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踝肱指数(ABI)分布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根据双下肢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和对照组76例(无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对2组患者的ABI进行测定,并分析ABI取值范围对于下肢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同时根据ABI对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BI对于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1.18%,符合率为95.36%,特异度为98.68%,误诊率为8.82%,漏诊率为8.82%;观察组患者的AB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I检测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依据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标准;建议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体质量控制,以降低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下肢神经病变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下肢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治疗后股动脉血流、腘动脉血流、足背动脉血流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能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下肢的血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一个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足部疼痛、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足部溃疡。如果不积极治疗,可导致糖尿病坏疽,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血管介入治疗是目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我科对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手段,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收的下肢静脉血栓59例患者,对其超声的诊断价值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59例中,9例亚急性血栓,37例急性血栓,13例慢性血栓。41例为左下肢病变,15例为右下肢病变,3例为双下肢病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价值较大,诊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背景:有研究表明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动物模型,通过在组织内能促进血管再生和增加血管生成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能改善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30例糖尿病下肢闭塞症患者60条下肢,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治疗组和对侧下肢非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对照组,各30条下肢。 结果与结论:移植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治疗后神经病变自主症状问卷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明显(P < 0.01),治疗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快(P < 0.01),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说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治疗下肢血管病变的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刺五加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及甲襞微循环改变情况。方法 对应用刺五加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6例进行临床及治疗前、治疗后2周甲襞微循环改变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刺五加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时,截取瓣膜功能好的臂静脉段移植。方法是先进行下肢顺行和逆行造影确定病变瓣膜位置和功能,再进行上肢选择性静脉造影选择瓣功能好管腔适合的臂静脉段。手术时先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做纵切口,显露病变部位,再截取臂静脉段1.5~2cm,植于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85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情况,并与2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粥样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粥样斑块为硬斑和混合斑为多,而对照组粥样块以纤维扁平斑为多,少量硬化斑,糖尿病以血管弥漫性病变为多,而对照组以较局限性病变为主.结论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以粥样硬化斑形成、血流速度减低、血管阻力指数增高为主要特点.彩超可直观反映病变的分期、轻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8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并进行分组,ABI〈0.9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低ABI组),0.9≤ABI〈1.3为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正常组),ABI≥1.3为下肢动脉硬化组(高ABI组),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吸烟史等一般情况,并检测糖脂等代谢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BI的危险因素。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异常ABI为21.2%,与正常组比较,低ABI组和高ABI组年龄、吸烟率、HbA1c、TG、收缩压、UA均明显升高,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亦明显升高。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外周动脉病变(PAD)患病率;高龄、高血压、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201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调查显示,2010年39家医院有1 684例患者截肢,其中糖尿病足截肢者有475例,占总截肢率的28.2%,占非创伤性截肢的39.5%,其中糖尿病截肢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有74.8%~([1])。根据四肢多普勒检查研究发现,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患病率高达19.47%~23.80%,且该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再次探讨并总结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应用步进DSA技术在临床介入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使用美国GE公司INNOVA41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步进DSA检查。技术员进行图像采集曝光时,合理应用控制手柄来控制检查床的移动,使检查床移动与对比剂在血管内的流动速度同步,以获得一系列与血流速度一致的实时对比剂追踪下肢血管的影像。结果:36例患者下肢动脉血管步进DSA检查均顺利完成后,获得清晰完整的DSA的动态图像,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明确造影依据。结论:常规下肢动脉造影路程长,范围广,需要分段多次进行造影。自从应用步进DSA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可得到完整的动态血管造影图像,减少了额外地DSA造影次数及造影剂的大量注射,节省检查时间和治疗时间,提高诊治安全性,是值得广泛推广的一种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血栓形成易发于下肢.1988年11月~1992年10月,诊治231例,男性146例、女性85例,年龄15~78岁、平均42.3岁.出现症状距确诊时间为1天至30年,平均45.7月.病变累及下肢227例,上肢4例.79例急性者用尿激酶溶栓效果满意.其余病例给予抗凝或抑制血小板治疗,等待病变静脉再通后行抗返流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介入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药物治疗,介入组采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后12周、24周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无痛最大行走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介入组在术后12周和24周的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无痛最大行走距离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24周与12周比较,各项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临床可行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静脉瓣膜修复术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7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病人,行股静脉纵行切开,检查病变瓣膜下垂情况,将过长的瓣叶以间断缝合法缝于静脉壁上,使下垂的瓣叶缩短,张力增强,以阻挡股静脉血返流。术后17例18条肢体原有的肿胀、色素沉着及溃疡等症状均减轻或愈合。  相似文献   

15.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海军  高涌 《解剖与临床》2009,14(2):116-118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40例(44条肢体),包括髂动脉病变18例,其中单纯球囊扩张术(PTA)6例,内置支架术(PTA+stenting)12例;股浅动脉病变13例,其中PTA5例,PTA+stenting8例;腘动脉病变2例,行PTA治疗;膝下动脉病变7例,单纯deep球囊扩张,不放置支架。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髂动脉18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股浅动脉13例,11例获得成功,1例致血栓形成取栓治疗成功,1例介入失败转为人工血管转流手术;腘动脉2例获得成功;膝下动脉7例中5例获得成功。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ASO,操作简单,短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为血管性内皮细胞,可促进局部血管再生,生成新的毛细血管网,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以达到改善和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目的:概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以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联合细胞因子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检索1983至2014年PubMed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diabetic angiopathies";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糖尿病血管病变"。结果与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异常诱发炎症反应有关,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在动物模型及临床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应用较多的有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其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机制主要与其参与新生血管形成、启动和分泌相关因子、免疫调节以及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等有关。目前的基础研究主要限于单纯的干细胞移植和联合基因治疗的干细胞移植。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相比,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所采细胞更原始,操作更简单,费用更低。证实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不足以促进血管新生,而是刺激骨骼肌细胞分泌足够的细胞因子促进血管新生。目前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正>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足部溃疡和下肢截肢的重要原因。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血管中层和内膜的增厚、钙化和斑块形成,导致肢端血循环障碍,严重者可致溃疡、肢端坏疽,形成糖尿病足。美国糖尿病患者中约15%-25%的患者在其一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更原始,扩增能力更强,且免疫原性弱,无伦理问题,对于年老体弱的糖尿病患者更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6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与结论:观察组临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温、经皮氧、踝肱指数值均有好转表现,观察组踝肱指数值好转更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疾病的分类,造影表现及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进行常规或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307侧肢体下肢静脉造影结果: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6侧肢体(37.8%),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9侧(12.7%),静脉阻塞性疾病85侧(27.7%),静脉瘤样病变6侧(1.9%),阴性61侧(19.9%);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4例197侧肢体中:静脉阻塞性疾病75侧(38.1%),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9侧(35%),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1侧(10.7%),静脉瘤样病变3侧(1.5%),阴性29侧(14.7%).结论本组病例下肢静脉疾病中以静脉阻塞性疾病的比例较高(27.7%)与老年患者比例较高有关,其造影表现为各种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方法 103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资料在工作站进行多种三维重建,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103例患者均获得了成功的造影图像,2459根下肢动脉血管得到了显示.其中845根(34.4%)下肢动脉血管正常;672根(27.3%)轻度狭窄;327根(13.3%)中度狭窄;292根(11.9%)重度狭窄,323根(13.1%)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结论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又一种无创性的、可靠的、简便的检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