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按(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对2009至2013年5年来儿保门诊就诊的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将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分别与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和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组织的2010年云南15种特有少数民族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儿童体重、身长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符合儿童体格生长规律,第1年生长速度最快,女童1月龄一〈6月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2kg,身高平均增长2.6cm,6月龄~〈12月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27kg,身高平均增长1.46cm;2岁以后男女童体重平均每年增长约2kg,身高平均增长约7cm,男重大于女童。2009至2013年体格发育水平没显著变化。2010年7岁以下儿童年龄别体重及身高,低于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除个别年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高于2010年云南15种特有少数民族农村7岁以下儿童,除个别年龄组外,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受卫生保健服务、营养供给、家庭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九市7岁以下儿童患龋现状及患病率30年变化趋势,分析龋病与体格生长的关系。方法 以“201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乳牙已萌出的6月~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龋齿和体格生长情况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有无龋病的儿童体格指标差异。利用1985、1995年调查数据分析患龋率的长期变化。结果 1)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6~12月组的0.2%至1岁组的0.9%,6~7岁组增至45.7%;2)郊区儿童患龋率高于城区,北部和南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3)3岁以内有无龋病两组儿童的身长、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岁以上患龋组体格指标均低于无龋组;4)1985-2015年三十年间,城郊患龋率均呈下降趋势,如城区6~7岁组从1985年的68.1%降至2015年的43.2%。结论 7岁以下儿童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存在明显城郊和地区差异。龋病对体格生长的影响在3岁以后较明显。九市儿童患龋率三十年间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江苏省农村的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我省农村儿童保健、医疗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的三个县级市淮安市、太仓市、金坛市及如东县的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7岁以下儿童8800例,其中男童4360例,女童4440例。【结果】2006年江苏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除女童初生儿身长外,各年龄组男女儿童体重、身高(长)均高于1985年中国十省农村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指标,且随着年龄增长差异增大(P0.01)。江苏省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与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测量标准比较,体重、身高(长)在4~6月后均低于此标准,且随着年龄增长差异增大(P0.01)。【结论】20年来江苏省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了快速的提高,但与营养较好的城市儿童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从出生到不满7周岁城区和郊区的汉族健康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坐高、头围和胸围,调查共分22个年龄组,共调查17 522人。 【结果】 生后前3个月体重每月增加0.99~1.16 kg,身高每月增加3.6~3.8 cm,此后增长速度减慢;城区和郊区的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平均值之间存在差异,集中于大年龄组。多数年龄组儿童体重、身高、坐高平均值高于中国九市儿童平均水平,头围、胸围与中国九市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北京市城区儿童绝大多数年龄组体重、身高均高于WHO标准,郊区儿童较小年龄组大多超过了WHO标准,而较大年龄组多数与WHO标准多没有差异。 【结论】 北京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模式符合正常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儿童体格发育城郊差异仍然存在;总体上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北京市儿童体重、身高高于2006年WHO公布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5.
李丽娟  赵钟鸣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05-3608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按《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对2011年云南省大理白族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将结果与1988年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云南省大理白族儿童的体重、身高、头围、胸围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符合儿童的体格生长规律;与1988年相比有大幅度增长,结论:云南省大理白族儿童体格发育的长期变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太仓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方法按《太仓市2012年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工作方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880名0~6儿童进行体重、身高、头围、坐高、胸围等5项指标测量,并与2005年9市城区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太仓市儿童体格发育5项指标随年龄增长呈生长速度下降趋势,除12月龄组外,各指标均为男童高于女童,且已达到或接近2005年9市城区标准。结论太仓市0~6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高,评价标准运用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的情况,为制定农村妇幼保健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清镇、独山、长顺、金沙4个县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分22个年龄组,共调查健康儿童7742例,调查结果与1985年同方法调查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006年贵州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1985年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增幅明显,呈持续增长趋势;身高、体重与2005年全国九市郊区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比较明显落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WHO2006标准计5岁以下儿童体重、身高2评分值(SDS),显示体重低于WHO2006标准0.59~0.69个标准差,身高低于此标准1.03~1.19个标准差。结论:农村经济的落后影响了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需改善生活条件,加强保健意识、提高保健质量、注重喂养指导以充分发掘贵州省农村儿童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昆明市五华区贫困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为改善该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五华区新区划后的沙朗、厂口2个贫困乡镇共1400名3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五华区贫困农村3岁以下婴幼儿的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从6个月左右开始明显低于1995年全国九市城郊儿童体格发育测量值及WHO推荐标准,儿童的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的发病率均较高,分别为12.7%、21.2%和6.2%。结论:营养不良是该地区儿童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且以6月龄后明显。  相似文献   

9.
