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 术后疼痛依然是麻醉医师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作为术后镇痛的一线药物,阿片类药物常伴有一些副作用也会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任何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并增强术后镇痛效果的多模式术后镇痛方案均推荐用于术后镇痛.研究发现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增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目的 现就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术后镇痛的影响作一综述. 内容 从镇痛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给药策略以及对不同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趋向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增强腹部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但其对其他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最佳镇痛方案函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围手术期使用鸦片类药物或椎管内麻醉镇痛会带来很多副作用。良好的围手术期镇痛有利于康复,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作者做全膝关节假体周围注药疗效的研究。[方法]38名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接受吗啡、布比卡因、甲强龙、肾上腺素,而另外一组不接受注药。围手术期镇痛方案标准化。所有的患者术后48h接受患者自控式的镇痛,随访采用标准化镇痛方案。可视模拟的疼痛评分,记录患者在术前、术后和术后6周的疼痛评分。并衡量术后特定时间点的自控镇痛消耗量,全面的镇痛要求。[结果]接受注药的患者术后24h注药组为(28.26±8.14)mg,对照组为(40.16±9.17)mg,t=4.229,P=0.00,注药组对镇痛的需求量显著降低;术后48h注药组为(48.79±11.43)mg,对照组为(66.58±10.93)mg,t=4.904,P=0.00,注药组对镇痛的要求显著降低。在术后24、48h使用的自控镇痛明显减少。术后复苏、术后4h、术后1d时的疼痛评分降低。未发现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注射多种药物显著的降低了患者自控镇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老年胰腺癌切除术术后镇痛措施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作为改进镇痛措施的依据,以提高术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15年—2018年老年胰腺癌切除术41例患者镇痛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连续观察术后疼痛评估次数和镇痛效果,进行分析评价.镇痛效果采用数字评分系统.结果:41例患者术后1~14 d的疼痛评估结果:术...  相似文献   

4.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重度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疼痛不仅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而且降低手术满意度,所以有效术后镇痛对于TKA极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超前镇痛、椎管内麻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阿片类药物静脉自控镇痛、非阿片类药物等六大类镇痛方法的综合选择和组合,主要是提出多阶段(术前、术中、术后)、多节段(图1)、多模式(六大常规镇痛法)的镇痛选择理念,为临床多模式镇痛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评价与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病人舒适,可降低应激反应,稳定循环系统,有利于患者康复。综述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价值、对转归的影响、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骨科围手术期镇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科手术后病人的镇痛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一般来说,麻醉医生负责术中的镇痛,而术前、术后的镇痛则主要由骨科医生来完成。积极的围手术期镇痛可以降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以及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促进功能锻炼,加快康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胸椎旁间隙阻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椎旁间隙阻滞可产生完善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VAS评分,减少阿在镇痛药用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肺部并发症少,应激反应减轻,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开胸术后镇痛、乳腺手术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亚甲蓝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复方角菜酸酯软膏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亚甲蓝组、NSAIDs加复方角菜酸酯软膏组、多模式镇痛组),每组20例。观察多模式镇痛对术后疼痛评分、局部组织水肿、创口愈合时间及其他全身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影响。结果多模式镇痛组可显著降低术后平均静息痛及肛门排便痛的VAS评分.提高镇痛满意度的评分.而且可降低术后局部软组织水肿的评分.缩短创口愈合时间(P〈0.01)。术后局部渗血及其他全身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精准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术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哌替啶组、静脉镇痛组和冷冻镇痛组,每组60例。哌替啶组患者未施行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术,仅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静脉镇痛组患者未施行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术,由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冷冻镇痛组患者术中施行精准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术,在-70℃的低温下冷冻90 s。术后观察记录镇痛药物用量、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冷冻镇痛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用量、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哌替啶组、静脉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准肋间神经冷冻镇痛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镇痛药物的需求量、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能进一步减少传统冷冻术对神经造成损伤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评估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浆S-100B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4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镇痛组(KF组)和芬太尼镇痛组(F组),每组120例。分别于术后6、24和48h采用VAS疼痛评分法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记录术中、术后芬太尼用量及自控镇痛次数。分别于术前1d、术后3、5d记录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分,并静脉采血测定血浆S-100B蛋白、NSE浓度;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5dKF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KF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为19.3%明显低于F组为37.3%(P<0.05)。术后3d血浆S-100B蛋白、NSE浓度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镇痛的芬太尼用量KF组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降低术后血浆S-100B蛋白、NSE浓度,降低POCD的发生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恶心、呕吐等是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常见并发症,芬太尼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确切,但也加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术后镇痛效果。2007年-2009年我们采用托烷司琼降低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镇痛,分析对术后疼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2例,根据术后采取的镇痛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术后实施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后实施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下QLB。对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术后3、6、12与24小时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质量方面,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用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97.6%较对照组总满意度78.0%显著提高(P0.05);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12.2%较对照组总发生率61.0%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QLB镇痛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降低相关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效果安全。  相似文献   

