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眼球损伤是造成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法医鉴定工作中较常见,常形成眼部挫伤,引起视力的暂时下降,大多经治疗能够恢复。当受害人原有一定的视力障碍时,再次受到外力的损伤时视力进一步下降,进行法医学鉴定时常可引起当事人的异议,而提出重新鉴定,影响案件办理的正常进行。笔者在日常的检案工作中遇到一例上述情况,鉴定结论出来后,引起当事人的异议,后经历多次鉴定,使办案人员无所侍从,给案件的办理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调查仙居县部分60岁及以上老年人盲和低视力患病情况及致病原因。方法对仙居县60岁以上白内障复明老年人,分别检查小孔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和直接检眼镜等仪器检查受栓者外眼、眼前节及眼底等情况。根据小孔视力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标准A)、日常生活视力和视力损伤标准(标准B)计算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结果以标准A计算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单眼低视力患病率为4.5%,双眼低视力患病率为2.6%;单眼盲患病率为3.9%.双眼盲患病率为2.5%。根据标准B计算视力损伤和盲患病率,视力损伤患病率为5.5%,单眼盲患病率为5.1%,轻度双眼盲患病率为0.6%,重度双眼盲患病率为1.8%。低视力和盲患病率在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方面存在差异。可致低视力和盲性眼病中以白内障占51.3%,其次为屈光不正(21.3%),再次是角膜病(11.3%)。结论仙居县部分老年人盲和低视力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性与文盲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分别高于男性与非文盲。白内障、屈光不正和角膜病应是仙居县部分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5.
6.
糖尿病性眼病,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致盲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绝非耸人听闻。 糖尿病如何导致眼睛失明的呢?眼是人体组成的一部分。象糖尿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刘晓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5):97-1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术后发生低视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月在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置换术治疗的395例DC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根据视力水平将患者分为低视力组(53例,矫正视力<0.3)和对照组(342例,矫正视力≥0.3)。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低视力的因素。结果 395例DC患者中术后3个月发生视力低下53例,术后低视力发生率为13.42%(53/39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黄斑水肿、术后空腹血糖(FBG)(>6.32 mmol/L)、术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30 mmol/L)、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0.57 mg/L)、术后血清白介素-6(IL-6)(>31.15 pg/mL)、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77.34 pg/mL)水平是DC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视力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后黄斑水肿及FBG、HbA...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布洛芬的眼部不良反应主要有视力下降、色弱、中毒性弱视等;保泰松主要可以导致中毒性弱视、视网膜出血等;消炎痛可引起视力模糊和失明,视网膜病变及角膜基质混浊等。乙酰水杨酸对眼睛的主要副作用有中毒性弱视、幻视、皮质盲、眼球震颤、散瞳过敏性结膜炎、低眼压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会逐渐减退,这时眼部自身的疾病和由于其他系统老年性疾病累及的眼部疾病发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然而,许多中老年人对眼睛的保健关注不够,有的甚至眼底都出现病变了却还浑然不知,长期下去会有致残和致盲的危险,应该引起重视。那么,中老年人可能罹患的眼病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常引起的眼部症状有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睛胀痛、畏光流泪、睁眼乏力等,甚至会造成视野缩小、视力锐减,因此,在临床中应引起医生的重视。当病人出现上述症状,专科医师不能找到相应解释时,不排除颈椎病变引起之可能。这些病人还常有头晕头痛、颈部酸痛、手指麻木、持物无力等症状。这些由于颈椎病所引起的眼疾称为颈性视力障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