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机械通气治疗开胸术后呼吸衰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RF)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64例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ARF的情况,如原发病、手术后的肺疾病、呼吸肌力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不同的机械通气治疗,其中61例进行有创通气治疗,3例进行无创性正压通气。对12例肺不张或严重肺部感染者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结果64例ARF中54例治愈,10例死亡。12例肺不张或严重肺部感染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均有效;随访54例,随访时间2个月,无ARF复发。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发生ARF应选择恰当的通气模式,进行个性化机械通气治疗,良好的机械通气有利于治疗术后并发症;对有肺不张或严重肺部感染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BAI。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复合高频通气治疗外科急性呼吸衰竭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高频通气治疗外科急性呼吸衰竭30例唐承纯滕占喜李红蒋立忠隋大凯赵立生我们自1988年以来应用复合高频通气(CHFV)治疗30例严重胸外伤所致急性呼吸衰竭(ARF)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中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患者与呼吸机同步呼吸的方式。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30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三组,Ⅰ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10例。Ⅱ组同步间歇指令(SIMV)/压力支持通气(PS)或SIMV/PS-CPAV 10例。Ⅲ组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SIMV-PS 10例。各组观察同步成功率,同步方式前后SPO_2、ET-CO_2、HR、MAP、f每日查血气。结果 Ⅰ组与Ⅱ、Ⅲ组间同步呼吸成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Ⅱ与Ⅲ组间同步呼吸成功率有显著差异P<0.05。Ⅱ、Ⅲ组间各观察项目,同步方式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各观察项目同步方式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BIPAP/SIMV-PS是三组同步呼吸模式中效果最好,而SIMV同步呼吸效果最次。  相似文献   

5.
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机械通气治疗技术,具有简便易行,患者比较舒适等优点,就其临床应用和技术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腹部外科术后急性肺损伤及其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肺损伤(ALI)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早期急性呼吸衰竭症候群,也是外科病人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发生率可达约30%。外科术后患者除了原发疾病的打击外,常常还存在麻醉、疼痛、创伤、感染、大量输血、误吸、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等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危险因素往往可以诱发急性肺损伤甚至ARDS,其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分析10例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强调高龄、长期吸烟、慢性肺部疾患以及术后有胸内并发症者容易发生。多出现于术后48-72h内。除辅助通气外,彻底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控制肺内感染,早期发现并处理胸内其它其它病变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术前肺功能检查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自微机调控呼吸机问世以来,出现了不少新的通气模式,提高了机械支持通气的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的通气模式,并强调了对呼吸生理的了解是成功地应用机械支持通气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996.5-1999.6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伴急性呼吸衰竭患42例,全部患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 (ARF)是临床重症之一 ,机械通气的合理应用 ,提高了该类患者存活率。现将我科 5例COPD并ARF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5例COPD患者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5 3~ 75岁 ,平均6 2 6± 7 6岁 ,病史 6~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85例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即LCH-TD)与开腹手术组(84例常规胆总管探查,即OCH-TD),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胆漏情况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均P〈0.05),两组手术后T管造影均未发现残余结石。结论LCH-TD术式微创,临床效果好,能取代大部分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摘录5篇RCT文献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SAP早期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前者病死率(RR=3.42,95%CI为1.81~6.47,P=0.0002)及并发症发生率高(RR=3.16,95%CI为2.15~4.64,P〈0.00001),而治愈率低(RR=0.83,95%CI为0.75~0.92,P=0.0005).结论对SAP早期患者应首选非手术作为常规治疗,而不支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胃切除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切除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胃切除术后近期(<4周)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明确诊断后先行常规非手术治疗,经24h治疗后症状体征无缓解的病例加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结果:5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23例加行PTGH,穿刺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抽吸胆汁后症状体征即明显减轻,3~7d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急性胆囊炎效果确切,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连续收治的74例年轻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体检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无质硬和固定的表现。术前患者均行B超检查,其中有61例患者(82.43%)B超示多发性结节;43例行同位素检查,有41例发现甲状腺结节,其中冷、凉和温结节分别为14,18,9例;11例行细针穿刺细胞活检,2例阴性,1例提示细胞有异型,3例提示癌疑,5例提示乳头状癌。结果病理检查7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为滤泡状癌,1例为髓样癌,且大多数患者同时伴有其他甲状腺良性疾病;有28例(37.84%)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同期中老年女性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率16.46%(27/16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2例于术后3年内因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年轻女性甲状腺癌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节的质地和活动度不应作为判断其良恶性的手段;应对B超发现的结节进行细化,对直径>1.0cm的实质性结节建议行手术治疗,对直径>2.0cm的混合性结节须行同位素和细针穿刺细胞活检检查,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5.
