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不同影像检查在诊断及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经临床及颈动脉B型超声多普勒、磁共振血管造影以及动脉血管造影而确诊.2例分别经肱动脉及冠状动脉植入锁骨下动脉支架及冠状动脉支架.[结果]比较3种检查方法显示:其中颈动脉B型超声多普勒简单易行,能明确血流的方向、血管内血流的流速,可用于术前的筛选和术后的复查.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可明确狭窄的部位与程度,并可建立三维结构,可作为术前的参考.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一般在手术时进行,可明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当发现有盗血综合征存在时,一定要做健侧动脉血管造影,以明确血流的方向和血流流向对侧的途径.在狭窄严重或完全狭窄时,经肱动脉途径成功比例较高.如肱动脉搏动过于微弱,难以定位时可行肱动脉切开.[结论]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互为补充,但最后确诊及指导治疗DSA造影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例经超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TIA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和IVUS检查,比较二者测定的管腔狭窄程度的差异,通过IVUS引导支架植入,术后再行IVUS检查评价支架植入是否合适。结果 IVUS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斑块的性质,精确测量斑块面积、管腔面积和面积狭窄率,IVUS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测量值及斑块检出率高于DSA。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结论 DSA低估了病变的程度,IVUS比DSA更能精确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性质,并可引导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脑血管造影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10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53例无脑梗死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和(或)高脂血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部血管彩超和TCD对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中重度以上狭窄、不稳定型斑块的检出率。以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颈部血管彩超和TCD的诊断一致性。结果观察组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0.05)。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对中重度以上狭窄检出的敏感度为93.75%,特异性为88.46%,准确率为92.45%,一致性较高(Kappa=0.801);对不稳定型斑块检出的敏感度为87.67%,特异性为87.88%,准确率为87.74%,一致性较高(Kappa= 0.72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和TCD诊断颈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准确、无创、便捷,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病因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疑有脑动脉狭窄的患者应用TCD测量各条血管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TCD诊断脑动脉狭窄,28例经DSA证实。结论:TCD对脑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早期筛选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成勇  帅杰  刘勇 《中国康复》2005,20(6):339-34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在脑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价值,并与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方法:对26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部血管听诊、CDI、TCD检查,其中175例加行DSA检查,对有手术指征49例患者行脑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并随访。结果:①CDI证实颅外段脑血管狭窄〉50%的患者血管杂音的阳性率高达82%。TCD提示颅内段脑血管狭窄患者血管杂音阳性率达50%。②CDI及TCD示颅外段颈、椎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DSA符合率达82%;TCD提示颈内动脉虹吸段或大脉中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DSA符合率达98%。③脑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后患者CDI可清楚显示支架位置形态及支架内膜增生情况。CDI及TCD在术后监测发现狭窄段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而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则表现为血流速度的再度增快。结论:CDI、TCD联合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前的诊断及术后随访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无创性综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供血动脉的磁共振增强血管造影(CEMRA)表现。方法55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随机选择的同期48例正常人及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使用GE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对研究对象行CEMRA成像。分析脑供血部脑供血动脉病变与TIA的关系。结果TIA组及正常人组以Willis环前病变为主,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Willis环后病变为主,与前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脑供血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支数有统计学意义(P〈0.001),TIA组及脑梗死组供血动脉倾向于多支动脉的多发狭窄,正常人组多为单发狭窄或迂曲。结论Willis环对脑供血具有明显的代偿作用;TIA患者脑供血动脉存在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可能是发生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颈部及颅内段血管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6年本院收治的251例脑血管病患者,均行颈部血管超声及全脑血管造影(DSA).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08例,脑梗死患者143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18例、中年组103例及老年组130例.[结果]超声与DSA检查结果提示,TIA和脑梗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且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TIA(P<0.05);老年组血管狭窄程度显著高于中年组及青年组(P<0.05),中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超声及DSA检查结果发现二者的总体吻合率为97.18%.[结论]颈部血管超声及DSA对脑血管病的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经颅多普勒(TCD)的表现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共62例患者,男39例,女23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3.9±9.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了颈部MRA和TCD检查。结果MRA椎动脉异常37例(59.68%),其中22例椎动脉扭曲变细3例(8.1%),单侧椎动脉变细或局部狭窄29例(78.38%),单侧椎动脉显影模糊4例(10.81%),左侧动脉完全闭塞1例(2.7%)。TCD检查异常45例(72.58%),其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21例(46.66%),血管弹性减低5例(11.11%),血管痉挛13例(28.89%),血管狭窄6例(13.33%)。37例MRA异常病例中78.37%(29/37)的患者TCD异常。结论颈部MRA对VB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考虑VBI患者应采用TCD、MRA联合检查,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替选择性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9.
