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闭合性腹部损伤致使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于2010年到2012年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致使结肠破裂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治愈75例,治愈率93.8%,死亡5例,死亡率6.2%.8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切口感染症状,采用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6例患者出现盆腔脓肿,2例患者出现了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结论 对闭合性腹部损伤致使结肠破裂患者实施及早的诊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治愈率,同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时应预防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了患者闭合性腹部损伤致使结肠破裂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于2010年到2012年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致使结肠破裂患者60例,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治愈56例,死亡4例.5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切口感染症状,采用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4例患者出现盆腔脓肿,1例患者出现了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结论 对闭合性腹部损伤致使结肠破裂患者实施及早的诊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治愈率,同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时应预防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了患者闭合性腹部损伤致使结肠破裂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于2009年到2011年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致使结肠破裂患者60例,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治愈56例,死亡4例。5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了切口感染症状,采用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4例患者出现盆腔脓肿,1例患者出现了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结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致使结肠破裂患者实施及早的诊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治愈率,同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时应预防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3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术后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肠瘘1例。结论掌握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熟练应用腹腔穿刺技术,结合X线、B超检查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宝清县中医院2009年3月至12月5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腹部闭合损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全部痊愈。术后切口并发感染3例,肺部感染4例,肠瘘2例。结论掌握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物点,熟练应用腹腔穿刺术,结合X线、B超检查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大肠癌导致闭合性结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5例大肠癌导致闭合性结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大肠癌导致闭合性结肠破裂术前确诊1例,术中确诊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死亡2例。结论大肠癌导致闭合性结肠破裂早期病情隐蔽,易漏诊、误诊,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早期确诊,术中仔细探查,合理施治,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4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本组4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治愈39例,治愈率为86.7%,死亡6例,死亡率为13.3%,其中4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9%,其中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病情较为复杂,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50例外伤性肠破裂患者的诊治,着重提出了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在诊断上的要点,强调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剖腹探查手术,而术前纠正休克及术后强有力的控制感染和支持治疗亦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腹部闭合性损伤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桦南县桦南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79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病例。结果79例中死亡4例(5.1%),其余均获治愈。结论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6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结果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男女比是2:1,青壮年男性是高发人群,有100%的明确外伤史,车祸挤压伤31例(48.4%),CT、超声检查诊断48例(75%),腹腔穿刺诊断59例(92.3%),64例患者其中手术治愈49例,非手术治愈12例,死亡3例。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1例患者因合并脑外伤死亡。结论详细询问外伤史十分重要,CT、超声检查应为首选检查,腹腔穿刺简单易行,反复穿刺可提高诊断率,闭合性腹部损伤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1.
吕俊生 《中国医药》2014,(5):677-679
目的 探讨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的个体化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9月至2013年9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与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32例,开放性损伤3例.其中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5例,钝物伤5例,刀刺伤4例.35例均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结果 35例患者术前经腹部B型超声、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查疑诊为肝破裂,均经剖腹探查确诊.严重肝外伤35例中治愈30例,治愈率85.7%;死亡5例,病死率14.3%,其中术中死亡3例,术后死亡2例;术后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37.1%,其中并发术后膈下感染3例,术后肝脓肿2例,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胆瘘3例,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l例,切口感染l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本组严重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严重合并伤、严重失血性休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积极地处理合并伤,术中精确止血,预防肝脏继发性出血及胆瘘,建立通畅的外引流,是救治严重肝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以提高脾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3年来收治的82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根据外伤史、体格检查、诊断性腹部穿刺及B超、CT等检查,确诊率为95.12%。非手术治疗15例(18.29%),均治愈;手术治疗67例(81.70%),除3例患者术中死亡外,余均一期手术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外伤病史的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多部位反复的腹腔穿刺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是提高脾破裂确诊率的关键。外伤性脾破裂在确保伤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脾脏,尤其是儿童。脾修补加或不加脾动脉结扎是保脾治疗中较为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胰结合部损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8—2010年期间收治的13例医源性胆胰结合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术中发现者,施行裂口修补+胆总管T管引流+腹膜后引流术,术后2例并发切口感染,1例并发十二指肠瘘,均经保守治疗治愈。8例术后发现者,2例患者继发后腹膜脓肿及髂窝脓肿先行脓肿穿刺引流术,后因引流不畅行切开引流;1例合并胰腺、十二指肠损伤者术后出现十二指肠瘘、腹膜后脓肿并大出血再次急诊行清创止血引流+胃空肠吻合加胃窦部可吸收线捆扎术,术后经积极治疗痊愈;2例并发切口感染。所有患者恢复顺利出院。结论早期诊断胆胰肠结合部损伤并及时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府根据榻伤的不同稗席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腹腔镜探查在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患者中的诊断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实施腹腔镜探查45例患者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均明确诊断:肝破裂9例(2例合并胆道损伤),脾破裂(含脾包膜下血肿)13例,胃破裂2例,胰腺十二指肠损伤2例,小肠破裂8例,结肠破裂5例,肠系膜血管损伤及大网膜血管损伤3例,腹壁血肿2例,腹腔阴性探查5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33例,中转开腹9例,辅助小切口3例;其中1例脾脏包膜下血肿行保守治疗术后5d迟发脾脏破裂,及时开腹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例合并重型脑外伤2周内死亡,其余43例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应用腹腔镜探查对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的复杂患者可提供超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及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并可通过腹腔镜完成镜下手术;符合现代外科微创观念,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8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受伤程度、诊断方法及采取的治疗措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7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分别施行脏器修补、全部或部分切除,8例行非手术治疗,治愈82例,死亡1例。结论:全面分析病史资料,结合诊断性腹腔穿刺,辅助X线、B超和CT检查,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的诊断措施。早期应注意抗休克治疗并及时手术,后期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预防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高靖  邓贇斌  王亭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38-3239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肝破裂肝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开放性损伤患者,均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15例闭合性损伤患者,5例采用上述方法确诊,10例采用诊断性腹腔穿刺均为阳性确诊.28例进行肝左叶部分切除术,20例进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12例分别进行肝左叶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60例患者中,5例(8.33%)死亡,余55例患者中,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6±3.5)d.结论 创伤性肝破裂是一种危重急症,术前进行迅速正确的诊断,并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注重合并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锋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2):31-32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总结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24例,其中闭合性损伤20例,开放性损伤4例。结果24例均行手术治疗,经腹手术16例,经胸手术4例,剖腹同时剖胸2例,胸腹联合切口2例,治愈19例,死亡5例,2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救治,是提高胸腹联合伤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治疗原则为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部脏器损伤,特别注意避免漏诊膈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陈建峰 《海峡药学》2012,(10):117-119
目的探讨白眉蛇毒血凝酶局部治疗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的方法,归纳其临床病症的特点和治疗手段。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4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肝破裂患者进行分析。采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注射方法治疗,局部治疗无效者采取手术方式。结果患者治愈44例,4例未能止血成功,采取手术治疗治愈。患者病前后指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眉蛇毒血凝酶对于病情稳定较轻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肝损伤严重者则需采用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TRH)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结果62例手术患者中死亡5例,占手术患者的8.1%,57例全部治愈。其中1例因刀刺伤导致脾血管断裂、腹主动脉损伤,于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累计失血量达5000ml;1例伴有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疝。另3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13例保守治疗者治愈出院。总体治愈70例,治愈率达93.3%。结论在多发性创伤时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病情允许时可行CT检查明确腹膜后血肿的存在及有无腹腔脏器损伤,准确掌握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治疗原则,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及腹膜后血肿探查的适应证,以挽救生命,减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