例(71.43%)。结论前房角分离术是将前粘连的周边虹膜从前房角上分离开,恢复小梁的功能,充分运用其生理性的房水循环通道,该术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再发生粘连可以重复手术,小梁功能丧失后可以重新做眼外引流手术。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超乳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 0 0 1年 1月~ 2 0 0 4年 4月 ,2 4例 2 7眼合并晶状体浑浊的急性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UBM及前房角镜观察手术前后的前房角粘连范围和前房深度的变化。随访 2月至 3年 ,平均 2 4月。结果 术后随访 2 5眼 (92 5 9% )最佳矫正视力比术前明显提高 ,最终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 2 0眼 (74 0 7% )术后前房角全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使此类患者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