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何观仪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87,(5)
猴痘为一种动物传染病,其全身症状近似天花,由痘类病毒属中猴痘病毒引起。痘类病毒属尚包括有骆驼痘、牛痘、鼠痘、啮齿动物痘和痘苗病毒。猴痘病毒首先于1958年于哥本哈根,自源于新加坡的Cynomol- 相似文献
2.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3,9(6)
至 2 0 0 3年 7月 8日 ,美国 6个州共通报 71例猴痘病例 ,首例发生于 5月 15日 ,6月 8日后病例逐渐减少 ,末例 6月 2 0日发病。大多数病人自草原土拨鼠感染 ,有些病人也是因为接触土拨鼠养殖场而感染。经传染源追踪 ,发现系 4月 9日德克萨斯州动物配售商自非洲加纳进口约 80 0只小型动物 ,而将猴痘引入美国。美国猴痘 相似文献
3.
徐大麟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80,(6)
1970年,首次在扎伊尔赤道省的Basankusu地区发现猴痘病例,此时当地已有2年未出现天花患者。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但在主要的流行病学方面与它不同。本文报告1970~1979年中共47例人类猴痘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当全球已经消灭天花,大多数国家已经 相似文献
4.
龚训良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85,(3)
类天花病毒属包括9个已知种,至少有3个种(牛痘、猴痘和 taterapox)发生于中西非洲。所有类天花病毒在中和试验和其他试验中显示广泛的血清学交叉反应。几年来,采用经病毒悬浮液吸收的血清确定猴痘,天花和牛痘的种特异性诊断已获得了应用。但这些试验难以应用于检查恢复期病人的血清及在病原学或流行病学调查时对动物或人群的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美国猴痘疫情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卫生部门 6月 7日宣布威斯康星州、印第安纳州和伊利诺伊州等中部 3个州有人感染猴痘病毒以来 ,猴痘病例数持续上升。截至 6月 10日 ,美国发现的可疑和确诊猴痘病毒感染者已上升到 5 3人。调查分析显示 ,5 3个病例中有 2 6例 (占 4 9% )为男性 ;平均年龄为 2 6岁 (范围 4 - 5 3岁 )。 14例(占 2 6 % )已经住院接受治疗 ,其中包括 1名患脑炎的不到 10岁的小孩。据报道 ,此次美国猴痘疫情首例病例于 5月 15日开始出现症状。大部分猴痘患者有发热、丘疹、淋巴结病变及呼吸道症状。许多患者的手掌、足底和四肢出疹并有溃烂。所有患者都有… 相似文献
6.
7.
[摘要]?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既往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和中部。2022年5月以来,非洲以外地区的猴痘病例逐渐增多,患者多无流行地区旅行史,这次疫情引发全球关注。猴痘为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但程度较轻。PCR或核酸测序有助于确诊猴痘。猴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通过接种天花疫苗预防。鉴于本轮疫情中猴痘病毒传播途径未知且基因出现“超突变”,不排除猴痘出现大流行的可能。各国须要高度警惕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猴痘的流行现状及口岸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痘 (Monkeypox) (又称猴天花 )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virus)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中非和西非热带雨林的较罕见的急性传染病 ,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传染性强 ,病死率为 1 %~ 1 0 % ,其中尤以儿童感染者的死亡率最高。猴痘是 1 95 8年首次在哥本哈根实验室圈养的绿猴子中发现的 ,后来发现非洲大量的啮齿动物如老鼠、大鼠和兔子均能感染猴痘病毒。 1 95 9年首次记录了灵长类的猴痘疫情。此后 ,世界上发生了多次猴痘疫情 ,1 95 8年至 1 96 8年 ,在美国和欧洲曾发生了 8次猴痘大爆发 ;1 970年至 1 971年 ,扎伊尔和西非首次发现人类感染猴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猴痘病例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广州市猴痘监测网络体系,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猴痘样症状者后报告疾控机构进行采样、处置,并落实明确诊断。广州市猴痘疫情流行特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截至2023年6月23日24时广州市猴痘确诊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就诊情况和阳性检出率等情况进行分析。使用Illumina Min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6月10日,广州市报告广东省首例猴痘确诊病例。截至6月23日24时,广州市累计发现猴痘确诊病例25例,均为男性,年龄M(Q1,Q3)为32(26,36)岁,96.0%为MSM。病例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为1~12 d,M(Q1,Q3)为5(4,7)d。临床特征以皮疹(100.0%,25/25)、淋巴结肿大(100.0%,25/25)、发热(52.0%,13/25)为主,出疹部位多位于生殖器及其周边(88.0%,22/25)。密切接触者以家庭同住人员为主(40.4%,23/57),暂未出现发热、出疹等可疑症状。病例家庭环境样本阳性率为30.5%。3条猴痘病毒基因全序列分型均为西非型Ⅱb分支,B.1.3家系。结论 猴痘病毒在广州市MSM中已发生隐匿性传播,但涉疫人群相对局限,社会面广泛传播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中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快速血浆(清)反应素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对1994年8月~2000年12月到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健康体检的13438名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梅毒感染者44例,感染率为0.33%;感染者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74岁,20~39岁年龄组的中青年感染者35例,占感染总数的79.54%;女性感染高于男性;不同职业感染者中以无业人员感染比例最高,为36.4%。[结论]性乱是导致梅毒感染的主要因素;梅毒感染比例的高低与特定人群的暴露因素及程度直接关联。