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划生育手术广泛深入的开展 ,结扎术后因客观补偿性需要复通输卵管者增多 ,开展输卵管复通术是计划生育形势的需要 ,使广大女性绝育者无后顾之忧。我站自 1988年 12月到 1999年 12月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共行输卵管复通术 5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复通对象来自本县绝育妇女 ,复通原因为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女病故或意外死亡 47例 ,子女患小儿麻痹症 1例 ,再婚 8例。年龄 2 3~ 38岁 ,平均年龄 2 7.5岁。结扎后距复通时间最长 8年 ,最短 10个月。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及妇科检查 ,了解绝育方法 ,其中输卵管银夹法 30例 ,抽心包埋法 12例 ,…  相似文献   

2.
显微外科技术在输卵管吻合复通术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输卵管复通的成功率.我站采用显微技术吻合结扎术后输卵管,并对复孕率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丽欣 《河北医药》2011,33(15):2334-2334
输卵管复通术是近年来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的主要手段。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对输卵管结扎术后患者施行输卵管复通术20例,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对输卵管结扎后再通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21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方法绝育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随访。结果:21例患者术后双侧输卵管通液均通畅,15例患者分别于手术后4~12个月复孕;复孕率为71.43%,5例患者术后1年行双侧输卵管造影,其中4例患者双侧输卵管通畅,复通率90.48%,1例患者一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另一侧输卵管梗阻,失访1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输卵管修复术的吻合效果确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6年10月至1990年6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绝育术后妇女行输卵管复通术共42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为要求恢复生育的农村妇女。年龄25~42岁,平均30岁。复通原因系子女夭折、乙脑后遗症,重残、再婚等。复通术距绝育术后1~12年,平均5年。二、手术方法复通时间为月经后3天至经前3天。常规应用抗菌素lO天。42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取耻骨联合上2era正中切口6~8cm长,显露输卵管在双目大视场手术镜下,使用显微器械,分离切除结扎处输卵管(?)痕组织,暴露输卵管远近端口,注入生理盐水,查远近端通畅后,用0/7无损伤线吻合输卵管肌  相似文献   

6.
显微镜下78例输卵管吻合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影响输卵管吻合术后复通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站1994~2003年78例输卵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8例输卵管吻合术,通畅73例,复通率为94.8%,复孕69例,复孕率为89.6%,其中足月分娩62例,宫外孕2例,自然流产5例。结论 原输卵管结扎术术式和曾患有盆腔炎症是影响输卵管吻合术后复通的主要因素,且复通效果与吻合术方式、支架使用、术后通水等相关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7-06~1995-10,对120例输卵管结扎妇女进行输卵管复通术。术后随访,宫内妊娠率65%,异位妊娠4例,复孕率68.3%,复通率为90%。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资料120例均为输卵管结扎术后,因家庭特殊情况,强烈要求进行输卵管复通术再生育子女。其中46例为再婚,其男方精液检查正常。年龄28~42岁,平均31.5岁。输卵管结扎时间最长者16年,最短者3年,平均10.1年。120例患者月经规律、经期、经量正常。妇科内诊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活动良好,双侧附件正常,B超报告盆腔正常。2 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有原…  相似文献   