潘凤珠 《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59-60,62
<正>为了解幼儿园内3~6岁儿童的体格发育现状,掌握各年龄段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水平与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变化的趋势,根据《卫生部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细则》,对幼儿园482名3~6岁幼儿进行体格测试,查出幼儿体格发育存在的问题,探索预防措施,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九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运动及睡眠状况,比较城郊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6-10月参与"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的3~7岁儿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9个城市调查3~7岁儿童53 172名.饮食、运动、睡眠调查采用自制问卷、面对面询问完成.分析儿童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现状及城郊差异.结果 53 1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调查黄埔区0~6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了解和掌握该地区儿童的营养、体格发育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男、女22个年龄组抽取0~6岁健康儿童2 200人,共发放体格发育调查卡2 200张,收回有效卡2 130张.结果 黄埔区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遵循自然规律,并且有性别差异,男童身高、体重大于女童;与2005年9市城区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衡量均值相比,有明显的增长.结论 黄埔区7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比2005年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中国北京、天津、济南、太原、西安、兰州、沈阳、哈尔滨、上海、合肥、福州、广州、昆明、成都、长沙、武汉等16个城市汉族7-17岁儿童近12年来生长的长期趋势。身高每10年增长3.43(男)、2.54(女)cm,体重每10年增长3.13(男)、1.97(女)Kg,下肢爆发力(立定跳远)每10年增长10.92(男)、5.83(女)cm。儿童身高的城乡差别缩小了0.9cm。发育高峰年龄提前了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2015年南京市7岁以下儿童上臂围及上臂围/身高比值 (AHtR) 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上臂围及上臂围/身高比值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男、女各21个年龄组,共测量8 682名7岁以下儿童的上臂围,与体格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上臂围在1~3月龄间增长速度较快,3月龄后增长逐渐缓慢;不同年龄组男童上臂围平均值均大于女童组,其中1月~、3~21月、2~<2.5岁、3~<4.5岁及5.5~<7岁组上臂围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3个月,AHtR呈现随月龄增加上升趋势,此后随月龄增加逐渐下降。1月~<3岁各年龄组AHtR平均值范围为男童0.169~0.237,女童0.169~0.230;3~<7岁各年龄组AHtR中位数范围为男童0.150~0.160;女童0.140~0.160。上臂围均与体重、身长/高存在正相关性,与体重指数 (BMI)无相关性。结论 南京市7岁以下儿童上臂围存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AHtR存在年龄差异,上臂围与其体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延安市学龄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促进当地儿童体格发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整群抽样延安市城区和郊区各3所小学,被抽取小学所有儿童参加调查,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儿童睡眠、运动、饮食等情况,按照性别、年龄、区域分析身高、体重特点,并与200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当地学龄儿童体格发育的可能因素。结果 1)延安市学龄儿童身高与200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标准比较,无论城区还是郊区,身高普遍低于九市标准(P0.05),且随年龄增大差距有增大趋势,郊区儿童身高表现更明显。2)体重与九市儿童标准比较,12岁之前差异不明显,12岁之后,城区男女生、郊区女生与九市儿童差距逐渐增大(P0.05)。3)控制母亲身高、儿童性别等遗传因素后,补充鱼肝油、喝奶、晚上10点之前睡觉、经常运动等因素可促进延安市学龄儿童体格发育。结论延安市学龄儿童体格发育较全国平均水平落后,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差距逐渐增大,积极改善营养、加强运动或可提高学龄儿童体格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甯交龙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95-3397
