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中耳腔粘膜病理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以下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在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中耳腔粘膜病理改变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咽鼓管功能不良是一个不易认识和很少论及的题目。至今已谈及咽鼓管功能不良的研究和治疗方面有:(1) 呼吸粘膜的各种侵犯及防御;(2) 研究改变咽鼓管机械性及通透性过程;(3) 研究分析鼻、鼻窦及咽鼓管总体及其各部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著者认为将咽鼓管,鼓室的病理过程和肺泡支气管病理过程进行对比是确实有用的,不仅相似,竟是类同。机械性阻塞造成负压,气体吸收后形成不张。鼓膜内陷与肺不张相似,粘膜反应过程为:水肿、渗出,甚至发生急性感染、化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患者死亡后24小时尸检取双侧颞骨作连续切片,光镜下观察,见大量癌细胞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内,致使部分中耳粘膜、咽鼓管软骨破坏,乳突腔粘膜增厚,腔内大量癌细胞并有浆液及炎性细胞渗出;内耳完好。以上观察结果表明:鼻咽癌可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乳突腔,造成组织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咽鼓管软骨段粘膜皱折观察林国经黄建民梁建纲易自翔王德生咽鼓管粘膜皱折(mucosafolds)的解剖学结构以往虽有文献提及[1],但其功能意义很少受到注意。我们对胎儿咽鼓管粘膜皱折进行常规组织学观察,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咽鼓管软骨部管腔进行定量...  相似文献   

5.
中耳感染多见于幼儿,其诱因为机体防御机制尚未成熟,咽鼓管功能不全、正常中耳腔为无菌状态,粘膜内无免疫应答细胞,病理状态下或实验性中耳炎时则可发现抗体,这时可出现分泌型IgA具有粘膜免疫性(mucosal immu-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了表面活性物质的组成、功能及在中耳腔、咽鼓管及鼻咽部的分布特征。纵观表面活性物质研究的历史及新进展,认为内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可引起中耳腔及咽鼓管粘膜表面张力改变,使咽鼓管开放压增高而致中耳积液,从而发生分泌性中耳炎。而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运用及激发内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可为预防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了表面活性物质的组成,功能及在中耳腔,咽鼓管及鼻咽部的分布特征。纵观表面活性物质研究的历史及新进展,认为内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可引起中耳腔及咽鼓管粘膜表面张力改变,使咽鼓管开放压增高而致中耳积液,从而发生分泌性中耳炎,而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运用及激发内源内源性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可分为预防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慢性中耳炎 (chronicotitismedia ,COM)是危害人类听力最常见的耳科疾病之一 ,它的特征有 :中耳腔分泌富含粘液的液体 ;由于听骨链损害或鼓膜穿孔 ,造成听力损失 ;中耳粘膜的炎性改变。尽管国内外学者在手术和药物治疗慢性中耳炎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 ,但它仍然是获得性听力损失的最常见原因。慢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但学者们一致认为 ,慢性中耳炎的发生与咽鼓管、中耳腔粘膜纤毛排送系统的功能削弱有密切关系。因而 ,近年来 ,对正常和慢性中耳炎者的咽鼓管、中耳腔粘膜机能形态学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1979年7月在伯明翰举行了英国第五届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除英国本国学者外,还有美、澳和北欧诸国的耳鼻咽喉科专家。J Laryngol Otol 94(1),1980为有关此次会议活动情况和论著的专集。本文为其中关于“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一组论文的综合报道。] 中耳粘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多年来一直认为中耳粘膜相当于正常呼吸道较低级的粘膜类型。固有鼓室的上皮呈扁平骰状,由1到3层无纤毛的细胞组成。咽鼓管口的正常中耳粘膜则由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向后延伸,主要是通过下鼓室区,大约覆盖着鼓室粘膜的1/3。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慢性渗出时,鼓室粘膜的病理改变可从单纯的粘膜增生到具有很多分泌上皮细胞和上皮下腺体的高度增厚的粘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咽鼓管的超微结构与生理功能,应用超微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正常豚鼠咽鼓管粘膜分泌细胞与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的分布特点。分泌细胞可以分为亮颗粒细胞,暗颗粒细胞与混合颗粒细胞三种。亮颗粒细胞主要分布在咽鼓管咽口部,混合颗粒细胞主要分布在咽鼓管峡部,暗颗粒细胞主要分布在咽鼓管鼓室口部和鼓室粘膜。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可见于咽鼓管粘膜的纤毛细胞、无纤毛细胞和各种分泌细胞,可能是表面活性物质的前体,对维持咽鼓管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一定关系。通过超微细胞化学方法证实了表面活性物质样板层体的存在,为今后深入开展咽鼓管的生理和病理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咽鼓管软骨段的解剖包括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及共筋膜和管腔粘膜下组织,这些结构与其生理的关系极为密切。咽鼓管软骨段长约25mm,它并非完整之软骨壁,其上壁向外  相似文献   

12.
中耳炎和鼻窦炎:类似的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耳炎和鼻窦炎是儿童门诊常见病,这两个诊断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儿童鼻窦粘膜水肿很常见,因各种原因行CT扫描的儿童几乎一半显示鼻窦粘膜异常。Gwaltney报告上呼吸道疾病的青少年中,筛漏斗闭塞发生率占95%。鼻窦和鼻窦通道的粘膜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构成,纤毛运动将分泌物向鼻窦自然开口引流而排出,沿通道从鼻窦流到鼻咽。中耳腔除侧壁是鼓膜外,其它与鼻窦腔类似。中耳自然开口离开膜性壁,而是位于咽鼓管。中耳向内方经咽鼓管引流流到鼻咽,其方式类似其它具窦。咽鼓管和中耳的粘膜都是覆盖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事实上,中耳是一…  相似文献   

