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盛金峰 《海峡药学》2010,22(5):135-136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2例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64例口服利巴韦林,疗程均为7d,按手足口病控制指标,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2.2%)、总有效率(96.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0.3%和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治疗手足口病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组45例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治疗组在发热,皮疹、溃疡消退等临床症状持续天数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预后良好,能缩短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蒲地蓝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手足口病患儿2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1例与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5mg/(kg·d),脾氨肽1支/d,连用7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2%高于对照组的8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消退时间包括发热、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能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跃华 《中国药业》2013,(12):141-142
目的观察干扰素稀释液外用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5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7例给予干扰素稀释液外用联合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128例给予口服双黄连颗粒,观察两组疗效、病程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皮疹消退、热退、临床痊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素稀释液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58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给以常规治疗+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55%和75.8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和肿大淋巴结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可显著改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喷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喷剂喷咽口腔局部联合治疗,对照组以利巴韦林喷剂喷咽口腔局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8%,对照组为79.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喷剂喷咽口腔局部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吴卫锋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96-96,99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盐酸吗啉胍片与头孢羟氨苄分散片口服;治疗组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3~5d为1个疗程,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51,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1,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分散片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利巴韦林分散片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按手足口病控制指标,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利巴韦林分散片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地兰消炎口服液,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救治的6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对照组只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应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可以显著增加治疗效果,缓解口腔局部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蒲地兰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咽峡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蒲地兰消炎口服液,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50例中痊愈7例,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50例中痊愈5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蒲地兰消炎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病毒性心肌炎(VMC)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支持及清除自由基等,疗效欠佳如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探索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利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缬沙坦开展抗病毒及降低自身免疫损伤的治疗。结果蒲地蓝口服液联合缬沙坦治疗VMC 14 d后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60.0%(P〈0.01)。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联合缬沙坦加以支持疗法对治疗VMC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栀花口服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符合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西药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药组给予黄栀花口服液。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黄栀花口服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补锌(葡萄糖酸锌),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方面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见不良反应。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方法简便,价廉易得,易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补锌辅助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二硫化硒洗剂治疗寻常痤疮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各50例,A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二硫化硒洗剂治疗,B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C组采用二硫化硒洗剂治疗.均治疗30d.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二硫化硒洗剂治疗寻常痤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加减联合透疹外洗方外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证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证病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0例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联合透疹外洗方外洗。3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5.83%,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痊愈率为74.17%,总有效率为85.00%。2组患儿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热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加减联合透疹外洗方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肺脾湿热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118例和治疗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液,退热等治疗,合并感染时加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或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同时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1~2 mg/d静脉滴注,疗程为3~5 d。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1.8%,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分别为29.7%、77.1%,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17,P〈0.01),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24,P〈0.01);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具有明显的抗病毒、退热以及增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改善症状和体征,缩短疗程,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喜炎平联合常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亮  陈慧超 《中国药师》2014,(6):1010-1012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常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同时给予10 mg·kg-1利巴韦林注射液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ivd,qd,7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5~ 10 mg·kg-1喜炎平注射液加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ivd,qd,7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肝功能恢复率、肌钙蛋白转阴率、肠道病毒转阴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肝功能恢复率、肌钙蛋白转阴率、肠道病毒转阴率等指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常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皮疾灵口服液联用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用病毒唑静脉滴注加服皮疾灵口服液,对照组单用病毒唑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3%,总有效率98.8%;对照组显效率43.8%,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皮疾灵口服液联用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林龙  魏大鑫 《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571-2572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9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47/4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