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解我市自来水末梢水水质状况,我站在城区的5个不同地段设立了固定监测点,每月采集水样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余氯共5项,现将1994~1998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5年来共采集水样300份,监测项目1500项次。检验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执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进行评价。5年监测指标总合格率为96.67%,其中色度、浑浊度合格率为100.00%、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9.33%、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8.67%、余氯合格率为85.33%。其中,1994年5项监测指标全部合格;1995年余氯有11点次不合格,大肠菌群2点次超标,细菌总数1点次超标;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是环境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就 1997~ 1999年 3年浙江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情况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1997~ 1999年 3年各市地上报的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水质检测结果。2 方法2 1 检测方法 水质检验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5 75 0— 85。检验指标为浑浊度、色度、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各项检测指标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 749— 85的判为合格水样 ,有 1项以上指标不合格者判为不合格水样。2 2 卫生监督 对…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平阳县乡镇级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 ,保证供水卫生与安全 ,为今后开展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1998~ 2 0 0 0年各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资料作统计分析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对我县 6个乡镇水厂有代表性设立 2 3个监测点 ,包括 6个出厂水监测点和 17个管网未梢水监测点。每月常规检测 1次 ,每个季度全分析检测 1次。2 方法 按照GB5 749 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监测。常规监测项目有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pH、浑浊度、铁、锰。全分析监测项目有细菌学指标 3项 ,感观性状和…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晃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笔者分析了2005-2007年新晃县中小学、单位自备水源及城镇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资料.结果 显示,中小学、单位及县自来水厂3年的总合格率分别为5.9%(5/85),22.4%(26/116)和88.9%(8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小学自备水源不合格指标为浑浊度、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单位自备水源不合格指标为铁、锰、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城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基本较好,仅2007年检测的34件水样中,有10件锰超标,超标率为29.4%.建议加大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的力度,保障人们群众饮水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城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预防水源性疾病的发生,我们对延吉市2002~2004年连续3 a城市末梢供水用户水质(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锰、余氯、浑浊度、色度、铁的7项指标做了监测,现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市区市政自来水供水用户15个网点末梢水。1.2水样采集与送检水样采集工作由专人负责,每月按指定网点按照规范要求现场采样,并在2~4 h内送到我中心检验室检验。1.3检验方法与评价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2000年6月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1]。1.4检验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色度、铁…  相似文献   

6.
六安市集中式供水单位2000~2004年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六安市集中式供水单位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的动态变化,为保证供水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00~2004年对六安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连续监测,主要监测项目为: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铁、锰、游离余氯8项,监测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进行评价。结果共监测水源水70份,合格22份,总合格率为31.1%,2000~2004年各年度的水源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9.4%、12.0%、50.1%、19.6%和12.3%;共监测出厂水70份,合格率为100%;共监测420份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99.8%。结论六安市水源水合格率较低,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我县城镇共有 11家集中式供水单位 ,为了解我县城镇管网水卫生状况 ,我们于 1996~ 2 0 0 0年对所有水厂的管网水进行了水质卫生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全县城镇 11家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管网末梢水。每年度每季监测 1次。内容包括浑浊度、臭和味、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共 5项指标。2 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检验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GB5 75 0 - 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 ,评价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GB5 74 9- 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  果1 长兴县城镇管网水水质一般情况 :本次监测的 11家水厂…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时掌握水质动态变化,积极预防介水传染病发生,建立监测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积累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方法对全市农村饮用水监测点进行采样监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汇总。结果枯丰水期样品合格率84.47%,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游离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浑浊度、色度、铁。结论城乡区域供水主管网改造后,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去年大幅提高,但末梢管网改造不完全,致使部分项目不合格。  相似文献   

