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人乳头瘤病毒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雯 《广西医学》2007,29(9):1368-1369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宫颈癌.近年来,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过程,如果说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治愈的疾病,关键是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  相似文献   

2.
冷冻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冷冻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08年3月在我院门诊检查并冷冻治疗的CIN2、高危型HPV(+)的CIN1或慢性宫颈炎、CINI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共35例.术后3个月评价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及CIN治愈率等.术中、术后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冷冻治疗后高危型HPV DNA转阴率为55.9%,HPV DNA含量明显下降(P<0.05).CIN患者有27例(90%)治愈.冷冻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糜烂)、湿疣的有效率分别为100%、87.5%;治疗后白带多的症状明显改善(P<0.01).术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术后主要反应为阴道排液.结论:冷冻治疗CIN1~2及高危型HPV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经治疗后人乳头瘤病毒是否持续存在的指标评价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性。方法:在312名TCT异常,做阴道镜检查的妇女中,268名妇女随访均超过1年。共有200名妇女接受了LEEP治疗,68名妇女仅接受随访。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分别取宫颈标本,用PCR技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结果:在LEEP治疗的妇女中,139人(77.5%)治疗前的人乳头瘤病毒核糖核酸阳性。4名(2%)患者随访时仍阳性,但4人随访时的乳头瘤病毒型别均与治疗前不同。161名妇女治疗前存在Ⅰ-Ⅲ级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随访时仅有3例鳞状细胞不典型细胞。结论:治疗后的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组被彻底清除,没有不典型增生复发。该结果提示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监测治疗的有效性非常有意义;宫颈上皮内瘤变经LEEP这种治疗可以清除人乳头瘤病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陈曦曦  汪艳 《安徽医学》2014,(2):197-19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沙眼衣原体(Ct)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免疫层析方法分别对1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及83例正常宫颈上皮女性行HPV 16/18、Ct检测。结果 CIN组中HPV16/18阳性率为75.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 Ⅰ-~Ⅲ中,HPV16/18阳性率分别为56.66%、84.31%和87.75%,随着CIN级别的增高,其阳性率呈递增趋势,CIN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IN Ⅱ和Ⅲ较CIN Ⅰ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IN Ⅱ与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中Ct阳性率为28.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 Ⅰ~Ⅲ中,Ct阳性率分别为23.33%、33.33%和30.61%,CIN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IN各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中HPV16/18合并Ct感染率为13.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16/18感染与CIN病变进展密切相关,Ct感染与CIN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学阴性(pap smear negative,Pap-)、人乳头瘤病毒阳性(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positive,HPV+)女性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纳入1 128例Pap-/HPV+女性,阴道镜下可疑部位活检。分析Pap-/HPV+状态下H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宫颈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Pap-/HPV+女性HPV的流行特征,HPV-16所占比例较高(χ2=16.81,P=0.000),患者年龄偏大(χ2=20.72,P=0.000),单一病毒感染比例较高(χ2=8.93,P=0.01)。506例患者接受阴道镜下活检,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病例254例(50.19%),其中7例宫颈浸润癌。HSIL的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年轻患者HSIL比例更高,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4,P=0.000)。各HPV亚型发生HSIL的比例不同,HPV-16型发生HSIL的比例最高(64.7%)。与对照组比较,Pap-/HPV+女性感染HPV-16、18、31、33、52、58型显著增加HSIL病变的危险。结论 Pap-/HPV+女性HPV的流行病学特征不同,具有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HPV基因型对患者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严重程度和对患者行LEEP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2013年我院223例有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行LEEP环切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按CIN严重程度分为CIN1~2和CIN3(含原位癌CIS)两组;HPV基因型按:(1)低危;(2)中危(;3)高危HPV16;(4)高危HPV18;(5)未归类;共分为五组;术后患者按手术切缘是否存在残留病灶分为手术切缘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患者所感染的HPV基因型,比较组间HPV型别的分布差异。