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及其治疗前后测定值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100例呼吸衰竭患者CD3^+、CD4^+和CD8^+细胞的阳性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CD3^+、CD4^+明显减少,而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衰竭治疗后CD3^+、CD4^+细胞、CD4^+/CD8^+比值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老年肺癌患者不同分期该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4例老年肺癌、166例老年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NK细胞抗原的各项免疫学指标,并观察其在不同TNM肿瘤分期的变化特点。结果老年肺癌患者与老年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相比,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下降,CD8^+升高,NK细胞百分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TNM肿瘤分期增高,上述变化越显著。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抗原可作为临床评估老年肺癌患者免疫状态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养血补肾法联合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SLE30例,记录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s^+、CD4+/CD8)及NK细胞等指标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0%;并且70%活动期SLE患者出现CD4降低、CD4^+/CD8^+倒置、CD8^+升高趋势,且随着病情的好转CD4^+、CD4^+/CD8^+比值回升(P〈0.05或〈0.01),CD8^+降低(P〉0.05);同样,大部分(77%)活动期SLE患者NK细胞数也随着病情好转而回升(P〈0.05)。结论:益气养血补肾法可改善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失衡,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计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NHL组(n=62)与正常对照组(n=30)空腹外周血2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包括CD3+、CD4+、CD8+细胞的绝对值计数,并可计算出CD4+/CD8+比值;两组数值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HL组CD3+、CD4+细胞数明显降低[CD3+细胞数(823.3±211.5)、CD4+细胞数(423.8±234.8)](P〈0.05),CD8+细胞数(861.2±634.1)升高(P〈0.05),CD4+/CD8+降低(0.5±0.3)(P〈0.05)。结论NH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计数的检测对NH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谭成凤  胡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130-1131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患儿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免疫致病机理。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43例过敏性哮喘患儿、356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静脉血中CD3^+、CD4^+、CD8^+、CD4^+/CD8^+’、CD4^+/30^+.CD19^+,CD8^+/28^+的百分率.并计算CD4^+/CD8^+比值。结果:过敏性哮喘患儿CD3^+、CD4^+略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30^+.CD19^+,CD8^+/28^+明显升高(P〈0.01); 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机体免疫状态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加用r-HuEPO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HuEPO通过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增强NK细胞活性和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结肠黏膜肥大细胞(MC)活化,探讨IBS与机体免疫之间的关系及MC在IB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IB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同时对IBS患者结肠黏膜活检组织用阿尔斯蓝染色显示黏膜内MC。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BS患者CD3^+、CD4^+细胞数下降(P〈0.05)。腹泻型IBS患者CD4^+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CD8^+细胞数显著升高(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便秘型IBS患者CD4^+、CD8^+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但CD8^+细胞抑制更明显,使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IBS患者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黏膜固有层MC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在同一结肠部位腹泻型IBS患者MC密度较便秘型IBS患者高(P〈0.01)。结论各型IB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提示IBS患者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异常有关;IBS患者回盲部MC的增加可能与其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8.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将4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试验组所用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在化疗的第1~5天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d。所有患者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呆: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试验组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增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重症胰腺炎大鼠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立  寇丽  尤胜义 《天津医药》2006,34(7):479-48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胰腺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各亚群凋亡比例变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2只被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重症胰腺炎(SAP)模型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利用向胆胰管内注射脱氧胆酸钠建立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先对CD4^+和CD8^+T淋巴细胞进行标记,使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标记各T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结果。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较SAP模型组明显回升(P〈0.05或P〈0.01),CD4^+和CD8^+T淋巴细胞凋亡比例均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减少T淋巴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减轻重症胰腺炎诱发免疫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C1)45射门,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全血免洗法,检测25例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CD3+、CD4+细胞及CD3+、CD4+/CD3+、CD8+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CD3+、CD8+显著增多(P〈0.01)。结论①肺癌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免疫功能低下;②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抗原表达可作为肿瘤患者免疫监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78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水平,其中合并肺部感染37例,不合并肺部感染41例。结果与无合并肺部感染肺癌组比较,合并肺部感染肺癌组CD4+下降(P<0.05),CD3+下降,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自然杀伤细胞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晚期肺癌患者CD8+显著升高(P<0.01),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1),CD3+升高,CD4+下降,自然杀伤细胞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在存活的晚期肺癌患者中,与无合并肺部感染组比较,合并肺部感染组CD4+显著下降(P<0.05),CD3+下降,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自然杀伤细胞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合并肺部感染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较无合并肺部感染者更加低下,在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应尽力避免并发感染以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技术检测10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17例健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正常人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NK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CD19+(B淋巴细胞)在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可作为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结直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结直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结直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所用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d-1治疗,共10 d。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较好地保护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同时并用乌体林斯对合并糖尿病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对44例合并糖尿病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乌体林斯肌肉注射,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的变化。结果:经乌体林斯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显著提高(P<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乌体林斯可显著提高合并糖尿病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50例银屑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组的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血清TNF-α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增高(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紊。TNF-α是一种与银屑病免疫炎性反应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熊维 《安徽医药》2014,(7):1272-1274
目的探析EB病毒(EBV)感染患儿外周淋巴细胞亚群抗原表达率、血游离EBV-DNA拷贝数与其细胞体液免疫系统之间相关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54例患者,179例EBV感染儿童为实验组,排除肝功能异常及疱疹病毒感染儿童75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按照临床不同疾病型别分为一般性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87例;重度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32例;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组14例及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PS)组4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流式细胞仪测定EBV感染患儿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抗原CD4+、CD8+、CD4+/CD8+、CD16+56(NK)表达率。结果 CAEBV组IgE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PS组IgG、IgA显著低于其他组别,且C3、C4水平明显低于其余4组,C4数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IM组、中重度IM组的CD8+的数值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BV-HPS组细胞总T细胞,CD4+、CD8+、CD4+/CD8+、NK、B细胞均显著下降,其中除了B细胞与CAEBV组较无差异之外,与其余4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AEBV组CD4+升高缓慢,CD4+/CD8+较其余EBV感染患儿有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EBV感染引起的肝脏功能性损伤与T细胞免疫调节失衡有关,不同疫病类型与外周淋巴B细胞体液免疫降低显著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田柳 《中国药业》2014,(23):15-17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IFX)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并接受IFX治疗的2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2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入组第0,2,6周分别接受IFX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5 mg/kg,第14周维持治疗1次。治疗前后采用Mayo评分、简化CD活动指数(CDAI)评分及内镜下CD严重度指数(CDEIS)评分对观察组治疗疗效进行评估。采集观察组治疗前1 d、治疗14周后及对照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样本,检测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ayo评分、CDAI评分及CDE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IFX治疗前,观察组中16例临床治疗有效患者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余7例治疗无效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P〈0.05),总B淋巴细胞比例未见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与UC的发病明显相关,IFX治疗U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并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并与肠外营养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比较分析,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于术前1d和术后第1、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患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7d上述指标迅速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肠外营养组术后7d内持续处于低水平,并显著低于早期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使患者机体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