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全口义齿修复在重建口腔组织缺失部分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前提下,更要维护剩余组织和口颌系统的健康。本文着重回顾了无牙颌人工牙位置、牙长轴颊舌向倾斜角度、咬合等对牙槽嵴受力的影响,对全口义齿人工牙如何排列以减缓牙槽嵴吸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法以保存患牙牙根作为修复的基础,必要时辅以外科手术,修整过度发育的牙槽嵴及切除牙周袋,以铸核、全冠修复体改正患牙长轴唇舌向及近远中向倾斜,改正牙冠外形、大小、色泽及位置,达到改正错He畸形,改善改善前牙美观及颌面部协调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法以保存患牙牙根作为修复的基础,必要时辅以外科手术,修整过度发育的牙槽嵴及切除牙周袋,以铸核、全冠修复体改正患牙长轴唇舌向及近远中向倾斜,改正牙冠外形、大小、色泽及位置,达到改正错畸形,改善前牙美观及颌面部协调之目的。本组临床治疗194例,并进行了1~9年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修复美学效果,优秀的固位与功能,能长期保存基牙并维持牙槽嵴的健康,对牙周病的治疗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例中,常发现未及时修复所造成的邻牙倾斜移位和广泛的牙颌改变。用倾斜牙作基牙时,突出的问题是(牙合)力不能够通过基牙的长轴传导和难与其它基牙求得共同就位道。此外,基牙倾斜移位使桥体间隙和楔状隙变小,也是修复时应该解决的问题。口腔矫正治疗在义齿修复上应用已久。矫正治疗用于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后邻牙倾斜移位的病例,可使倾斜基牙复位或者  相似文献   

5.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体抗力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直接树脂和间接树脂嵌体修复后牙体的抗力进行三维有限元研究。方法:通过2种加载方式(中央窝垂直加载和2功能面上与牙长轴呈45°加载),研究4种材料(Tescera间接树脂、Renew通用树脂、陶瓷和Co-Cr合金)嵌体修复后牙体应力分布的变化。对照组:备洞未充填的缺损牙体和完整牙体。结果:4种材料嵌体均可以提高缺损牙的抗力,改善缺损牙体内部的应力分布。2种树脂嵌体修复后的牙体应力分布与完整牙体相似;陶瓷、Co-Cr合金则改变了牙本质原有的应力分布。结论:复合树脂嵌体修复能提高缺损牙体的抗力;复合树脂不同固化处理对牙体抗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组上颌切牙在5种角度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对离体成组上颌切牙进行显微CT扫描,使用mimics 10.01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实验模型分为3组:A组为左上颌中切牙;B组为双侧上颌中切牙;C组为双侧上颌中切牙及侧切牙。对每组牙施加5种角度的载荷,分别与牙长轴成0°、5°、10°、15°、20°夹角,用Ansys Workbench 11.0软件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3组模型载荷方向与牙长轴交角为0°时,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均集中于牙冠载荷作用点附近,牙颈部、根中部应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压应力;加载方向倾斜时,3组模型随着载荷方向与牙长轴形成角度的增大,应力峰值逐渐增强,最大应力均集中于牙颈部骨皮质区,之后以此为中心向周围扩散;模型唇侧应力集中明显高于舌侧。结论牙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与载荷力和牙长轴交角大小成正相关关系;成组上颌切牙在受5种角度载荷时,应力分布规律与单颗牙相似。  相似文献   

7.
诸秀娣  沈忠贤 《口腔医学》1987,7(4):201-202
<正> 根分叉区暴露、慢性感染及髓底穿通等患牙(以下简称根分叉病变),临床上大多并发颊侧瘘管而被拔除。笔者自1984年1月以来,对此类下颌患牙采用牙冠纵切后,制作变异高嵌体修复5例,经2年后复查,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方法及步骤牙冠纵切:对根分叉病变的活髓牙,在局麻下将金刚砂片依牙长轴方向,自(牙合)面颊、舌沟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口腔种植修复以不牺牲天然牙而恢复缺牙功能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医患所接受。但对于缺牙时间相对较长的患者,由于其缺乏稳定的邻接和咬合关系,邻牙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移位,导致缺牙间隙和相邻牙轴向异常。缺隙异常影响正常种植位点的选择,倾斜的邻牙容易产生龈方黑三角导致食物嵌塞。临床上针对轻微的缺隙改变和邻牙倾斜可能会采取调磨邻牙邻面的方法,而严重的邻牙倾斜往往需要正畸调整邻牙轴向,恢复正常的牙齿排列和缺牙间隙后才能进行种植修复。  相似文献   

