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医疗纠纷中的过错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苏余 《中国药业》2004,13(3):30-32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于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往往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第2条和第49条,认为只要没有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就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也就不能得到损害赔偿.但对于患者来说,这样处理往往是不公平的,因为在没有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情况下,也能造成医疗损害.究其原因,是因为过错的判断标准偏低,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所规定的注意义务只是最基本的注意义务,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应尽到更严格的注意义务.为此,笔者认为,对过错的判定应在客观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参照、运用主观标准.  相似文献   

2.
护理缺陷是在护理活动中出现的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的诊疗护理过失行为.它包括在医疗活动中造成患者人生损害的医疗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及护理缺点.本研究通过对108起护理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陈首碧  张洪芬  成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66-2067
医疗纠纷,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有可能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故意或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因服务态度不好、主动沟通不够而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语言冲突或误解而产生的争议。当前,医疗纠纷主要有5种:(1)医务人员通过医疗手段,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引起的纠纷,它涉嫌医务人员的刑事犯罪。(2)医务人员过失造成医疗事故引起的纠纷。(3)医务人员过失造成一般差错引起的纠纷。(4)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而  相似文献   

4.
法律园地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登条例具体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医药》2002,23(9):399-4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51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五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总理:朱镕基2002年4月4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医院药学全面质量管理是预防药疗事故的保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美琪 《中国药事》2003,17(9):567-570
20 0 2年 9月 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被界定为医疗事故的 ,医疗机构要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警告、停业整顿、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并承担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 ;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要受到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暂停 6个月以上 1年以下的执业活动、吊销执业证书、行政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并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还将依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有利于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  相似文献   

7.
浅议与药物相关的医疗事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芳 《中国药事》2003,17(4):221-222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1] 。与药物相关的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仅次于外科手术引发的医疗事故 ,责任人员有医生、护士、药师。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的医疗事故报导和作者十多年工作中所发现的易引发该类医疗差错、事故的环节进行总结 ,目的在于加强医院药事管理 ,增进药师与医生、护士的沟通 ,提高药师的药学服务能力 ,做到安全、合理用药。1 与药物相关的医疗事故分析1 1 误诊、漏诊引起药物误用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第三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第三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第三十七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  相似文献   

9.
<正> 刘某的曲折经历非常令人同情。诚然,这样的事情谁都不愿听到、看到,更不愿去经历,但在很多时候它却是现实生活中难以避免的。本案的焦点在于,医疗纠纷产生的认识根源和司法机关对几家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的真实合法性、权威性的认定。所谓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54 中国医药指南 2003.2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纠纷产生的根源,就本案而言,是患者刘某与职工医院对诊疗事件事实的认识的严重分歧。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要清晰准确地认定诊疗事件的真实情况,必然需要由法定的、权威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参与,对诊疗事实进行正确、准  相似文献   

10.
浅谈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差错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提高。护理差错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1.
吴淑梅  黄和银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75-3176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举证倒置”,是要求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增强法律意识,讲证据,讲事实,从而提高对医疗事故的抗击能力[1]。近年来由于手术室设备的原因而引起的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不断增加。现就手术室医疗设备引起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分析如下:1手术室医疗设备器材引致医疗事故差错原因分析手术室医疗事故或差错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单纯的人为因素,如手术中材料、器械遗忘在人体内,只要采取加强管理、教育等措…  相似文献   

12.
浅析医疗纠纷中的医疗过错认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海莹 《成都医药》2005,31(1):53-55
在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过错是医方承担侵权责任的必要条件,无过错即无责任,这是现代侵权行为法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最基本的归责原则。医疗行为的过错主要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应尽的注意义务。如果没有违反注意义务,就不可能造成损害的事实,也就没有负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医疗过错的判断常常成为医患双方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争议的焦点。由于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医院、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及责任心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 ,过错是医方承担侵权责任的必要条件 ,无过错即无责任 ,这是现代侵权行为法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最基本的归责原则。医疗行为的过错主要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应尽的注意义务。如果没有违反注意义务 ,就不可能造成损害的事实 ,也就没有负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 ,因此对医疗过错的判断常常成为医患双方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争议的焦点。由于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 ,医院、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及责任心不同 ,医疗后果的难以预测性等因素 ,使得在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对病人不利的损害结果 ;同时 ,…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病案管理也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2002年相继出台并正式实施的一系列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决定>中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新规则,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卫生部发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章")等[1],对于依法保证病案的医疗信息价值和法律效用,切实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病案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静 《黑龙江医药》2011,24(1):100-100
《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篇,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相关义务与责任、承担责任的情形及其例外作了明确的规定。作为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的护理人员,如果在诊疗活动中未尽相关义务与责任,如护理说明(告知)义务、护理观察义务、护理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6.
王艳 《淮海医药》2012,30(2):180-181
近年来医患纠纷有增无减,产生的根源在于医患间缺乏沟通和信任,其中医疗知情同意权问题逐渐成了核心问题,亟待解决的方法是要规范医疗行为。医疗行为可分为告知行为和诊疗行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告知行为又可分为一般告知和医疗告知[1]。因诊疗行为过失造成患者伤害应承担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早已被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所接受,但对告知行为过失(未告知或告知不全)造成患者损害应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这一医疗诉讼尚未引起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护理纠纷的护方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疗卫生法规逐步完善与加强,特别是医疗行为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护理管理、护理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正视护理纠纷及潜在的法律问题,加强护士的法律观念,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是护理管理者值得研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医疗实践中存在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现象,而卫生行政部门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因此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风险.医院应采取对策,加强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管理.临床医师应尽到谨慎注意的义务,充分尊重患者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知情同意权.医院职能部门应进行伦理与技术审查,准许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且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诊疗规范、常规依据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临床药师应对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后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以便医院及时调整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审批管理.  相似文献   

19.
陈小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54-2355
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的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或裁决才可了结的医患纠葛。产生医疗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有医院方面的原因:(1)医疗事故或差错引起的纠纷。(2)服务态度引起的纠纷:多是因为医务人员的态度粗暴等原因造成纠纷,特别是当病人出现不良后果时,即使不是医务人员的过失,但病人及家属易联系起来而引发纠纷。  相似文献   

20.
《家庭医药》2014,(12):3-3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和执法监督有关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副司长赵宁表示,目前卫生计生方面的法律有11部,行政法规有39部,部门规章有136部.接下来卫计委将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法》、《中医药法》、《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加紧修订《执业医师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继续加强和完善卫生计生法律规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