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将外科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225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16例,观察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气道护理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6.5%和27.6%(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112.61±45.98)h和(132.82±52.11)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持续声门下吸引在ICU预防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是否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将入住ICU行MV超过48 h患者分为观察组(持续声门下吸引组)和对照组(常规人工气道组),分析2组患者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28.12%和48.39%,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6.9 d和9.7 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9 d和22.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有效的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治疗时间,减少ICU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间歇性声门下冲洗联合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100例气管切开急性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切开套管,进行常规气管切开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声门下可冲洗、吸痰的气管切开套管,在常规气道护理的基础上,间歇行声门下滞留物的冲洗、吸引,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VAP发生率为38.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下冲洗联合吸引可以显著降低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0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VAP危险因素以及制订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未发生VAP患者37例,发生VAP患者33例,机械通气时间、意识状态、误吸等与VAP发生有关。结论重症监护室VAP患者病死率高,临床需要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规范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加强消毒隔离,避免声门下吸引防误吸等,对降低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机治疗患者94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VAP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治疗效果及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前行声门下吸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5年9月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每2h翻身前行声门下吸引,对照组患者不管有没有翻身每2h行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情况和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发生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前行声门下吸引,可以提高吸引效果,减少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研究持续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再插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23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气管插管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管气管导管,插管后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至拔管;对照组未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直至拔管。观察两组的5 d内脱机病例数及其VAP发生率、24 h内再插管率;5天以上脱机病例数及其VAP发生率、24 h内再插管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的5 d内脱机患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5 d内脱机患者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 d内脱机患者的24 h内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5 d以上脱机患者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5 d以上脱机患者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 d以上脱机患者的24 h内再插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能降低VAP发生风险,但可能因气道损伤增高再插管率,尤其是对需机械通气较长时间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声门下与气管插管气囊间误吸物流入下呼吸道,从而减少VAP的发生[1]。我科采用恒定的负压行持续声门下吸引,间断冲洗引流气囊上分泌物,取得良好的效果,明显减少和延迟VAP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142-143
目的拟通过观察应用氯己定对应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了解该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寻求临床上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方法将93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氯己定口腔护理,每天3次;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每天3次。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早发型VAP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迟发型VAP及VAP相关病死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临床上应用机械性辅助通气的患者,应用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早发型VAP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淑清  秦志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4,(22):111-113,11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声门下吸引法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去除各种干扰因素,观察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所占比例、发生VAP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及两组患者每日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将分泌物留取1∽2 ml做隐血试验,记录两组隐血试验的阳性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但对照组的VAP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优于实验组。结论两种声门下吸引方式均能有效防治VAP的发生,持续声门下吸引能保证分泌物被及时被抽吸出来,但容易导致气道黏膜的损伤出血,影响局部血供,间断声门下吸引对气道黏膜刺激较小,且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使用间断声门下吸引法优于持续声门下吸引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COPD患者机械通气在24 h以上患者90例,分为干预组43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实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时间比较。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VAP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干二科收治高龄机械通气27例,观察组14例于机械通气初期给予咪达唑仑,对照组13例未给任何药物。观察两组呼吸、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呼吸、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现低血压,给予相应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未出现不良情绪,对照组均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结论高龄患者对气管插管耐受性差,给予咪达唑仑可最大限度降低氧耗,系统的护理可避免发生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HAMD评分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加快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通气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72例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死亡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23.48±10.14)、(84.56±6.85)mmHg控制更为合理。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震颤结合体位引流用于密闭式吸痰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震颤结合体位引流用于密闭式吸痰的排痰效果。方法选择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密闭式吸痰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辅以震颤结合体位引流法。比较两种操作方法每次排痰量、吸痰彻底情况、吸痰前后10min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日均吸痰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和发病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密闭式吸痰辅以震颤结合体位引流法在每次排痰量、吸痰彻底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密闭式吸痰法(P<0.05);在吸痰前后10minSpO2的变化方面,两操作法吸痰前后SpO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日均吸痰次数、VAP发病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统计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震颤结合体位引流用于密闭式吸痰可以提高密闭式吸痰的有效性,可以彻底吸净痰液,减少吸痰次数,减少因频繁吸痰而引起患者不必要的刺激,延迟VAP发生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戴景存 《中国医药》2012,7(9):1074-1076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因肺外源性病因引起的ARDS患者46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26)常规治疗外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机械通气;对照组(n=20)常规治疗外给予机械通气.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天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合指数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第1、3天hs-CRP[对照组分别为(102±22)、(64±17)mg/L比(138 ±29) mg/L,观察组分别为(126±21)、(118±18)mg/L比(132±28) mg/L]、IL-6[对照组分别为(16±5)、(13±4) μg/L比(24±7)μg/L,观察组分别为(24±6)、(22±4)μg/L比(25±7)μg/L]、TNF-α[对照组分别为(402±25)、(286±17 )ng/L比(506±30) ng/L,观察组分别为(498 ±29)、(468±26)ng/L比(502±30)ng/L]的下降及动脉血氧合指数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亦优于对照组同时点;2组治疗后第1、3天APACHEⅡ分值[对照组分别为(26±6)、(22±5)分比(29±7)分,观察组分别为(22±5)、(18±4)分比(30±7)分,均P<0.05]及动脉血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照组分别为(186 ±40)、(220±43)比(170±37),观察组分别为(246±44)、(320±56)比(168±37),均P<0.05],观察组在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d比(7±3)d,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肺外源性ARDS患者体内炎性递质,改善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7.
李云会  王芳  方宏  孙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98-22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改进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22.1 d,对照组为36.2 d;干预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发生呼吸机肺炎18例,发生率为25.0%。以上2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并撤除机械通气1 h后,在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心率方面,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符合条件的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给予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