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核细胞在骨髓造血细胞中所占比值甚少,但巨核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异常在部分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巨核细胞在多种血液病中的数量和形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巨核细胞数量及骨髓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巨核细胞数量及骨髓像在再障诊断中的变化。方法 对181例再障417次骨髓穿刺进行研究。结果 90%以上标本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减少或缺乏。急性再障骨髓中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均明显低于慢性再障,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比值则高于慢性再障(P<0.005)。随增生程度的降低,再障骨髓中粒系、红系及巨核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而淋巴细胞的比值逐渐增高。结论 在再障诊断时仔细分析巨核细胞和骨髓像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血液病发热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系统疾病是引起儿童发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血液病都可引起发热 ,如白血病、淋巴瘤、再障等。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多有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黄疸等伴随症状。目前 ,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退热药的广泛使用 ,使得热型多不规则 ,有时症状也不甚典型。1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本身并不发热 ,再障患儿的发热是由于继发感染而引起 ,重型再障者起病急 ,常呈高热。由于粒细胞缺乏 ,介导炎症反应的细胞明显下降 ,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常常很轻微 ,如肺部感染可仅有干咳 ,严重皮肤感染仅有红皮病而无疖肿 ,有时甚至找不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主要是难治性贫血(RA)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点,并与其它贫血性疾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比较分析。取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制成涂片行瑞氏染色,骨髓分类500个有核细胞,外周血分类100个有核细胞,观察红系、粒系、巨核系病态细胞特点。结果发现,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细胞浆内颗粒稀少或缺如、Pelger核异常改变、幼粒细胞数及检出率、单核细胞检出率以及骨髓粒系各阶段细胞出现颗粒缺如,红系奇数核、核出芽,巨核系小巨核及单圆核巨核细胞等在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形态学是MDS诊断的基础,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异常在MDS与其他贫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MDS和急性白血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炎  冯敏 《江西医学检验》1998,16(4):213-2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巨核细胞(MK)计数及形态改变在其初发及治疗过程中可见明显变化。我们对97例MDS及68例AL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改变进行了观察分析,并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搜集1990年1月至97年12月97例MD和68例AI,,初诊患者经临床、血象及骨髓象诊断并经相应的治疗。年龄为5~74岁。MDS中难治性贫血(RA)型53例,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型6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型五例,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型7例。AL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I…  相似文献   

6.
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血液稀释骨髓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蓉  陈晶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4):172-173,175
目的对20例再障与20例血稀(除再障外)骨髓标本比较,进一步了解其异同,用于鉴别、诊断。方法所有标本采用瑞氏染色,将500个有核细胞进行分类。结果再障淋巴细胞增高,而血稀分类中性分叶核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骨髓造血细胞(“非髓”)总数、增生程度、红细胞形态、骨髓外观以及巨核细胞总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发现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而外观有血凝块或是中性分叶核高,但未见“非髓”细胞或“非造血细胞团”者,不能确诊再障。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 ,往往因为鉴别困难而造成误诊误治。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和α 羟丁酸脱氢酶 (HBDH)活性测定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且有关报道较少见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共 4 8例 ,其中MDS 2 6例 [难治性贫血 (RA) 9例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RAS) 2例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 11例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均系造血干细胞疾病,二者均可有全血细胞减少、感染或出血等临床表现。前者主要损伤造血干细胞分化,使恶性克隆增殖,骨髓造血异常;后者主要损伤造血干细胞增生,抑制造血功能。诊断MDS的关键是找出病态造血细胞。本文对10例再障(其中典型再障8例,非典型再障2例)、15例MDS(难治性贫血3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T3例,RAEB9例)及15例增生性贫血(以下简称增贫)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探讨其特点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但由于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骨髓涂片不能准确地指导临床诊断。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在血液疾病的诊断中各具优缺点,而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结合同步分析可弥补骨髓涂片检查的不足,能真实地反映骨髓造血细胞增生程度、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髓小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增生性贫血(简称增贫)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20例AA、20例MDS、20例增贫、2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研究。