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丹蛭片联合蝮龙抗栓丸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复方丹蛭片联合蝮龙抗栓丸口服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蝮龙抗栓丸口服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78%,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蛭片联合蝮龙抗栓丸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风复元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风复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风复元汤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阳复元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家医院入选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2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5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温阳复元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治疗28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完成研究109例,对照组完成研究106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为7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以明显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风复元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证属气虚血瘀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血塞通组、中风复元方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综合评价中风复元方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验证,采用中风复元方治疗中风病总有效率为96.67%,基础治疗组及血塞通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76.6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中风复元方组总有效率为90%,基础治疗组及血塞通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66.6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风复元方组在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方面及中医证候方面均优于基础治疗组和血塞通组(P<0.05)。结论:中风复元方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扶阳复元汤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及S-100B蛋白、神经肽Y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扶阳复元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S-100B蛋白、神经肽Y含量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治疗后S-100B蛋白、神经肽Y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以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S-100B蛋白、血浆NPY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吸氧、抗生素预防感染、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元活血汤(药用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治疗4周随访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7~15d胸腔积血、空气吸收,平均11.2d;对照组为10~20d,平均16.7d。治疗组平均住院14d,对照组平均住院25d。[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自发性气胸,可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90例采用秩和检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用西药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随访复发率为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随访复发率为6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曾盛和 《中医药导报》2006,12(12):25-25,48
目的:观察通脑复元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患者9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通脑复元汤,对照组49例予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脑复元汤确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之一。  相似文献   

9.
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8例,应用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0%。[结论]以平肝和中降气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汤晓莉  王梅 《陕西中医》2014,(6):662-66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调护技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中医综合调护治疗中风恢复期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122例住院患者辨证分型治疗;肝肾阴虚补肾解毒汤;风痰火亢化痰解毒汤;痰热腑实清热凉血方;风火上扰补阳还五汤;痰湿蒙神脑血康口服液,10mL/次,1次/d;风痰瘀阻活血化瘀汤,1剂/d,水煎200mL,1次/d;气虚血瘀复方丹参片,0.96g/次,3次/d。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控制42例,显效41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85.2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眼针治疗,对照组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复发率仅有8.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0.8%。复发率13.3%。[结论]眼针治疗脑中风的疗效近期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7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施以正确的中医整体护理,包括中医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二便护理、情志护理、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等。[结果]在中风恢复期开展的中医辨证护理,总有效率达到84.3%。[结论]中风恢复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中医护理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住院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针刺组29例,在西药治疗同时采用眼针、头针、眼针及体针针刺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应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28天后观察疗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3.10%,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针刺康复并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针刺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住院3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针刺配合功能恢复训练,对照组只配合针刺治疗,评定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治疗2个疗程,15例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5例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配合功能恢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药针剂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中药针剂治疗(对照组)与中药针剂配合针灸治疗(治疗组)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住院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血塞通25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d。治疗组46例,在对照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1%;经统计学x~2检验,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针剂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中药针剂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药组。对照组:用氟西汀20mg,每天1次口服,并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活血解郁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与康复训练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均按照神经内科诊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康复训练:运动治疗(PT)+作业治疗(OT).治疗组30例针刺:头针+体针.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1次/d,每周针刺6d:康复训练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00%。治疗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与康复训练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2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及心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残损及残疾水平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4%,显著高于对照组61.9%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0.05)。治疗组上下肢体运动评定(FM A)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且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偏袒患者的疗效,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