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常海涛  史玉俊 《中草药》2014,45(6):481-481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亮叶巴戟天MorindalucidaBenth.在西非作为药用植物,用于治疗发烧、疟疾和止痛。有报道,该植物浸膏及从其中分离得到的蒽醌类化合物对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和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都有抗疟作用。本文作者研究了亮叶巴戟天叶子甲醇提取物的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者首次对扁担杆属植物G.bilamellata Gagenp进行了抗疟活性成分研究。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采用恶性疟原虫D6和W2株检测了化合物的抗疟活性。将干燥、粉碎的该植物叶、嫩枝和茎的混合物用甲醇提取得到浸膏,再将浸膏溶于90%甲醇溶液,依次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溶、氯仿溶和醋酸乙酯溶部位以及水溶部位。氯仿部位对恶性疟原虫D6和W2株的IC50分别是2.3、1.7μg/mL。对该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得到33个部位(F01~F33),F07~F09和F26~F30合并后在10μg/mL质量浓度下能100%抑制恶…  相似文献   

3.
在尼日利亚高原地区,医生用等量的阔叶乌檀树(拟)人Nauclea latiflia Sm.叶和根的混合物治疗高血压。该草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尚未研究过。作者对其根和叶的作用分别进行研究并与二者的混合物作了比较。新鲜植物的叶、根及叶与根混合物分别用甲醇在索氏提取器提取、真空干燥,分别得叶的干浸膏(LF)、根的干浸膏(RT)和叶与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用于胃肠疾患的生药作药理学评价,常用与胃粘膜防御因子有关的盐酸乙醇溃疡作用模型进行研究。作者对苦味健胃药苦参进行了研究,认为50%甲醇浸膏有强抑制作用,进而对其作用成分进行了研究,搞清了黄烷酮类结构的kurarinone并加以报道。取雄性大白鼠禁食24h后,用盐酸乙醇(60%乙醇+ISOmmol/L盐酸)1.5ml经口给药,1h后测定损伤系数,被检药物在盐酸乙醇投与1h前经口或腹腔给药,其结果是Kurarinone按50,25mg/kg经口给药抑制了盐酸乙醇溃疡,但100,50mg/kg的腹腔给药却完全没有抑制作用,而且经口给药时,Kurarinone的抑制作用在事先用消炎痛制剂  相似文献   

5.
豆科植物凹叶野百合 Crotalaria retusa主要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可用于治疗疥疮和脓疱疮。该植物的乙醇浸膏以石油醚、苯、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依次提取。将氯仿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4:  相似文献   

6.
卡他金石蚕(拟)Teucrium cartaginensisL.系唇形科石蚕属植物,产于西班牙东南部。其叶和茎阴干后,依次以二氯甲烷和甲醇在索氏提取罐中提取,分别蒸干溶剂后得提取物。正常血压麻醉大鼠静脉注射该植物二氯甲烷提取物7.1、22和66 mg/kg,动脉血压分别从(14.88±0.8)KPa 变至(15.2±  相似文献   

7.
常海涛  史玉俊 《中草药》2000,31(10):804-804
扁桃斑鸠菊 Vernonia amygdalina Del.在尼日利亚作为药用植物 ,用于治疗发烧、胃肠疾病 ,其新鲜叶子用作堕胎药及泻下剂。有报道从其叶子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倍半萜内酯(vernolepin)具有抗血小板活性。另有报道称其叶的提取部分有抗血栓作用 ,并能降低兔的血糖。作者研究了扁桃斑鸠菊的泻下作用。干燥植物叶粉末在甲醇中浸泡 2 4h,回收溶剂得到浸膏。实验所用动物为 Wis-tar大鼠和 Swiss小鼠。作者分别研究了经口给予该浸膏对小鼠肠蠕动、大鼠胃排空、致泻作用以及大鼠离体胃底部肌肉带收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经口给予浸膏后肠蠕动加…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对新的植物抗癌剂的继续研究中,发现巴拿马植物R.panamensis DC(茜草科)的酒精浸膏显示细胞毒性。结合生物鉴定,通过广泛层离,作者从其树干和茎皮的甲醇浸膏中分离三个新的二萜,KB实验证明,panamensin和oxidopanamen-sin分别在2.6和1.9微克/毫升有细胞毒性,而rondeletin无活性。 9公斤茎皮粗粉所得的甲醇浸膏溶于500毫升甲醇,加水3立升,混合物相继用氯仿和乙酸乙酯提取,KB试验表明此提取物有细胞毒性(ED_(50),3.0微克/毫升),但冷冻干燥的水相则无。将总的有机提取物以硅胶(Merck PF-254)层离,先用苯洗脱,  相似文献   

