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兴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86-28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使用一般中医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值变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上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观察组显效构成比较大;两组临床症状头痛、心悸、失眠、耳鸣、烦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症状消失构成比较大,治疗效果较好;对照组治疗前后E值、A值及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合小剂量常规西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的降低血压,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社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相结合方式治疗。结果: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葛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4,(3):93-94,9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汤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封[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O.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8%(6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58/72)(P〈O.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施护,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不良反应。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护理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牛雁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80-481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上述案例随机性地分成两组,每组50人,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同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愈率与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实施治疗的48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医辨证治疗。临床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效果显著,同时对其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3例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53.7%,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高血压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的73.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有144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设为观察组;另有144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设为对照组.并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明显,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乳果糖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方法选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予抗菌药物等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痂生长情况、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0周内骨痂出现率为91.46%,对照组为67.07%,观察组患者术后10周内骨痂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骨痂生长快,疗效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较少出现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4.
刘正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420-421
目的分析并探讨应用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和中医治疗组(观察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显效24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中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应用的治疗效果显著且药物副作用低,值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3.3%,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3.3%,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实验对比研究分组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对观察组(72例)高血压患者选择西医+中医利水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72例)高血压患者选择传统西医治疗方法;观察对比SBP、DBP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BP以及D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临床开展西医+中医利水法治疗,患者SBP以及DBP水平下降明显,可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2月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36例作为对象,系统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1周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情况、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胃炎患者,采用挂号随机奇偶数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疏肝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侯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7.24%(5/29),与对照组的10.34%(3/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后,观察组复发率为24.14%(7/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17%(1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32.05±2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16±11.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炎患者应用中医疏肝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且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6个月内复发率较低,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10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200例,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中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则为72%。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瘤平均体积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小,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