9.
倾斜牙超过24度时能否选作固定桥的基牙,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用倾斜牙作基牙时,(牙合)力不能通过基牙长轴传导,若修复不当会造成牙周创伤;同时,倾斜基牙亦难与其它基牙取得共同就位道。因此,修复时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0.
利用倾斜下颌第三磨牙作固定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利用倾斜第三磨牙制作固定桥,修复下颌磨牙缺失。方法 选择下颌第二磨牙或第一、第二磨牙都缺失且第三磨牙已有不同程度倾斜的病例11例,通过纠正第三磨牙长轴后,以其作为固位体修复缺失牙。结果 随访1-3年,所的缺牙修复咀嚼功能良好,基牙无牙体牙周病变。结论 本方法扩大了固定桥的应用范围,同时保存了第三磨牙,并有效地恢复其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1.
He X  Tian LG  Mao YL  Wang JW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3):321-323
目的:评价局部正畸联合微螺钉支抗在咬合不足伴邻牙倾斜牙列缺损中解决种植区域修复空间的疗效。方法:采用局部正畸法,以种植体微螺钉及邻牙做支抗,达到较为理想的种植体上部结构的修复空间。结果:种植微螺钉联合局部正畸法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压低对颌牙,竖直倾斜邻牙。结论:局部正畸联合微螺钉支抗能承担垂直向的支抗力,安全实现磨牙的绝对压低以及倾斜邻牙的竖直,为缺失牙修复提供了足够的义齿修复空间。  相似文献   

12.
30例成人修复前正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遇到前牙内倾、上下前牙深覆牙合、反牙合、后牙缺失时间长致牙冠倾斜等情况,导致缺失牙修复不美观,为了更好解决以上修复问题,我科2000-2006年共收治完成30例修复前通过直丝弓矫治技术后再行修复的病例,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铸造桩核和针固位复合树脂核的强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用铸造桩核作为根管治疗后的牙冠修复。近来,应用针固位复合树脂核已成为恢复牙冠而采用的普遍方法。本文目的是在模拟的(牙合)负荷几何学和负荷速度接近生理(牙合)负荷速度的情况下,比较铸造桩核和针型树脂核抵抗移位或折裂的能力。材料和方法:取三组十对无龋的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从与牙长轴成垂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冠桥     
20071812国产碳纤维桩修复离体牙抗折力实验/解昱…∥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一2006,7(3).-211~212,216将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尖牙,去除牙冠后,用国产碳纤维桩+树脂核+金属冠修复后放置在万能实验机上,加载与牙长轴呈135。角的压力,直至修复体折断,记录最大载荷,同时用进口碳纤维桩、镍铬合金铸造金属桩做对照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唇、腭向不同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经纤维桩、树脂核和全瓷冠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对完整上颌中切牙、预备后牙体和纤维桩进行Micro-CT扫描,结合Mimics、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 和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通过Micro-CT扫描结合Mimics、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 和Abaqus软件,建立了上颌中切牙在0°冠根夹角及向唇侧或腭侧倾斜10°、20°、30°时纤维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共7个.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唇、腭向不同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经纤维桩、树脂核和全瓷冠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测量、分析上颌中切牙长轴与牙槽骨方向夹角角度,为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手术指导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374例成年患者,按照年龄分成青年、中年、老年3组,拍摄CBCT,通过Kavo eXam Vision软件测量上颌中切牙长轴与牙槽骨方向之间的夹角角度.使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青年组上颌中切牙长轴与牙槽嵴方向夹角角度为13.81°±4.37°,中年组为15.19°±5.23°,老年组为18.51°±6.62°,各组内男、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年龄增大,其夹角角度逐渐增大.结论:患者性别对上颌中切牙长轴与牙槽骨方向夹角角度影响不大;患者年龄和上颌中切牙长轴与牙槽骨方向夹角角度有一定关系.对于上颌前牙种植患者,要达到美观修复,术前需要充分了解上颌中切牙长轴与牙槽骨方向夹角角度,尤其是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下颌第三磨牙水平阻生就是其牙长轴与下颌第二磨牙牙长轴垂直。这一阻生情况临床上很多见,且几乎都有邻牙阻生,拔除这类牙比较困难,创伤较大、时间长、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我们从1994年初对水平阻生智齿进行了探索性的拔除,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现对172颗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对23例后牙缺失致邻牙倾斜的患,进行修复前的正畸治疗,修复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牙冠延长术应用于个别腭侧倾斜上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36颗腭侧倾斜的上颌前牙,21颗采用单纯切龈后冠修复,15颗采用切龈翻瓣去骨后冠修复。修复后6个月、2年随访,检查冠颈缘适合性、龈缘协调性,回访患者对咀嚼功能的主观评价,评价患牙牙周健康状况,包括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和牙齿松动度。结果 36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及2年复诊检查,患者对术牙功能的主观评价均满意,临床检查36个烤瓷冠的颈缘适合性好,龈缘协调性均满意,术牙均无松动。21颗单纯切龈后冠修复的患牙(χ2=0.43,P〉0.05)和15颗切龈翻瓣去骨后冠修复的患牙(χ2=1.45,P〉0.05)牙龈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切龈后冠修复的患牙(F=2.98,P〉0.05)和切龈翻瓣去骨后冠修复的患牙(F=1.52,P〉0.05)牙周探诊深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冠延长术应用于个别腭侧倾斜上前牙美容修复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锥形束CT测量天然上颌中切牙的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角度关系,探讨其对即刻种植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取76例天然上颌中切牙的锥形束CT图像,测量其牙槽嵴顶、牙槽嵴顶下4mm、8mm、根尖处的唇、腭侧骨壁厚度,以及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比较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不同性别之间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夹角的关系。结果:除牙槽嵴顶外,天然上颌中切牙的唇侧骨壁比腭侧骨壁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的唇侧骨壁厚度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天然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然上颌中切牙唇侧骨壁较薄;性别对其唇腭侧骨壁厚度的影响不大;牙长轴与牙槽突长轴的夹角未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