8.
蒋成雁 《云南医药》2012,(6):594-595
我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从2003年3月~2010年12月,共施行直视下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术185例,经过术后两年随访,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经腹输卵管抽芯包埋结扎术后因子女夭折或再婚,经审查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自愿要求行输卵管复通术的妇女185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输卵管结扎术是常用的计划生育措施之一。但结扎术后因特殊情况而要求输卵管复通术的妇女还占一定的比例。为了提高输卵管复通术的成功率,我站自1988年1月~1997年12月采用留置硬膜外导管作支架行输卵管吻合术20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输卵管的疗效。方法在显微镜下应用显微外科对46例输卵管绝育术患者施行输卵管吻合术。结果术后3月复通率98.22%,妊娠率86.9%,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施行输卵管吻合,可取得满意效果,明显提高了复通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周辉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4):21-22
目的随访总结2000年6月至2003年10月,所行的118例输卵管复通术。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输卵管吻合术。结果共获宫内妊娠113例,妊娠率为95.8%,3例未妊娠,在未妊娠的3例中,2例行通水无阻力,另有1例经碘油造影确证吻合口已阻塞,其通畅率为99.2%。发生异位妊娠2例,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7%。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的输卵管复通术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后经腹行输卵管吻合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2例输卵管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及术前、术后处理。结果52例输卵管吻合术后,手术结局为复通率92.3%,复孕率86.5%。结论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方法正确,动作轻柔,对位准确,缝合精细,保留有效的输卵管长度,输卵管积水对手术失败的影响较大,术中防粘连药的使用及术后尽早通液,可提高复通及复孕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输卵管的疗效。方法 在显微镜下应用显微外科对46例输卵管绝育术患施行输卵管吻合术。结果 术后3月复通率98.22%,妊娠率86.9%。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施行输卵客吻合,可取得满意效果。明显提高了复通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复通术是对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患者通过输卵管修复手术而达到孕育目的的手术,术前对病例的选择、手术的精细程度以及周密的术后处理都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因素[1]。近年来,由于节育措施的普及,社会离婚、再婚率的升高及各种可能造成儿童夭亡的社会因素,使要求行输卵管复通术的妇女相应增多[2]。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1月在显微镜下行输卵管吻合术94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4例,年龄24~46岁,平均34岁,均为输卵管结扎术后病人,结扎至今9个月~20年,均有生育要求。均在显微镜下行输卵管吻合术。采用双人双目放…  相似文献   

15.
<正>输卵管通畅是受孕的必备条件,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要求再孕,输卵管吻合术是必需的手术。输卵管吻合术方式较多,本文报告用双手代替蚊式钳固定输卵管两吻合端在手术操作中的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5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80例要求输卵管复通的患者,前40例为对照组,术中用蚊式钳固定输卵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3年1月~2002年12月,对输卵管结扎术后要求生育者行输卵管复通术63例,术后妊娠5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输卵管吻合术结合中药对输卵管再通和再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卯管吻合术结合中药口服,对输卵管再通及再次受孕的疗效。方法采用四点对合的传统方法,对50例输卵管结扎术后患者进行复通术。其中20例加中药口服半年,30例单纯手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通过随访四年,手术加中药口服组,复通率为95%(19/20),复孕率85%(17/20)。单纯手术组术后复通率63、3%(19/30),复孕率53、3%(16/30)。结论手术是成功的关键,但术后治疗可明显提高复通率和复孕率,并具有安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输卵管复通术成功率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意在提高术后的复孕率。方法统计1995年6月至2004年9月在贵州省大方县计划生育指导所作输卵管复通术363例病例。结果在术后两年内得以随访的有316例,316例中两年内复孕的有277例,复孕率为87.6%;从病历资料的记录中统计每例受术者输卵管复通术后的长度、女扎时输卵管结扎的部位、女扎术的术式、受术者的年龄、女扎术距吻合术的时间,分析汇总以上因素与成功率的关系。结论输卵管复通术的成功率除与手术者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有关外,还与复通术后输卵管长度、女扎术时结扎部位有很大的关系,与女扎术时的术式及受术者的年龄有一定关系,与女扎术距吻合术的时间没有关系。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输卵管结扎后实施显微吻合术的绝育妇女采取心理干预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31例输卵管术中复通率100%,术后第3次通液复通率93.5%,复通成功妇女2年内复孕率100%。结论熟练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操作及细致全面的护理配合是输卵管吻合术成功率较高的关键因素,有效护理在促进输卵管复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显微外科的发展,提高了输卵管复通术的成功率,为计划生育手术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笔者从1999-08~2005- 12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860名妇女施行了输卵管吻合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