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虹  刘磊 《国际眼科纵览》2005,29(5):300-303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可造成眼部多种组织成分的广泛损害,已成为世界范围的致盲性疾病。其发生及发展过程复杂,需要多种因素参与,包括多种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等。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多效性生长因子,对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逐渐被认识。本文主要探讨H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与眼新生血管及增生性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悦  宋跃  徐杰 《眼科研究》2002,20(2):179-18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是最直接的血管内皮细胞促分裂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结合而发挥各项功能。在视网膜细胞、色素上皮细胞、表皮细胞、M(?)ller细胞内均有VEGFR表达。缺氧可上调其基因表达,直接造成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对VEGFR结构、功能、与新生血管的关系,VEGFR表达增高所导致的病理变化,VEGFR高表达的调节因素,如何抑制VEGFR阻断VEGF/VEGFR信号传导途径抑制VEGF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MicroRNA调节视网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新生血管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新生与多种生长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microRNA(miRNA)可能调控这些生长因子的表达.一些miRNA被证明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关系密切,例如miR-31、miR-150、miR-184、miR-200 b、miR-126等,它们通过影响相应靶基因的表调控血管新生.miRNA类似物或拮抗物调控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已逐渐成为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新策略,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眼部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特点,其引发的疾病已成为目前致盲的重要原因.VEGF家族在新生血管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通过影响细胞增生、细胞迁移、诱导毛细血管腔形成,从而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和生长.本文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为例,介绍VEGF家族及其受体,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针对其作用机制可采取的相应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定量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患者玻璃体中的水平,探讨HGF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等新生血管形成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对照组10只眼玻璃体以及单纯型DR组7只眼、PDR组33只眼和其它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视网膜疾病组8只眼玻璃体切割手术中所取玻璃体内HGF的含量。PDR组中无虹膜新生血管者24只眼,伴虹膜新生血管者9只眼。 结果 玻璃体中HGF的含量对照组为(3.34±1.9)μg/L;单纯型DR组为(4.8±2.5)μg/L;PDR组中不伴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者为(13.0±5.2)μg/L;PDR伴有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者为(18.6±7.2)μg/L,其它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视网膜疾病组为(12.1±8.9)μg/L。PDR组和其它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视网膜疾病组玻璃体中HGF的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t=6.49, 5.70, 3.01, P<0.01);PDR组中伴有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者较PDR不伴虹膜新生血管生成者以及单纯型DR组玻璃体中HGF的含量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7, P<0.05或t=4.84, P<0.01)。 结论 在PDR和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视网膜疾病患眼玻璃体内HGF的含量升高,提示HGF可能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31-13)  相似文献   

6.
郑志  许迅 《国际眼科纵览》2007,31(3):198-200
瘦素为肥胖基因的产物,这种脂肪来源的激素已被证明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其中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瘦素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瘦素和VEGF的生物学特征、与DR的关系及其病理机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刘宁宁  陈蕾 《眼科研究》2006,24(1):64-64
本研究通过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观察survivin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u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孔怡淳  韩梅  赵堪兴 《眼科研究》2006,24(4):407-4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新生c57BL/6N小鼠高氧后相对低氧饲养,诱导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在出生后12d、17d摘除眼球,应用RT-PCR,Western Blot以及视网膜血管荧光灌注造影技术检测全视网膜VEGF mRNA、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程度。结果视网膜血管造影显示高氧造成血管发育受限,相对低氧后产生新生血管。伴随新生血管的发生,VEGF mRNA升高2.3倍;VEGF蛋白含量也升高7.3倍。结论VEGF表达改变与新生血管发生成正相关,其升高也是造成病理性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的机制之一。减少内源性VEGF表达可能成为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立军  王雨生 《眼科研究》2006,24(4):433-43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兼有促有丝分裂原.血管生长因子、分化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等多种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bFGF在视网膜的多种细胞内均有表达,参与视网膜细胞的分化、增生及损伤修复以及视网膜新生血管(RNV)的形成。bFGF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多种RNV相关性疾病有关,但在RNV形成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与其他因子协同促RNV形成可能是bFGF主要的作用机制。就bFGF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RNV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缺氧是引起新生血管的公认原因,以往大多采用高浓度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较少进行高浓度氧与低浓度氧对视网膜血管发育影响的比较。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对视网膜血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不同给氧浓度,旨在探讨高浓度氧与低浓度氧对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MMP-2和VE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底煜  陈晓隆 《眼科研究》2009,27(12):1089-109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高氧组和正常组,各30只。