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实验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病人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胃癌且术后采用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注方法,对两组患者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数字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病人的肠内营养输注的主观舒适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病人腹胀和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对肠内营养液的温度感觉存在较大差异,对照组病人常常感觉肠内营养液温度偏低(P<0.05);实验组在舒适度方面,感觉严重不适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早期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功能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洌,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方法 将胃癌根治术后的56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胃癌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于术后24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实验组术后并发症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早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应用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方法抽取102例胃癌手术病人,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生化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参考组。结论针对胃癌术后病人选择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能够补充身体的营养,改善生活质量,加快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肠内营养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胃癌病人,依照肠内营养方式不同分为早期经口营养(无营养管组,25例)和经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有营养管组,23例)。分析比较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术后营养指标、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病人在术后营养指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咽喉疼痛、腹泻发生率方面,无营养管组明显优于有营养管组(P<0.01和P<0.05),且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血D-乳酸和I-FABP水平,无营养管组均低于有营养管组(P<0.05~P<0.01)。结论:对于全胃切除的胃癌病人,与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相比,早期经口营养是安全的,并能减少病人咽部不适、腹泻的发生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机体肠道屏障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7.
邱玉梅 《甘肃医药》2012,(7):543-545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胃癌手术后病人通过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结果: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价廉,方便,符合生理,并发症少。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显著,是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胃癌病人术后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胃癌病人,对其中的40例胃癌病人采取术后的肠内营养治疗.另外38例胃癌病人采取术后的肠外营养治疗.结果 胃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无严重肠内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肠内营养是胃癌患者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护理要点。方法抽取42例胃癌手术病人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胃癌手术病人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能够减少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癌病人术后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为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EN组),观察组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PEEN组)。比较2组病人术前、肠内营养液输注后1 d、肠内营养液输注后5 d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病人首次通气时间、恢复经口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术前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5 d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胃癌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耐受发生率,降低术后应激反应程度,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康复的价值。方法 45例胃癌根治术病人被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n=22)和普通输液(对照组,n=23)两组,观察两组病人不同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无死亡病例。EN组肠内营养8 d后,淋巴细胞总数、血清转铁蛋白较营养前有明显提高。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地改善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将96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n=52)和传统治疗组(n=44),将其术前1天和术后11天测定的体重,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进行比较.结观察组比传统组病人肠蠕动恢复快,术后体重减轻少,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符合生理需要,是安全可行的,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支持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因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的老年病人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并与肠外营养病人的治疗护理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营养指标(体重、前清蛋白和清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肠外营养组,术后8d前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胃癌病人术后机体细胞免疫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老年病人76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38例,于术后24 h应用瑞能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 d;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38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2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8天检测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CD4+/CD8+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第1天2组病人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第8天CD3+、CD4+、CD8+、CIM+/CD8+等免疫指标迅速恢复,与完全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2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严江  古松钢 《河北医学》2009,15(6):678-680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至2005年外科治疗的50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EEN),另30例仅行普通输液治疗(NEN)。所有患者均严格控制血糖。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为0,切口感染5%,肺部感染为5%;非肠内营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为3.3%,切口感染16.7%,肺部感染为16.7%。两组病人均无酮症酸中毒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术后运用早期肠内营养只要严格控制血糖能有效预防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控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68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实对照组采取术后肛门排气后予流质饮食.实验组予以术后六小时行肠内营养,予行肠内营养液EEN,术日补充营养总量的1/4,术后第2日补充1/2,第3日补充全量,连续7天.对照组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给予普通流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肺部,切口、尿路感染率、血清白蛋白水平、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率降代肺部,切口,尿路感染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胃癌伴糖尿病病人进行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癌伴糖尿病患者67例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均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33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34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胃癌伴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手术治疗的胃癌伴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随机分配80例胃癌患者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术前放置鼻肠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B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48~72 h肛门恢复排气,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0~12 d出院.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能迅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 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 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8天检测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经过一段时期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的营养恢复作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无明显差异。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的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与常规持续重力滴注肠内营养疗法的疗效。方法将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术后6~24h经鼻肠营养管用复尔凯800型肠内营养泵输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照组术后6~24h经鼻肠营养管持续重力滴注法手控输注EN,对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腹胀、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吻合口瘘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吻合口瘘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余比较的各项目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泵有利于肠功能恢复并有效减少肠内营养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