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上腹部虚拟平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患者进行第二代双源CT上腹部增强检查,包括常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时期双能量扫描。取动脉期图像,利用LiverVNC软件处理得到虚拟平扫CT图像,与常规平扫比较各组织CT值、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平扫和虚拟平扫所测组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代双源CT技术改进及软件升级后,上腹部增强扫描双能量成像中,虚拟平扫可以取代常规平扫,能够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在颈椎外伤CT扫描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颈椎外伤患者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方法 162例患者,分别用16排和64排螺旋CT进行颈椎检查扫描:常规剂量42例;低剂量可调管电流高管电压60例;低管电压60例。扫描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有效剂量,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做出计算。结果多螺旋CT发现17例颈椎骨折。低剂量可调管电流降低了51%-60%。常规剂量,低剂量高电压和低电压低剂量的平均有效剂量,平均图像噪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名影像科医师主观评估3个检查组的图像质量,在评分上无显著不同。结论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进行多螺旋CT低剂量扫描,剂量降低60%-70%时,同常规剂量相比,图像噪声有少量增加外,但主观图像质量评估并没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MSCT),采用适宜噪声指数的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获得稳定的腹部CT扫描图像,并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50例需接受64层MSCT腹部扫描的患者为自动毫安组,采用自动管电流扫描技术检查;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预设噪声指数(NI),A组为8,B组为10,C组为12,管电流设置范围为30~600mA。同期接受常规腹部MSCT(采用固定管电流扫描技术)检查的50例患者为固定毫安组,管电流520mA。其余扫描参数相同。记录各组CT辐射剂量并进行比较,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图像的平均噪声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各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毫安组的辐射剂量大于各自动毫安组的辐射剂量。固定毫安组、自动毫安A、B、C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97±0.56、2.94±0.98、2.76±1.02、2.54±1.33,自动毫安A、B组的图像均能达到临床诊断要求。自动毫安组中,噪声指数较低时,不同组织的图像噪声较固定毫安组的图像噪声变异度小,图像更加均匀。固定毫安组图像的平均噪声与BMI呈正相关(R2=0.484 6,P<0.05)。自动毫安组图像的平均噪声与BMI无相关性(R2=0.002 3,P>0.05)。结论 ATCM应用于64层MSCT低剂量腹部扫描时可以在降低射线剂量的基础上获得稳定的图像质量,噪声指数设定在10以内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腹部CT检查中应用角度剂量调节技术降低CT扫描剂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扫描参数相同,研究组使用D-DOM,对照组不使用D-DOM,记录每次CT扫描的剂量指数(CTDL),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按优、良、差3级双盲法评价,并测量图像噪声。结果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判结果,经x2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对照组略低于研究组,经t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剂量指数(CTDL)比对照组平均降低3.3mGy(23.7%),剂量长度乘积(DLP)研究组比对照组平均降低118.4mGy·cm(24.3%),两组剂量指数(CTD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统计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4、4.764,P0.05)。结论角度剂量调节技术在腹部扫描时能够在降低射线剂量的基础上获得可以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在成人胸部CT扫描中获得稳定图像质量并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成人胸部CT扫描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研究组2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扫描技术,研究组1与组2预设噪声指数(NI)分别为10、20;对照组采用固定管电流扫描技术。记录每位患者胸部扫描时的平均毫安秒(m As)、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由两位副主任医师独立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进行评分,≥3分被认为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并取每例患者肺尖部、主动脉弓水平、心脏水平及肺底部4幅图像,测量相应部位图像噪声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图像质量评价,与对照组比较,NI为10时,肺窗、骨窗及纵隔窗图像接受率和主观噪声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NI为20时,肺窗、骨窗及纵隔窗的图像诊断接受率和主观噪声评分均降低,纵隔窗降低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图像评分均达到了临床诊断接受标准。结论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行胸部CT扫描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应根据检查需求合理选择噪声指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图像质量及眼晶状体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受检者设置不同扫描条件进行轴位CT扫描,A组采用120kV、120mA,B组采用120kV、50mA,C组采用120kV、30mA进行扫描,评价三组图像质量和受检者眼晶状体所受的辐射剂量(CTDIv01)。结果A组图像评质量分为(11.2±0.7)分,高于c组的(4.9±.I.8)分(t=12.634,P〈0.05),与B组的(10.6±1.1)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CTDIv01分别为18.32mGy、7.63mGy和4.58mGy,B组和C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25、14.037,均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眶多层螺旋CT低剂量(120kV、50mA)扫描既可保证眼眶部病变的影像质量,又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8.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6,(2)