结果 CIN3是所选患者中最常见的CIN类型(占68.6%),HPV16是CIN患者中最常见的基因型(占26.9%)。与CIN1~2组的患者比较,中危、16、18型的HPV在CIN3组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P<0.05)。HPV18型感染组手术切缘阳性发生率最高(占60%)(P<0.05)。结论 HPV基因型别与患者的CIN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开展HPV筛查可为宫颈病变提供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HPV基因型所致患者手术切缘的阳性率不同,其中HPV18型患者手术切缘阳性率最高,因此感染HPV18型的CIN患者在术后更需仔细追踪。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在该院就诊以及治疗的248例病理诊断为宫颈组织病变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的感染状况。结果 248份样本中,共234份检测出HPV阳性,阳性率为94.35%;其中单一基因型139份,占58.90%,多基因型混合感染78份,占33.05%,其他型占8.05%;根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年龄将其分组,结果显示31~40岁组HPV检出阳性率最高为33.47%,高于20~30岁组及41~50岁组,分别为22.46%及25.42%,明显高于51~60岁组的11.86%;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17, P 0.01)。CIN I、CIN II、宫颈原位癌组均以高危型HPV16感染率最高。HPV感染检出率在宫颈息肉和子宫平滑肌瘤组及CIN I、CIN II、宫颈原位癌组分别为0、75.00%、93.62%和79.07%,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HPV的总阳性率逐渐上升(P 0.05)。结论正常宫颈及不同级别的CIN患者HPV感染情况不同,不同亚型HPV在不同程度的CIN患者中的感染率不同,不同年龄对HPV的感染率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细胞中HPV DNA的分子状态,并建立其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方法建立了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CR)平行检测HPV-16 DNA EA和E6基因以判定HPV DNA分子状态的方法,并对17例HPV-16 DNA阳性的宫颈癌和CIN组织标本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Multiplet PCR技术能够有效判断HPV DNA的分子状态。HPV DNA整合的发生与宫颈上皮细胞恶性化程度关系密切。结论检测高危型HPV DNA感染的分子状态是判断和预测宫颈上皮细胞恶性化趋势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郭海莲 《当代医学》2016,(35):63-64
目的 探讨观察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中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手术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结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12月两家综合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锥形切除术病人98例.术后分别于6个月及12个月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和HR-HPV检测.结果 CIN I病人宫颈锥切术后6个月HR-HPV转阴率为76.2%,其中HR-HPV阳性组中,2例细胞学表现异常;术后12个月转阴率为85.7%,其中HR-HPV阳性组中,仍有2例细胞学表现为异常.CINⅡ-Ⅲ病人宫颈锥切术后6个月HR- HPV转阴率为51.9%,其中HR-HPV阳性组中,11例LCT表现为异常,其中3例病人接受子宫切除术,未继续随访,其余患者术后12个月转阴率为62.2%.其中HR-HPV阳性组中,18例LCT表现为异常.结论 宫颈锥切术治疗对清除CIN病人的HR-HPV-DNA感染有效.随访过程中HR-HPV-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可用于监测治疗的有效性并可用来观察其转归.  相似文献   

11.
高危型HPV检测在判断CIN疗效及随访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金兰 《河北医学》2010,16(4):394-39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在判断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治疗效果及随访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01至2007-06-30在我院诊治的术前均检测HPV(+)的CIN患者198例,分别进行宫颈电环锥切术(LEEP)或宫颈冷刀锥切术,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ird Cap-ture-2,HC2)技术,对其术前及术后6、12个月均行宫颈高危型HPV(HR-HPV)检测,观察其治疗前后HR-HPV负荷量变化及转阴率的情况。结果:198例CIN患者术前HPV平均负荷量为367.9,术后6个月、12个月HPV平均负荷量分别为14.2、3.6,故CIN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治疗后HPV平均负荷量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6个月、12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82.3%、91.4%,术后HPV持续阳性率为8.6%,其中2例重新诊断为宫颈原位癌。结论:HR-HPV检测可有效地判断CIN疗效及随访监测其预后的指标,宫颈锥切术后HPV持续阳性患者为复发的高危人群,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宫颈细胞学阴性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的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探讨Cervista HPV HR A9组病毒应用于此类人群分流的可行性。 方法 对1 376例于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健康查体的女性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Cervista HPV HR检测,Cervista HPV HR检测结果分为A5/6、A7、A9组,将TCT阴性、HPV阳性患者转诊阴道镜检查,必要时行镜下宫颈活检术,分析A9组病毒感染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II+(CINII及CINIII)的关系。 结果 A5/6组、A7组及A9组阳性者分别占28.41%、21.51%、50.07%。A5/A6组、A7组及A9组中CINII+的发生率分别为1.28%、3.38%、15.82%,A9组中CINI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P<0.001)。A9组病毒感染者发生CINII+的风险是A5/A6组感染者的12.37倍,是A7组感染者的4.68倍。 结论 Cervista HPV HR A9组病毒可用于TCT阴性、高危型HPV阳性者的分流。  相似文献   

13.