为控制梅毒传播,在做好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同时,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贵州省村卫生室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对贵州省村卫生室的选择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数据的收集由县(市、区)卫生局组织被抽中的村卫生室填报调查问卷。结果贵州省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卫生技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性别比例失调,医护比例不合理,护士所占比例小,药师(士)所占比例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不足;村卫生室及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不平衡。结论增加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合理调整卫生技术人员内部结构;合理分配卫生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3.
全球人间猴痘的流行概况与国境口岸的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防止猴痘从国外传人,保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安全。[方法]广泛收集国外有关猴痘的疫情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合我国国境口岸的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措施。[结果]人间猴痘流行于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地区国家及北美洲的美国,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的病例为多。在非洲,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是灵长类动物和啮齿动物,而在美国则主要是啮齿动物。国境口岸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做好疫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教育;加强对来自疫区的人境人员的卫生检疫查验;禁止来自疫区的宿主动物及其产品入境;必要时接种天花疫苗。[结论]我国面临猴痘从国外传人的威胁,出人境检验检疫机构必须严格把关,认真落实各项防疫措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隐孢子虫是可以感染人体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肠道病原体,在水源性疾病流行中其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引起人类腹泻疾病常见因素之一。自上世纪80—90年代发达国家因饮用水隐孢子虫污染导致流行以来,对饮用水的隐孢子虫污染与人感染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多数感染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但由于对隐孢子虫病患者的治疗缺乏针对性的药物,因而更受关注,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列为新发传染病。本文对人隐孢子虫病流行现状、饮用水隐孢子虫污染与感染风险和监测等进行系统回顾和深入分析,讨论相关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近期需要关注和亟待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脂、白细胞(WBC)和维生素E(VE)水平。方法对139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和125例社区健康人群分别检测血脂水平、WBC计数和VE,并分析WBC、VE与血脂的相关性。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结果病例组血浆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V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TG和高WBC患结、直肠癌的OR值分别为1.757和5.897;低HDL-C患结、直肠癌OR值为2.552,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与TG、VLDL-C呈正相关(r1),与HDL-C呈负相关(r1);VE与HDL-C呈正相关(r1),与TG、VLDL-C呈负相关(r1)。结论血脂、WBC和VE可能与结、直肠癌相关。 相似文献
16.
《Hospital practice (1995)》2013,41(3):47-60
More than thirty patients have now undergon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Denver, some more than once, and survivals of up to two and a half years have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is and other experience it has been learned that graft viability is more critical than histocompatibility matching but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ultimate outcome is prevention of rejection through vigorous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相似文献
17.
18.
《Hospital practice (1995)》2013,41(7):57-66
A rarity in the U.S. today, tetanus should not occur at all when a near-perfect method of protection is available in toxoid. Yet while many individuals are overimmunized, others—especially women over 20 and men over 50—have antibody titers below the protective threshold. Dr. Edsall calls for greater stress on ascert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immune status of such high-risk individuals, less on the automatic “wound booster.”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