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随访并观察冠脉介入术(PCI)后ISR组与非ISR组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ISR的可行性。方法对133例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IVUS检查随访,造影证实ISR组17例,共22个病变;非ISR组103例,共138个病变;测量并比较两组外弹力膜横截面面积(EEM)、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MLA)及内膜增生面积;术前及随访时均检测血清P-Selectin、Hs-CRP水平。结果与非ISR组比较,ISR组有更大的斑块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更少的最小管腔面积。其中斑块面积、内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弹力膜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ISR组经皮冠脉介入术前后P-Selectin、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术后P-Selectin、Hs-CRP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P-Selectin、Hs-CRP水平较术前升高,监测Hs-CRP及P-选择素水平对PCI术后ISR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激活素(ACT-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5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及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术前及术后血浆MMP-9和ACT-A的含量。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MMP-9及ACT-A术前术后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CI术后血浆ACT-A水平较术前下降,而术后血浆MMP-9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且术前ACT-A与MMP-9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MMP-9水平增加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而术前ACT-A升高与炎症损伤相关,冠状动脉斑块越不稳定其增高水平越明显。ACT-A有望成为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良好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急诊PCI治疗的STEMI并糖尿病患者123例,分为常规治疗组61例和替罗非班组62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前及术后的血清MMP-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PCI术后12个月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和病变血管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血清MMP-9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在PCI术后MMP-9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I术后替罗非班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清MMP-9水平增高,替罗非班能通过降低MMP-9的表达来降低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比较药物洗脱球囊和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住院,年龄在18~80岁之间,经冠脉造影诊断为DES-ISR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DEB组和第二代DES植入组.术后12个月复查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比较两组MACE发生率、靶病变重建率、原病变处IVUS再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新生血管内膜增生面积的差异.结果 术后1年DEB组新生内膜增生面积较第二代DES组小,两组MACE发生率、靶病变重建率、IVUS再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相当.结论 DEB较第二代DES能更有效抑制DES术后冠脉内膜增生,其在DES-ISR患者中的远期疗效与第二代DES植入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粥样斑块破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测定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12~24h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n=70)与之对照。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MMP-1,MMP-9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MMP-1,MMP-9增高与斑块破裂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冠心病(CHD)组6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夹心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MMP-9水平,冠心病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和多支病变,按病变处斑块形态分为1型、2型和3型斑块,分析各组之间以及CHD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相应血清MMP-9浓度的关系。结果血清MMP-9水平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较对照组依次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多支冠脉病变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单支冠脉病变组,2、3型斑块组MMP-9水平高于1型斑块组。结论血清MMP-9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粥样斑块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李丹  姜一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3):289-290,I000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人股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标本40个,以脂核面积占斑块面积40%为标准设立不稳定斑块(UP)组和稳定斑块(SP)组,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分布特点。结果HE染色见UP组标本脂核面积大,纤维帽薄弱,斑块内可见大量的泡沫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部常见内膜损伤。MMP-2、MMP-9在UP组表达高于SP组,在UP组肩部表达最高[分别为(18.71±7.64)、(18.53±2.34)A]。结论肩部是不稳定AS斑块易损部位,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AS斑块失稳定过程。  相似文献   

8.