13.
(病理、致病原因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在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临床症状——听力障碍——出现之前,中耳腔已有分泌物积存;在其症状消退之后,可能向痊愈或复发两个方向发展。关于分泌性中耳炎分泌物的产生与消失,多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见解,如真空学说、渗出学说及分泌学说,作者同意后者。为了从病理方面解释其发病机理,作者系统的观察了不同情况下中耳粘膜的病理变化。材料来源:一部份取自尸检(从胎儿到成人),将整个咽鼓管及中耳腔的全部粘膜取出并进行连续切片观察,有正常的也有病理的。  相似文献   

14.
在胚胎第三周开始由内胚叶第一腮囊形成中耳。第10周便在咽鼓管附近上下扩展,并形成空腔,第20周开始产生粘膜,第35周鼓室已大体完成,鼓窦开始形成,出生时鼓窦继续发育,到一周岁时才大体上完成,以后到4,5岁形成乳突气房。中耳腔是由上呼吸道含气空腔演变而来,这里空气的存在,构成了听觉传导的必要条件。另外它与鼻窦一样,可使头颅骨的重量适当减轻。中耳腔粘膜纤毛细胞的存在,其腔内之异物、陈旧性物质和分泌物。沿着咽鼓管纤毛运动的方向,从咽鼓管慢慢地被排泄至鼻咽腔,它不同于  相似文献   

15.
用解充血剂及抗组织胺药来治疗中耳疾病的理论基础是它们能作用于充血肿胀的咽鼓管粘膜。咽鼓管内粘膜上的粘液毡的特性(如粘性及表面张力),近来已破强调为咽鼓管功能的重要因素,因为开放咽鼓管的力量必须冲开粘液层以分开管壁粘膜。为此探索一种有抑制分泌能力的药物是否能影响到咽鼓管功能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即为查明给予阿托品后,是否可引出一种可测得的咽鼓管功能改变。受试者为10名耳部健康者(20耳),无反复中耳病史及最近一个月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史,经耳科显微镜检查鼓膜正常,鼓室图正常及听力在  相似文献   

16.
1974年Aust和Dnettne曾证明急性上颌窦炎病人的氧张力比正常人低,说明窦腔中气体的氧含量与上颌窦开口有明显关系。并认为窦腔空气成分的变化与上颌窦腔内病理改变有重要联系,比如粘膜氧气消耗量的改变,可能与粘膜功能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对纤毛活性的影响尚无定  相似文献   

17.
早已认为,性激素含量与呼吸道粘膜改变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关。雌激素和孕酮对鼻粘膜的影响包括局部水肿、腺体增生、细胞浸润、血管分布增多以致鼻粘膜形成症状性充血。咽鼓管内衬的粘膜和鼻、鼻窦一样,均为假复层柱状纤毛呼吸上皮,性激素可使咽鼓管粘膜充血导致机能障碍,本文旨在借助咽鼓管吞咽试验探讨雌激素含量与咽鼓管功能之间的关系。25名诱发排卵的妇女接受检查,测定其每天血清雌激素和孕酮标准,利用鼓室阻抗计评定咽鼓管功能,首先记录鼓室压测量基线(T_1),然后,外耳道加压至+400mmH_2O,嘱吞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证明鼻变态反应病变与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生有较密切关系。因鼻部变应原激发组胺可作用于三叉神经的组胺受体,激发副交感神经,引起鼻咽部及与上呼吸道粘膜相连续的咽鼓管粘膜水肿甚或产生中耳炎。1周岁以下儿童咽鼓管功能不及成人完善,渗出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有关发病的病理生理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耳炎是幼儿中常见的问题,因其咽鼓管功能及粘膜免疫发育不全。一般认为该年龄咽鼓管的功能不良是引起中耳炎和渗出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近来在人和动物体上所作的微生物学及免疫化学的研究证实了以下情况:(1)中耳炎的痊愈与鼓室粘膜的免疫有密切关系。(2)免疫反应(特别是对抗特殊微生物的抗体生成)乃是局部的现象,与全身反应无关。(3)咽鼓管功能受其解剖上的成熟性影响。(4)分泌的表面活化剂可在咽鼓管的正常功能中起一定作用。因此,对中耳腔和咽鼓管正常粘膜机能形态学的了解是认识中耳炎包括渗出性中耳炎的病因和病理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乳突手术后术腔有持久的恶臭脓液,是一个极需解决的临床课题。为取得乳突术腔完全干愈,需按具体情况予以药物或和再次手术处理。通常造成乳突腔持久流脓的因素有四:(一)外耳道狭窄(未能扩大的耳道狭窄或术后造成者)妨碍乳突腔引流;(二)气化良好之乳突尖部,因其位于外耳道底壁平面以下,当直立位时,残渣碎屑将堆积在内而成为持继感染的来源;(三)面神经嵴削得不够低,妨碍碎屑自乳突腔排入外耳道;(四)咽鼓管没有处理好,当咽鼓管粘膜生长扩展至暴露的岬部时,粘膜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