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分辨率CT在窦口-鼻道复合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CT(HRCT)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影像分析,探讨其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54岁患者30例,常规冠状位HRCT扫描和横断面扫描,并采用适宜的窗技术观察.结果HRCT能直接显示慢性鼻窦炎病变的范围、程度以及OMC的阻塞部位;且能清晰显示解剖变异,骨质改变.结论HRCT对FESS有肯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47岁。因进行性双侧鼻阻塞伴流黏稠涕 5年于 2 0 0 2年 1 1月 2日入院。入院诊断“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Ⅱ型Ⅲ期”。鼻内镜检查 :双侧鼻腔黏膜呈慢性充血状 ,鼻中隔居中 ,双侧下鼻甲形态正常 ,中鼻道内可见荔枝肉样新生物生长 ,总鼻道内可见脓性分泌物。鼻窦CT冠状位示 :双侧前中组筛窦、上颌窦黏膜增厚 ,窦腔缩小 ,双侧鼻腔可见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入院后行各项常规辅助检查未见异常。于局麻下行鼻内镜下双侧筛窦、上颌窦开放 ,息肉摘除术。手术采取Messerklinger术式 ,切除双侧钩突 ,开放双侧前中组筛窦 ,见双前中组筛窦内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在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9例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鼻窦轴位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得到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鼻窦结构及病变范围的显示情况对图像资料进行影像分析。结果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图像可以从各种角度、多切面地显示鼻窦的解剖、病变部位、范围及气道情况,清楚显示各鼻窦及窦口,其中93例上颌窦黏膜增厚、54例筛窦黏膜增厚、23例蝶窦黏膜增厚、9例额窦黏膜增厚。所有病例均显示钩突、筛窦、半月裂、筛泡及中鼻甲等的结构,鼻中隔偏曲39例,鼻窦炎合并息肉28例、中鼻甲气化11例,钩突肥大16例,钩突明显偏移9例,腺样体肥大5例,筛泡过度气化15例,鼻咽癌5例。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克服了常规CT扫描的缺点,并可以清晰方便显示副鼻窦腔内解剖结构及解剖变异,重组冠状位图像可获得与直接冠状位扫描相同的图像效果,为鼻窦炎及其原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为经蝶窦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清晰手术路径,为鼻内镜手术提供了最佳的术前信息。  相似文献   

4.
回顾分析 1 995~ 2 0 0 1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住院手术1 33例 (1 92侧 )在上颌窦口扩大术中记载的上颌窦内病变情况 ,以探讨鼻息肉患者上颌窦口扩大术的指征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33例患者中 ,男 98例 ,女 35例 ,年龄 6~ 67岁 ,平均35 5岁。经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按 1 997年海口标准进行分型分期。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鼻息肉切除术、部分或全筛切除术、上颌窦口扩大术 ,其中 87例 (1 61侧 )行额窦口开放和 1 1例 (1 3侧 )行蝶窦口扩大术。术中以 2 5°和 75°鼻内镜经扩大的上颌窦口观察上颌窦内病变…  相似文献   

5.
病人,女,53岁,以鼻塞、流脓涕伴头痛20年于2005年3月10日入院。专科检查:双鼻道见少许黏脓涕,双中鼻道见灰白半透明息肉,双侧筛窦、上颌窦区压痛。鼻窦冠状位CT扫描见双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及左侧蝶窦内软组织影,提示有慢性炎症,左侧筛窦内高密度影(图1)。术前诊断:慢性鼻窦炎(Ⅱ型2期)、左筛窦骨瘤。3月12日全麻鼻内镜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左筛窦骨瘤摘除及左蝶窦口开放术。术中出血量少,骨瘤长于左侧筛窦内壁,约1.5 cm×1.0 cm×1.0 cm大小,与眶纸样板无粘连,眶纸样板受压变薄,无骨壁缺损,筛窦及上颌窦腔内少量息肉样…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最重要的手术方式.FESS可以精确去除病变组织和骨质,使鼻窦开口扩大,恢复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由于鼻腔的解剖变异和病理生理不同,对于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厚、中鼻甲反向弯曲和泡状中鼻甲等,进行单一的手术,患者症状改善往往不满意.2003年1月~2006年3月我科对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FESS术,术中同期处理相关的鼻腔解剖变异或病理改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变往往涉及多个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及蝶窦。近10余年来,鼻内镜外科技术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鼻内镜下纠正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恢复和重建鼻腔、鼻窦良好通气和引流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目的。我们发现开放后组筛窦、蝶窦与否在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有着相同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综合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术及综合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鼻内镜下对31例鼻窦炎鼻息肉复发患者行彻底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和口服皮质激素,术后鼻内镜定期复查,清除残余息肉、肉芽及鼻痂, 严密随访。结果 黏膜上皮化较快,窦口畅通, 其中治愈25例,占80.6%,好转6例,占19.4%,无效0例。结论 窦口粘连、黏膜过敏水肿、病灶残留是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后口服脱敏药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等综合治疗,远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前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广泛应用于慢性鼻及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or without nasal polypsis,CRSwNP and CRSsNP)的临床治疗,手术可提供引流通畅的局部环境,有助于鼻窦黏膜形态与功能的恢复。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术后鼻腔鼻窦黏膜容易出现囊泡、水肿、息肉和鼻窦炎的复发,甚至再次的修正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蝶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蝶窦后鼻孔息肉病人术前行冠状位CT扫描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鼻内镜检查和冠状位CT扫描可确定息肉的起源。所有病人均一次治愈,术后随访8~2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临床特征、鼻内镜检查和冠状位CT扫描对蝶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断起重要作用,鼻内镜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 8例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按AnnArbor分期 ,IE期 2 4例 ,其中IE期超腔 1 0例 ;ⅡE期及Ⅳ期各 2例。B组症状病人 (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者 ) 7例。 2 3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T细胞性来源 (CD2 、胞浆型CD3 ) 1 6例 ,T/NK细胞性 (CD56 ) 5例 ,B细胞性 (CD2 0 ) 2例。 2 8例均行病检 ,但 1 3例首诊时未考虑到本病未行病检 ,临床误诊率达 4 6 .4 %(1 3/ 2 8)。 1次病检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 1 1例 ,1 7例经 2次或 2次以上病检 ,其中 2例多达 5次 ,病检假阴性率达 6 0 .7%(1 7/ 2 8) ,所有病例最后病理诊断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本病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 ,特别是早期表现与慢性鼻炎、鼻窦炎相似 ,组织学检查易出现假阴性 ,常被误诊误治。提高对本病认识 ,及时准确取材或重复病检并结合免疫组化检查 ,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鼻腔鼻窦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 ABC)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1例鼻腔鼻窦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鼻腔鼻窦动脉瘤样骨囊肿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结论发生于鼻腔鼻窦的动脉瘤样骨囊肿非常少见,CT和MRI是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一般可在鼻内镜下切除。  相似文献   