13.
WHO报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lower uterine cesarean section,LUCS)占手术总量的7.0%,产妇中剖宫产率平均约为25.7% [1] 。LUCS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率为1%~18% [2] ,危害主要包括:①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患有严重急性产后疼痛的妇女产后抑郁的风险是正常分娩女性的3倍 [2];②引起交感神经反射性增高,导致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等内源性递质的释放,可引发机体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不利于产后早期哺乳及术后快速康复;③影响催乳素(prolactin,PRL)分泌,使初次哺乳时间延后,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发育 [3];④若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当,可引起外周伤害性刺激感受器敏化,使兴奋性阈值降低,增加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舒适化医疗体验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对LUCS术后的镇痛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LUCS术后镇痛方法主要包括连续静脉自控镇痛、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以及区域阻滞等 [4] 。静脉镇痛主要采用阿片类药物,会产生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椎管内麻醉是最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但存在限制条件且会产生严重并发症,所以区域阻滞成为术后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理念,是当前降低术后疼痛、提高产妇舒适度不可或缺的麻醉手段。本文对目前LUCS术后4种区域阻滞镇痛进行文献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但其疼痛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仍是目前困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虽然临床上有许多可供选择的镇痛方法,但由于LC术后疼痛的特点,单一的镇痛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LC术后镇痛的需求,因此,联合不同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组成的多模式镇痛有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由于LC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机制较复杂,现就LC术后疼痛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为临床采用多模式镇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胸腔镜直视下连续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孔胸腔镜单肺叶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0):胸腔镜直视下连续肋间神经阻滞组(A组)和对照组(C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复合单次椎旁阻滞,插入双腔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A组关胸前在胸腔镜直视下行肋间神经阻滞,在切口所在肋间置入导管3~5 cm,置管完成即刻及置管后每6 h经导管注入0.375%罗哌卡因10 ml。两组均行术后吗啡自控静脉镇痛。观察指标:两组出术后恢复室(T1)、术后6 h(T2)、24 h(T3)、48 h(T4)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饮食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镇痛泵按压次数、吗啡消耗量、镇痛不良反应及胸科轻微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T1~T4时咳嗽时的VAS评分降低(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饮食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缩短(P0.01);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吗啡消耗量降低(P0.01);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及胸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胸腔镜直视下连续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降低术后胸科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评价与问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病人舒适,可降低应激反应,稳定循环系统,有利于患者康复。综述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价值、对转归的影响、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2例择期进行胸科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6 h、12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科手术患者实施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镇痛,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糖尿病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效果.方法 下腹部手术患者20例及非糖尿病患者20例,ASA Ⅰ或Ⅱ级,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吗啡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的吗啡累积消耗量、镇痛评分、血糖水平和吗啡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8、24、48 h糖尿病组吗啡累积消耗量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术后4、8、24 h VAS评分糖尿病组亦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术后糖尿病组恶心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敏感性降低,有效的术后镇痛需要增加吗啡剂量.  相似文献   

19.
静脉自控镇痛是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常用的镇痛药物为芬太尼.但芬太尼用于胸科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时血药浓度高,易引起过度镇静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尤其老年病人更易发生.利多卡因是临床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药理性能稳定,镇痛、镇静作用强而对循环和呼吸功能影响小[1].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降低腹部术后病人吗啡用量[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采用持续输注利多卡因镇痛效果较好[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实施自控静脉镇痛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剖宫产术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术后自控静脉镇痛配合常规护理,干预组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配合规范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症量表(EPDS)和线性视觉模拟法(VAS)进行抑郁及疼痛程度评定。结果干预组EPDS评分术后7、14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2、8、24、48 h不同时间点干预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自控静脉镇痛联合规范化心理干预性护理,镇痛作用可靠,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