结果 AA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增贫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的原粒+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并出现多系统的病态造血。而增生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仅表现为红系的增生和红系的病态造血。结论 骨髓小粒的观察对AA、MDS、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典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台征(MDS)及典型的低增生性MDS诊断并不困难.但有部分病例血象、骨髓像的特征均为典型AA.而骨髓活检为典型MDS.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1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获得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cquired amegakaryocyt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AATP)是一类因骨髓中巨核细胞缺如或极度减少所致血小板生成不足引起的出血性综合病征。临床较为少见,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混淆。作将收治1例报告如下,并复习有关献资料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病态改变。方法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法进行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分析。结果粒、红、巨核细胞三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表现:粒系(29例)主要以细胞核和细胞质发育不平衡,中性粒细胞Pelger-Huet畸形或细胞核不能分叶或核分叶过多,中性粒细胞颗粒减少或缺如为主;红系(30例)主要以双核、多核、核形不规则及巨幼样改变为主;巨核系(10例)主要以单圆核、多圆核及淋巴样小巨核为主。结论 MDS有不同程度的三系病态造血改变。  相似文献   

14.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plastic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hypo-MDS)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一种特殊类型。hypo-MDS诊断标准除需符合MDS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的确诊率 ,作者对4 7例临床疑似AA患者的骨髓涂片与切片作了同步检查 ,其结果对比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7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初诊病人 ,男 2 6例 ,女 2 1例 ,年龄 14~ 75岁 (中位年龄 31岁 )。诊前平均病程 78个月 ( 2个月至 15年 )。临床以贫血感染、出血以及全血细胞或一系、二系血细胞减少等表现而就诊。 4 7例患者的酸溶血试验 (ham试验 )、糖水试验及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Rous试验 )均为阴性。1.2 取材方法 取髂前或髂后上棘 ,在同期同部位以骨髓活检针一步法抽吸取材。活检的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理诊断标准及其低增生型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观察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1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较活跃者各5例(共占62.5%),增生正常范围者2例(占12.5%),4例低增生型(占25%),其增生度在20%-40%;所有病例皆可见到三系细胞的发育异常,尤其单圆核巨核细胞较多见;细胞增生越活跃,幼稚细胞越多;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阳性率68.75%。其中,4例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2例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阳性,巨核细胞平均数7.6个/mm2,中幼及以上阶段粒、红细胞平均数141.2个/mm2。15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14例骨髓增生度小于20%,1例在20%-40%;未见细胞形态异常,亦无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阳性病例,不见巨核细胞;中幼及以上阶段粒、红细胞平均数13.86个/mm2,与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极显著差异(P<0.01);另有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查见较多浆细胞。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及其低增生型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应综合分析骨髓细胞增生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9例AA患者(AA组)、14例Hypo-MD患者(Hypo-MD组)的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 Hypo-MD组PLT、Ret、RDW、MCV水平及成熟红细胞形态异常比率均高于AA组(P0.05);Hypo-MD组巨核系、粒系、红系三系细胞减少程度均低于AA组(P0.05),Hypo-MD组三系细胞形态异常比率均高于AA组(P0.05);Hypo-MD组小巨核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原粒细胞5%、巨幼改变、成熟红细胞形态异常比率高于AA组(P0.05);HypoMD组三系细胞形态异常比率均高于AA组(P0.05)。结论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等实验室特点有助于Hypo-MD与AA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小粒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增生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例MDS、20例AA、20例增生性贫血及20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进行分析。结果:MDS骨髓小粒中造血细胞成分显著高于AA组,原粒+早幼粒细胞比例高于其他三组,并出现了多系统病态造血。AA患者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增生性贫血患者骨髓小粒中造血细胞与非造血细胞与正常人相似。结论:骨髓小粒的分析对MDS诊断及与AA、增生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染色体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2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1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MDS患者染色体核型有异常占32%,而AA患者未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与高危组MDS患者相似,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染色体核型异常有助于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混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质或量的改变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二者均表现为3系减低,骨髓增生低下,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我们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MDS、AA的CD34^ 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