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66例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采用21d为1周期的CAF方案,共2周期〔CTX500mg/m2静脉推注(第1,8天),5-FU500mg/m2静脉推注(第1,8天),ADM30mg/m2静脉推注(第1天)〕,并与同期未行任何术前治疗的可手术的58例Ⅲa期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36%(57/66),有62.12%(41/66)的患者分期降低。新辅助化疗组的无病生存期为57.6个月,明显高于未行化疗组的42.2个月(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37.89%,对照组为34.48%。结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期,为手术创造最佳机会;减少或延缓肿瘤的复发、转移;并可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的治疗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性结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包括急诊手术80例,其中右半结肠癌25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左半结肠癌45例中一期切除吻合37例,直肠癌10例,均行急诊手术。择期性手术2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肺部感染2例,盆腔感染1例,死亡1例,余均治愈出院。 结论:对于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除非有急诊手术指征,应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1~3d,尽可能转为择期性手术;只要恰当掌握适应证,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比较安全的;对于腹腔污染严重、肠壁穿孔,也应尽可能采用一期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腺癌94例(74.6%),其中有2例为桥本氏病合并甲瘤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还合并有甲亢,滤泡状腺癌20例(15.9%),髓样癌5例(4.0%),未分化癌4例(3.2%),恶性淋巴瘤2例(1.6%),鳞状细胞癌1例.126例中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甲状腺微小癌(TMC)56例,均为乳头状腺癌.术后随访5年以上78例,1~5年36例,生活质量均为良好.未分化癌4例均于术后3~6个月死亡,2例髓样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1年均因肺转移死于咯血.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可避免因漏诊再次手术,术后应早期尽量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21例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骑跨栓塞(abdominal aorta saddle embolism,ASE)的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采用双股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等方法,治疗的腹主动脉骑跨栓塞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血流再通后早期死亡4例,主要原因为高血钾引起的心搏骤停;迟发死亡6例,主要原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为首发器官衰竭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治愈11例,其中,5例保存了双侧肢体,6例截去单侧或双侧下肢。随访10例,存活肢体血运良好。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取栓治疗是降低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病死率和截肢率的关键。术中预防高钾血症引起的心搏骤停、术后预防和及早治疗ARF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的成因分析和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的形成原因和各种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妇科手术后22例(42.3%),产伤(接生处理不当)后14例(26.9%),结直肠手术后13例(25.0%),其他原因所致3例(5.8%)。瘘口位于低位直肠27例(51.9%),中位直肠10例(19.2%),高位直肠15例(28.9%)。仅予非手术治疗9例(17.3%),接受永久性转流性肠造口(袢式横结肠造口)8例(15.4%),经各种途径手术修补35例(67.3%)。9例非手术治疗无效。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8例术后症状减轻但瘘口未愈。35例手术修补的总治愈率为77.1%(27/35);其中经肛门括约肌途径(Mason术)、经肛门、经腹、经会阴和经阴道途径修补术的治愈率分别为100%(8/8),100%(2/2),83.3%(5/6),0%(0/1)和66.7%(12/18)。在中、低位直肠阴道瘘的手术修补中,Mason术的治愈率高于经阴道修补术(100%∶〖KG-*2〗〖KG(*7〗66.7%)。结论: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系因产伤或手术处理不当损伤直肠阴道隔所致。手术修补是直肠阴道瘘惟一的治愈手段。Mason术是治疗中、低位(尤其是中位)直肠阴道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反流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反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手术治疗反流性胆管炎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发性反流性胆管炎42例,医源性反流性胆管炎18例。结果1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胆外瘘6例,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和膈下感染各2例。2例膈下感染分别经穿刺引流和手术引流治愈,另11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手术死亡。55例(91.7%)随访3~12年。疗效优42例,良9例,差2例;另2例在随访期间分别死于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结论根据胆道基本病变和胆管壁缺损范围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反流性胆管炎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