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加强颅内压监测和头部引流管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基本痊愈6例.占4.5%;显著进步40例,占30.3%;进步66例.占50.0%;死亡20例.占15.2%,显效率为34.8%。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可进一步保证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和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0例,依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手术,实验组接受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手术,观察并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48小时血肿清除率、术后NIHSS评分、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快捷、血肿清除率高、出血少、恢复快以及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恢复良好19例,轻残6例,重残4例,死亡3例,治愈或基本治愈率达59.4%,致残率31.3%,死亡率9.4%。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时间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出血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出血时间6小时)、早期组(6小时≤出血时间24小时)和延期组(24小时≤出血时间),通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变化,NIHSS评分和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结果脑血肿和脑水肿情况治疗7天、14天后血肿均有减少,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超早期优良率为86.7%,早期组为60%,延期组为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有效地清除高血压出血的颅内病灶,出血时间和患者的预后关联密切,越早越及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cT下依据血肿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定位穿刺点,选择微创穿刺针长度后穿刺针固定电钻穿刺清除血肿。开颅血肿清除40例。结果 40例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36例病情好转出院,死亡4例,其中1例血压不稳再次出血导致死亡,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开颅血肿清除术24例病情好转出院,死亡16例,其中11例脑疝死亡,5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局部麻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缩短住院天数的优点。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血肿清除术治疗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做一总结,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手术组良好率为75.9%,非手术组良好率为49.6%,结论: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积极手术清除血肿,可预防再出血及血肿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术中操作精细,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术后合理治疗,可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加强颅内压监测和头部引流管护理,保持正确体位及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基本痊愈8例,占10%;显著进步20例,占25%;进步40例,占50%;死亡12例,占1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可进一步保证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和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和伤残率最高疾病。约有70%左右的出血发生于基底节区。目前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立体)定向穿刺血肿引流术等。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共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3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10-2018-01间收治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4.20±9.35) min,术中出血量为(90.56±43.20) m L。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11例(19.64%),其中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再出血5例、肺部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4例(7.14%)。存活的52例患者中,术后第3天血肿完全消失者36例,术后第7天血肿完全消失者11例,术后第15天血肿完全消失者3例。术后住院时间为(24.74±5.62) d。术后3个月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83.93%(47/56)。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轻、病死率及并发症率低、效果显著,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54例病人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其中壳核-内囊型18例,壳核进展型12例,壳核型14例,皮层型10例。术后第1、4、7天和1个月、3个月复查头部CT。结果 术中血肿完全清除10例,血肿清除90%以上18例,血肿清除70%~80%26例。疗效根据GOS标准,优10例,良16例,中10例,差7例,死亡12例。结论 对血肿量大于30ml,一般情况稳定,应积极早期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12.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微创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h内复查CT显示,117例血肿清除90%以上,21例血肿清除80%以上。死亡13例,其中5例死于术后再出血所致的脑疝,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死于颅内感染、气道梗阻及消化道大出血各1例。术后生存125例,平均随访8(3~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25例,Ⅱ级49例,Ⅲ级34例,Ⅳ级15例,Ⅴ级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创伤小,术野显露充分,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方法 小骨窗血肿清除引流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微创穿刺碎吸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9例.根据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两组病例的预后情况,分别计算恢复率、重残率、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对未发展到脑疝晚期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和微创穿刺碎吸两种手术方式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穿刺碎吸组的恢复情况要好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组,存活下来的患者的重残率低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引流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碎吸术与小骨窗术二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微创术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开颅术,重残率低于开颅术.因此,微创术适合基层医院治疗未发展到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及为合并脑疝或脑疝前期患者赢得开颅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06—2018-12间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每组61例。对照组行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应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颅显微镜治疗相比,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微创、并发症少,且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术后24小时内复查CT显示,26例血肿清除90%以上,8例血肿清除70%~80%以上。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术后再出血所致的脑疝,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术后生存34例,随访3~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I级7例,Ⅱ级13例,Ⅲ级9例,Ⅳ级4例,V级1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细,止血确切,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良好,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19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和穿刺引流术(微创组)各96例。2组年龄、性别、血肿侧别及Glasgow昏迷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肿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3周及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中位数31(24~39) min vs.152(131~170)min,Z=-11.975,P=0.000],术中出血少[30例0 ml、66例<5 ml vs.(332.4±20.2)ml],术后住院时间短[中位数14(10~17)d vs.64(44~75)d,Z=-44.217,P=0.000],但术后残余血肿量多[中位数13(8~17)ml vs.7(4~12)ml, Z=-11.573,P=0.000]。治疗3周后,微创组Glasgow 预后评分高[中位数4(2~4)分 vs.3(1~4)分,Z=-8.215,P=0.000],Barthel指数高[(59.9±4.5) vs.(54.9±4.9),t=7.370,P=0.000]。治疗6个月,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高[中位数3(2~4)分vs.2(1~4)分,Z=-7.448,P=0.000],Barthel指数高[(64.3±8.4) vs.(59.7±6.8),t=4.156,P=0.000],2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一定程度上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直切口锁孔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价值。方法根据CT提示血肿在头皮的投影设计手术切口部位,通过4~5cm皮肤直切口,直径2cm的骨窗,切开皮层到达血肿腔清除血肿。结果血肿完全清除17例,18例清除率达到90%,4例清除率达到80%。术后再出血2例。4例术后3周内死亡:2例死于循环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手术死亡率10.2%(4/39)。35例随访0.5—3年,平均2.1年,术后6个月ADL分级:1级9例,2级12例,3级9例,4级4例,5级1例,死亡4例。结论显微镜下直切口锁孔微创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可以解除血肿的占位压迫效应,有效止血,防止再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CT引导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6-2017-06间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行CT引导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A组,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B组,各70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A组的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或短)于B组,GOS>3分的比率大于B组,脑梗死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依据不同术式将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第3天和5天,观察组的血肿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规范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外伤性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微创组接受微创穿刺术,开颅组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微创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出血以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昏迷患者平均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8.9%,开颅组为75.0%。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适应证广等诸多优点,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操作要点并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