郑智  曹晓恩  张红萍 《浙江医学》2016,38(14):1154-1157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在妇科门诊及住院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311例,均行宫颈脱落细胞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HPVDNA分型检测和高危型HPVE6/E7mRNA检测,对其中任意一项或多项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报告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组中HPVDNA分型检测检出率(29.4%)高于高危型HPVE6/E7mRNA(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E6/E7mRNA检测预测高级别宫颈病变的特异度(73.4%)高于HPVDNA分型检测(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E6/E7mRNA检测诊断高级别宫颈病变ROC曲线下面积(0.816)大于HPVDNA分型检测(0.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PVDNA分型检测相比,高危型HPVE6/E7mRNA检测预测高级别宫颈病变具有更好的特异度,其诊断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HPV感染相关CIN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HPV感染的CIN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LA-E和HLA-G表达水平,分析血清HLA-E和HLA-G表达与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HLA-E和HLA-G水平分别为(75.59±18.28)pg/mL和(30.20±9.92)n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IN分级Ⅱ/Ⅲ级患者血清HLA-E和HLA-G分别为(83.33±13.90)pg/mL和(34.54±7.18)ng/mL,高于CIN分级Ⅰ级(P<0.05);观察组高危型HPV感染者血清HLA-E和HLA-G分别为(78.82±17.70)pg/mL和(32.23±9.43)ng/mL,高于低危型HPV感染者(P<0.05)。观察组血清HLA-E和HLA-G表达与CIN分级呈正相关(P&...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HPV分型检测在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纳入研究的宫颈癌组和CIN组,选择宫颈活检正常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宫颈活检组织中不同分型HPV的阳性率及DNA含量、抗凋亡分子和细胞周期分子的m RNA含量。结果 CIN组和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18的阳性率以及DN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18的阳性率以及DNA含量高于CIN组(P0.05);三组受试者宫颈组织中HPV-31、33、51、52、58的阳性率及DNA含量无差异(P0.05);CIN组和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组织中Bcl-2、Survivin、Cyclin D1、CDK1的m RN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Bcl-2、Survivin、Cyclin D1、CDK1明显高于CIN组(P0.05);HPV-16和HPV-18的DNA含量与Bcl-2、Survivin、Cyclin D1、CDK1的m RNA含量呈正相关(β=0.774~1.293,R=0.694~0.818,P0.05)。结论 HPV-16和HPV-18是造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高危型HPV,会增加抗凋亡分子和细胞周期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PV的感染方式对CIN治疗后患者HPV转阴的影响。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经病理确诊的196例CIN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HPV的感染亚型,同期检测205例正常人的HPV感染亚型。计算治疗前以及治疗不同时间后HPV不同感染方式的感染率、基因构成,并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的差异,研究不同感染方式对HPV转阴的影响。结果①CINI、Ⅱ、Ⅲ级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65.71%(46/70)、88.23%(60/68)和91.37%(53/58),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并随着CIN级别的升高而增加;②正常对照组HPV感染方式中单一高危感染所占比例最大,为6.83%(14/205),其次是混合高危感染所占比例3.90%(8/205);CIN组治疗前单一高危HPV感染率最高,为52.55%(103/196),紧接着是混合高危感染23.97%(47/196)。③多重感染HPV的CIN患者治疗后3—6个月内HPV感染率未有明显的降低,而单一感染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内HPV感染率显著下降。结论HPV多重感染不利于CIN治疗后患者的HPV的转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乳酸杆菌数量、高危型HPV-DNA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经HC-Ⅱ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的30例宫颈慢性炎症、5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3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宫颈病变患者间阴道乳酸杆菌数量及HR-HPVDNA载量的差异。结果:HR-HPV-DNA载量中高度比例在宫颈炎症、CINⅠ/Ⅱ、CINⅢ及鳞癌患者中分别为20.00%、50.00%、76.67%、94.29%,依次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乳酸杆菌数量(×10^8-9-×10^10-11/L)比例在宫颈炎症、CINⅠ/Ⅱ、CINⅢ及宫颈鳞癌患者中分别为86.67%、65.38%、36.67%、14.29%,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DNA高载量及阴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减少与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密切,可作为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8.
女性高危人群HPV感染情况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蔚  李永铮 《浙江医学》2011,33(4):520-522,535
目的 了解女性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和亚型分布特点,并分析HPV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采用PCR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妇科门诊的470例疑似HPV感染患者进行HPV亚型检测和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470例患者中324例(68.9%)检测为HPV阳性,其中低危型以6、11和43型为主 高危型以16和58型为主.细胞学检查无异常者300例,异常者170例,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5例、湿疣54例和鳞状上皮内病变(SIL)41例.异常者中HPV阳性率为77.0%,正常患者中为64.3%(P<0.05).CINⅠ和Ⅱ级患者阳性率较低,但随CIN严重程度增加,HPV阳性率明显增加.HPV感染患者配偶HPV感染率为68.96%.HPV感染与患者初次性生活年龄和是否采用恰当的避孕措施密切相关,配偶间的相互传播感染也是相关因素之一.结论 高危人群HPV感染以6、11、43、16和58型为主.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尤其是正确的性观念和方式对预防HP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位杂交(ISH)检测宫颈活检组织中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8例宫颈活检的石蜡标本,分别行常规检测和ISH-HPV检测。结果①二种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状细胞癌(SCC)HP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5%与8.9%、37.5%与55.0%和66.6%与90.0%,检出率SCC〉CIN〉慢性宫颈炎,ISH法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法(χ2=7.5625,P〈0.01)。②在所检测的128例宫颈活检组织标本中,21~30岁患者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慢性宫颈炎、CIN、宫颈鳞状细胞癌与HPV6/11/16/18/31/33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感染的检出率明显升高。ISH方法对早期宫颈HPV感染患者在分子病理学水平作出准确、特异、快速的诊断,同时具有细胞阳性定位功能。通过HPV感染的检测,可以积极预警年轻人群中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岳桂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51-1252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结合人乳头瘤病毒(HPV)体检筛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TCT结合高危HPV检测7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宫颈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病变的宫颈癌检测准确性。结果 763例患者高危型HPV检测结果,阳性患者287例,检出准确率为28.6%;TCT检测结果阳性患者78例,准确率为64.1%;两种检测方法结合检测阳性患者129例,准确率为97.7%.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DNA的阳性率显著上升,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检出率,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