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占首位或第二位。在国内也常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报道。我们于1988~1989年对105宗进口鸡翅膀、鸡脚进行沙门氏菌污染情况调查,检出沙门氏菌阳性17宗,阳性率16.19%。17株菌分属6个菌群。其中一株俄亥俄沙门氏菌是国内未见报道的菌型。该菌株送广东省食品监督检验所鉴定为俄亥俄沙门氏菌(S.Ohio)。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相似文献   

2.
应用6种增菌液5种培养基检测8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快速全面地检测常规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 ,为临床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 依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GB 4789 1-94,采用 6种增菌液 5种培养基就可完成 8种常见致病菌的检验工作。结果  2 0 0 3年深圳市龙岗区发生的 9宗食物中毒 ,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有 6宗 ,其中 5宗均分离出致病菌。 45份食物中毒送检标本中 ,共分离出致病菌 11株 ,分离率 2 4 4%。菌型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2株 ,O 15 7;H 7大肠埃希菌 2株 ,甲型副伤寒 3株 ,福氏Ⅱ型志贺氏菌 2株 ,副溶血性弧菌 2株。结论 应用 6种增菌液 5种培养基能快速检测 8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1999年佛山市食物中毒的发生情  况,掌握其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分布,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现将1999年佛山市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根据199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佛山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和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1.2 诊断方法    根据各宗食物中毒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等,按《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作出诊断。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海珠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探讨造成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珠区2009-2012年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某区细菌性食物中毒宗数为35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宗数为11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宗数所占比例是34%。结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当前该区食品卫生安全的主要问题,要对副溶血性弧菌带菌率较高的海水产品从采购、储存、加工、烹饪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减低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广东梅县1995~2003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广东梅县1995~2003年九年来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95~2003年梅县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和人口资料,按年份、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3年梅县发生食物中毒18宗,发病233人,发病率4.35/10万;非细菌性食物中毒11宗,占总宗数61.11%,均因误食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有毒植物引起,并死亡1人,食物中毒宗数以散发(含家庭)为主,集体次之,分别占总数的7222%和27.78%,散发的家庭式食物中毒占总数的44.44%。集体食物中毒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宗,集体食堂3宗,各占总数的11.11%和16.67%。结论 梅县九年来在食物中毒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所控制,但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和误食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的比重有所增加。提示我们要加强对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和群众的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梅州市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和规律,更好地制定今后预防食物中毒的工作方案,我们将2 0 0 2~2 0 0 3年梅州市食物中毒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 0 0 2年1月1日~2 0 0 3年12月3 1日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县、市)上报的食物中毒专题报告;人口资料来源于梅州市统计局年鉴。1 2 诊断方法 根据各宗食物中毒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等,按GB 14 93 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作出诊断。2 结果与分析2 1 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斌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720-4721
[目的]了解龙岗区3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全区2005~2007年上报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共上报食物中毒38宗,中毒人数549例,死亡0例;年平均近13宗,中毒人数183例,死亡0例;3年间全区未发生较大(Ⅲ级)食物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食物中毒发生的宗数和中毒人数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冬季,微生物和四季豆是导致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占中毒起数89.5%,中毒发生场所仍然以集体食堂为主,占中毒起数86.8%。[结论]加强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药污染蔬菜食物中毒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污染蔬菜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我市食物中毒发生频率较多的一类食物中毒,影响特区形象,影响投资环境,影响公众健康。1987年以来,我们重点抓了这项工作,到1992年底止,农药污染蔬菜食物中毒事件明显减少,市民吃菜感到安全。1 摆到重要议事日程1987年10月下旬的1天,接医院电话,10余人发生食物中毒,疑为有机磷中毒,市防疫站领导与食品卫生科医师当即前往医院与现场,经取样检验与现场调查证实,有机磷明显超标,临床症状相符,确诊为有机磷农药性食物中毒.以后几天又相继发生几宗。深圳市  相似文献   