目前,肺癌发病率、病死率均居全世界恶性肿瘤首位,通过筛查来实现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唯一途径。胸部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肺癌筛查在肺癌高危人群中的作用已得到国际上的认同。我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遵循指南和共识,积极、规范地在肺癌高危人群中开展LDCT肺癌筛查,以改善我国肺癌的诊疗现状,使更多的人群受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表现,探讨三者在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综合诊断的480例PE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PE的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480例PE中,65例X线有轻微异常,表现为肺浸润影、少量胸腔积液、肺不张、心脏增大、肺动脉高压;215例CT平扫可见异常,表现为栓塞区的肺血流的低灌注、肺血流的不均匀灌注(马赛克灌注)以及栓塞肺动脉血管内局部直径及密度异常,栓塞较严重者可见肺体积的减小、右心影增大、肺动脉高压、腔静脉增粗;480例CTPA均显示异常,表现为栓塞肺动脉的充盈缺损、栓塞远端肺动脉变细、肺血流的低灌注及不均匀灌注、侧枝循环形成以及近心端肺动脉高压、心影增大。结论肺栓塞的X线平片、CT平扫及CT肺血管造影均可出现异常表现,在三种影像诊断方法中以CTPA最为确切,X线平片及CT平扫出现异常几率较小且其征象无明确的特异性,但一旦出现这些征象可提示疑诊,为进一步进行CTPA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肾癌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经典的根治术发展到保肾单位手术,以及最近发展的微创腹腔镜手术,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术前影像检查技术的提高[1]。MSCT肾脏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发展而日趋成熟,目前被广泛应用到泌尿系疾病的检查诊断中,该技术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源CT 80 kV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CTA检查、体质指数(BMI) ≤ 30 kg/m2的56例患者,按检查顺序分成A组(10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及B组(8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测量升主动脉(AO)根部的CT值及噪声(SD)、图像的信噪比(SNR);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的CT值及邻近组织的CT值,计算LM、LAD、LCX、RCA近段的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Likert4分法对每组患者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图像进行双盲主观分级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辐射剂量(4.36±0.71) mSv高于B组(1.75±0.40)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O、RCA、LM、LAD、LCX近段的CT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的噪声(47.17±7.76) HU较A组(29.73±4.21) HU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SNR、LM、LAD、LCX、RCA近段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用于诊断的冠脉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BMI ≤ 30 kg/m2的患者,在80 kV低管电压条件下行CCTA,能明显降低患者X线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各类型闭合性肾损伤在螺旋CT扫描中的表现,探讨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55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肾挫伤11例,单纯肾包膜下血肿14例,肾挫裂伤22例,肾撕裂伤和尿外渗5例,肾粉碎伤1例,肾蒂伤2例,合并肾外损伤有肝脾损伤、肺挫伤、血气胸、肠破裂、骨折等。手术探查16例,其中肾切除4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迅速、准确地判断闭合性肾损伤范围、程度、有无合并肾外损伤等,对伤情分类作出正确评估,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窦口鼻道复合体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副鼻窦CT扫描检查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行DSCT双源模式双能量成像扫描,50例行单源模式常规剂量扫描。记录扫描窗口显示的容积CT剂量指数,评价OMC区域内中鼻甲、钩突、上颌窦开口、筛漏斗、额隐窝、筛板6个重要解剖结构及其变异的显示情况。比较2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及不同扫描条件下所得图像质量显示正常结构及解剖变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双源CT双能量成像扫描,两组不同扫描条件下获得的图像及融合图像均能清楚显示OMC区的细微结构,图像质量良好,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与常规剂量扫描图像比较,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P>0.05)。常规剂量扫描时容积CT剂量指数平均为18.26mGy,双能量成像扫描时容积CT剂量指数平均为7.54mGy,较常规剂量扫描下降58.71%,两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明显降低患者在接受检查时的辐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SCT)多期表现,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该类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肾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肾恶性肿瘤29例,其中肾癌(RCC)27例,增强扫描呈动脉期明显强化,实质期为相对低密度;肾盂1癌2例,增强后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良性肿瘤5例,均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4例可测得脂肪密度,增强后软组织部分强化,而脂肪成分不强化,SCT表现典型.其他11例,肾囊肿10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病灶,增强后未见强化,结核性脓肾1例,表现为多发囊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呈环状轻度强化,低密度区未见强化.结论 SCT多期增强扫描及必要时薄层扫描,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差异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105例患者分为两组,5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PGA组),51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RGH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图像质量、冠状动脉斑块与心肌桥诊断以及狭窄程度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扫描时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主动脉CT值等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PGA和RGH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97±1.24)mSv、(14.37±1.59)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A组较RGH组有效辐射剂量减少约72.4%。PGA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数共736段,RGH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数共702段,两组间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分级评分、平均评分、斑块与心肌桥诊断以及狭窄程度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A相比RGH,辐射剂量明显减低,且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和CT资料9例,对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本组9例13个病灶中平扫呈高密度10个,等密度2个,低密度1个,未见脂肪及钙化影,增强扫描9个呈均匀强化、延迟强化。结论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这些表现,对提高诊断水平有相当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