目的:了解彭州市农村0~7岁儿童体格发育现状。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天彭、西郊、利安、敖平、楠杨、葛仙山镇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分男、女22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30~135人,共2778人。结果:彭州市儿童体格发育5项指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除部分年龄组外,体格发育5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男女差异(P<0.05)。彭州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重、身高值均低于中国9市郊区。结论:应加强农村儿童保健、改变观念、科学喂养,努力缩小儿童体格发育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清远市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体测量法,测量采用清远市279名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及头围,包括142名男童,137名女童,年龄2.5~4.0岁,测量时间自2003年9月~2006年9月。[结果]身高男童平均增高19.03~21.84cm,女童平均增加19.34~22.72cm。体重男童平均增加5.93~6.31kg,女童平均增加6.04~6.30kg。胸围男童平均增加4.74~5.42cm,女童平均增加4.03~4.76cm。克托莱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他指数(身高头围指数、身高胸围指数、维尔维克指数和体质指数)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结论]男女童体格在4年间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形态指标低于全国9市1995年值,亦低于广州市属幼儿园2003年值,但清远市男女童形态发育符合本身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儿童生长发育潜力有待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7~15岁体重正常儿童身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和性别差异,为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选择2所中小学7~15岁体重正常儿童180名,每性别、年龄组约10名,采用DEXA测定身体成分。结果7~13岁儿童机体脂肪组织(FM)及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3岁以后有所下降,女生高于男生,去脂肪组织(FFM)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四肢和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接近,男生7~13岁、女生7~12岁四肢脂肪组织占全身脂肪组织百分比大于躯干,但男生14~15岁、女生13~15岁小于躯干。结论青春期前后儿童脂肪组织含量及分布随年龄而变化,且男女差异明显;男性脂肪向心性分布加速期在12岁,女性在10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儿童乳牙生长发育现状,探讨乳牙发育与身高发育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甘肃省安定区、岷县、宁县、肃州区农村地区7岁以下儿童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体重、身高、坐高、胸围、头围)和问卷调查(儿童的姓名、出生日期、实足年龄、出生体重、家庭经济状况、乳牙萌出时间、出牙个数等)。结果:甘肃省农村地区儿童乳牙平均萌出时间为7个月左右;78.08%的儿童在6~8月龄开始萌出乳牙;2岁以下的男女童中,5~12月龄组乳牙已萌出儿童身高高于未萌出儿童;6~8月、9~11月男童乳牙出牙数大于同龄组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岁以下儿童乳牙的生长发育水平有性别差异,乳牙的生长发育水平对身高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鄂伦春聚居区鄂伦春自治旗实验小学7~12岁儿童身体体格发育情况,为开展体质与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和2018年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分析鄂伦春自治旗实验小学7~12岁儿童近6年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均值及增长率。  结果  2013—2018年7~12岁男女童的身高和体重均呈现增长趋势,身高增长值男童分别为1.8,1.7,1.9,2.6,5.7,5.9 cm,女童分别为2.8,4.5,1.9,1.8,3.6,2.9 cm;体重增长值男童分别为2.2,2.5,5.1,6.3,6.4,7.2 kg,女童分别为2.4,3.6,3.1,1.3,4.6,3.0 kg。其中7~8岁女童增长率高于男童,9~12岁男童增长率高于女童。随着年龄增加,7~12岁男女童BMI均值均呈现上升趋势,同年龄男童BMI始终高于女童。其中,2018年7~12岁男童BMI均值均超过超重的临界值。  结论  鄂伦春族7~12岁儿童的身体形态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发展趋向于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