9.
对1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及实验室检验。方法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GB/T4789-2003进行。结果在剩余食物采样及患者肛拭标本中经实验室检测,检出福氏志贺菌5a。结论该次食物中毒为一起福氏志贺菌5a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0.
达县2001年1季度化学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达县 2 0 0 1年第 1季发生 5起食物中毒 ,进食人数 190人 ,中毒 35人 (死亡 1例 ) ,发病起数及中毒人数均为我县历年来同期少见。为了解掌握其发生特点 ,制定防制对策 ,现将 5起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与方法资料来源于达县 2 0 0 1年 1~ 3月食物中毒报告及食物中毒调查报告。食物中毒分类依据GB14 92 38规定 ,按中毒食品种类对食物中毒进行分类。食物中毒食品的病原检验方法按GB4789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微生物部分 )GB5 0 0 9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学部分 )。2 结果与分析2 1 食物中毒人数  2 0 0 1年 1~ 3月共…  相似文献   

11.
南山区200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2004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生的特点,为更好地制定预防及控制食物中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按GB/T4789-2003、WS/T9-1996检验方法进行病原菌的检验。[结果]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有季节分布性,其中二、三季度为易发季节;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奇异变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病原菌的主要样本为中毒病人肛拭子(呕吐物)。[结论]针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特点及趋势,采取相应对策,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防止和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 1991~ 2 0 0 0年江都市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了解该市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特点、分布规律 ,探讨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有效措施。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 1991~ 2 0 0 0年江都市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人口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食物中毒分类据 GB14987规定 ,按中毒食品种类进行分类。食物中毒病原检测方法按 GB/ T4789- 1984、1994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微生物部分 )和 GB/ T5 0 0 9- 1985、 1996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进行。2 结果2 .1 食物中毒情况  1991~ 2 0 0 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 17起 ,中毒人数 435…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区七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州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特征及分布规律,为防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2006年本实验室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资料采用SPSS 11.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PFGE对部分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七年共检测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124宗,致病菌阳性70宗(检出率56.45%)。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均有发生,9月~10月发生频数最高。共检出12种病原菌,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4.25%)、副溶血性弧菌(28.57%)、沙门菌(18.57%)和溶藻弧菌(15.71%)。各菌对各类物品的污染情况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藻弧菌以污染肉类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以公用具为主。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场所则以餐饮业最多(28.23%)、其次为幼儿园(19.35%)。食物中毒菌株的PFGE型别密切,环境株型别多样性明显。结论:应加强卫生教育和监管工作,以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食物中毒属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在各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中,又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有条件的实验室已采用PCR仪、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全自动荧光酶标免疫测试系统等先进设备进行检验,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而根据属地管理原则,食物中毒的检验任务主要由基层疾控中心承担,基层疾控中心大部分由于缺少这些先进设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仍靠传统的培养来完成。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的实施,各级各部门对食物中毒都引起了高度重视,这给基层疾控中心食物中毒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基层疾控中心从建立健全预案、充分的材料准备、加强人员培训、检验人员参与现场调查、注重样品的采集与优势菌观察、选择合适的方法、关注重点样品的第一结果等几方面着手,是克服目前基层疾控中心设备落后,做好食物中毒检验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濮阳县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验,以协助临床医生治疗和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按照GB 4 7 8 9.4-2 0 1 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的方法对3份粪便和1 5种食物进行致病菌检验。结果 3例食物中毒患者的3份粪便中2例检出肠炎沙门菌,1 5种食物中1份猪肘检出肠炎沙门菌。结论食物与粪便均检出同种沙门菌,本起食物中毒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王海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4,(13):2350-2351,2355
目的探讨影响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判定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研究的文献资料,对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室检验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有效快捷地检测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物质,提高检出率。结论加强对食物中毒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做好食物中毒标本的采集与检验,是提高食物中毒检出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一起发生在某旅客列车上的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测。方法根据GB/T18652—2002、《卫生防疫细菌检验》和《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检验及防治》,对患者粪便、呕吐物、肛拭子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两份粪便标本中检出嗜水气单胞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为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病原菌检验以确定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共同就餐者216人,发病者26人,发病率为9.96%,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潜伏期、现场卫生状况、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定此次食物中毒病原体为沙门氏菌,中毒原因是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结论 引起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控能力,广泛宣传食物中毒的危害和预防知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一起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结果]经实验室检验,确定是患者自购熟食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是因食入被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诊断的各种有利条件,为微生物实验室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发表的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影响因素及关键控制点的相关文献,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细致的梳理。结果通过分析人员物资储备、现场调查、样品采集、检验流程等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寻找各环节中能够对提高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时效性和准确率有贡献的有利条件及优化方法,提高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结论检验人员须不断提高检验技能与边缘学科的知识储备,在做好质量控制的前提下,认真做好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实验室诊断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