以高浓度氧诱导小鼠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采用ADP酶视网膜铺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计数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并检测MMP-2、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高氧组视网膜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33.51±2.55)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5,P〈0.05)。高氧组与对照组比较,MMP-2、VEGF蛋白在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和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中高表达,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825,P〈0.05)。结论MMP-2、VEGF共同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且二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夏世刚  彭辉灿 《眼科研究》2011,29(9):798-79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特征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是最直接的眼内新生血管形成因子之一。密蒙花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的一种中药,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降低皮肤和小肠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眼底新生血管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眼底新生血管是多种眼病的并发症,研究发现促进眼底新生血管发生发展的最主要的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这些眼病的病理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上调,表达上调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引起脉络膜或视网膜的新生血管.目前缺少针对眼底新生血管的有效的早期治疗手段,一系列下调或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其受体的药物和抑制二者结合后生物学效应发挥的药物已成为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眼内新生血管形成是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疾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其相伴的渗出、出血、增生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可严重破坏眼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起关键性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视网膜疾病的共同并发症,是这些疾病致盲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多种因子参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APELIN是孤儿G蛋白藕连受体(orphan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 APJ的内源性配体,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新近研究表明,APELIN在生理及病理性血管新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抗眼内新生血管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新生血管可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近研究发现,循环中的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新生血管的严重程度.这一发现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针对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动员、趋化和黏附等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方法正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Avastin)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80只7 d龄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高氧实验组、小剂量实验组和大剂量实验组,建立高氧诱导新生小鼠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分别对小剂量实验组和大剂量实验组行玻璃体注射Bevacizumab(25 g·L-1)0.5μL、1.0μ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VEGF在视网膜各层的表达,应用CD31计算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评价该药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电镜观察该药对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VEGF在各组视网膜中均有表达,在高氧组表达明显增加,两给药组表达相对较弱,空白对照组最弱.空白对照组、高氧实验组、小剂量实验组及大剂量实验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0.20±0.42)个、(16.80±6.05)个、(3.90±1.52)个、(5.10±2.88)个,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两给药组分别与高氧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两给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检查显示两给药组视网膜超微结构与高氧实验组相比损伤较轻.结论 Bevacizumab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缺氧造成的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损伤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曹晖  胡宏慧  许迅  樊莹  王方  张皙 《眼科新进展》2003,23(5):335-337
目的制备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为今后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方法以出生7d的C57BL/6J小鼠56只,雌雄兼有,随机将28只放入75%±2%高氧环境,控制室温23℃±2℃,日光照明,5d后返回空气环境;另一组28只置于23℃±2℃空气环境中饲养作为对照.随机于出生后12、14、17、21、22、25d取高氧组和空气组小鼠行视网膜铺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的表达情况,并对出生后17d小鼠的视网膜铺片、石蜡切片HE染色、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高氧诱导组出生后17d视网膜无血管区面积,穿过视网膜内界膜细胞核计数明显高于空气组.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从出生后14d开始有阳性表达,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出生后17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持续至出生后21d.结论该模型为一种合适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许多眼部疾病的共同特征是视网膜或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近年来发现的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一起控制了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PEDF有抑制新生血管、营养神经、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其上调下调规律、其作用的研究现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性眼病密切相关,是有效的治疗靶点.抗VEGF药物能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带来重大变革.目前雷珠单抗在国内已被批准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在美国被批准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后黄斑水肿的治疗.抗VEGF药物也作为适应证外治疗药物用于其他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如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抗VEGF药物辅助手术治疗显示出明显的疗效,可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率.就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等抗VEGF药物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