13.
轻度鼻中隔偏曲的新概念及80例症状疗效分析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 证实轻度鼻中隔偏曲在某些个体可引起头晕、头痛、“类颈椎病样症状”及“类晕厥先汾样症状”,提醒临床医生对轻度鼻中隔偏曲诊治的重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收治偏曲高度≤0.3cm、不压迫鼻腔外侧壁的轻度鼻中隔偏曲80例,对其可产生的头部、颈肩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手术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头部症状消失缓解率为86.0%(P≤0.01),头晕、头痛消失缓解率为96.2%;颈肩部症状消失缓解率为80.2%(P≤0.0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缓解率为90.5%(P≤0.01),均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轻度与重度鼻中隔偏曲一样,在某些患者可引起1种或多种症状,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4.
鼻腔恶性淋巴瘤误诊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腔恶性淋巴瘤误诊的原因,增强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报道4例误诊病例,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鼻腔恶性淋巴瘤易被误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鼻咽纤维血管瘤、上颌筛窦癌。其误诊的主要原因有: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②组织取材不恰当,病理诊断缺乏特异性。③过分相信满足于现有诊断。结论鼻腔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5.
无明显耳漏症状的胆脂瘤型中耳炎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明显耳漏症状的胆脂瘤型中耳炎临床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17耳)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本病临床资料。结果 17例中12例无耳漏史,3例幼年时及2例发病早期曾有短时耳漏。鼓膜看不到穿孔4例,松弛部及紧张部后上方有轻微体征13例,其中瘢痕及内陷囊袋各3例,上皮痂、耵聍覆盖5例,针尖样穿孔2例。听力下降以轻、中度传导性聋为主。鼓室导抗图为B型。CT诊断符合率为76.5%(13/17)。结论 无明显耳漏症状的胆脂型中耳炎常以无明显耳漏,轻、中度听力下降及鼓膜体征轻微为主要临床特征.易发生漏诊、误诊。轻、中度听力下降可为其唯一症状,也是诊断的重要线索。仔细检查鼓膜并结合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才可减少漏诊,防止耳源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老年外耳道胆脂瘤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结果本组外耳道胆脂瘤自发性者27例,外耳道狭窄所致者7例。以慢性耳钝痛及耳漏为主要表现,均有不同程度骨性外耳道侵蚀扩大,其中5例侵犯中耳乳突,面神经垂直段骨管破坏2例。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及外耳道成形术、改良乳突根治术治愈,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老年外耳道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多为自发性,须与外耳道恶性肿瘤、坏死性外耳道炎等相鉴别,治疗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  相似文献   

17.
Kartagener综合征鼻窦炎的治疗--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Kartagener综合征鼻窦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诊治的1例Kartagener综合征卑窦炎病人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Kartagener综合征及其鼻窦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Kartagener综合正病人因基因突变致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出现慢性鼻窦炎、支气管扩张、内脏反位三联症,针对其鼻窦炎的肓效治疗可能可以减轻支气管、肺疾病的发展。结论 鼻窦炎常为Kartagener综合征首发症状,及早确诊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有益于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咽部隐球菌感染误诊的原因,增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咽部隐球菌感染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因隐球菌感染而至咽部破坏性病理损伤较易被误诊为恶性肉芽肿,误诊原因主要为临床医师对咽部隐球菌感染的认识不足及咽部恶性肉芽肿疾病的特殊性。结论咽部隐球菌感染的局部表现与咽部恶性肉芽肿相似,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在作出咽部恶性肉芽肿诊断前,有必要首先排除咽部隐球菌感染的可能,以保证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鳞癌Ki67抗原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Ki67抗原表达,同时检测5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癌细胞病理分级Ⅰ级与Ⅱ级间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发生存组与复发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期组(临床Ⅲ、Ⅳ期)Ki6 7表达高于早期组(临床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型组与声门型组喉癌组织中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抗原表达与喉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与肿瘤原发灶位置无关。Ki67高表达是喉癌重要生物学特征,可作为判断喉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1980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例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 6例病人的共同临床表现均为局部肿块合并或不合并肿块引起的功能障碍。病理表现为轮辐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混杂有其他多种细胞成分,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6例病人均接受了局部扩大的手术切除,术后3例病人复发,其中2例死于颅内转移。1例有可疑胸壁转移,行局部放疗和手术切除。1例无瘤存活。1例术后失访。结论 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在临床上少见,易于与其他肿瘤混淆;其临床特点是容易复发,容易转移;预后差。因此,对病情反复的可疑头颈部肿瘤病人应警惕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可能。对确诊为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人应行扩大的手术切除和放疗,术后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