9.
文献报道亮叶巴戟(Morinda lucida)叶制剂可治疗疟疾、发热,并具有镇痛作用。但在治疗期间,该植物易引起呕吐和腹泻等。为此,评价了亮叶巴戟叶甲醇提取物对啮齿类动物胃肠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Morinda officinalis的根,除作为补肾、强壮药而使用外,还用于治疗不孕症、风湿与脚气痛等。此次作为强壮中药的化学研究的一环,对巴戟天所含成分进行了研究。将巴戟天(4.0kg)的甲醇提取物以不同溶媒提取,再经顺相及逆相硅胶柱层析、HPLC分离精制,除得到已从巴戟天中分离到的柚木醌(tectoquinone)外,还分离  相似文献   

11.
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有10种金丝桃属植物。作者研究了其中的 Hypericum ca-nariense L.、H.glandulosum Ait.、H.re-flexum L fil.和 H.grandifolium Chiosy的甲醇提取物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影响,以及对抑郁症动物模型的作用。小鼠分别口服这4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500和1000mg/kg。结果显示,除了 H.re-flexum 提取物在2种剂量时显著增加(约47%)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外,其余3种植物提取物均无此作用。4种植物的提取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细薄星芒海绵总萜烯对小鼠经口、经腹腔给药急性毒性,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灌服和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STS溶液,通过观察小鼠的活动和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数,用Bliss法计算LD50.结果:海绵总萜烯腹腔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50 mg/kg,其95%的可信区间为409~495mg/kg.海绵总萜烯对小鼠经口给药的LD50为1.08 g/kg,其95%可信限为0.92 ~ 1.26g/kg.结论:STS属于低毒物质,口服给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最近研究发现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的甲醇提取物对培养的人多种肿瘤细胞系呈现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例如对S-180荷瘤小 鼠经口给予丹参甲醇提取物(200mg/kg)10天,可使小鼠的寿命(T/C 148%)明显增加。为此,进一步研究了丹参的主要成分丹参酮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
景天科植物落地生根(Bryophyllumpinnatum)是广泛生长于印度和锡兰的草药,在传统医药中应用不同的部位治疗多种疾病,但除了抗菌作用外其它药理作用还都不了解。本文报道了落地生根叶的甲醇提取物的某些药理作用。 100 mg/kg提取物腹腔注射时能产生明显的行为变化,表明存在中枢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炮制方法对巴戟天有效成分水晶兰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吉银  梁英娇  丁平 《中药材》2007,30(1):20-22
目的:测定巴戟天炮制品中水晶兰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Krom al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甲醇-0.4%磷酸水溶液(5∶95→28.8∶71.2,15 min)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1 nm;柱温25℃。结果: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水晶兰苷含量与生品比较有较大差异,生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92 mg/g、9.10 mg/g、9.21 mg/g、12.86 mg/g。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使巴戟天炮制前后水晶兰苷的含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巴戟天不同炮制品对大鼠CYP3A的影响,探索巴戟天盐制和甘草汁制的机理。方法将11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巴比妥0.1 g/kg剂量组和生/制/盐巴戟天2.0、1.0、0.5 g/kg剂量组,予相应剂量药液灌胃给药7 d。采用体外温孵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YP3A酶活性、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生巴戟天2.0 g/kg组外,其余各给药组的6β-羟基睾酮生成速率均明显增加(P<0.05);在蛋白和mRNA表达上,仅有制巴戟天1.0 g/kg组CYP3A蛋白的表达、盐巴戟天1.0 g/kg组CYP3A1 mRNA的表达和生巴戟天1.0 g/kg组CYP3A2 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给药组CYP3A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生巴戟天对应剂量组比较,制巴戟天2.0 g/kg组、盐巴戟天1.0和2.0 g/kg组的6β-羟基睾酮生成速率均明显增加(P<0.05),制巴戟天1.0 g/kg和盐巴戟天2.0 g/kg组CYP3A蛋白的表达、制巴戟天2.0 g/kg和盐巴戟天1.0 g/kg组CYP3A1 mRNA的表达、制巴戟天1.0 g/kg组CYP3A2 m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对CYP3A有诱导作用,用甘草汁和盐炮制后诱导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巴戟天醇提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小脑的作用。方法:6月龄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药(维生素E100mg/kg)组、巴戟天醇提物2.1g/kg和0.7g/kg两个剂量组,共5组,每组16只。各组一半动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小脑组织中的SOD活性及MDA含量,以此分析巴戟天的抗氧自由基作用;另一半动物采用甲基绿-哌洛宁染色法观察大鼠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的形态变化,计算凋亡指数,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及bax蛋白表达情况,以此来观察巴戟天醇提物的抗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大鼠小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蒲肯野细胞的凋亡指数增、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维生素E100mg/kg组、巴戟天醇提物2.1g/kg和0.7g/kg两个剂量组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小脑组织SOD活性均明显增加、MDA含量显著降低、蒲肯野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巴戟天醇提物2.1g/kg组与VitE100mg/kg组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巴戟天醇提物0.7g/kg组与前两组相比小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蒲肯野细胞的凋亡指数增、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巴戟天醇提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小脑组织具有抗氧化作用及抗凋亡作用;巴戟天醇提物的抗凋亡作用可能与bcl-2pro-tein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有关;巴戟天醇提物的抗氧化及抗细胞凋亡作用与阳性对照药VitE相似。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5):204-205
目的: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鼠疟模型。方法:采用鼠-鼠间血传、青蒿素剂量递增法对伯氏疟原虫常规株(青蒿素敏感株)进行抗性培育,通过测定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和常规株的ED50,计算抗性指数。结果:从青蒿素起始剂量126.2 mg/kg(相当于1/2 ED50)开始,目前已培育至60代,青蒿素用药剂量达2646mg/kg。第16、24、34、42代及第53代抗性指数(RI)逐渐上升,分别为3.33、8.31、12.41、14.15、15.68。结论:建立了具有中度抗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鼠疟模型。  相似文献   