阿魏酸钠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的再狭窄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并观察PCI前后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行冠脉内支架安置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PCI术后予阿魏酸钠治疗。分别测量2组PCI术前,术后即刻、12 h、1 d、3 d、7 d的ET-1及NO水平。术后3 d行冠脉CT检查,测定支架处管腔面积,6 mo后再次行冠脉CT检查,测定支架处最窄处面积,分别计算2组6 mo后的管腔丢失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术后即刻及12 h的ET-1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2组对比,各个时段的ET-1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 0.05);NO水平在术前2组无明显差异,在治疗组术后即刻NO水平为(1.7±s 0.6)ng·L-1,对照组为(1.7±0.5)ng·L-1,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2 h、1 d、3 d、7 d的NO水平,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 mo后PCI术支架处的管腔丢失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39±0.28)%,(0.5±0.3)%,治疗组的管腔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CI术后应用阿魏酸钠,可能有在受体水平阻滞ET-1的作用,同时增加NO水平,从而抑制内膜的增生,为预防PCI术后再狭窄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10例冠心病患者,行PCI(PTCA/PTCA+支架术),观察疗效,测定MMP-9和hs-CRP水平变化。结果 110例患者共安置支架126枚,支架全部成功地置入靶血管病变部位;有1例双支病变患者因导丝不能通过前降支狭窄部位放弃,3例患者发生无再流现象,手术成功率为96.4%。术后MMP-9水平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 PCI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是满意的,监测血清MMP-9和hs-CRP水平可了解PCI治疗效果和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手术彻底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后联合药物治疗对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健康育龄妇女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在术前、术后18个月的白细胞介素-8 mRNA(IL-8 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VEGF)水平.结果术前病例组在位内膜IL-8 mRNA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组,且增生期、分泌期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术前及术前增生期、分泌期病例组MMP-9、VEGF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且术前阳性表达率高于术后18个月(P<0.05),增生期与分泌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Ms患者存在在位子宫内膜异常情况,手术联合药物治疗EMs可显著改善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微环境,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对60名AMI患者在PCI治疗前后进行血清ADMA、Hcy和MMP-9水平的测定,并与30名健康者比较。结果 AMI患者在PCI术前血清ADMA、Hcy和MMP-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PCI术后1个月与正常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DMA、Hcy和MMP-9水平呈正相关(r=0.5901,r=0.5083,r=0.5242,P<0.01)。结论 PCI术有利于AMI患者冠状动脉内皮的修复和炎症反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凯  ;付乃宽 《中国药房》2009,(27):2141-2143
目的:观察蒜素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狭窄的辅助临床疗效。方法:1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且经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蒜素治疗(常规治疗+蒜素)和常规治疗组各75例,疗程1年。观察患者再狭窄的生化指标内皮素-1、C反应蛋白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以及1a中心绞痛发生情况和冠脉造影对照情况。结果:蒜素治疗组患者中有66例无心绞痛再发作,有效率为88%;常规治疗组57例,有效率为7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蒜素治疗组患者在冠脉造影再狭窄畅通维持情况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蒜素治疗组内皮素-1和C反应蛋白相对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NO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蒜素作为植物用药,对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阿托伐他汀减轻兔血管损伤后再狭窄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兔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与PKC、MMPs的关系。方法将40只健康日本大耳兔,♂,分为5组,每组8只,模型组及阿托伐他汀高(2 mg.d 1)、中(1 mg.d 1)、低(0.5 mg.d 1)剂量组均行髂动脉二次损伤造模术,假手术组仅结扎股动脉。一月后取靶血管切片HE染色,图像分析仪检测各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指数及狭窄指数;免疫组化检测各靶血管MMP-2、MMP-9、PKC表达。结果经髂动脉二次损伤能成功建立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与模型组相比,随剂量升高,阿托伐他汀各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膜增生指数及狭窄指数显著降低,管腔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此同时,靶血管MMP-2、MMP-9及PKC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轻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KC途径抑制靶血管MMP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 mL/次,2次/d,连用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与下调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抑制气道重塑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择期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因错过急诊再灌注治疗时机的STEMI患者一周后行择期PCI术,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替罗非班组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持续至术后36—48h,对照组行常规PCI,观察两组冠脉复流、30d再梗及死亡情况,并观察其出血并发症、安全性。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无慢血流及无复流(TIM10—2级)发生,TIMI3级血流100%,对照组TIM10~2级血流发生率13.0%,TIMI3级87.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替罗非班组无再梗死及死亡。对照组再梗死及死亡发生率为4.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择期PCI中应用可改善冠脉血流,减少术后再梗及死亡,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帅 《中国当代医药》2013,(17):97-98,100
目的观察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使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人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41例,分为3组,试验组(老年、替罗非班组)46例,对照1组(非老年、替罗非班组)41例,对照2组(老年、常规肝素组)54例。试验组及对照1组于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观察各组PCI术后15min TIMI3级血流率,并比较术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1组相比,术后血流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2组相比,术后TIMI3级血流率高于对照2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48h内试验组轻度出血发生率较对照1组及对照2组均无明显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较对照2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段抬高AMI行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获得更好的心肌灌注,降低老年患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而不良反应并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影响。方法符合STEMI入选取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调脂等治疗,术中加用盐酸替罗非班以输液泵持续泵入,对照级除未加盐酸替罗非班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2组术中都常规应用普通肝素。联合应用TMP(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和SumSTR(Sum ST-segment resolution)方法对心肌组织的灌注进行评价。结果2种评价方法均显示:治疗组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灌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后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PCI组)和非PCI治疗患者69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分别在人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进行综合评定。结果(1)PCI组在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的MID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1年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组:2.44%;对照组:5.80%)(P〉0.05)。结论PCI术与非PCI治疗均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但PCI术提高生活质量的幅度较非PCI治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