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皮秒与纳秒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褐青色痣患者30例,随机1侧面部行皮秒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另一侧行纳秒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治疗间隔6个月,经过3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用四分法评估疗效:4分改善75%,3分改善51%~75%,2分改善26%~50%,1分改善25%。观察色素沉着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等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完成3次治疗后6个月,皮秒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疗效评分:4分23例(76.70%),3分6例(20.00%),2分1例(3.30%);纳秒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4分3例(10.00%),3分11例(36.70%),2分11例(36.70%),1分5例(16.70%)。皮秒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色素沉着发生率28.90%(25/90),色素沉着持续时间为(1.32±0.73)个月;纳秒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色素沉着发生率54.44%(49/90),色素沉着持续时间为(1.74±0.77)个月,(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纳秒级别的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皮秒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的疗效显著,色素沉着发生率低、持续时间短,皮秒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是治疗褐青色痣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1 064 nm激光联合生物美白液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疗效及对继发性色素沉着的发生、疗程的影响。方法对颧部褐青色痣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采用Q开关Nd∶YAG激光联合生物美白液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仅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间隔时间、总治疗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均治疗间隔时间分别为74.59 d和105.24 d,总治疗时间分别为453.37 d和651.28 d,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9.0%,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继发性色素沉着治疗组19例,发生率31.2%;对照组28例,发生率49.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生物美白液治疗颧部褐青色痣,可缩短治疗疗程,提高疗效,减少继发性色素沉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生物美白液治疗 61例颧部褐青色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联合生物美白液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疗效及对继发性色素沉着的发生、疗程的影响.方法 对颧部褐青色痣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采用Q开关Nd:YAG激光联合生物美白液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仅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间隔时间、总治疗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均治疗间隔时间分别为74.59 d和105.24d,总治疗时间分别为453.37 d和651.28d,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9.0%,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继发性色素沉着治疗组19例,发生率31.2%;对照组28例,发生率49.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生物美白液治疗颧部褐青色痣,可缩短治疗疗程,提高疗效,减少继发性色素沉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褐青色痣患者140例,采用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波长755 nm,光斑直径2-3 mm,脉冲宽度50-200 ns,脉冲频率1-10 Hz,能量密度5-8 J/cm^2,对褐青色痣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疗效、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140例患者在合适的能量密度、光斑、脉冲宽度下,经过1-5次及5次以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0%、49.2%、80.6%、88.6%、100.0%,治疗3次及3次以上有效率高于3次以下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显示疗效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6.4%。结论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Q 开关倍频Nd∶YAG激光与Q 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雀斑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36 2例面部雀斑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在局部麻醉下分别用Q 开关倍频Nd∶YAG激光 (波长 5 32nm)和Q 开关翠绿宝石激光 (波长 75 5nm)逐个对面部色素损害进行扫描 ;治疗参数 :波长 5 32nm ,激光能量密度 2 2~ 2 6J cm2 ,光斑直径 2~ 3mm ,频率 2 5~ 5Hz ;波长 75 5nm ,激光能量密度 5 0~ 6 0J cm2 ,光斑直径 2~ 3mm ,频率 2 5~ 5Hz。疗效评定在术后 3个月以上进行。结果  36 2例雀斑患者有 136例 (37 6 % )进行了 2次治疗。波长 5 32nm治疗雀斑的痊愈率及显效率为 88 1% ;波长 75 5nm激光治疗雀斑的痊愈率及显效率为 86 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两种激光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 10 0 % ;共有 6 7例(18 5 % )发生色素沉着反应 ,两组间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 ,所有患者均无皮肤瘢痕发生。结论 Q 开关波长 5 32nm和 75 5nm激光治疗雀斑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两种激光的疗效及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观察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至2016年,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包括太田痣、雀斑、咖啡斑、蓝黑文身、雀斑样痣、脂溢性角化、颧部褐青色痣、伊藤痣、斑痣)患者80例,均予以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755 nm波长)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目的:探讨应用光子嫩肤联合调Q激光对面部各类不同损容性的皮肤疾病及光老化长期反复非侵入性治疗的有效方法,以达到综合面部年轻化的目的。方法:自2003年至今,从6280例激光美容患者中选择出采用光子嫩肤仪和调Q激光370例面部不同程度、不同种类有碍美观的损容性皮肤疾病的女性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年龄25~68岁,治疗时间2~10年,皮损主要以雀斑、脂溢性角化、黄褐斑、两颧部褐青色斑痣、色素沉着、黑变病、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双波长立体点阵激光联合翠绿宝石激光对面部皮肤年轻化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颜面部色素性病变及皱纹明显的患者156例,年龄35~56岁,采用双波长(1 320 nm+1 440 nm)立体点阵激光联合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 nm)照射后治疗2个疗程。末次治疗后1个月,按照色素病损消失面积、面部皱纹消失程度评定疗效。同时观察有无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并发症。结果 156例患者中轻度改善35例(22.4%),中度改善102例(65.4%),显著改善19例(12.2%),有效率为100%,满意率为77.6%,无1例出现水疱、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并发症。结论双波长立体点阵激光联合翠绿宝石激光照射对面部皮肤年轻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波长为755 nm,脉宽50 ns,能量密度6.0~8.0 J/cm2,光斑直径3 mm,治疗1~6次)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1 078例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老年斑、颧部褐青色痣、太田痣等有效率95.0%以上;美容文身、外伤性色素沉着的疗效次之,咖啡斑、色素斑痣效果较差.