脑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已经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狭窄的治疗。现将我科2004年3月~2006年12月应用支架治疗7例脑动脉狭窄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43~69岁,其中3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为脑梗死所致轻度偏瘫,5例为首次发病,2例为复发性脑梗死。所有病例均行颈部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狭窄行脑血管造影,以确定狭窄部位、狭窄长度及程度,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1例,大脑中动脉M1段3例,椎动脉颅内段3例。狭窄程度60%~95%。方法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TCD)在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前后及再狭窄监测中的应用。方法85例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重度狭窄。在支架置入术前、术后3d及术后半年进行TCD检查,检测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终末段(ICA1)、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峰流速(Vs)、声频等。结果85例患者术前术后DSA及TCD检查符合率为100%。3例术后半年TCD复查诊断为再狭窄,DSA检查3例患者支架内狭窄〉50%。与术前比较,85例患者术后3d MCA、ICA1、VA及BA的Vs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涡流、杂音消失。术后半年TCD复查,与术后3d比较,P值分别为:0.461、0.968、0.974及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D是理想判定颅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疗效及随访的首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VBI患者48例进行颅脑CTA、颅脑MRA、颈部血管彩超、TCD检查,对21例患者进行DSA检查。结果VBI患者TCD检查阳性率为79%,颈部血管彩超阳性率为56%,颅脑MRA阳性率为54%,DSA检查阳性率为95%,颅脑CTA阳性率为92%。结论在VBI诊断方面,CTA检查较MRA、血管彩超、TCD检查均有明显的优势,且与DSA检查有较好的一致性,提示CTA可以作为诊断VBI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血管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6例血管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患者行支架成形术治疗。46例均成功植入颈动脉自膨式支架及球囊扩张支架。结果:术后28例恢复正常管径;18例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残余狭窄均小于30%。在平均12个月的随访中,34例均无脑缺血发作及再狭窄发生,2例发生支架术后再狭窄,并再次发作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症状,2例发生脑梗死,2例出现TIA,均非支架植入部位,1例发生脑出血严重并发症,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血管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超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脏超声检查,对51例急性期TIA患者进行检查,按照TIA发作次数分为单发组与频发组,并对其中46例有血管狭窄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比较二组间临床特征与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发生情况.结果 51例患者中大动脉狭窄性TIA 38例(74.5%),血管重度狭窄多见于频发组.结论 颅内外血管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频发TIA与血管重度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普勒的检测结果早期评估糖耐量异常患者颈部及脑动脉血管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使用颈动脉彩色超声(CDFI)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观察管腔是否有斑块、斑块性质、管腔是否狭窄闭塞、狭窄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脑动脉收缩峰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所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CDFI检查糖耐量异常组(IGT组)内中膜增厚人数及IMT值较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均明显增高(P<0.01);通过TCD检查IGT组脑血管发生病变、血流速度及PI值均高于NGT组(P<0.05)。结论 CDFI联合TCD检查发现糖耐量异常患者早期已出现脑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改变、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使用两种无创检查动态监测病变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脑供血动脉狭窄造成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如能在血管狭窄导致不可逆性脑梗死之前进行血管成形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脑梗死的发生~([1])。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具有创伤小、致残率低、并发症少、安全等特点~([2])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210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动脉病变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脑血管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对97例TIA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血管病变部位、狭窄程度、受累血管数目的特点及其与脑血管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8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狭窄或闭塞(91.8%),68例存在多血管受累(76.4%);血管病变部位以颈内动脉起始处(35.5%)及椎动脉起始处(28.2%)常见。高危因素越多,受累血管越多、动脉狭窄越重。结论TIA患者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常为多血管受累,其病变程度与危险因素的多少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HR-VW-MRI)评估脑血管狭窄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对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院25例近期发生缺血性脑病患者,行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证实存在脑血管狭窄,在1周内行DSA检查及HR-VW-MRI,分别测量、计算狭窄段脑动脉DSA与HR-VW-MRI狭窄率,对责任区血管进行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重建、T1WI增强,根据线性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HR-VW-MRI测量脑血管狭窄率与DSA狭窄率的相关性,并探寻脑动脉狭窄原因。结果25例患者共有20例完成HR-VW-MRI和DSA数据测量。HRVW-MRI狭窄率为62.66±13.79,DSA狭窄率为63.78±13.1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检查方式呈正相关(P < 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方式检查相关性良好(R2=0.880,P < 0.05),HR-VW-MRI发现脑动脉狭窄段责任斑块。结论HR-VW-MRI检查在测量脑血管狭窄方面与DS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具有无创性,良好的组织结构分辨率,能通过三维角度更好的显示脑血管壁结构及管腔大小,分析病因,做出诊断,在替代DSA检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与脑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CD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探讨脑动脉狭窄的合理检查程序。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59例行TCD及DSA检查,将结果分为五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统计分析,以DSA为诊断标准,计算TCD诊断各组血管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 TCD诊断MCAI、CA、VA、BA、SUB-A各组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47%、93.94%,57.89%、97.98%,68.75%、95.10%,90.00%、97.22%,100%、100%。结论 TCD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CD可以作为脑血管狭窄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CD技术对820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观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及各项参数。结果:TCD检测对脑动脉硬化及狭窄、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与扩张的诊断确切,对头痛、头晕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类有较高价值,对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脑动脉功能评价有重要意义,对脑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的诊断缺乏特异性,仅可作为筛选性检测。结果:TCD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ABCD2评分联合经颅多普勒(TCD)或脑血管造影检查(DS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24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TCD及DSA相关临床资料。ABCD2评分≤3分为低危组(n=150),4~5分为中危组(n=72),6~7分为高危组(n=24)。血管狭窄程度〈50%为轻度狭窄,≥50%为中重度狭窄。比较TCD和DSA分别对ABCD2评分低危组以及高危组TIA患者7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结果104例(42.3%)患者在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均〈0.01)。ANZIY评分中、高危患者中DSA显示血管中、重度狭窄患者(≥50%)7d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显著高于TCD患者(P〈0.01),而在ABCD评分低危患者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ABCD2评分中、高危患者,DSA检查能准确预测7d发生脑梗死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