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探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通过对 82例病人的检测 ,发现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凝血因子Ⅰ等有异常 ,且中医辨证病情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之间呈正相关趋势 ,而经中医辨证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 ,临床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相关性 ,亦证明了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结论 :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耳聋的血流变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 对 3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组及 4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流变指标检测。结果 突发性耳聋组的全血粘度 (5 0s- 1 、10s- 1 、3s- 1 )、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性有异常变化 ,对此类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 5 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组和 5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流变 12项指标检测并观察其变化现象 ,结果显示 :除男性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女性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率与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 ,其它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或极显著性差异 (P<0 0 5~ 0 0 1) ,说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组的血液流变性有非常明显的异常变化。同时慢性肾功能衰竭男女患者之间的流变性型别存在着差异 ,提示临床注意分别进行判断治疗。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患者组为我院血液透析科病人 (透析前 ) 5 0人 ,年龄 14~ 72岁 ,男 2 6人、女 2 4人。对照组为我市…  相似文献   

4.
在西医学理论指导下 ,根据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不同临床表现 ,适当选用双黄连粉针剂、川芎嗪、生脉注射液及清开灵等 4种纯中药制剂 ,对 3 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组 ) ,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 3 1例 (对照组 )进行对比 ,1 0d为 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性变化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7.2 %和 93 .5 %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前后 ,血细胞比容、全血比粘度、血沉下降有显著意义 ,而对照组无意义。提示 :纯中药制剂完全可以应用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临床急救 ,疗效可以与西药常规治疗相媲美 ,且有利于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有益改变。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国产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结合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设立传统治疗组对照共36例,检测两组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腺素E1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GE4,组用药后除纤维蛋白原外,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前列腺素E1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肺心病 )因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咳喘 ,适延不愈 ,肺病及心 ,出现肺气肿、心功能不全。中医辩证该病欠缺量化指标 ,为探求其微观变化 ,利用血液流变仪对 41例肺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 ,发现肺心病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瘀血征 ,其全血比粘度、RBC压积、血浆比粘度、还原血粘度较正常参数有明显差异 (P <0 .0 1) ,为中医瘀血机理提供了可靠依据。临床经予活血化瘀治疗 ,治疗后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5或 0 .0 1) ,显示活血化瘀对肺心病瘀血征有明确的治疗效应。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45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检测,并与1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的各项指标均有较明显的改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项目增高者占70%;红细胞压积增高者占5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在男性组88例患者中,随年龄的增高血液粘度相应增高.而女性组57例患者则不存在血液粘度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变化,是否可以认为: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血液流变性的异常,与年龄增高程度无明显关系.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145例高血压病人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富拉尔基发电总厂医院@王金国!161041…  相似文献   

8.
1985年法国血液单采协会对全国血浆交换进行了登记,资料收集利用回顾性调查表,共登记了1130例病例(女性占49.2%,男性占50.8%),平均年龄49±19岁。共进行了9437次血浆交换,由59个血液中心完成。调查结果表明:1.血浆交换(PE)最常见的治疗适应症按不同专科分,主要有神经系统疾病,其次是血管炎和血液病。按诊断分:1.主要有急性多神经根神经炎、高粘滞综合征、重征肌无力、结节性多动脉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2.73%病例在PE中使用了细胞分离术;32%使用了血浆过滤法,5%使用两种技术;3.在1123名病人中平均每人PE次数为8.3±8.8次,每次血浆去除量为每公斤体重54±25ml;4.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脑血管病人进行血液磁极化治疗,观察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运用血液磁极化疗法共治疗了4 2例脑血管病人,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中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 血液磁极化疗法能够明显地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高粘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40例高粘血症患者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 ,连续 1 4d ,观察用药前后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凝血因子Ⅰ等指标均下降 (P <0 .0 5 )。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犀羚合剂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犀羚合剂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5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犀羚合剂 +常规治疗 )和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 ,观察 2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神经功能、血肿量、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4 % )显著优于对照组(88.9% ,P<0 .0 5 )。在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血肿吸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方面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犀羚合剂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风痰上扰证 ,能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微循环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照观察光量子血液疗法、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8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光量子血液疗法、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组4 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4 0例,治疗前后观察其疗效及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 .5 % ,对照组为77.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1)。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 5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aCO2 降低明显(P <0 0 5 ) ,PaO2 明显提高(P <0 .0 5 )。结论 光量子血液疗法、肝素、酚妥拉明联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周波  李钰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2):157-159