结论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老年斑、颧部褐青色痣、太田痣效果肯定,美容文身、外伤性色素沉着的疗效与文身所用原料、色素沉着的原因有明显关系,除雀斑、脂溢性角化外,其他疾病需要多次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Q-开关倍频Nd:YAG激光与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雀斑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362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局部麻醉下分别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波长532nm)和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nm)逐个对面部色素损害进行扫描;治疗参数:波长532nm,激光能量密度2.2-2.6J/cm^2,光斑直径2-3nm,频率2.5-5Hz;波长755nm,激光能量密度5.0-6.0J/cm^2,光斑直径2-3mm,频率2.5-5Hz。疗效评定在术后3个月以上进行。结果 362例雀斑患者有136例(37.6%)进行了2次治疗。波长532nm治疗雀斑的痊愈率及显效率为88.1%,波长755nm激光治疗雀斑的痊愈率有显效率为86.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种激光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共有67例(18.5%)发生色素沉着反应,两组间的发生率也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无皮肤瘢痕发生。结论 Q-开关波长532nm和755nm激光治疗雀斑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两种激光的疗效及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类人胶原蛋白敷料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5-05至2016-12就诊的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间隔3个月治疗1次,共4次。治疗组在点阵激光术后给予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外用。采用ECCA评估法评价皮损,对比两组患者的瘢痕评分、急性炎性反应红斑和疼痛持续时间、结痂时间、痂皮完全脱落时间、误工期、不良反应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ECCA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红斑持续时间(1.25±0.62)d,疼痛持续时间(1.46±0.7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3,P=0.015;t=-3.219,P=0.002);两组术后结痂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9,P=0.066),但治疗组痂皮完全脱落时间、误工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9,P=0.003;t=-2.197,P=0.031);治疗组患者主观感受和舒适程度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7,P=0.028),治疗组患者满意率(68.42%)高于对照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8,P=0.037);治疗组色素沉着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水泡、感染和增生性瘢痕等不良反应。 结论 联合外用类人胶原蛋白敷料可明显提高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术后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急性期红斑持续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促进愈合,缩短误工期,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术后不良感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点阵激光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点阵激光治疗后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则在点阵激光治疗后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疗效逐渐提高。术后30min疼痛程度评价:治疗组为3.23±0.31,对照组为6.54±0.35,治疗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5.24d±1.32d,对照组为9.94d±0.45d,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1例,红斑2例,对照组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2例,红斑3例,均1月内消退。两组创面均未见感染。结论点阵激光联合MEBO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时间短,对患者的学习及工作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分析复方倍他米松(商品名得宝松)联合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04至2019-12武警辽宁总队医院接受治疗的111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7例。A组采用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B组采用CO2点阵激光+得宝松治疗,C组采用得宝松联合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每4周为1疗程,共3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观察,观察3组治疗前后瘢痕各维度评分(VS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变化,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三组色泽、血管分布、瘢痕柔软度、厚度、VS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C组显著优于A组、B组(P<0.05),但B组和C组未见统计学差异;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9%、83.78%、94.60%,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1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鼻翼先天性色素痣的激光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CO2激光组,治疗患者10例;B组调Q Nd:YAG激光组,治疗患者9例;C组两种激光联合应用组,治疗患者8例。A组采用CO2激光治疗,功率3~5 W照射烧灼病灶,直至完全将病灶清除,并根据鼻翼及其周围组织的外观形态塑造伤口的形态。B组采用调Q Nd:YAG激光治疗,能量密度3~8 J/cm^2对病灶进行点状扫描照射使创面呈现灰白色并轻微渗血。结果本组27例病例末次治疗后随访1年。其中,A组平均治疗次数1.9次,B组平均治疗次数4.2次;C组平均治疗次数3.4次。27例患者,痊愈10例(占37.0%);好转12例(占44.5%);无效5例(占18.5%)。结论对发生在鼻翼及其周围组织的先天性色素痣,根据其自身形态特点适当选用CO2激光、Nd:YAG激光或两种激光联合应用的方法对病灶进行治疗,手术操作简单,术后鼻翼形态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方法 采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雀斑患者206例,半年至1年随访.根据患者肤色、皮损的大小、颜色、部位、局部组织反应,调整激光治疗参数.参数范围:光斑直径3.5~5.0 mm,能量密度3.6~8.0 J/cm2,频率1 Hz.结果 一次治疗痊愈170例,二次治愈36例,一次治愈率82.5%,总治愈率100.0%.无一例发生色素脱失和瘢痕.结论 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亚洲人皮肤雀斑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曹风娟  刘吉元  徐海环 《武警医学》2019,30(11):921-923
 目的 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口服依巴斯汀等药物治疗玫瑰糠疹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05至2019-04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皮肤性病门诊符合诊断标准、患玫瑰糠疹的武警战士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308 nm激光联合口服依巴斯汀等治疗,对照组采用外用药联合依巴斯汀等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出现2例和1例红斑和色素沉着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9例,好转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6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治疗组痊愈率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瘙痒、丘疹、鳞屑、红斑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玫瑰糠疹治疗过程简单,缩短了症状缓解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