19.
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为印度传统药物,用于治疗挫伤、外伤、疖和虫咬伤等。曾有报导落地生根具有抗真菌和抗菌作用。作者用落地生根叶甲醇提取物(收率2.6%)观察其抗炎活性。将鲜绿叶切碎、甲醇浸渍,除去溶媒、磨碎残渣,继用热石油醚(60~80℃)提取,除去溶媒,残渣用热氯仿(61℃)提取,蒸去氯仿,将残渣溶于甲醇,再除去甲醇,得到一种黑褐色无定形固体,于4℃保存,实验前将其溶于154μmol/L NaC1水溶液中。提取物(ip 100mg/kg)能抑制角叉菜引起的大鼠炎症,抑制率在53.65%;提取物300mg/kg抑制率为87.80%,明显强于保泰松(剂量100mg/kg抑制率为65.85%)。大鼠切除肾上腺素后对提取物(剂量300mg/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定巴戟天及其混伪品中水晶兰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 柱(150 mm×4.6 mm,5μm),甲醇-0.4%磷酸水溶液(595→28.871.2,15 min)为流动相,流速 1mL/min;检测波长231nm,柱温25℃.结果 除海巴戟果和羊角藤外,其他样品均含水晶兰苷,且以巴戟天和广东鸡眼藤的根、叶含量较高.结论 可用巴戟天叶及其混伪品广东鸡眼藤替代巴戟天根,进行水晶兰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