目的 观察银杏叶制剂舒血宁对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对急性非外伤性240例脑基底节区出血经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舒血宁组同时给予舒血宁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好转率、入院及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性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舒血宁组总好转率58.2%,对照组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血宁组患者入院和出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均值为4.91分,对照组为3.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均有所下降,出血后24h与治疗7d后的指标差值T检验结果 显示,舒血宁组与对照组的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及血沉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粘度及H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症状的改善、神经功能的恢复,可提高临床好转率,且舒血宁治疗脑出血无大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是否与改善血液的流变性有关,对32例住院患者用BPRS评定疗效的同时,对氯丙嗪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示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32例病人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红血球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有极显著差异,所有病人经氯丙嗪治疗后,BPRS评分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说明病人血流变指标的变化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正常妊娠妇女及 85例妊高征患者(其中轻度妊高征27例,中度28例,重度30例)全血高低切粘度、血浆粘度、高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中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明显异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妊高征患者随病情的进展上述指标变化更趋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而且上述指标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差异较治疗前亦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性的特点表现为血液浓稠,粘滞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聚集性增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降低。为妊高征的诊断、治疗、疗效及预后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地区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值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药物评价及预后等有重要的意义。我科自 1989年以来开展血液流变学的检查以来 ,检查了数万多人次 ,特别是自 1997年引进带自动冲洗功能的血液流变仪后 ,为临床病人的诊治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由于血流变学的指标易受生活习惯、饮食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检测仪不同的实验条件又有差异。为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健康人血液流变指标分布 ,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我们对黄河三角洲地区 3 99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液流变学 5项指标测定 ,结果显示男女性全血粘度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血浆粘度…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人,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者,比较其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以探讨对临床脂肪肝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分别测定86例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甘油三酯等9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86例脂肪肝病人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61例,占70.9%.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19例,占22.1%.单纯全血粘度低切增高者6例,占7%.结论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影响主要是全血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明显的改变,甘油三酯的增高对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影响不太明显.可作为临床对脂肪肝病人辅助诊断检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液流变特性及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6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分析,另选5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液流变性因素,血浆D-二聚体对冠心病的形成、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仙通关胶囊对前列腺肥大症(benignhypertrophicprostati-tis,BH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辨证为肾阴阳两虚、湿瘀浊结型前列肥大症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单盲分为两组,分别用中药制剂二仙通关胶囊(治疗组45例)和癃闭舒胶囊(对照组35例)治疗,并观察BH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测定血液流学指标、卵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血浆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临床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为88.89%和6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17,P<0.05);两组证候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与77.14%,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059,P<0.05)。两组治疗后对血液黏度值均有所改善,治疗组对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P<0.05,t=5.13,2.64,3.38)。治疗组能降低BHP患者血清性激素FSH、LH水平,改善患者血浆ET-1,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7.87,5.69,8.57),其降低FSH、ET-1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t=2.23,2.06)。结论:中药制剂二仙通关胶囊对前列腺肥大症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运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的异常,调节性激素紊乱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悦安欣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悦安欣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人灵悦安欣注射液治疗 31例和种芎嗪注射液对照组31例,均为每日1次,30日为1疗程,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悦安欣注射液的显效率(74.2%)和总有效率(96.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8.7%和67.7%),P<0.05或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粘附率)治疗组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悦安欣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