9.
湛江市赤坎区2006年饮用水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湛江市赤坎区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以及存在问题,为今后寻求更好的改进方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湛江市赤坎区2006年市政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单位自备供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市政集中式供水水源水的总合格率较低为30.00%(6/20),主要超标项目是粪大肠菌群和氨氮;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较好,赤坎水厂3份出厂水全部合格,管网末梢水合格率为96.67%(58/60)。单位自备供水合格率为80.95%(51/63),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游离性余氯、锰、浑浊度和细菌总数。二次供水合格率为57.50%(23/40),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游离性余氯和细菌总数。结论湛江市赤坎区水源水存在人、畜粪便和有机物污染的问题。今后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水源保护,加强对二次供水和单位自备供水的管理,推广使用市政供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活饮用水中浑浊度指标对余氯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08-2010年对丹阳市各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卫生监测,每月采集各供水网点末梢水1次,测定细菌总数、余氯及浑浊度等指标。对末梢水中浑浊度与细菌总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游离余氯在0.05-0.1mg/L及0.1-0.2mg/L条件下,浑浊度与细菌总数均呈正相关;游离余氯在0.2-0.3mg/L及0.3mg/L以上条件下,浑浊度与细菌总数无统计学相关。结论当游离余氯在0.05-0.2mg/L条件下,控制浑浊度有利于降低末梢水中细菌总数,提高氯化消毒效果;当游离余氯大于0.2mg/L时,控制浑浊度对降低末梢水中细菌总数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红塔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2008-2011年红塔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水质合格率偏低(39.96%),出厂水与末梢水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水源类型监测,合格率最高的是水库水、井水,最低的是其它类(沟塘水、溪水、水窖水);有消毒设备的水质合格率(94.66%),显著高于无消毒设备的水质合格率(28.88%);丰水期合格率明显低于枯水期;不合格的检验指标中,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耗氧量、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色度、浑浊度、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结论色度、浑浊度、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制水规范、卫生管理和水质消毒,保证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赣榆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方法分别对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530份,合格率为68.5%,其中枯水期67.8%,丰水期62.9%,出厂水69.4%,末梢水67.6%;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合格率(72.4%)高于地面水(29.2%);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锰、硝酸盐氮。结论赣榆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堪忧,应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了解安图县明月镇管网末梢水的卫生状况,为加强明月镇管网末梢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明月镇管网末梢水的卫生指标(色度、浑浊度、铁、锰、游离性余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验。并对2002~2007年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管网末梢水水样374件,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仅21件,总体合格率仅为5.61%,每年各街道游离性余氯的合格率都很低,导致总体合格率低。结论:明月镇生活饮用水(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状况恶劣,监督机关应该加强对自来水厂的监督力度,自来水厂必须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相似文献   

14.
<正> 1 调查方法1.1 水样采集 使用二次供水设施的单位和直接供水用户的末梢水。1.2 卫生学评价 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检验,以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评价依据。1.3 检验项目 根据该地区水源污染少,水质好的情况,以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铁、浑浊度、游离余氯为主要项目进行测定。1.4 卫生调查内容 二次供水设施配套情况,水箱或水池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材料与方法1.1 饮用水资料 饮用水质资料来源于南岗区1997~2000年936份市政供水、自备水水样分析结果。监测项目有:色度、浑浊度、pH值、总硬度、铁、锰、铜、锌、铅、砷、镉、铬、氰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耗氧量、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游离性余氯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漳州市芗城区2007—2012年乡镇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为安全饮水提供依据。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芗城区乡镇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2年共检测水样379份,合格率33.5%;乡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58.2%)高于农村自备水源水(23.4%);6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性余氯(21.4%)、细菌总数(58.3%)和总大肠菌群(63.6%);乡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性余氯(73.6%)、细菌总数(86.4%)和总大肠菌群(87.3%);农村自备水源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细菌总数(46.8%)、总大肠菌群(53.9%)、锰(84.4%)和硝酸盐(85.5%)。结论芗城区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农村自备水源水;农村自备水源水质除地质本底锰含量较高直接污染地表水外,污染的来源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应加强农村自备水源水卫生监管和政策扶持,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7.
重庆某高校2002~2006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小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185-1186,1188
[目的]了解重庆某高校近5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方法]对2002—2006年重庆某高校生活饮用水水质按国标《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年)检验,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进行评价。[结果]2002—2006年该高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平均合格率为75.92%。合格率逐年升高;合格率较低的项目主要是浑浊度、铁、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等项:各类水源水质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地下水、二次供水。[结论]该高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仍有待提高,应尤其加强对地下水和二次供水的监督监测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百色市集中式供水系统在实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以来水质卫生状况,以便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加强卫生监管。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对样品进行采集、保存、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进行评价。结果检测水样534份,总合格率为58.61%,各年度、各类水质平均合格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城建集中式供水系统总体水质优于自建集中式供水系统;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浑浊度、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结论百色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加强水质卫生管理,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卫生部门要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及时消除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卫生状况,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卫生指标(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耗氧量和游离性余氯)进行检验,并对2007-2008年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本次共检测管网末梢水水样471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有439份,总体合格率达93.2%,主要不合格指标有菌落总数、浑浊度、游离氯、铁和pH等。检测结果认为深圳市生活饮用水(管网末梢水)的水质状况良好,但应注意加强游离余氯含量的控制,减少管网末梢水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舟山市城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舟山市1985~2000年4县(区)卫生防疫站上报的集中式供水报表进行统计分折。[结果]1985~2000年水质总合格率为79.47%,其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游离性余氯的合格率分别为89.46%、88.98%、88.61%和86.35%。[结论]舟山市城镇集中式饮水消毒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应重点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