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魁山教授“温通针法”及临证验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魁山,男,1918年12月生,河北安国人,中共党员,教授.16岁随父学医,1947年在北京考取中医师,独立开业.1951年从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2.
导师张智龙教授为天津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成果颇丰.张教授重在针灸腧穴学、刺灸法学及老年病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创立了"调理脾胃针法"、"意气针法"、"动静针法"、"调神益智针法".  相似文献   

3.
车戬  朴龙华 《中国针灸》2007,27(8):609-611
全国名医,针灸专家田维柱教授针术精湛,理论素养深厚,临证时擅长应用眼针,经验丰富。田维柱教授治疗中风病主张阴阳两经结合,眼针体针并施的处方原则;规范针刺操作,强调针刺效应的治疗理念;强调偏瘫的分期治疗,重视痉挛期的针刺调整。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瘫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在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间郑魁山教授运用温通针法治疗小儿脑瘫20余例,临床疗效肯定,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郑魁山教授运用温通针法治疗小儿脑瘫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脑瘫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在2005年8月至2007年3月间郑魁山教授运用温通针法治疗小儿脑瘫20余例,临床疗效肯定,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郑魁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在其近70载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成就斐然。他一直倡导并致力于中国针灸传统针法的研究,对中国乃至世界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参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创院初期的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首倡并领导“经络实质研究”;创建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和甘肃郑氏针法研究会。郑老关于重视研究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的观点和实践,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针灸针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郑魁山家传针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晋东  郑俊江 《中医杂志》1998,39(5):279-280
古今实践证明,针灸治病,手法至关重要。目前对针刺手法研究的报道很多,但究其大概,不外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3类。笔者导师郑魁山,禀承先祖毓琳公家学渊源,在专擅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之后,又从古代繁琐复杂的针刺手法中,潜心揣摩,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8种常用针刺手法,它们具有简便易学、实用效速的特点。现将郑氏8种家传针刺手法的说明、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峰 《中国针灸》2006,26(1):45-47
盛燮荪对督脉百会、大椎、灵台、命门4穴的定位和针刺灸治方法均有独特的经验,特别对百会和大椎的定位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百会穴点定位正确以后,则前后左右诸穴均可依分寸而定;大椎穴则先取准两肩上巨骨穴,然后在两穴之间的水平线上的椎棘突下取之。施针用透穴针法和针芒导气法。善于运用灸法治疗疑难疾病和脏腑杂病。临床运用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廉玉麟教授针灸临证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玉麟教授致力于中医针灸事业30年,精心钻研,博采众长,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善于创新,有其独特风格,对经络、腧穴等针灸基本理论颇多新见解。笔者于2003年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进修期间,有幸跟随廉玉麟教授学习针灸,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10.
杜晓山热补针法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晓山教授从医60余载,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对针刺手法研究颇有造诣,临床上将传统的烧山火手法去芜存菁,形成一套独特的热补疗法,用于治疗顽固性面瘫、更年期综合征、小儿遗尿、肩关节周围炎等疑难杂症,常获良效。经临床证实该手法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络辨证是贺普仁教授临证时较常用的辨证方法,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经络外循体表部分的病候辨证;经络所内属脏腑的病候辨证;经络本身的气血辨证。根据经络辨证的结果,灵活运用三通法,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12.
论现代的针刺补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青  余瑾  靳瑞 《中国针灸》2007,27(4):303-305
整理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对现代针刺补泻手法特点的论述,古代针刺手法补泻重点在于针下出现寒热的结果,现代针刺手法受到神经学说的影响以刺激量为要,以酸麻胀痛等的神经感应为标准。靳老认为古今手法是作用身体不同层次的反应,古代手法作用效应在脏腑深层,现代手法作用效应在经筋浅层,如二者互参可提高疗效,但要特别注意针刺补泻不等同于刺激量大小,还要与刺激时间、技巧等综合运用因素密切相关。古代补泻的真旨——针下寒热是人的整体性的综合反应,是针刺补泻的深层次,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郑毓琳先生是我国现代最卓越的针灸家之一。他一生秉承家学,勇于创新,成功地将内功与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郑氏针法,用于治疗眼疾重症等疗效超群,誉隆四海。主要成就有:担纲中国中医研究院创院初期的针灸科研、教学、临床工作,为新中国培养出一大批针灸名家;首倡经络实质研究;受中央首长重托多次给友邦领导治愈顽疴,成为新中国政治外交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4.
程氏"蜻蜓点水术"在痛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奚向东 《中国针灸》2005,25(1):43-45
程氏"蜻蜓点水术"是程子俊主任中医师的祖父程金和先生在研究了古代各式补泻手法的基础上,创立并逐步完善的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卓越的独特针刺补泻手法,运用临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其实质是将针刺的刺激量引入了补泻.临床运用本法治疗各类急慢性痛证疗效神速.  相似文献   

15.
赵海音  李璟 《中国针灸》2007,27(10):745-748
秦亮甫教授综合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近年来归纳出"头八针"治脑病的学术思想,并将其运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及其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本文介绍秦教授以"头八针"为主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癫痫、颈椎性眩晕,以及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验案。  相似文献   

16.
魏海  袁建英 《中国针灸》2003,23(2):99-101
魏稼教授师承徐少廷的飞针法,并融入古代“凤凰展翅”与“饿马摇铃”补泻法的临床经验。根据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载,前者属于捻转泻法,而后者则属于捻转加提插补法。“凤凰展翅”泻法操作重点是:二指夹持针柄,朝一个方向一捻一放4-8次,如瑞鸟展翅状;“饿马摇铃”补法的操作要点是:二指持针柄缓慢轻微摇摆50次,如饿马无力之状。文中附有治验病例。论证了以此法治疗三叉神经痛,胆石症合并胆囊炎,支气管哮喘等均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汗、吐、下针刺手法剖析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政 《中国针灸》2003,23(5):301-302
遵循明·李梃《医学入门》中所提出的“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内关阴交杵”,以及具体的行针手法,结合笔者所掌握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剖析了针刺汗、吐、下三法在针灸治疗中的理论依据以及临床上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郑魁山教授创新针法“热补”法与“凉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ang XL  Wang F  Zheng JJ 《中国针灸》2012,32(1):35-38
追溯郑魁山教授创新针法"热补"法与"凉泻"法的渊源,将其与烧山火、透天凉术式对比剖析,探讨其创新点与临床应用优势。郑氏"热补""凉泻"针法源于"烧山火""透天凉"针法,其术式由捻针补泻、提插补泻、三五助补助泻与开阖补泻等单式补泻手法组成,其中捻针补泻和三五助补助泻法为郑氏首倡,也是郑氏针法特色之一。"热补""凉泻"针法操作术式较"烧山火""透天凉"针法简易,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又不失"烧山火""透天凉"针法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郭君双 《中国针灸》2006,26(10):745-748
马继兴先生(1925-)是我国著名的医史家及中医文献学奠基人,是针灸学领域中的辛勤耕耘者。60多年来在针灸学领域中成就卓著,在腧穴学、经络学研究中多有建树。出版《简明针灸正骨》《针灸疗法刺激点解剖位置参考图》彩色教学挂图、《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敦煌古医籍考释》《出土亡佚古医籍研究》等著作对针灸史及针灸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